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0张PPT)
第24章 第2节
苏科版 生物(初中8年级下)
传染病的预防
第1课时
人体抵御疾病的第一、二道防线有何共同特点?
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有一定的防御功能。
非特异性免疫
复习巩固
特异性免疫
人体抵御疾病的第三道防线有何特点?
人后天获得,通常一种抗体只能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什么是计划免疫?
是指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有关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特定的人群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扁桃体、淋巴结等。
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等。
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胸腺
脾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免
疫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第一道防线:皮肤、粘膜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
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
免疫细胞。
第1课时
第二节 传染病的预防
1、知道传染病的概念、特点;
2、能区分常见的传染病与非传染病;
3、识别病毒及病毒性传染病。
及其预防措施
新冠肺炎疫情动态
同学们看到这些数字有何感想?
每年全世界至少有
1700万人死于传染病,
其中900万以上是少年儿童。
2020年死于传染病多少呢??
每年死于传染病的人数
一、传染病和病原体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真菌性等)感染人体后引起的带有传染性的疾病。
病原体大都体积微小,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见。
传染病具有流行性和传染性。多数传染病有一定的流行季节。
2.什么叫病原体?
病原体是指能引起人和动物发生传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
1.什么叫传染病?
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存在着许多的致病生物,如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它们被统称为病原体。
病毒
细菌
什么叫病原体?
真菌
蛔虫
病原体——蚊子飞来的横祸
填写P54页表格,根据你查找的信息
1、这些病的病原体分别是什么?
2、说说这些病都是怎么传播的
引发传染病的病原体
流 行 性 疾 病 细 菌 性 痢 疾 腮 腺 炎 血 吸 虫 病 流 行 性 感 冒 甲 型 肝 炎 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 脚癣(脚湿气) 新冠病毒肺炎
病 原 体 真菌(常见皮肤丝状菌) COVID-19冠状病毒
发 病 季 节 夏 季
冬
春
根据调查结果完成以下表格:(试试看)
痢疾杆菌
流感病毒
夏秋
冬春
腮腺炎病毒
血吸虫
夏秋
冬春
甲型肝炎病毒
秋冬
SARS冠状病毒
冬春
.引起表格中传染病的病原体分别是什么生物?
为什么有的疾病在一定的季节流行?
有细菌,病毒、寄生虫。
有些疾病会在一定的季节流行,这是因为季节对病原体生长繁殖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以及人类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因素的影响。
讨论
在所有的病原体中,有一类是我们听说过,却不太认识的生物--病毒。流行性感冒、肝炎、非典等都是由病毒引起的。那么,病毒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生物?病毒是对人类有害,还是有益呢?
认识病毒
腮腺炎病毒
流行性感冒病毒
乙肝病毒
艾滋病病毒
非典型肺炎病毒
新冠状病毒
认识病毒
新冠状病毒的危害
w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潜伏期平均大约是7天左右,短的可以是2天到3天,长的可以10天到12天
症状因病毒而异常见体征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在较严重病例中,感染可出现肺炎、眼中急性呼吸综合征、肾衰竭、甚至会导致死亡,所以一定要重视呼吸困难等情况,可以先就医进行排除
认识病毒
新冠状病毒的特点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致病病原体是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病毒,呈现圆形或者椭圆形,形状是花冠状,常为多形性,直径60~140nm。和非典型性肺炎病毒具有一定的同源性,但是是不同的病毒亚型。
新型冠状病毒的病毒学以及实验室研究提示,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摄氏度在30分钟左右可以杀灭病毒,另外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均可有效灭活病毒,但是氯已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耐低温
认识病毒
认识病毒
1.病情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主要是通过呼吸道和接触进行传播,因此尽量要少出门,不要到人多的地方去,不要去串门,走亲戚减少人群聚集,出门要佩戴好口罩。
2.意见建议:截止到现在还没有特效的抗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主要是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因此,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控十分重要,要佩戴好口罩,加强手的卫生消毒。
做好防护!!!!
