数学人教四(下)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第 2 课时 平均数(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人教四(下)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第 2 课时 平均数(共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6-01 22:11: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2
课时
平均数
人教版
数学
四年级
下册
课堂导入-新知探究-课堂练习-课堂小结-课堂作业
1.深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巩固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2.准确应用平均数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学习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难点】对求平均数方法的灵活应用。
课堂导入
(1)平均数是一个什么数?
(2)怎样计算平均数?
(3)平均数在生活中有什么用?
平均数是反应一组数据的整体情况的虚拟的数。
计算平均数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也可以用总数除以份数。
认识平均数
新知探究
例2:四2班的同学们组织踢毽比赛。
下面是第4小组男生队和女生队踢毽比赛的成绩。
哪个队成绩好?
怎么比较哪个队的成绩好呢?
男生队
姓名
踢毽个数
王晓飞
19
刘东
15
李明
16
谢小涵
20
孙琦
15
女生队
姓名
踢毽个数
曾诗涵
18
李玲
20
张倩
19
杨羽
19
认识平均数
新知探究
例2:
哪个队成绩好?
这样比较不公平,
因为
两队的人数不一样啊!
男生队
姓名
踢毽个数
王晓飞
19
刘东
15
李明
16
谢小涵
20
孙琦
15
女生队
姓名
踢毽个数
曾诗涵
18
李玲
20
张倩
19
杨羽
19
算出哪个队踢毽的个数多就行了!
认识平均数
新知探究
例2:
对,在人数不相等的情况下,用平均数表示各队的成绩更好。
男生队
姓名
踢毽个数
王晓飞
19
刘东
15
李明
16
谢小涵
20
孙琦
15
女生队
姓名
踢毽个数
曾诗涵
18
李玲
20
张倩
19
杨羽
19
用每个队的平均成
绩比较可以吗?
平均成绩好的那个队成绩就好!
哪个队成绩好?
认识平均数
新知探究
例2:
男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
(19+15+16+20+15)÷5
=85÷5
=17(个)
女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
(18+20+19+19)÷4
=76÷4
=19(个)
答:女生队成绩好。
男生队
姓名
踢毽个数
王晓飞
19
刘东
15
李明
16
谢小涵
20
孙琦
15
女生队
姓名
踢毽个数
曾诗涵
18
李玲
20
张倩
19
杨羽
19
哪个队成绩好?
认识平均数
新知探究
小结:当总数、份数都不相等时,可以比较平均数来判断多少。
通过这个例题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
做一做。
课堂练习
(1)把18枝花平均插到3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几枝?
18÷3=6(枝)
答:每个花瓶插6枝。
1
课堂练习
(2)下面三个花瓶里各插了几枝花?平均每个花瓶插几枝?
(6+5+7)÷3
=18÷3
=6(枝)
答:第一个花瓶里插了6枝花,第二个花瓶里插了5枝花,
第三个花瓶里插了7枝花。平均每个花瓶插6枝。
做一做。
2
下面是某小组6名同学身高和体重情况。
请你算出同学们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各是多少。
平均身高
(139+140+135+138+139+137)÷6
=828÷6
=138(cm)
平均体重
(34+38+35+34+36+33)÷5
=210÷6
=35(kg)
课堂练习
姓名
刘雨涵
李强
高峰
陈丽
宋晓东
张思思
身高/cm
139
140
135
138
139
137
体重/kg
34
38
35
34
36
33
2
请你算出同学们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各是多少。
想一想,除了用例2的方法,你还可以怎样计算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
还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计算。
课堂练习
姓名
刘雨涵
李强
高峰
陈丽
宋晓东
张思思
身高/cm
139
140
135
138
139
137
体重/kg
34
38
35
34
36
33
下面是某小组6名同学身高和体重情况。
小结:平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情况,可用于总数、份数都不相同时的大小比较。
课堂小结
1
记录本地一周的气温,再计算出一周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平均最高气温
(21+21+23+24+22+21+22)÷7
=154÷7
=22(℃)
课堂作业
平均最低气温
(10+10+11+12+11+11+12)÷7
=77÷7
=11(℃)







平均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21
10
21
10
23
11
24
12
22
11
21
11
22
12
22
11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温度(℃)
10~21
10~21
11~23
12~24
11~22
11~21
12~22
本地一周的气温情况。
2
课堂作业
两个小组的同学做仰卧起坐比赛。哪个小组成绩好些?
第一小组平均成绩
100÷4=25(下)
第二小组平均成绩
110÷5=22(下)
答:第一小组成绩好些。
我们第一组4人,一共做了100个。
我们第二组5人,一共做了110个。
3
课堂作业
快乐蛋糕店的草莓蛋糕最近5天的销售情况如下图。
(8+12+11+9+10)÷5
=50÷5
=10(个)
答:做10个草莓蛋糕合适。
明天我做多少个草莓蛋糕合适呢?
为了保证质量,卖剩的蛋糕都要扔掉
4
课堂作业
茉莉宾馆要新订购一批床。如果按照旅客的平均身高来订购这批床,这样做合理吗?为什么?
答:这样做不合理。
因为身高高于平均身高的人睡不下这床。
5
课堂作业
上周自行车销售记录:周一15辆,周二12辆,周三10辆,周四9辆,周五24辆,周六38辆,周日32辆。
(1)上周平均每天销售自行车多少辆?
(2)明天是周六,店里要准备多少辆自行车合适?
(1)
(15+12+10+9+24+38+32)÷7
=140÷7
=20(辆)
答:上周平均每天销售自行车20辆。
5
课堂作业
星期六是周末,销量比平均数更高。
(2)答:明天是周六,店里要准备38辆自行车合适。
上周自行车销售记录:周一15辆,周二12辆,周三10辆,周四9辆,周五24辆,周六38辆,周日32辆。
(1)上周平均每天销售自行车多少辆?
(2)明天是周六,店里要准备多少辆自行车合适?
6
课堂作业
小明和小刚练习50米蛙泳,每次的成绩如下。
单位:秒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平均
小明
110
102
112
100
小刚
104
110
107
(1)他们两人的平均成绩各是多少?填在表格里。
(2)假如要选他们两个当中的一个去参加比赛,你认为应该选谁?
为什么?
(1)
小明的平均成绩
(110+102+112+100)÷4
=424÷4
=106(秒)
小刚的平均成绩
(104+110+107)÷3
=321÷3
=107(秒)
106
107
6
课堂作业
(2)
应该选小刚。因为小刚的的平均成绩更好。
游同样的距离,用的时间越短,成绩越好。
小明和小刚练习50米蛙泳,每次的成绩如下。
单位:秒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平均
小明
110
102
112
100
小刚
104
110
107
(1)他们两人的平均成绩各是多少?填在表格里。
(2)假如要选他们两个当中的一个去参加比赛,你认为应该选谁?
为什么?
106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