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下册五单元测试题
班级
姓名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hóng
hú
pán
yú
gōng
zhuó
bú
shèn
suān
jiǎn
(
)
(
)
(
)
(
)
(
)
qióng
jiāng
chā
cáo
xī
shuài
bǐ
yí
qīng
miè
(
)
(
)
(
)
(
)
(
)
二、选择题。(10分)
1.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
(
)
A.猜度
(
dù
)
下载(
zǎi
)
削足适履(
xuē
)
B.调动(diào)
薄烟(
báo
)
纤弱
(
xiān
)
C.露骨
(
lòu
)
相称(chèng)
群雄角逐(jué
)
D.惬意
(
qiè
)
歼灭(qiān
)
一着棋
(zhāo
)
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
(
)
A.挑着花篮灯的姑娘们,打扮得花枝招展、艳丽俊俏
B.下雪了,孩子们呼朋引伴,玩起了打雪仗。
C.那种
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D.他对自己已取得的那些成就总是津津有味。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
)
A.即使懂得了时间的可贵,那么就从今天开始,不浪费一分一秒。
B.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C.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关键。
D.今年夏天的常熟深受副热带高气压影响,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炎热的季节。
4.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括号中,正确的一组是(2分)
(??
)?
我第一次感到了心脏的跳动,(?)对老师的话和动作依然(?),(?)当时除了能(?)到的东西外,我几乎什么也不懂。?
A.虽然?深奥难懂?因为?触摸??
B.但?迷惑不解?所以?捉摸?
C.虽然?深奥难懂?所以?捉摸?
?
D.但?迷惑不解?因为?触摸?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山水是自然最生动、最完美的体现。_______
①智者则涉水而行,望水而思,以碧波清流洗濯自己的理智和机敏。
②那屹立万年的大山,多像静穆庄重的仁者;
③仁者在山的稳定、博大和丰富中,积蓄和锤炼自己的仁爱之心;
④那欢快流动的江河,多像才华横溢的智者。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④③①
D.③①④②
三、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5分)
1、《学弈》和《两小儿辩日》两篇古文都选自《列子·汤问》。
( )
2、“孔子不能决也”中的“决”是“犹豫不决”的意思。
( )
3、《表里的生物》一文,题目中的“生物”指的是秒针。
( )
4、《三门记》是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的楷书代表作之一。
( )
5、“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中穷的意思是“贫穷”。
(
)
四、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练习。(11分)
1、一个青年向老大爷问路:“喂,老头!到温江区实验小学还有多远?”老大爷用拐杖在地上点了点说:“还有500(
)。”“路只有论‘里’,哪有论‘拐杖’的?”“论里(礼),你应该叫我(
)!”(2分)
(1)找出上面语段中不得体的一句话并改正。(2分)
2、苏东坡年轻时自以为已饱读诗书,便写了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经一老翁指点,他意识到了自己的浅薄与自负,于是将对联改成“□□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以表明自己继续读书学习的决心。
(1)方框中要补写的词语是
。(2分)
(2)请为苏东坡改后的对联拟个四字横批。横批是
。(2分)
(3)上下联一般竖贴在门的左右侧。上联就贴在门的
。(1分)
(4)请写出两句有关读书的古诗词:
。(2分)
五、积累运用。(10分)
1、孟子,名
,字
。战国时期著名
、政治家、
,
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被尊称为“
”,与孔子并称为“孔孟”。他提倡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2、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你还知道《列子》中的故事有:《
》、《
》。
3、赵孟頫,
代著名的书法家,创“赵体”书,与
、颜真卿、
并称“
”。
4、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
》
5、
,
,又日新。
——《礼记》
6、青,
。
——《
》
7、苟利于民,
;苟周于事,
。——《
》
六、文言文(
9分)
弈秋,通国之善弈也。使弈秋侮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使弈秋诲二人弈
(
)
②非然也
(
)
③思援弓缴而射之
(
)
④为是其智弗若与(
)
2.下列各句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2分)(
)
A.夫战,勇气也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甚矣,汝之不惠
D.莲,花之君子者也
3.
