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名校好题必刷全真模拟卷(二)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本卷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有学者说,西周的“德政”思想是中国政治思想由神(天道)向人(人事)的一次重大转化,开启了中国古代“由天道以推人事”的思维路径。由此可知,这次“转化”
A.使王权摆脱了神权束缚
B.萌发了儒家的民本思想
C.强化了王权的世俗地位
D.推动了宗法分封制实施
25.唐代后期,长安、扬州等商业发达城市中,已出现了许多专营钱币存取与贷出的金融机构柜坊,官吏豪商在柜坊中存钱,少则数万贯,多则数百万贯。同时,还出现了有势力富商经营的“飞钱”,实行货币汇兑业务。材料表明,唐代后期
A.社会商业信用在逐步形成
B.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社会分化
C.坊市间的界限开始被打破
D.商业流通已出现根本性变革
26.宋以前的政治文化中,印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传国玺被视为正统王朝的象征;宋以后对传国玺多持批判态度,认为“君人者在德不在宝”。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天命观被统治者摈弃
B.政治文化发生根本变革
C.德治思想进一步
发展
D.理学重塑传统政治伦理
27.明朝来华的传教士利玛窦说:“中国人知道整个事情是一场骗局,但他们不在乎欺骗。倒不如说,他们恭维他们皇帝的办法就是让他相信全世界都在向中国朝贡,而事实上则是中国确实在向其他国家朝贡。”据此可知,明朝的朝贡贸易
A.使中国始终处于逆差地位
B.主要看重其政治方面的效益
C.不利于传教士的宗教活动
D.有利于贵金属大量流入中国
28.据统计,华商卷烟业从卷烟厂家、卷烟机数量和工人人数来看,分别在1905年抵制美货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1925年的五卅运动,以及1927年的国民革命时期取得了较大进展。这主要是因为
A.民族主义思潮影响
B.国民政府政策保护
C.无产阶级运动推动
D.列强侵华步伐放缓
29.
中国农产品出口产值増加趋势及所占比重
年份
各种商品
出口总值(千元)
其中农产品
值
所占比例%
1873年
148
449
3
860
2.6
1893年
181
713
28
423
15.6
1903年
333
961
89
496
26.8
1910年
593
337
231
957
39.1
——摘编自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
上述表格揭示出的主要问题是
A.农产品出口竞争力逐步增强
B.自给自足自然经济不断解体
C.对外贸易入超局面有所改变
D.闭关锁国政策已经完全瓦解
30.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于1921年8月在上海成立,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领导全国工人运动的公开机构。该机构的成立表明
A.工人运动内经济斗争转向了政治斗争
B.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开始走向结合
C.中国革命受到了苏俄革命道路的影响
D.中国革命实现马克思主义与国情结合
31.图7是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工人工作期间学习场景图。该图说明当时的教育
图7
A.以培养劳动实践经验为主
B.受到科教兴国战略的影响
C.违背教育独立发展的本质
D.注重社会主义觉悟的提高
32.罗马遗嘱继承法规定,遗嘱人可以自由安排他所控制的家族财产,后来又规定遗嘱人必须在给近亲属留足遗产后,才能根据自己意愿处分剩余财产,以保护家庭其他成员的法定继承权。这表明罗马法
A.坚持折中调和的审判原则
B.侧重民事纠纷的调解
C.关注权利主体的利益平衡
D.遵循权力制衡的原则
33.1851年,英国颁布《劳动阶级租住公寓法》,以保障城市低收入阶层的住房建设,解决工人住房数量不足与质量低劣等问题。这表明当时英国
A.社会保障制度已初步建立
B.阶级对立问题较为突出
C.劳动者利益得到确实保障
D.城市空间布局得到优化
34.下表为1933—1939年美国参加罢工的工人人数及其所占全国工人总数比重的统计表。对表中变化趋势解读正确的是,美国
年份
1933
1934
1935
1936
1937
1938
1939
人数(万)
117
147
112
78.9
188
68
117
比重(%)
6.3
7.2
5.2
3.1
7.2
2.8
3.5
A.国家干预经济取得成效
B.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C.民主政治制度日臻完善
D.贫富差距逐步扩大
35.下图为欧盟盟旗。欧盟委员会对其内涵的解读是:“12使我们同时联想起《圣经》中的12使徒、雅各的12个儿子、罗马的《十二铜表法》、赫拉克勒斯的12项业绩……最后,
圆形的排列代表了联盟。”可见,欧盟制定此盟旗的出发点是
A.建立欧洲统一市场
B.消弭各国利益分歧
C.统一各国外交立场
D.促进欧洲文化认同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41—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5—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1985—2018年部分国家汇率变化表(1美元合该国货币数)
国家和货币名称
1985年
1990年
1996年
2000年
2010年
2018年
中国(人民币)
3.20
5.22
8.32
8.28
6.77
6.62
日本(日元)
200.5
134.40
102.83
107.77
87.78
110.42
英语(英镑)
0.9
0.52
0.65
0.66
0.65
0.75
俄罗斯(卢布)
——
——
4.64
28.13
30.37
62.67
——摘编自联合国《统计月报》
材料二
2015年12月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正式宣布将人民币纳入SDR(特别提款权)篮子,所占权重为10.9%,仅次于美元和欧元。IMF统计数据显示,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份额从2016年末的1.1%稳步提升到2019年第二季度末的2.0%,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8年末,全球已有60多家央行或货币当局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当前环境下,受到美国国内单边主义行为的影响,离岸美元流动性总体面临收缩趋势;与此同时,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程度提升,人民币资产逐渐走进全球大类资产配置的视野,人民币国际化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摘编自鲁政委等《人民币国际化十年“三级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四个国家汇率的变化趋势及原因。(1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原因。(9分)
