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后练习12.1杠杆 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后练习12.1杠杆 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6-04 13:57: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1杠杆
1.使用下列工具时,属于费力机械的是(  )
A.利用斜面搬东西
B.滑轮组提升重物
C.船桨
D.羊角锤拔铁钉
2.如图所示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筷子
B.
瓶盖起子
C.
天平
D.
核桃夹
3.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在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起子
B.镊子
C.钢丝钳
D.托盘天平
4.如图甲所示是教室里的学生座椅,图乙是它的侧面图,现要求在图乙中的C点用最小的力F使座椅绕A点开始逆时针转动,请画出此力的示意图及它的力臂。
5.在图中,杠杆OA在力F1、F2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在图中画出力F2的力臂l2和力臂l1对应的力F1。
6.如图所示,在杠杆AOB的A端挂一重物G,要使杠杆在图示的位置平衡,请画出在杠杆上施加的最小动力F的示意图。
7.如图是一种活塞式抽水机的示意图。其中手柄AOB是一个杠杆,杠杆在动力F1的作用下绕O点匀速转动,请在图中画出杠杆在B点受到阻力的示意图和F1的力臂。
8.如图所示,杠杆的B点挂一个重物,在A点施加一个最小的动力使杠杆平衡。请画出最小的动力F1和它的动力臂L1以及杠杆受到的阻力F2。
9.如图所示,妈妈体重比小明大,跷跷板水平平衡时,妈妈比小明离转轴_____(选填“远”或“近”)。若小明往转轴靠近一小段距离,为了保持跷跷板水平平衡,妈妈应适当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转轴。
10.如图所示,OB为一轻质杠杆,O为支点,,将重30N的物体悬挂在B点,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在A点至少需加_____N的拉力。
11.轻质木杆AB可以绕O点转动,OA∶OB=3∶1,A端细线下挂300N的重物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若使木杆保持水平位置且重物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零,在B点要用_____N的力竖直向下拉。
12.如图所示,若扁担长约为1.8m(计算时扁担自重不计),水桶重360N,悬挂在O点,距A点0.75m。有两个身高相近的人分别抬住A、B两端,问他们的肩膀竖直向上的力FA、FB分别为多大?
13.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小明设计的实验报告(部分)如下,请填写空格处的内容:
实验目的: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实验器材:带刻度的均匀杠杆、铁架台、弹簧测力计、钩码和细线等
实验步骤:把杠杆的中点支在铁架台上,发现杠杆的右端翘起,则应调节杠杆两端的___向__移动(选填“左”或“右”),直到杠杆在__平衡。其目的是____。
实验数据记录:
实验序号
动力F1(牛)
动力臂l1(厘米)
动力×动力臂(牛?厘米)
阻力F2(牛)
阻力臂l2(厘米)
阻力×阻力臂(牛?厘米)
1
2
5
1
10
2
3
6
2
9
3
4
10
8
5
实验结论:___________。
14.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在测量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其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
(2)若在杠杆两边挂上钩码后发现杠杆不平衡,则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表为某同学所设计的实验方案和实验记录:
实验序号
实验方案
动力(牛)
动力臂(米)
阻力(牛)
阻力臂(米)
1
挂等量的钩码,分别作为动力和阻力
2
0.05
2
0.05
2
挂不等量的钩码,分别作为动力和阻力
4
0.03
6
0.02
3
挂钩码、用弹簧测力计拉,分别作为动力和阻力
3
0.02
1.5
0.04
4
挂钩码、用弹簧测力计拉,分别作为动力和阻力
5.8
0.04
5
0.04
实验序号____的数据显然发生错误,若记录无误,则错误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束后,小明同学提出一个新的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明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__________。
15.小程同学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实验器材有:杠杆(每小格均等长)、铁架台、刻度尺、细线和若干个重均为1N的钩码。请你帮他们完成下列内容:
(1)如图1所示,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适当往
___(选填“左”或“右”)调;
(2)①杠杆调节好后,他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情景如图2、3、4所示,两边钩码对杠杆的拉力分别为动力F1和阻力F2,对应的力臂分别为l1和和l2,由此可得杠杆的平衡条件为:
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②实验中,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__________;(选填“A”或“B”)
A.取平均值减少误差
B.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3)如图3所示,若将杠杆两边各去掉1个钩码,则杠杆____;(选填“保持平衡”、“左端下沉”或“右端下沉”)
(4)如图5所示,用细绳竖直向上拉杠杆,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拉力F为
___N;保持杠杆水平位置平衡,将细绳转到虚线位置时,拉力F的大小将
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1.使用下列工具时,属于费力机械的是(  )
A.利用斜面搬东西
B.滑轮组提升重物
C.船桨
D.羊角锤拔铁钉
【答案】C
2.如图所示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筷子
B.
