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0世纪,三次巨变、三位伟人、三种思想
辛亥革命
新中国成立
十一届三中全会
三民主义
孙中山
毛泽东
邓小平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巨变
伟人
思想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学习目标
1.理清邓小平理论形成的过程(包括时间、主要内容、地位);
重点
2.举例说明邓小平理论对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3.说出中共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召开的时间、内容;
4.感受邓小平同志的优秀品质,为他点赞。
是以邓小平为主要创立者,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理论。它主要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根本任务:解放发展生产力
外部条件:和平与发展
政治保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战略步骤:三步走战略
党的领导:坚持中共的领导核心
依靠力量:工人、农民、知识
分子,各族人民
祖国统一:一国两制
发展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自主学习(一)
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会议
时间
内容
地位
十一届三中全会
邓小平理论的酝酿
十二大
邓小平理论开始形成
十三大
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
南方谈话
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
十四大
十五大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1978
1982
1987
1992
1992
1997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开放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分“三步走”战略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
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邓小平理论的酝酿
标志着邓小平理论开始形成
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
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标志着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
会议
时间
内容
地位
十一届三中全会
十二大
十三大
南方谈话
十四大
十五大
(一)开始形成:中共十二大(1982)
邓小平提出:
“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a.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b.制定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c.规定了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二)初步形成:中共十三大(1987)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社会主义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三大改造的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
伟大的改革开放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前进的过程中遇了到哪些问题?党是如何克服这些问题的,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
问题:资产阶级自由化和姓“资”姓“社”等问题
解决:
面对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邓小平提出“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面对姓“资”姓“社”问题,邓小平进行南巡讲话,指出特区姓“社”不姓“资”,胆子要更大些,发展才是硬道理。
(三)成熟并形成体系:1992年南方谈话
1.背景
1992年,国际国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遇到姓“资”姓“社”问题困扰。
1.背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遇到姓“资”姓“社”问题困扰。
2.南巡讲话:
(1)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2)特区姓“社”不姓“资”;
(3)改革开放胆子要大;
(4)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
3.意义: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丰富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三)成熟并形成体系:1992年南方谈话
为什么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提示: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到十二大、十三大,邓小平提出的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主要观点进行分析。
一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
二是实行改革开放后,他提出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三是十二大上他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观点;
四是十三大上他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五是十三大根据他的设想,做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总之,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因此说他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四)正式形成:中共十五大(1997年)
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
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合作探究(一)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被誉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请结合图片说明邓小平理论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概括邓小平理论意义: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正确理论。
优秀品质: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评价:
敢于创新、百折不挠热爱祖国
······
邓小平的一生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请用一句话评价邓小平?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时间、人物:
2.
含义:
3.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4、意义:
2000年
江泽民
2002年中共十六大
中共代表…代表…
代表…
自主学习(二)
是对马列主义、毛邓思想的继承发展;
是加强和改进党建的理论武器。
三、科学发展观
1时间、人物:2007年
胡锦涛
2内容: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3成为党的指导思想:2012年中共十八大
4意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四、中共十八大
1.时间、地点:
2.
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2012年
北京
自主学习(三)
五、中共十九大
1.时间、地点:
2.
主题: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017年
北京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自主学习(四)
本课小结:连一连
十一届三中全会
十二大
十三大
十五大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系统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揭开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A
B
C
D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根本任务:解放发展生产力
外部条件:和平与发展
政治保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战略步骤:三步走战略
党的领导:坚持中共的领导核心
依靠力量:工人、农民、知识
分子,各族人民
祖国统一:一国两制
发展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当堂达标
1、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一种贴近生活的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它是能够为老百姓带来福祉的现实马克思主义。”“现实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开创者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2、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回顾所学知识,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找到的正确道路是:
A.计划经济的道路
B.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道路
C.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D
B
3、2012习近平赴深圳考察,发出了“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号召,20年前,为了进一步解放思想,解决改革开放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困扰的事件是:
A.“一五”计划的实施
B.“大跃进”的发动
C.邓小平南方谈话
D.经济特区的建立
4、江泽民的“三个代表”的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延续,将其写入党章、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大历史性会议是:
A.党的十三大
B.党的十四大
C.党的十五大
D.党的十六大
C
D
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后加入共产主义小组,走上革命道路。1926(苏联)
领导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建立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受“左倾”打击,遵义会议后第一次“进”
1940年,指挥并参加百团大战
刘邓大军开辟中原战场,领导淮海战役、渡江战役
解放西南,和平解放西藏
阶
段
主要革命活动
留
学
生
涯
土地革命时期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建
国
初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