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2 血流的管道——血管 第2课时 课件(共21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4.2 血流的管道——血管 第2课时 课件(共21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6-02 13:51:50

文档简介

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概念。
2.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3.树立生物学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
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难点:
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的图片资源、课件等。
学生课前预习,了解血管相关知识。
四、相关资源
《【教学图片】动脉血管》图片资源、《【教学图片】毛细血管》图片资源、《【教学图片】静脉血管》图片资源、《【教学图片】静脉瓣活动示意图》图片资源、《【生物世界】红细胞在血管内的流动示意图》图片资源、《【教学图片】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的交换》图片资源。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平日里,我们身体不舒服会去医院就诊,有时医生会让我们验血,必要时还需要输液治疗。你是否注意过验血或输液时,针刺的部位一般在哪里?(静脉)
中医切脉时,又是切的哪里?(桡动脉)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新知讲解】
(一)动脉
血管中的血液主要是在心脏的驱动下流动的。把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叫做动脉。
展示动脉血管的图片。
动脉的管壁较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动脉一般分布较深,多数看不到也摸不到,但也有些分布较浅,比如颈部及腕部内侧能够摸到搏动的血管就是分布较浅的动脉。与心脏相连的动脉较粗,远离心脏后动脉不断分支变细,管径也由大变小,最小的小动脉再分支成毛细血管。
注意:
由于动脉血管中血流速度快,因此,如果动脉血管受到损伤,应该尽快救治。如果是大的动脉血管的损伤,更是一刻都不能耽搁的。
(二)毛细血管
展示毛细血管的图片。
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它数量最多,分布最广,遍布全身各处组织中。
展示图片:红细胞在毛细血管内的流动图。
毛细血管的内径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的速度最慢。
毛细血管的这些特点,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血液中的营养物质与氧,可穿过毛细血管壁到达组织细胞,最后被细胞利用;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与其他废物,可穿过毛细血管壁而进入血液被运走。
(三)静脉
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血液流经毛细血管后,接着进入小的静脉,然后逐级汇集到较大的静脉,再送回心脏。
展示静脉血管的图片。
静脉的管壁较薄,弹性较小,且血液经过毛细血管汇入静脉时压力较低,因此管内的血流速度较慢。静脉有些分布较深,也有些分布较浅,我们看到的手臂上的“青筋”就是分布较浅的静脉。
展示图片:静脉瓣活动示意图。
在四肢静脉的内表面,通常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
如果静脉瓣膜老化失去功能,血流变慢,血液在静脉中滞留,静脉就会膨胀,这种情形叫静脉曲张。静脉曲张多出现于老年人的腿部。中青年人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不动,也可能出现静脉曲张。
动脉、静脉与毛细血管三种结构、功能各具特点的血管,共同构成了人体内血液流通的管道。
比较三种血管:
比较内容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血管壁结构特点
管壁较厚,弹性
较大
管壁较薄、弹性较小;部分血管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
管壁非常薄,内径
很小
管内血液流动的速度
较快
较慢
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内血液流动很慢
在身体内分布的位置
一般分布较深,多数看不到也摸不到,但有少数分布较浅(颈部、
腕部)
有些分布较深,有些分布较浅(手脚上的“青筋”即静脉)
数量极大,分布广泛,遍布全身各处的组织
主要功能
将心脏中的血液送到身体各部分
将身体各部分的血液送回心脏
血液与组织间的物质交换
【课堂反馈】
例1.关于人体内血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动脉血管中血流速度快,若动脉血管受到损伤,应该尽快救治
B.中医“把脉”把的是桡动脉
C.手臂上的“青筋”就是分布较浅的动脉
D.护士给病人输液时,针刺入的血管是静脉
答案:C
解析: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管壁较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若动脉血管受到损伤非常危险,应该尽快救治,A正确;中医“把脉”把的是桡动脉,B正确;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到心脏的血管是静脉,有的分布较深,有的分布较浅,如手臂上的“青筋”,C错误;动脉及小动脉血管的血流速度较快,针刺后容易发生危险,毛细血管的管径太小,不利于刺入,静脉分布较浅,管壁薄,弹性小,血流速度慢,因此输液时常选用静脉血管,D正确。故选:C。
例2.下列关于毛细血管、静脉、动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管腔最大的是动脉
B.管壁最厚的是静脉
C.动脉内流动的一定是动脉血
D.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是毛细血管
答案:D
解析:管腔最大的是静脉,A错误;动脉的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B错误;动脉内流动的不一定是动脉血,如肺动脉内流动的是静脉血,C错误;毛细血管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管壁极薄、管内径极小,D正确。故选:D。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三种血管的结构及功能。
七、板书设计
血流的管道——血管
1.动脉:把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
管壁厚、弹性大、血流快
2.毛细血管: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于静脉之间的血管
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管壁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
3.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管壁薄、弹性小、流速慢
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共21张PPT)
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第2课时)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一、导入新课
  验血或输液时,针刺的部位一般在哪里?
静脉
一、导入新课
  中医切脉时,又是切的哪里?
桡动脉
二、讲授新课
  血管中的血液主要是在心脏的驱动下流动的。
动脉  
  把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
(二)动脉
二、讲授新课
  动脉的管壁较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
  动脉一般分布较深,多数看不到也摸不到,但也有些分布较浅,如桡动脉。
(二)动脉
  与心脏相连的动脉较粗,远离心脏后动脉不断分支变细,管径也由大变小,最小的小动脉再分支成毛细血管。
二、讲授新课
注意:
  由于动脉血管中血流速度快,因此,如果动脉血管受到损伤,应该尽快救治。如果是大的动脉血管的损伤,更是一刻都不能耽搁的。
(二)动脉
二、讲授新课
  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它数量最多,分布最广,遍布全身各处组织中。
(三)毛细血管
二、讲授新课
  毛细血管的内径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的速度最慢。
(三)毛细血管
二、讲授新课
红细胞单行通过毛细血管
(三)毛细血管
二、讲授新课
  毛细血管的这些特点,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血液中的营养物质与氧,可穿过毛细血管壁到达组织细胞,最后被细胞利用;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与其他废物,可穿过毛细血管壁而进入血液被运走。
(三)毛细血管
二、讲授新课
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物质交换示意图
组织液
组织
细胞
二氧化碳
等废物