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人一票大众民主”制度的目标是实现人在政治上的平等。但这里有几个没有说出来的假设:一、所有人(公民)在智力和理性上是平等的;二、所有人在财富、时间、信息收集能力等方面是平等的;三、所有人有能力根据所收集到的信息来作出理性的决策;四、他们所作出的理性决策既符合每一个人的私人利益,也符合他们所处社会的公共利益。这些假设尽管具有高度的道德感,但在实际上并不存在。没有一个社会的人在所有这些方面都是平等的。即使经济、社会等其他所有方面都是平等的,人们在智力上也是有差异的。
——郑永年《西方民主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材料反映了郑永年先生对民主制度的认识,对此提出你自己的见解,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论从史出,表述清晰。)
请考生在第45、46、47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5.(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中国历代统治者信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理念。明成祖把原属元朝疆土的十块土地让与朝鲜,其理由是“朝鲜之地也朕度内,朕何争焉”。雍正帝也认为“朕统御寰宇,凡臣服之邦皆隶版籍”。但中央对边疆历来奉行“王者不治夷狄”的天朝礼制秩序。19世纪70年代,日本意图侵占台湾,其理由是该地为中国的“化外之民”,“不治”说明没有有效的统治关系,没有统治关系也就没有主权。日本所挟以为据的“理由”来自近代西方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清末,随着边疆危机的深入,边疆建省呼声日益高涨。有人提出在西藏等地建立行省,实行直接统治,去掉那种在新的国际规则下往往授人以柄的“藩属”关系。1884年建新疆省,1885年建台湾省,1907年建东北三省。在新的国际形势之下,改变了传统的治边理念和统治方式,昭示中国对边疆的主权。
——摘编自但兴悟《“大一统”中国的重新塑造:近代边疆危机与建省改制》
(1)根据材料,概括清末建省改制的背景。(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末建省改制的意义。(8分)
46.(15分)【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二战后中东地区由于其特殊的战略地理位置而成为美苏争夺的一个重要对象。美国的中东政策经历了几次重要的调整阶段,从杜鲁门到艾森豪威尔执政时期,美国为排挤英法势力曾笼络阿拉伯国家,在中东建立自己的霸权。在1948年、1956年的两次中东战争中,美国对以色列施加压力,敦促其停火撤军。到了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犹太人社区,美以合作越来越密切,逐步发展为一种准军事同盟的关系。最突出的表现是第三次中东战争时,美国完全站在以色列一边,将以色列的胜利视为美方的胜利。在战争中,以色列取得了极其巨大的胜利,夺取了埃及的西奈半岛、叙利亚的戈兰高地以及巴勒斯坦的加沙地带、约旦河西岸和耶路撒冷旧城。阿拉伯国家在这场战争中却遭受惨败。1967年,13个阿拉伯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出席了喀土穆会议,达成的协议中包括:保证继续对以色列展开斗争以及“三不政策”,即不承认以色列,不与以色列直接谈判,不与以色列缔结和平条约。
——摘编自张熠《从第三次中东战争看美国中东政策的调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中东政策调整的原因。(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中东政策调整后给中东地区带来的影响。(8分)
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约翰·列侬,1940年出生于英国利物浦一个工人家庭,由姨妈抚养长大,从小就是一个反抗性格极强的孩子。1960年,列侬组建“披头士”乐队,在英国大获成功后开始踏足美国乐坛,并且迅速征服了美国的歌迷,一时之间,披头士狂热(beatlemania)在全世界蔓延开来。1968年,尼克松当选美国总统后,美国在继续越战的同时又入侵柬埔寨。旷日持久的战争对经济造成巨大的冲击,在左翼思潮的影响下爆发了一系列的民权运动、种族运动、同志运动和嬉皮士运动。1969年5月,作为一个坚定的反战主义者,列侬在阿姆斯特丹举行了著名的“爱与和平”的静坐示威,向全世界呼吁“武力不会对和平有任何帮助”,高喊“给和平一个机会”。在其艺术家式的夸张中,彰显了摇滚乐手个人固执的理想主义观念。1970年,披头士乐队正式宣告解散,列侬开始更多地参与政治,在纽约、东京、伦敦、柏林等众多城市进行反战示威游行。1971年,列侬创作并演唱了著名的《Imagine》,歌曲的含义挑战听众去想象一个没有宗教派别、民族界限和战火隔阂的世界,并且讨论了人们生活在更少物质财富世界的可能性。
——摘编自菲利普·诺曼《约翰·列侬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列侬音乐创作的因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侬的历史影响。(9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2小题48分。
题号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C
A
D
B
A
B
C
D
C
B
A
D
41.(25分)
(1)趋势(共8分):
中国:20世纪80—90年代呈快速上升趋势;2000年以来有所回落。(2分。回答1点可得1分、回答2点可得2分。)
日本: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步下降,2010年以来回升较快。(2分。回答1点可得1分、回答2点可得2分。)
英国:汇率相对稳定(2分)。
俄罗斯:90年代以来迅速上升。(2分。)
原因(共8分):
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及综合国力提高推动汇率上升;受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等因素影响汇率有所回落。(2分。回答1点可得1分、回答2点可得2分。)