1、病毒的形态 结构
球形、杆形、蝌蚪形
形态
没有细胞结构,有蛋白质外壳和核酸组成,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认识病毒
2、病毒的种类?(根据病毒寄主的不同)
植物病毒
动物病毒
细菌病毒
认识病毒
3、病毒的生活特点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在其他生物活细胞里才能生存。
病毒一旦离开所生活的细胞,就不表现任何生命活动。
认识病毒
4、病毒两面性
(1)、病毒有害的一面:
病毒是病原体,给植物、动物和人带来各种传染病。人类的传染病80%是由病毒引起的。
(2)、病毒有益的一面:
将一些病毒经人工处理制成疫苗,可以预防接种——防治传染病。病毒还可以作为基因工程的运载体。
认识病毒
知识拓展
2、病毒给动植物带来的疾病很多。如水稻矮缩病毒会使水稻生长受到限制,降低产量;家中的宠物猫、狗,有时会得一种致死性病毒性疾病——温热;狗会感染狂犬病毒,会把狂犬病传染给人,而狂犬病是传染病中死亡率最高一种。
认识病毒
病毒有害的一面:
1、 病毒会给植物、动物和人带来各种流行性疾病。如病毒性感冒,人们患病一段时间后就可以康复。但有些疾病如艾滋病会使人死亡。
病毒有益的一面:
利用病毒作为运载体在生物工程上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例如,利用大肠杆菌噬菌体作为运载体,把抗虫的基因转移到棉花的染色体中去,可以获得具有抗虫性能的棉花植株。
病毒也有可利用的一面。利用噬菌体可以治疗某些有细菌引起的疾病,例如,利用绿脓杆菌噬菌体,可以控制烧伤病人由于绿脓杆菌引起的化脓性炎症;
认识病毒
思考题:
1、为什么绝大多数病毒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
2、病毒的形态有哪三种?病毒有细胞结构吗?病毒的结构是怎样的?
非常微小,比细菌和其他微生物都小得多。
病毒的形态有球形、杆形和蝌蚪形三种形态。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里面包裹的遗传物质-核酸组成。
认识病毒
3、病毒能独立生存吗?病毒的生存特点?
4、有人说病毒都是对人有害的,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这种说法不对,因为病毒既有对人类不利的一面,也有有益的一面,如绿脓杆菌噬菌体可治疗烧伤病人的化脓性感染.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病毒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里才能生存。病毒一旦离开所生活的活细胞,就不表现任何生命活动。
认识病毒
二、传染病的危害
传染病是一种可以在短时间内使许多人发病的一类型疾病。所以,传染病是必须及时进行控制的,否则会造成群体性发病,不仅仅会造成恐慌,而且会是人们的日常生活出现混乱。这就是传染病最大的危害。
传染病的危害
1、对患者的危害,轻者引起不适,严重影响肝肾脑心肺血液等器官的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2、对家庭和社会,可以传染给接触密切者,部分传染病传播极快,可以威胁全社会;
3、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4、环境污染。
传染病的危害
三、传染病的特点
1、传染性
2、流行性
四、常见的几种病原体
病原体也叫病原生物,是能引起人和动植物传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包括致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等
五、病毒的结构特点及相关知识
五、病毒的结构特点及相关知识
按病原体——传染病的种类
传染病 类型 常见的传染病
细菌性 传染病 鼠疫、肺结核、百日咳、感染性腹泻
脑膜炎、肌炎、细菌性痢疾、
破伤风、红眼病(结膜炎)、
病毒性 传染病 乙型肝炎、甲型肝炎、天花、
狂犬病、脊髓灰质炎、艾滋病、
麻疹、非典、流行性腮腺炎、
流感、水痘、手足口病、麻疹
寄生虫性 传染病 蛔虫病、蛲虫病、绦虫病、
先天性疟疾、
沙眼(衣原体感染)、
癣(真菌感染)、
根据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传染病可分为:
呼吸道传染病
消化道传染病
血液传染病
体表传染病
人类比较常见传染病的类型
类 型
主要传播途径
病原体寄生部位
呼吸道
传染病
飞沫、空气
呼吸道黏膜、肺
消化道
传染病
饮水、食物
消化道、肝、胰
血液
传染病
吸血节肢动物
血液、淋巴
体表
传染病
接 触
皮肤、体表黏膜
传染病类型
呼吸道传染病
消化道传染病
体液(血液)传染病
体表传染病
新冠状肺炎、流行性感冒、肺结核、麻疹、百日咳、腮腺炎、手足口病、流脑、猩红热、水痘等
细菌性痢疾、甲型肝炎、蛔虫病、绦虫病、伤寒、蛲虫病、霍乱等
乙型肝炎、疟疾、流行性脑炎、艾滋病、丝虫病等
血吸虫病、破伤风、狂犬病、沙眼、牛皮癣等
常见的传染病
人类比较常见的传染病
小结
传染病相关知识
传染病
病原体
病毒
类型
结构
特点
概念
特点
人类常见的传染病
概念
特点
种类
巩固练习
1.引起艾滋病、口蹄疫、烟草花叶病的病毒分别属于( )
A.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动物病毒
B.动物病毒、动物病毒、植物病毒
C.细菌病毒、动物病毒、植物病毒
D.动物病毒、细菌病毒、植物病毒
B
1.病毒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有关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病毒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B.营养方式有寄生也有腐生
C.能通过分裂产生新的病毒
D.MERS病毒属于动物病毒
D
2.某公司在组织职员体检时,发现有四名职员分别患有肺结核、糖尿病、色盲、甲型肝炎等疾病,那么与他们共同工作、生活的人可能被传染的一组疾病是( )
A.肺结核、糖尿病
B.肺结核、甲型肝炎
C.色盲、甲型肝炎
D.糖尿核病、色盲
B
3.下列传染病及其病原体的对应,错误的是( )
A.艾滋病与
B.足癣与寄生细菌
C.血吸虫病与血吸虫
D.肺结核与结核杆菌
B
4.冬春两季是水痘高发季节,水痘是由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传染病,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病毒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B.呼吸道黏膜属第一道防线
C.戴口罩有利于切断传播途径
D.接种疫苗可保护易感人群
A
5.下列不具备传染性和流行性特点的疾病是( )
A.艾滋病
B.贫血症
C.甲型肝炎
D.肺结核
B
6.下列对病毒特征的描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没有细胞结构
②分裂生殖
③具有鞭毛
④都营寄生生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D
7.下列关于图中三种病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都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B.必须生活在活的动、植物细胞内
C.无叶绿体,营寄生生活
D.对所寄生的生物造成危害
B(共45张PPT)
第24章 第2节
苏科版 生物(初中8年级下)
传染病的预防
第2课时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真菌性等)感染人体后引起的带有传染性的疾病。
2.什么叫病原体?
