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名校好题必刷全真模拟卷(四)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本卷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在周以前,只有王的称号而无“天子”之称。“天子”之称是周人的创造,在周人的观念中,天是至上神,统治一切。“天子”之称表明,天神与周王是父子关系,这使得
A.王权开始具有神秘色彩
B.宗法制由此而产生
C.周天子大宗地位神圣化
D.君主专制制度加强
25.东汉末年社会上流行这样一首童谣:“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说明此时的选官制度
A.注重门第不利于寒门子弟入仕
B.在事实上不能选拔出有用之才
C.重才轻德的选拔依据弊端渐显
D.在执行过程中标准背离了初衷
26.下图为敦煌第61窟的唐代壁画《耕获图》,壁画题记的大意是:只要人们信仰佛教,不须勤苦耕种,就能过上幸福生活。结合图片和题记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A.佛教已经成为麻痹民众工具
B.唐代农业注重精耕细作
C.只有勤劳耕作才会有好收成
D.当时生产工具较为先进
27.较之唐五代,北宋农业中的租佃关系发生了许多变化,其中佃户退佃而另寻他处,可以不需主户出具凭证。这一变化的影响是
A.农业生产者积极性提高
B.农民人身依附关系增强
C.商品经济发展条件成熟
D.土地买卖现象更加频繁
28.1861年咸丰帝批准了奕?等人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奏请,颁布“关防”(由临时派遣的官员使用,用长方形的官印),并规定其职责只限于通商。这反映了清政府
A.已认识到外交走向国际化的必要性
B.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C.仍固守“天朝上国”传统外交观念
D.重视处理庞杂的洋务事宜
29.清朝末年,一些知识分子提倡汉字改革,提倡拼音文字,力主改变传统的从上到下、从右到左的“竖行”书写方式,改用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横行”书写方式。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辛亥革命的推动
B.书写材料的革新
C.西学东渐的影响
D.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30.1940年,党外人士李鼎铭在听了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演讲后说:“新民主主义的实行……与中国人民的战时战后的需要相符合。”这是因为,《新民主主义论》
A.表明了与国民党合作的诚意
B.提出了建立抗日民主政权要求
C.指明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前途
D.构建了未来新中国的建设蓝图
31.图6为1953年农事年画《试验新农具》。画面描绘了一群农民在地头学习使用新式农具的场景。该作品意在
图6
A.再现中国传统文人画作的创作风格
B.倡导响应国家建设需要的社会风尚
C.体现“双百”方针提倡的创作精神
D.赞颂农民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
32.有学者指出,公元前5世纪中期,一个雅典公民担任议事会主席的机会,比一个人掷出骰子的某个点数的概率都要大,雅典的公民中,每年大概有四分之一以上有过听审经历。这说明
A.民主选举具有很大随意性
B.公民广泛参与国家管理
C.直接民主的弊端逐渐显现
D.雅典民主政治正式确立
33.1600年,西班牙学者马丁·塞洛里戈说:“如果西班牙没有钱没有金银,是因为它拥有这些;如果西班牙贫穷,那是因为它富有。”这种因为骤然富有而贫穷,就是所谓的“西班牙陷阱”。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西班牙
A.实行重商主义
B.社会分化严重
C.维护封建制度
D.金银大量外流
34.右边的漫画说明了
A.特朗普发动贸易战损人不利己
B.美国拥有强大的政治经济实力
C.特朗普总统极力维护美国利益
D.美国的贸易战引起盟友的报复
35.美中关系解冻后,中国政府表示会继续加强对越南社会主义建设的援助,但是越中关系却由长久以来的“同志加兄弟”变成“对手加敌人”。这反映了
A.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正式形成
B.美国企图继续渗透越南境内
C.两极格局的对峙中苏联处于攻势
D.国家政策受到冷战格局影响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41—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5—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清代手工业日益发达,数量多且规模较大,为工匠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在手工业内工资争议冲突事件时有发生,商人作坊主常与所雇用的工匠发生工资争议,在当时称为“商匠争端”。康熙九年(1670年),苏州知府为布商与踹匠制订了“照旧例,每匹纹银一分一厘”的工资水准,并要求双方遵守:“店家无容短少,工匠不许多勒。”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清政府将踹匠工资的规定刊刻在苏州当地的“皇华亭”上。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元和、长洲与昊等三县联合为纸坊主与纸匠订了工资:“三县会议,各坊工价,总以九九平九五色,按日按工给发,钱照时价高下。倘敢再将工价折扣给发,请照示应重律杖八十。”
——摘编自王丽《清代民间工商业立法研究》
材料二
1812年2月,面对诺丁汉郡破坏机器行为的猖獗形势,英国政府向议会提交《破坏机器法》,规定对破坏机器者处以死刑。为防止卢德派制造的暴力袭击事件蔓延,在卢德派活动较为集中的几个郡,政府还在1812年出台了《警戒法》,要求公众协助军队及巡警来维护地方治安。由于民众的反感及抵制,该法令在实施效果方面并不显著。
——摘编自刘金源《论19世纪初期英国政府的劳资政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代解决“商匠争端”的措施和作用。(13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清代解决“商匠争端”相比,19世纪初期英国政府解决劳资矛盾的不同,并说明导致不同的原因。(12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因为任何一个人的愿望都会受到任何另一个人的妨碍,而最后出现的结果就是谁都没有希望过的事物。所以到目前为止的历史总是像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行,而且实质上也是服从于同一运动规律的。