日本:日本经济衰退导致汇率下降;日本经济调整和国际环境影响导致汇率上升。(2分。回答1点可得1分、回答2点可得2分。)
英国:英国经济形势相对稳定,汇率波动不大。(2分。)
俄罗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进行经济政策调整。(2分。)
其他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2)原因: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人民币国际地位提高;国内资本市场开放程度提升;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机会;美国单边主义政策影响等。(9分。回答1点可得3分、回答2点可得6分、回答0点可得9分。其他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42.(12分)
评分说明:本题是开放性题,只要观点明确,言之有理,有总结,表述清楚就可得满分,不要拘泥于下面的参考答案。
示例一
观点:西方国家民主制度具有明显弊端(1分)
理由:雅典伯里克利执政后,雅典民主进入高峰时期,除十将军外所有公职人员都在公民群体当中抽签产生。但民主范围的扩大带来的是个人主义
、利己主义思潮的滋长;多年的战争不断冲击雅典经济,低等级的公民经济地位日益恶化,他们有的终日为工作、糊口而奔波忙碌,无暇参加正常的政治生活,政治素质自然明显下降,直接民主的弊端日益凸显。苏格拉底之死就是司法民主化弊端的体现。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民主的范围也在扩大,福利国家形成,民主在很大程度上演变成了福利政策的“拍卖会”,大多社会群体看不到自己的长远利益。现在西方的大众民主越来越带有民粹主义的色彩。(10分)
总结:西方民主范围的扩大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政治近代化,但其弊端也越来越明显。(1分)
示例二
观点:西方国家政治上的平等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1分)
理由:雅典通过一系列改革,民主范围不断扩大,激发了公民生产积极性,雅典社会经济得到较快发展;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国家先后确立,民主范围逐渐扩大,使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西方国家较早步入工业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工人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中下层群众获得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要求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以保障其经济利益,使西方国家得以在二战后纷纷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西方的经济也迎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10分)
总结:西方民主范围的扩大推动了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进程。(1分)
示例三
观点:社会主义中国的民主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1分)
理由: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其代表是由全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层层选举产生的,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能够从制度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大会通过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为社会主义建设明确了正确的方向。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拨乱反正的伟大决策,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健全了民主法制。1982年审议并通过的宪法是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保障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序进行。90年代末党和国家通过积极发展村民自治等各种形式的基层民主,是大众民主的真正体现,切实保障人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广泛的民主、权利和自由,极大调动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0分)
总结:社会主义中国的民主制度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动员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地位投身社会主义建设。(1分)
45.(15分)
(1)背景:传统的“宗藩体系”使历代统治者对边疆领土主权意识淡薄;日本抓住天朝礼制秩序的弊端意图对中国台湾进行侵扰;近代列强势力入侵,边疆危机日益严重;现代民族国家国际体系的引入。(共7分,任答2点给4分,任答3点给7分)
(2)意义: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势力的入侵,巩固了边防;维护了国家的领土主权;加强了边疆治理与开发;增强了民族意识;有利于中国由传统国家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型。(共8分,任答4点给8分)
46.(15分)
(1)原因:美国争夺霸权的需要;犹太人在美国的影响力增强;确保美国石油经济的安全性;以色列积极主动拉拢美国。(共7分,任答2点给4分,任答3点给7分)
(2)影响:扩大了以色列的国土面积,壮大了以色列的力量;激化了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矛盾,恶化了中东局势;中东地区日益受到美国的控制;促进了阿拉伯国家的觉醒与联合。(8分)
47.(15分)
(1)因素:家庭环境、个人性格;现代艺术潮流;反战思想、左翼思潮。(6分)
(2)影响:其作为主唱的披头士乐队是历史上最成功的乐队之一,促进了摇滚乐的发展,带动了乐坛的浪潮;推动了反战运动的发展,加速了越战的结束;其理想主义的价值追求,具有深远的影响。(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