瓶盖起子
C.
天平
D.
核桃夹
【答案】A
3.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在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起子
B.镊子
C.钢丝钳
D.托盘天平
【答案】B
4.如图甲所示是教室里的学生座椅,图乙是它的侧面图,现要求在图乙中的C点用最小的力F使座椅绕A点开始逆时针转动,请画出此力的示意图及它的力臂。
【答案】
5.在图中,杠杆OA在力F1、F2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在图中画出力F2的力臂l2和力臂l1对应的力F1。
【答案】
6.如图所示,在杠杆AOB的A端挂一重物G,要使杠杆在图示的位置平衡,请画出在杠杆上施加的最小动力F的示意图。
【答案】
7.如图是一种活塞式抽水机的示意图。其中手柄AOB是一个杠杆,杠杆在动力F1的作用下绕O点匀速转动,请在图中画出杠杆在B点受到阻力的示意图和F1的力臂。
【答案】
8.如图所示,杠杆的B点挂一个重物,在A点施加一个最小的动力使杠杆平衡。请画出最小的动力F1和它的动力臂L1以及杠杆受到的阻力F2。
【答案】
9.如图所示,妈妈体重比小明大,跷跷板水平平衡时,妈妈比小明离转轴_____(选填“远”或“近”)。若小明往转轴靠近一小段距离,为了保持跷跷板水平平衡,妈妈应适当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转轴。
【答案】近
靠近
10.如图所示,OB为一轻质杠杆,O为支点,,将重30N的物体悬挂在B点,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在A点至少需加_____N的拉力。
【答案】40
11.轻质木杆AB可以绕O点转动,OA∶OB=3∶1,A端细线下挂300N的重物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若使木杆保持水平位置且重物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零,在B点要用_____N的力竖直向下拉。
【答案】900
12.如图所示,若扁担长约为1.8m(计算时扁担自重不计),水桶重360N,悬挂在O点,距A点0.75m。有两个身高相近的人分别抬住A、B两端,问他们的肩膀竖直向上的力FA、FB分别为多大?
【答案】210N,150N
13.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小明设计的实验报告(部分)如下,请填写空格处的内容:
实验目的: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实验器材:带刻度的均匀杠杆、铁架台、弹簧测力计、钩码和细线等
实验步骤:把杠杆的中点支在铁架台上,发现杠杆的右端翘起,则应调节杠杆两端的___向__移动(选填“左”或“右”),直到杠杆在__平衡。其目的是____。
实验数据记录:
实验序号
动力F1(牛)
动力臂l1(厘米)
动力×动力臂(牛?厘米)
阻力F2(牛)
阻力臂l2(厘米)
阻力×阻力臂(牛?厘米)
1
2
5
1
10
2
3
6
2
9
3
4
10
8
5
实验结论:___________。
【答案】平衡螺母

水平
便于从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
当杠杆平衡时,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
14.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在测量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其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
(2)若在杠杆两边挂上钩码后发现杠杆不平衡,则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表为某同学所设计的实验方案和实验记录:
实验序号
实验方案
动力(牛)
动力臂(米)
阻力(牛)
阻力臂(米)
1
挂等量的钩码,分别作为动力和阻力
2
0.05
2
0.05
2
挂不等量的钩码,分别作为动力和阻力
4
0.03
6
0.02
3
挂钩码、用弹簧测力计拉,分别作为动力和阻力
3
0.02
1.5
0.04
4
挂钩码、用弹簧测力计拉,分别作为动力和阻力
5.8
0.04
5
0.04
实验序号____的数据显然发生错误,若记录无误,则错误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束后,小明同学提出一个新的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明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__________。
【答案】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力臂的数值
加减钩码或改变钩码在杠杆上的位置
4
弹簧测力计没有沿竖直方向
杠杆自身的重力对实验有影响
15.小程同学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实验器材有:杠杆(每小格均等长)、铁架台、刻度尺、细线和若干个重均为1N的钩码。请你帮他们完成下列内容:
(1)如图1所示,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适当往
___(选填“左”或“右”)调;
(2)①杠杆调节好后,他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情景如图2、3、4所示,两边钩码对杠杆的拉力分别为动力F1和阻力F2,对应的力臂分别为l1和和l2,由此可得杠杆的平衡条件为:
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②实验中,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__________;(选填“A”或“B”)
A.取平均值减少误差
B.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3)如图3所示,若将杠杆两边各去掉1个钩码,则杠杆____;(选填“保持平衡”、“左端下沉”或“右端下沉”)
(4)如图5所示,用细绳竖直向上拉杠杆,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拉力F为
___N;保持杠杆水平位置平衡,将细绳转到虚线位置时,拉力F的大小将
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左
F1l1=F2l2
B
右端下沉
1
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