——摘自恩格斯《给约·布洛赫的一封信》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请考生在第45~47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汉初的刑罚制度基本上承袭了秦朝的刑罚体制。而秦朝的刑罚制度,不仅方法残酷,体系也比较混乱,肉刑、徒刑常结合使用,刑种之间的轻重等差异不是很严格、固定。经过西汉初期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以后,汉代的政治经济在文景之际得到迅速发展,社会文明程度有了提高。汉文帝适应形势的需要,以“仁政”精神为指导,总结了秦朝暴政而亡的教训,对刑罚进行改革,废除了肉刑,主要是用徒、笞、死三刑取代黥、斩左趾、斩右趾等肉刑;确立了恤刑原则,对于犯罪的老、幼、妇孺、病残者,在定罪量刑方面给予照顾;还确定了刑事责任的承担标准,以年龄作为确定刑事责任的标准取代秦朝以身高担责的标准。使沿袭了两千多年的肉刑逐步废除,刑罚进入了相对文明阶段。
——摘自杨东江《论汉初的刑制改革及其历史意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汉文帝改革刑罚制度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汉文帝对刑罚制度的改革。(9分)
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在巴黎和会期间,美国总统威尔逊成为国际联盟的积极倡导者。在他的鼓吹之下,英法等国也积极附和,一时间国际联盟成为热点话题。出席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也受到这种氛围的感染,要求政府积极迎合这一潮流。然而,中国加入国联的经历可谓一波三折。由于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尤其是关于山东问题,中国未能得到最起码的尊重,因为拒签对德和约,中国未能加入国际联盟,我国代表对此深表遗憾,但根据国联盟约之规定,我国若签对奥和约,仍能成为国联之成员。北洋政府对此十分重视,特别组织一委员会整备相关提案,并就入盟相关程序问题问讯我国代表,要求“迅为电复,以凭筹备”。不久,我国签订了对奥和约,中国成为了国联的创始会员国之一。
——摘编自王其勇等《论北京政府时期中国对国际联盟成立的认识和参与》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威尔逊积极倡导建立国际联盟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我国北洋政府主动谋求加入国际联盟的外交行为。(9分)
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周有光(1906—2017),中国著名的语言学家。被誉为“汉语拼音之父”。他提出汉语改革的“口语化、音素化和拉丁化”三原则,将其吸纳到《汉语拼音方案)中。他利用经济统计的方法来解决汉字的效用问题,推动了汉字的标准化建设。在汉语改革进程中,他认为学术具有世界性,要用国际性视角来看待问题,将汉语改革的国际化和应用的简便化思想落实到具体的改革之中。这种递进式的国际化汉字改革,提升了汉字的功能及其与时代发展的契合度,并为汉语的持续优化提供了理念指引。周有光认为应该研究现代汉字学,建立系统的、完整的汉字系统,并将研究服务于社会。
——摘编自刘晓军《周有光的汉字改革观及其历史贡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周有光汉字、汉语改革的主张。(9分)
(2)根据材料井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周有光提倡汉字、汉语改革的意义。(6分)
参考答案
题号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C
D
A
A
C
C
C
B
B
C
A
D
41.(25分)
(1)措施:政府介入协商,使双方订立工资标准;明确工资发放办法;制订惩罚措施。(6分,言之成理即可)
作用:维护了社会秩序的稳定;促进了工商业经济的正常发展;一定程度维护了工匠的利益。(7分,言之成理即可)
(2)不同:以暴力镇压工人的反抗斗争;以立法来维护资产阶级利益。(4分,言之成理即可)
原因:阶级对立尖锐;工人破坏机器的行为打击了资产阶级利益;英国是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权;英国具有法治传统。(8分,言之成理即可)
42.
(12分)
观点:历史发展是合力,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2分)
阐述:纵观古今中外历史的发展,都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无论是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还是工业革命的开展,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都是合力的结果。以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兴起为例,它是因为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意大利,意大利拥有丰厚的文化遗产和众多的人才,新兴的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建立一种推动资本主义发展,表现人的意志和人的力量的文化,意大利更多的保留了古代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等多种因素合力形成的。(8分)
结论:因此,历史的发展不是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也不是某一种因素所能决定的,它是合力的结果。(2分)
45.(15分)
(1)背景:承袭的秦朝刑罚严酷、体系混乱;秦朝灭亡的经验教训;“黄老学说”施政思想;西汉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稳定统一政治局面的形成。(6分,答出三点即可)
(2)评析:汉文帝的刑制改革,减轻了刑罚,确立了恤刑原则、废除了肉刑,规范了刑事责任的标准,体现了法律的文明与进步;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维护封建统治,促进生产力发展;对后世刑罚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改革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每点3分,共9分)
46.(15分)
(1)原因:在一战中美国大发战争财,刺激了美国的政治野心;企图依仗其雄厚的经济实力,谋求扩大在国际关系中的影响力;通过建立并操纵国际联盟逐步建立世界霸权。(每点2分,共6分)
(2)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联盟的创立并成为国联创始国之一,是主动融人世界的举措;为中国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国际外交平台,可以使中国更为清晰的了解世界,也可以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还可以借助于国联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活动,有助于中国社会的变革与发展。(每点3分,共9分)
47.(15分)
(1)主张:用拉丁字母改革汉语;提倡汉字的标准化;汉字应该国际化和实用化;强调递进式的改革;建立完整的汉字系统,服务于社会等。(每点3分,任答3点即可,共9分)
(2)意义:推动了汉字和汉语的改革;有利于汉字和汉语的现代化;使汉字和汉语更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等。(每点2分,共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