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堂检测12.3机械效率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2020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堂检测12.3机械效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6-04 08:17: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3机械效率
1.工人师傅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800N的重物缓慢匀速竖直提升3m,人对绳的拉力F为500N,不计绳重和滑轮转轴处的摩擦,则(  )
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9m
B.动滑轮的重力为200N
C.人通过滑轮组做的有用功为1500J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53.3%
2.用四个完全相同的滑轮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把相同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与摩擦,滑轮重小于物重,则(  )
A.使用两种装置,拉力不同,机械效率相同
B.使用两种装置,拉力相同,机械效率也相同
C.甲装置比乙装置省力且机械效率更高
D.乙装置更省力,但甲装置机械效率更高
3.图甲中用力F1水平拉着重为G的物体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移动s的距离。图乙中用动滑轮拉着它在同一路面上匀速移动s的距离,水平拉力为F2,则使用动滑轮的过程中(  )
A.总功为W总=F2s
B.有用功为W有=Gs
C.机械效率为
D.额外功为W额=2F2s-F1s
4.工人师傅使用一个动滑轮将400N的重物匀速提升到3m高处,假如所用的拉力方向竖直向上、大小为250N,则
A.拉力所做的功为750J
B.机械的效率为80%
C.若用该滑轮提升更重的货物,机械效率将保持不变
D.若采用轻质滑轮完成原任务,机械效率将保持不变
5.下面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说法正确的是
(  )
A.功率小的机械做功一定快
B.做功时间越长,机器的功率越大
C.机械做功少,功率一定小,机械效率一定低
D.有用功一定时,额外功少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
6.同学们“测量并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因素”,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每个钩码重相同)(   )
A.实验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和停表
B.实验时需要匀速拉动测力计,只有这样测力计示数才能稳定
C.当钩码个数相同时,甲的机械效率比乙高
D.把钩码提高的高度越高,做的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7.如图所示,工人用250N的拉力将重为400N的装修材料匀速提升6m,所用时间为1min,则所做的有用功是_____J,工人拉力做功的功率是_____W,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_____%。
8.如图所示,物体重G=200N,滑轮重G′=100
N,若用力F竖直向上匀速拉动滑轮,则此时该滑轮的机械效率为____(不计绳重和滑轮转轴处的摩擦)。
9.用如图装置,在20s内将80N的水桶提升3m,拉力为50N,则拉力的功率为_____________W,该装置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动滑轮的重力为________N。
10.搬运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一个重120N的物体匀速提升3m,所用的拉力为50N,时间为20s不计绳重及摩擦。求:
(1)有用功;
(2)拉力做的功;
(3)拉力的功率;
(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5)动滑轮的重。
11.建筑工地上,某施工人员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物。若不计摩擦和绳重,利用这个滑轮匀速提升重为1200N的物体时,所用的拉力是500N,求:
(1)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2)若此时拉力做功的功率是75W,重物在1min内匀速上升的高度是多少?
(3)当用这个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1800N的物体时,拉力是多少?
12.小明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每个钩码重2N,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钩码总重G/N
钩码上升的高度h/m
测力计示数F/N
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4
0.1
1.8
0.3
2
6
0.1
2.4
0.3
83%
3
4
0.1
1.4
0.5
57%
4
4
0.2
1.4
1.0
57%
(1)第1次实验测得的机械效率为_____(结果保留整数)。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2次实验是用_____图做的。(选填“a”、“b”或“c”)
(3)由3、4两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机械效率与_____无关。
(4)为了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绳子的绕法是否有关”,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图,请你根据实验目的画出乙图实验装置图。
(拓展)小组同学发现实验过程中边拉动弹簧测力计边读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应该静止读数。你认为他的想法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因为他没有考虑到_____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
13.小红要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她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竖直向上匀速提升钩码,并记录了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钩码总重G/N
钩码上升高度h/m
测力计拉力F/N
测力计拉绳端移动距离s/m
3
0.1
0.3
(1)上表中测力计拉力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此时拉力的测量值为________N;
(2)此次测量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_。
14.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小丽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的物体,如图甲、乙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物体重力/N
提升高度/m
拉力/N
绳端移动的距离/m
机械效率η
1
3
0.1
2.0
0.3
50%
2
6
0.1
A
0.3
B
(1)实验中要竖直向上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物体升高一定距离;
(2)图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A为_______N,表格中B处的数据应为______%;
(3)将图甲滑轮组换为图丙绕法,不计摩擦及绳重,提升相同的物体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5.小华用图示装置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次数
物重G/N
物体上升高度h/m
拉力F/N
机械效率η
1
2
0.10
1.0
66.7%
2
3
0.10
1.4
71.4%
3
6
0.10
2.5
(1)实验中应竖直向上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绳端移动距离为_____m.
(2)第3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_____%.
(3)分析数据可知,提高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小华所用动滑轮的重一定小于_____N.