营养物质
二、讲授新课
  血液流经毛细血管后,接着进入小的静脉,然后逐级汇集到较大的静脉,再送回心脏。
   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四)静脉
二、讲授新课
  静脉的管壁较薄,弹性较小,且血液经过毛细血管汇入静脉时压力较低,因此管内的血流速度较慢。
  静脉有些分布较深,也有些分布较浅,我们看到的手臂上的“青筋”就是分布较浅的静脉。
(四)静脉
二、讲授新课
  在四肢静脉的内表面,通常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
  如果静脉瓣膜老化失去功能,血流变慢,血液在静脉中滞留,静脉就会膨胀,这种情形叫静脉曲张。静脉曲张多出现于老年人的腿部。中青年人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不动,也可能出现静脉曲张。
(四)静脉
二、讲授新课
静脉瓣
静脉瓣活动示意图
动图:静脉瓣的作用
(四)静脉
  动脉、静脉与毛细血管三种结构、功能各具特点的血管,共同构成了人体内血液流通的管道。
二、讲授新课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二、讲授新课
比较内容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血管壁结构特点
管内血液流动的速度
在身体内分布的位置
主要功能
管壁较厚,弹性较大
管壁较薄、弹性较小;部分血管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
管壁非常薄,内径很小
较快
较慢
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内血液流动很慢
一般分布较深,多数看不到也摸不到,但有少数分布较浅(颈部、腕部)
有些分布较深,有些分布较浅(手脚上的“青筋”即静脉)
数量极大,分布广泛,遍布全身各处的组织
将心脏中的血液送到身体各部分
将身体各部分的血液送回心脏
血液与组织间的物质交换
三、课堂反馈
例1.关于人体内血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动脉血管中血流速度快,若动脉血管受到损伤,应该尽快救治
B.中医“把脉”把的是桡动脉
C.手臂上的“青筋”就是分布较浅的动脉
D.护士给病人输液时,针刺入的血管是静脉
C
三、课堂反馈
例2.下列关于毛细血管、静脉、动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管腔最大的是动脉
B.管壁最厚的是静脉
C.动脉内流动的一定是动脉血
D.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是毛细血管
D
血管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管壁厚、弹性大、血流快
管壁薄、弹性小、流速慢
送血出心脏
管壁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
送血回心脏
连接小动脉和小静脉,有利于血液和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四、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