写出“之”在句子中的意思。(2分)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
(2)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
)
(3)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
4.翻译:惟弈秋之为听(1分)
翻译:
。
5.本文通过学弈这件小事,作者意图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2分)
答:???????????????????
七、课外阅读。(15分)
(二)人生无乞丐
①朋友从南站办事回来,给我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
②那天正是中午,又下小雨,车厢里的乘客稀稀落落的,车子行驶到桥头站时,上来了两名一老一小惹人注目的乘客,从近似的容貌很容易看得出,他们两人是父子,
而且都是残疾人,中年的男子双目失明,而那大约八九岁的男孩则是一只眼紧闭着,只有另一只眼能微微睁开些,小男孩牵引着他父亲,一步一步摸索上车来,径直走到车厢中央。
③当车子缓缓继续前行时,小男孩的声音也随之响起:“各位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你们好,我叫王小明,我现在唱几首歌给大家听。”
④这时候,音质很一般的电子琴声响了起来,小男孩自弹自唱,孩子的歌声有天然童音的甜美。唱完了几首歌曲之后,男孩走到车厢头,正如人们所预料的那样,他开始“行乞”了,他没有托着盘子,也没有直接把手伸到你前面,只是轻轻地走到你身旁,叫一声“叔叔阿姨”什么的,然后默默地站立着,所有人都知道他的意思,但都装出不明白的样子,或干脆把头转向另一侧……
⑤当男孩空着小手走到车厢尾时,坐在我身旁的一位中年妇女很气恼地尖声大叫起来:“怎么搞的,柳州这么多乞丐,连车上都有?”
⑥顿时,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他俩的身上,没想到,小男孩小小的脸上竟显出与年龄不相称的冷峻,声音不大不小的不紧不慢地说:“阿姨,我不是乞丐,我是卖唱的。”
⑦霎时间,所有淡漠的目光都变得生动起来,不知是谁带头鼓起了掌,片刻,车厢里掌声连成一片。
⑧说到这儿,朋友的声音变得很低沉:“一个没有生存能力的小男孩却已经不屈地承受生命,他怎么可能是乞丐呢?”
⑨那一刻,我的眼睛亦漂浮一层雾水,有一天,我路过广场,一阵悠扬的琴声飘来,是一位少年在拉二胡,我一眼就看出,他就是朋友提过的那个卖唱的小男孩,当我把微薄的人民币完全没有施舍的心态郑重地放在小男孩的手心时,我相信它同时还伴随着一个沉甸甸的信念——人生无乞丐。
1.第④
段中“所有人都知道他的意思”中,“他的意思”是指
。(2分)
2.判断正误,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4分)
①“惹人注目”中的“惹”字是“引起”的意思。??
(?
?
)
②“盛情难却”与“一个没有生存能力的小男孩却已经不屈地承受生命”中的“却”字都是表示转折的意思
。
(?
)
③“坐在我身旁的一位中年妇女很气恼地尖声大叫起来”中的“我”指作者。
(?
)
④“我相信它同时还伴随着一个沉甸甸的信念——人生无乞丐。”中的破折号起解释作用。??(?
?
)
3、从文中找出与第⑦自然段“所有淡漠的目光”意思相对应的句子:(2分)
4、读读文章最后一段,“那一刻,我的眼睛亦漂浮一层雾水”,说说这层雾水有什么不平常的意义?(2分)
5.“当我把微薄的人民币完全没有施舍的心态郑重地放在小男孩的手心时,我相信它同时还伴随着一个沉甸甸的信念——人生无乞丐。”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3分)
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
八、习作。(30分)
想象一下,如果你的大脑可以直接从书上拷贝知识,如果你拥有一个背包飞行器,如果你用时光机穿越时空回到恐龙时代……你会做些什么?
