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6-02 16:43: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知道《红楼梦》的思想内容和创作特色;清朝时期戏曲艺术的繁荣,最有影响的昆曲由盛转衰、京剧的形成与发展。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景再现、阅读小说片段、微课学习、问题探讨等方式,解释《红楼梦》的社会历史意义和京剧的艺术成就,理解文学艺术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鉴赏文艺作品的方法,培养学生鉴赏文艺作品的素质,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名著原作的欲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清朝古典小说《红楼梦》的成书过程和内容及艺术特点
难点:文化成就如何体现时代特色
三、教学方法:设问、讨论、分析归纳等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文化的繁荣,清代的文学艺术取得了很大成就,小说创作大放异彩。戏剧的表演也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为什么说《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清代的戏剧剧种有什么新的发展?
(二)、讲授新课:
一、《红楼梦》:
1、背景: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市民生活的需要。明中叶以后,逐渐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导致市民阶层不断壮大,所以反映市民阶层思想感情和复杂的社会生活的通俗文艺形式小说和戏曲得到长足的发展。
清代《盛世滋生图》,是一幅描绘清朝前期生活场景的画作。
作者自西向东,由乡入城,重点描绘了一村(山前)、一镇(苏州)、一街(山塘)的景物,画笔所至,连锦数十里内的湖光山色、水乡田园、村镇城池、社会风情跃然纸上。
粗略计算,全幅画有各色人物1万2千余人,各色房屋建筑约2140余栋,各种桥梁50余座,各种客货船只400余只,各种商号招牌200余块,完整地表现了原作中气势宏伟的古城苏州市井风貌,是研究250年前"乾隆盛世"的形象资料,具有极大的历史价值。
清代的小说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曹雪芹的《红楼梦》。这部长篇小说初名《石头记》。晚年,曹雪芹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专心致志地进行小说的创作和修改,生前基本定稿了前80回。后来高鹗(e)续写了后40回,题名《红楼梦》,在乾隆晚期时排印面世。
人物扫描:
曹雪芹,名霑(zhan),
出身于贵族世家,少年时曾享受过一段富贵荣华的生活。雍正时曹家被抄,彻底败落,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穷困潦倒,衣食无着。他回顾自己家族由盛而衰的过程,对社会有了深切的体验和清醒的认识,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写出了《石头记》。但由于贫困交加,他不到50岁就去世了。
2、内容:
《红楼梦》是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作者重点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等反抗传统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典型人物形象,还热情地歌颂了被奴役、被蹂躏的奴婢进行抗争的精神,愤怒地批判了以专制家长为代表的顽固势力,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3、特点:
《红楼梦》全书背景广阔,情节复杂,头绪纷繁,人物众多,书中有姓名的就有700多人,但作者以严谨的结构、清晰的层次、精练而生动的语言,把故事的进展和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在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4、影响:
这部思想性强、艺术性高的小说问世以后,虽被统治者列为禁书,但在民间却流传开来,始终无法禁绝。至今,《红楼梦》已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二、昆曲与京剧艺术:
1、背景:
中国古代的戏曲艺术发展到清代,进入了一个更为繁荣的时期。
清代的戏剧创作,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反映人民的心声,受到大众的喜爱。当时,观看戏剧已成为城乡民众的一种主要的文化活动。清朝时期的戏剧,剧种不断增多,剧目繁多,内容丰富多彩,表演艺术推陈出新,流派风格争奇斗艳,雅俗共赏。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昆曲和京剧。
2、昆曲:
昆曲,又称昆剧、昆腔,原是流行于苏州昆山一带的昆山腔。明朝万历末期,经过改良,昆曲有了很大的发展,表演艺术日趋成熟,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代表作有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
昆曲既集中体现了南曲清柔婉转的特点,又保留了部分北曲慷慨激昂的声腔,并将诗词歌赋等文学形式糅合在一起,且与柔美的舞姿相结合,给人以充分的艺术享受。到了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达顶峰,洪异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这两部政治历史剧,内容感人,情节跌宕,词曲雅致,成为昆曲的传世之作。
汤显祖,明代戏曲家,生于1550年,卒于1616年,字义仍,号若士,祖籍江西临川。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历任南京太常博士、詹事府主簿、礼部祠祭司主事,与顾宪成等东林党人过往甚密。十九年因抨击朝政,被贬为广东徐闻县典史。汤显祖作有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牡丹亭》则是他代表作
《长生殿》写的是唐明皇李隆基和杨贵妃的故事,叙事严谨,文词华美,音律严格,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佳作。
《桃花扇》借助秦淮歌妓李香君与侯方域的恋爱故事,表现出人民的亡国之痛,人物形象鲜明,情节起伏跌宕,词句谨严凝练。当时的观众在观看这两部剧时,多流泪感叹。
清朝中期以后,昆曲逐步陷入因循守旧的境地,上演的剧目也多是逃避现实或歌功颂德的庸俗作品,为宫廷和贵族所观赏,成为统治阶级和社会上层的玩物。由于脱离广大民众和现实生活,昆曲逐渐走向衰落。
3、京剧:
乾隆时,北京成为戏班荟萃之地,各种地方戏曲都在这里上演,形成群芳争艳的局面。1790年,乾隆皇帝80岁寿辰时,由徽商出面组织的来自南方的四大徽班先后到北京献艺。徽班的唱词通俗易懂、唱调高亢爽朗,赢得观众喜爱,一时誉满京城。
后来,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皮黄戏博采其他剧种的优点,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以后就被称为“京戏”或“京剧”。
京剧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又得到皇室的扶持,经过表演艺术家的不断创新,日臻完善,成为最主要的剧种,流传四方。
相关史事:
京剧四大行当
京剧的角色行当有明确的划分,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等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又将唱、念、做、打相结合,全面和集中的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京剧是中华文化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
(三)、本课小结:
明清时期是我国古代小说创作的成熟时期,四大古典小说具有反封建的积极意义,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点和高超的艺术水平,《红楼梦》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衰亡的命运;京剧的形成更成为国粹,这些成就表明明清文学艺术异彩纷呈。
(四)、课堂练习
1、有关《红楼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C

A、全书背景广阔、情节复杂
B、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语言精练生动。
C、人物形象单一
D、问世后,在社会上广为传播
2、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其中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是

D

A、《三国志通俗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3、下列作品,通过描写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和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从而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罪恶的是( D )
A.《西游记》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红楼梦》
4、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徽班进京对京剧的形成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徽班进京的时间是( C )
A.唐朝贞观年间
B.明朝洪武年间
C.清朝乾隆年间
D.中华民国时期
(五)、板书设计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一、《红楼梦》:
1、背景:
2、内容:
3、特点:
4、影响:
二、昆曲与京剧艺术
1、背景:
2、昆曲
3、京剧
(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