答案
1.工人师傅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800N的重物缓慢匀速竖直提升3m,人对绳的拉力F为500N,不计绳重和滑轮转轴处的摩擦,则(  )
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9m
B.动滑轮的重力为200N
C.人通过滑轮组做的有用功为1500J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53.3%
【答案】B
2.用四个完全相同的滑轮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把相同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与摩擦,滑轮重小于物重,则(  )
A.使用两种装置,拉力不同,机械效率相同
B.使用两种装置,拉力相同,机械效率也相同
C.甲装置比乙装置省力且机械效率更高
D.乙装置更省力,但甲装置机械效率更高
【答案】A
3.图甲中用力F1水平拉着重为G的物体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移动s的距离。图乙中用动滑轮拉着它在同一路面上匀速移动s的距离,水平拉力为F2,则使用动滑轮的过程中(  )
A.总功为W总=F2s
B.有用功为W有=Gs
C.机械效率为
D.额外功为W额=2F2s-F1s
【答案】D
4.工人师傅使用一个动滑轮将400N的重物匀速提升到3m高处,假如所用的拉力方向竖直向上、大小为250N,则
A.拉力所做的功为750J
B.机械的效率为80%
C.若用该滑轮提升更重的货物,机械效率将保持不变
D.若采用轻质滑轮完成原任务,机械效率将保持不变
【答案】B
5.下面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说法正确的是
(  )
A.功率小的机械做功一定快
B.做功时间越长,机器的功率越大
C.机械做功少,功率一定小,机械效率一定低
D.有用功一定时,额外功少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
【答案】D
6.同学们“测量并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因素”,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每个钩码重相同)(   )
A.实验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和停表
B.实验时需要匀速拉动测力计,只有这样测力计示数才能稳定
C.当钩码个数相同时,甲的机械效率比乙高
D.把钩码提高的高度越高,做的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答案】B
7.如图所示,工人用250N的拉力将重为400N的装修材料匀速提升6m,所用时间为1min,则所做的有用功是_____J,工人拉力做功的功率是_____W,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_____%。
【答案】2400
50
80
8.如图所示,物体重G=200N,滑轮重G′=100
N,若用力F竖直向上匀速拉动滑轮,则此时该滑轮的机械效率为____(不计绳重和滑轮转轴处的摩擦)。
【答案】80%
9.用如图装置,在20s内将80N的水桶提升3m,拉力为50N,则拉力的功率为_____________W,该装置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动滑轮的重力为________N。
【答案】
15
80
20
10.搬运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一个重120N的物体匀速提升3m,所用的拉力为50N,时间为20s不计绳重及摩擦。求:
(1)有用功;
(2)拉力做的功;
(3)拉力的功率;
(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5)动滑轮的重。
【答案】(1)360J;(2)450J;(3)22.5W;(4)80%;(5)30N
11.建筑工地上,某施工人员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物。若不计摩擦和绳重,利用这个滑轮匀速提升重为1200N的物体时,所用的拉力是500N,求:
(1)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2)若此时拉力做功的功率是75W,重物在1min内匀速上升的高度是多少?
(3)当用这个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1800N的物体时,拉力是多少?
【答案】(1)80%;(2)3m;(3)700N
12.小明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每个钩码重2N,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钩码总重G/N
钩码上升的高度h/m
测力计示数F/N
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4
0.1
1.8
0.3
2
6
0.1
2.4
0.3
83%
3
4
0.1
1.4
0.5
57%
4
4
0.2
1.4
1.0
57%
(1)第1次实验测得的机械效率为_____(结果保留整数)。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2次实验是用_____图做的。(选填“a”、“b”或“c”)
(3)由3、4两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机械效率与_____无关。
(4)为了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绳子的绕法是否有关”,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图,请你根据实验目的画出乙图实验装置图。
(拓展)小组同学发现实验过程中边拉动弹簧测力计边读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应该静止读数。你认为他的想法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因为他没有考虑到_____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
【答案】74%
b
提升的高度
不正确
摩擦力
13.小红要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她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竖直向上匀速提升钩码,并记录了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钩码总重G/N
钩码上升高度h/m
测力计拉力F/N
测力计拉绳端移动距离s/m
3
0.1
0.3
(1)上表中测力计拉力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此时拉力的测量值为________N;
(2)此次测量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_。
【答案】1.6
62.5%
14.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小丽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的物体,如图甲、乙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物体重力/N
提升高度/m
拉力/N
绳端移动的距离/m
机械效率η
1
3
0.1
2.0
0.3
50%
2
6
0.1
A
0.3
B
(1)实验中要竖直向上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物体升高一定距离;
(2)图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A为_______N,表格中B处的数据应为______%;
(3)将图甲滑轮组换为图丙绕法,不计摩擦及绳重,提升相同的物体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答案】匀速
3.2
62.5%
不变
15.小华用图示装置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次数
物重G/N
物体上升高度h/m
拉力F/N
机械效率η
1
2
0.10
1.0
66.7%
2
3
0.10
1.4
71.4%
3
6
0.10
2.5
(1)实验中应竖直向上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绳端移动距离为_____m.
(2)第3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_____%.
(3)分析数据可知,提高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小华所用动滑轮的重一定小于_____N.
【答案】匀速
0.3
80
增加物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