病原体是指能引起人和动物发生传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
1.什么叫传染病?
巩固复习
1、病毒的形态 结构
球形、杆形、蝌蚪形
形态
没有细胞结构,有蛋白质外壳和核酸组成,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2、病毒的种类?(根据病毒寄主的不同)
植物病毒
动物病毒
细菌病毒
3、病毒的营养方式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在其他生物活细胞里才能生存。
病毒一旦离开所生活的细胞,就不表现任何生命活动。
传染病的特点
1、传染性
2、流行性
第2课时
第二节 传染病的预防
1.说出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2.说出血吸虫的生活史、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3.说出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及其预防措施。
1.传染病有哪些主要特点
2.传染病的病原体有哪几类
蛔虫
HIV病毒
鼠疫杆菌
传染性
流行性
真菌
预防流感的发生(视屏观看)
科学 技术 社会
STS
流感病毒
概念
流行性感冒病毒,能引起人或动物患感冒的病原体
流行性感冒病毒的传播途径
打喷嚏
咳嗽
流感病毒的类型
人类流感病毒
猪流感病毒
禽流感病毒
危害:
侵入细胞不断繁殖,人类出现各种流感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病原体使人生病,经过哪些环节?面对传染病时人类该如何应对呢?
传染病的传播
模拟传染病的传播
把你的右手放在洒满面粉的纸上,然后和第二个同学握手,这个同学又和第三个同学握手,以此类推。检查每个同学的手,你会发现什么
1.假如面粉代表病原体,这种病原体是如何传播的?
直接接触传播
2.病原体还有哪些传播途径?
讨论
饮食、生物媒介、空气和体液
超链接——数学
如果你已经与十个人握过手,而这十个人又分别与另外十个人握手,请问有多少人手上沾了面粉
传染病的传播
超链接——数学
如果你已经与十个人握过手,而这十个人又分别与另外十个人握手,请问有多少人手上沾了面粉
答案:1+10+102…+10n
传染病的传播
分析讨论
1.面粉代表了什么
2.你知道它的传播由哪三个环节组成的吗
传染病的传播
病原体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历史上的传染病
同学们知道血吸虫吗
分析血吸虫病是传播途径
血吸虫病(大肚子病)
观察:血吸虫病是怎样传播的
分析血吸虫病是传播途径
血吸虫一旦通过人体皮肤进入体内,便开始迅速繁殖,其虫卵会顺着血管进入肝脏,使肝脏纤维化,再使脾脏增大,造成腹水。
分析血吸虫病是传播途径
传播环节
血吸虫病例
预防措施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血吸虫
病人
接触含血吸
虫尾蚴的疫水
接触疫区
水源的人
查治病人,减少
病原体的发生。
消灭钉螺,
管好粪便和水源
加强个人防护,
不接触疫区水源。
分析血吸虫病是传播途径
血吸虫寄生在人体内
受精卵
随粪便排入水中
发育成毛蚴
钻入钉螺体内发育
尾蚴
通过皮肤或黏膜钻 入体内
分析血吸虫病是传播途径
血吸虫成虫生活在人体内哪个系统内?
血吸虫虫卵如何排出体外?
