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
第四单元
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同步习题
一、选择题
1.1992年两岸民间团体“海基会”和“海协会”通过对话,达成“九二共识”,其核心是(
)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全面落实八项主张
C.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D.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2.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指出:“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骨肉兄弟。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是(
)
A.实现直接“三通”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加强经济密切合作
D.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2005年3月14日颁行的《反分裂国家法》载明:“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在这里该法律强调的是(
)
A.和平统一
B.一国两制
C.遏制“台独”
D.加强交流
4.据统计,1979年海峡两岸贸易额仅为0.77亿美元,到2007年已达到1245亿美元,增长超过1616倍。这组数据(
)
A.反映两岸经贸往来越来越频繁
B.说明两岸已遏制住“台独”势力
C.表明两岸尚未通航、通邮
D.体现“一国两制”的构想已实现
5.“习马会”是两岸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回首海峡两岸关系之路,双方首次打破隔绝状态开始于(
)
A.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两岸实现三通
B.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逐步采取一些开放措施
C.海协会和海基会就“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
D.江泽民针对两岸关系等新情况,提出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6.1987年2月,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发表了《自由返乡运动宣言》。5月10日母亲节,一些老兵穿着写有“想家”两个大字的T恤衫走上街头。不久,老兵合唱团在一次聚会上演唱《母亲你在何方》,台上台下的老兵哭成一片。这反映了(
)
A.台胞期盼当局尽快开放赴大陆探亲的限制
B.“一国两制”构想得到台湾同胞的普遍认同
C.海峡两岸业已达成“一个中国”的普遍共识
D.港澳回归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奠定了基础
7.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是(
)
A.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
B.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进程的八项主张
C.“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D.形成“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
8.“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台湾的党、政、军系统,都由台湾自己来管。”对这段表述解读正确的是(
)
①一国两制适用于台湾
②统一后台湾保持原有的生活方式
③台湾比港澳享有更高的自治权
④台湾自己管理其内部事务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9.中国政府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其总体目标是为了(
)
A.解决香港回归问题
B.解决澳门回归问题
C.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D.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10.“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有国殇!——于右任《望大陆》”诗中的“国殇”指(
)
A.荷兰殖民者盘踞台湾
B.《马关条约》割占台湾
C.日本对台湾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
D.台湾与大陆长期分离
11.“在海峡两岸交流合作越来越深化的同时,在国际形势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和人民针对台湾岛内一些势力……蓄意制造分裂的阴谋,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进行了坚决的反分裂、反“台独”斗争。”材料表明影响台湾问题的因素有(
)
①两岸交流与合作的发展
②国际形势的变化
③中国政府和人民的不断努力
④台独势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二、判断题
12.“九二共识”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
13.目前,中美两国关系最核心的问题是台湾问题,而我们也期待着通过中美两国的外交协商,台湾问题能尽快解决,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
)
三、综合题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早日结束海峡两岸的分裂局面,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他们根据时局和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对台政策,两岸关系经历了敌对—缓和—和平发展的艰难历程,也与新中国一道同呼吸共命运经受了历史的考验。
材料二
2015年11月7日,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会面,“习马会”是1949年以来两岸最高领导人首次会面。习近平指出:“两岸双方共同努力,两岸同胞携手奋斗,坚持‘九二共识’,共同巩固政治基础,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保持两岸关系发展正确方向,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让两岸同胞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耀。”
(1)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党和政府在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怎样的对台基本方针?
(2)20世纪90年代,随着海峡两岸交流的日益密切,两岸分别成立并授权哪两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1992年,这两个团体达成共识(即“九二共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进程?
(4)目前妨碍台湾回归祖国的因素有哪些?为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我们当代中学生应当怎么做?
15.
材料一:回顾历史,是为了启迪今天,昭示明天。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这是70载两岸关系发展历程的历史定论,也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两岸中国人、海内外中华儿女理应共担民族大义,顺应历史大势,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材料三:我们愿意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因为以和平方式实现统一,对两岸同胞和全民族最有利。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针对的是外部势力干涉和极少数“台独”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动,绝非针对台湾同胞,两岸同胞要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
——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1)材料一认为“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的依据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目前中国对“台海”局势的掌控与之前相比有何变化?试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探究变化的原因。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国两制”的构想从实际出发,兼顾了各方面的实际利益,因而是各方面可以接受的、合情合理的、切实可行的方案。这一构想,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又充分考虑到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实,具有高度的灵活性,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础方针。
——杨先材《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地处沿海的广东自贸区和福建自贸区分别侧重于“促进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和“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天津自贸区则服务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带一路”两大国家战略。
材料三:70年来,我们始终着眼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回顾历史,是为了启迪今天、昭示明天。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
——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40周年纪念会讲话
(1)材料一中的“一国两制”构想最早是谁提出来的?最初是针对谁提出来的?在哪些地方得以成功运用?
(2)材料二中的“两岸经济合作”形成了什么局面?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了什么共识?其核心原则是什么?在推进海峡两岸关系中,大陆推行的政策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三,你最想对台湾当局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试卷第1页,总4页
答案
1.D
2.B
3.C
4.A
5.B
6.A
7.B
8.A
9.D
10.D
11.A
12.正确
13.错误
14.(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2)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3)加强海峡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大力发展交通,密切两岸人员友好往来等。
(4)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和破坏、“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等;
①积极拥护祖国统一的方针政策,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②自觉履行维护祖国统一的义务,坚决同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做斗争;
③努力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做贡献(提出两点即可)
15.(1)70载两岸关系发展历程;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2)掌握了主动权(或由被动到主动)。
原因:中国政府维护祖国统一的信心和决心;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陆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国防实力和军事装备的提高;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美国霸权主义不得人心;“一个中国”的原则得到联合国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承认。(答其中两点即可)
16.(1)邓小平;台湾;香港、澳门
(2)“互相促进,互补互利”;“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3)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答案第2页,总2页
答案第1页,总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