让我们写一个科幻故事,将头脑中天马行空的想象记录下来。
你印象最深刻的科幻故事是什么?故事里写了哪些现实中并不存在,却看起来令人信服的科学技术?这些科学技术对人们的生活和命运产生了什么影响?在你的笔下,人物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他们可能运用哪些不可思议的科学技术?这些科学技术使故事中的人物有了怎样的奇特经历?放飞想象,让你的故事把读者带进一个神奇的科幻世界。
参考答案
一、
(
鸿鹄
)
(
盘盂
)
(
弓缴
)
(
不慎
)
(
酸碱
)
(
琼浆
)
(
插槽
)
(
蟋蟀
)
(
鄙夷
)
(
轻蔑
)
二、
1.(
B
)
2.
(
D
)
3.(
C
)
4.(?D?
)?5.
(
C
)
三、
1、
( × )
2、
( × )
3、
( √ )
4、
( √ )
5、(
×
)
四、1、(1)“爷爷,您好,请问:
到温江区实验小学还有多远?”
2、(1)
发奋
(2)学海无涯
(3)
右侧
(4)
略
五、积累运用。(10分)
1、孟子,名
珂
,字
子舆
。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被尊称为“
亚圣
”,与孔子并称为“孔孟”。他提倡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2、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你还知道《列子》中的故事有:《愚公移山》、《杞人忧天》。
3、赵孟頫,元
代著名的书法家,创“赵体”书,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
4、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周易》
5、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礼记》
6、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
——《荀子》
7、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淮南子》
六、
1.
①使弈秋诲二人弈
(
教诲
)
②非然也
(
这样
)
③思援弓缴而射之
(
拉
)
④为是其智弗若与(
智慧
)
2.(
C
)
3.(1)(
的
)
(2)(
弈秋
)(
鸿鹄
)(3)(
认真听讲的人
)
4.只听弈秋所讲的。
5.做事情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才能取得成功。
七、
1.第④
段中“所有人都知道他的意思”中,“他的意思”是指他开始向大家“行乞”。(或:希望人们给他一些钱)。(
2.判断正误,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①“惹人注目”中的“惹”字是“引起”的意思。??
(?√?
)
②“盛情难却”与“一个没有生存能力的小男孩却已经不屈地承受生命”中的“却”字都是表示转折的意思
。
(?×
)
③“坐在我身旁的一位中年妇女很气恼地尖声大叫起来”中的“我”指作者。
(?×
)
④“我相信它同时还伴随着一个沉甸甸的信念——人生无乞丐。”中的破折号起解释作用。??(?√?
)
3、从文中找出与第⑦自然段“所有淡漠的目光”意思相对应的句子:
“所有人都知道他的意思,但都装出不明白的样子,或干脆把头转向另一侧……”
4、读读文章最后一段,“那一刻,我的眼睛亦漂浮一层雾水”,说说这层雾水有什么不平常的意义?
①作者流下的泪水,包含着对小男孩的悲惨命运的同情;
②同时也是被小男孩不屈不挠、不卑不亢地和命运抗争的精神所感动。
5.“当我把微薄的人民币完全没有施舍的心态郑重地放在小男孩的手心时,我相信它同时还伴随着一个沉甸甸的信念——人生无乞丐。”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①“我”被小男孩的不卑不亢震撼了,在“我”心中小男孩不是乞丐。
②“我”相信小男孩在他的人生道路上,将会用自己的劳动获得应有的报酬和尊严。
③一个人即使在物质上很贫穷,但在精神上却不匮乏,那他始终算不得是乞丐,因为积极向上的人终有崛起的一天。(意思相近即可)
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一个生活艰难的小男孩在车上卖唱时,面对屈辱不屈不挠,保护了自己的尊严,赢得了人们的尊重。(答
小男孩在车上卖唱得1分,答
维护尊严赢得尊重再得1分).
八、略
PAGE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