血吸虫由虫卵发育至成虫要经过______和______ 两个阶段。
血吸虫的中间宿主是______ 。
消化系统
随粪便排出体外
毛蚴
尾蚴
钉螺
分析血吸虫病是传播途径
血吸虫的危害
2003年夏天,中国湖南再次出现血吸虫疫情的爆发。名列中国四大淡水湖之一的洞庭湖,竟成了血吸虫的传播途径。
沿湖居民和湖上渔民因长期接触遭受血吸虫污染的湖水而几乎无一例外地患上了血吸虫病。
哪怕只有一滴水珠落在你的手上或脸上,你都可能染上一生无法治愈的血吸虫病。
分析血吸虫病是传播途径
血吸虫一旦通过人体皮肤进入体内,便开始迅速繁殖,其虫卵会顺着血管进入肝脏,使肝脏纤维化,再使脾脏增大,造成腹水。
分析血吸虫病是传播途径
血吸虫的危害
分析血吸虫病是传播途径
一、血吸虫病是怎样传播的?
1.查治病人和病畜,减少病原体的产生
2.消灭钉螺是关键,管好粪便和水源是关键
3.加强个人防护,不接触疫区水源
二、如何预防血吸虫病?
病原体(血吸虫)—人或家畜—粪便(虫卵)—水—毛蚴—钉螺—尾蚴—疫水—人或家畜
分析血吸虫病是传播途径
通过对血吸虫病传播方式的了解,你认为传染病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传染病必须同时具有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一、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沾有面粉的人
与之握手的人
握手接触
预防传染病
一、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沾有面粉的人
与之握手的人
握手接触
预防传染病
预防传染病
1.传染源: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可将病原体排出的人和动物.
传染病人
患病动物
病原体携带者
预防传染病
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染病人
病原体携带者
受感染动物
预防传染病
2.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你知道传染病有哪些主要的传播途径吗
预防传染病
联系实例想一想:
夏季谨防红眼病
接受输血
预防流感
毛蛤
疟疾蚊帐
预防传染病
主要的传播途径:
空气传播
饮食、饮水传播
生物媒介传播
接触传播
输血途径传播
预防传染病
2.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空气传播
饮水、食物传播
生物媒介传播
接触传播
预防传染病
主要有以下几类:
呼吸道传染病——肺结核
消化道传染病——蛔虫、绦虫
血液传染病——艾滋病
体表传染病——癣
根据传播途径,常见的传染病有哪些?
预防传染病
按病原体传染病的种类
传染病 类型 传播途径 常见的传染病
细菌性 传染病 飞沫、鼠蚤、尘埃 鼠疫、肺结核、百日咳、感染性腹泻
脑膜炎、肌炎、细菌性痢疾、
破伤风、红眼病(结膜炎)、
病毒性 传染病 蚊蝇叮咬、 直接或间接接触 乙型肝炎、甲型肝炎、天花、
狂犬病、脊髓灰质炎、艾滋病、
麻疹、非典、流行性腮腺炎、
流感、水痘、手足口病、麻疹
寄生虫性 传染病 吸血的节肢动物 (蚊、虱、蚤)、 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输血感染 蛔虫病、蛲虫病、绦虫病、
先天性疟疾、
真菌性传染病 接触 沙眼(衣原体感染)、
癣(真菌感染)、
病原体(血吸虫)—人或家畜—粪便(虫卵)—水—毛蚴—钉螺—尾蚴—疫水—人或家畜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绦虫
血液传染病、体表传染病
传染病的传播
血吸虫的生活史
传染病的途径
传染病的类型
小结
疟疾由侵入人体的疟原虫引起,主要通过蚊子叮咬进行传播.疟疾传播速度快、范围广、致死率高,我国科学家屠呦呦研制的青蒿素能有效抑制患者体内疟原虫的发育,治疗疟疾效果显著,将疟疾致死率降低了一半.屠呦呦因此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面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疟原虫是传染病疟疾的传染源
B.隔离并用青蒿素治疗患者属控制传染源
C.消灭传染疟疾的蚊子属切断传播途径
D.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属保护易感人群
A
目标检测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该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
A.饮食传播
B.空气传播
C.接触传播
D.生物媒介传播
B
下列关于健康生活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流感患者属于易感人群
B.注意食品卫生,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
C.良好的人际关系,会让你的心理更健康
D.人的身体需要多种营养素,要做到合理膳食
A
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下列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
A.建议广大民众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B.许多科研机构积极行动,努力研制针对该病的疫苗
C.对患者和疑似患者进行隔离、检查、治疗
D.对医院、火车站、机场等重点区域进行严格消毒
D
下表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列出的部分法定类型传染病.叙述正确的是( )
A.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通过血液进行传播
B.流行性感冒的传染源是流感病毒
C.注射疫苗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注射的疫苗属于抗体
D."防疫人员穿着隔离服"属于预防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