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的反侵略斗争

文档属性

名称 明清时期的反侵略斗争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05-10 22:52:06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古诗欣赏:
春 愁
------丘逢甲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清政府被迫与日本侵略者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割让给日本。
shān
■戚继光抗倭
■郑成功收复台湾
■雅克萨之战
■课堂小结
彭 丹
I、预习案:
二、教材助读
(一)戚继光抗倭
1.元末明初,日本的 、 勾结不法商人,结成武装集团,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走私、劫掠。人们称这些人为“ ”。
2.明朝中期,基本平息东南沿海倭患的民族英雄是 ,他组建的抗倭军队被称为“ ”。
3.戚继光先后在 、 、 等省抗击倭寇,其中取得九战九捷战绩的地方是在 。
(二)郑成功收复台湾
4.17世纪20年代, 殖民者霸占了我国的宝岛台湾。 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三)雅克萨之战
5.17世纪中期,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他们以 、 为据点,建立城堡,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6. 帝在位时期,1685年、1686年两次派清军围攻 ,打败俄军。
7.两次雅克萨之战后,为解决中俄两国边界问题, 年,中俄双方代表通过平等谈判,签订了 。从法律上肯定了 和 (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大片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海盗
武士
倭寇
戚继光
戚家军
浙江
福建
广东
台州
荷兰
1662
雅克萨
尼布楚
康熙
雅克萨
《尼布楚条约》
黑龙江
乌苏里江流域
1689
四.预习自测:
1.下列人员,属于倭寇的有 ( )
①中国商人 ②日本武士 ③日本不法商人 ④日本海盗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
2.戚继光先后在下列哪些地区抗倭 ( )
①江苏 ②浙江 ③福建 ④广东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④
3.17世纪20~60年代,侵占我国台湾的国家是 ( )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荷兰 D.沙俄
4.对联“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歌颂的是 ( )
A.戚继光 B.郑成功 C.郑和 D.施琅
5.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回到祖国怀抱是在 ( )
A.1561年 B.1661年 C.1662年 D.1683年
6.17世纪中期,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以哪两地为据点 ( )
①台湾 ②新疆 ③尼布楚 ④雅克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命令清军进行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的皇帝是 ( )
A.顺治帝 B.康熙帝 C.乾隆帝 D.雍正帝
8.2004年l0月,胡锦涛主席和普京总统共同宣布:中俄边界走向已全部确定。双方表示:两国间43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从此将成为两国人民和平、友好、合作、发展的纽带。历史上中俄双方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 ( )
A.《南京条约》 B.《尼布楚条约》
C.《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D.《中俄北京条约》
C
D
C
B
C
C
B
B
为你骄傲!
1.戚继光为什么要抗击倭寇
2.戚继光抗倭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
3.结合当今国际局势,你认为应当怎样发展中 日关系 4. “复先基”的过程是怎样 为什么郑成功说收 复台湾是收回了祖先的基业
5.郑成功收复台湾有何重大意义 6.对于 “台独”分子分裂祖国的行径 我们应该 持何态度
7.<<尼布楚条约>>的签定有何意义 8.与岳飞、文天祥相比,戚继光、郑成功的主 要不同点在什么地方
分小组讨论下列问题:(时间:5分钟 ①小组代表总结陈述。 ②另一组或其它小组补充。 ③ 教师归纳总结。)
1组&2组
3组&4组
5组&6组
7组&8组
一、戚继光抗倭
1、戚继光为什么要抗击倭寇?
明朝中期,朝廷腐败,边防松驰,实行海禁,以致倭患严重,使东南沿海社会生产遭到破坏,人民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所以,戚继光自小看到倭患猖獗,就痛恨倭寇,16岁时就写下了“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诗句,立志保卫海疆,荡平倭寇。
2.戚继光抗倭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
①戚继光的决心与军事指挥才能;
②戚家军纪律严明,战斗力强;
③他们所进行的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得到人民的支持,及其它地方军队的配合。
…………
我能行!
3.结合当今国际局势,你认为应怎样发展中日关系
……
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珍爱和平、维护和平,让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让各国人民永享太平。
——胡锦涛
世界地图及荷兰
荷兰
台湾
* 清朝初年,荷兰殖民者霸占台湾
17世纪20年代
郑成功(1624.~1662.),原名郑森,福建南安人,出生于日本,7岁回国, 南明抗清名将。清军入关之后,不愿随父降清,转战东南沿海一带,以金门、厦门为抗清基地,成为海上抗清的一支劲旅,为了坚持抗清,郑成功决心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回台湾。
郑成功简介
二、郑成功收复台湾
开辟荆榛(zhen)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郑成功
4. “复先基”的过程是怎样 为什么郑成功说收复台湾是收回了祖先的基业
郑成功收复台湾示意图
“开辟荆榛逐荷夷 十年始克复先基”
金门
赤嵌城
(今台湾台南市南)
台湾城
(今台湾省安平)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荷兰殖民者的投降书
郑成功受降像(台湾赤嵌楼前)
 1662年,被荷兰殖民者盘踞30多年的台湾终于回到了祖国怀抱。被压迫的台湾人民得到解放,郑成功在中华民族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外来侵略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5.收复台湾的意义:
“开辟荆榛逐荷夷 十年始克复先基”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6.(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由于台湾当局不断出现的 “台独”倾向及以美国为首的霸权主义国家对中国内政的干涉,台湾问题至今尚未解决 )
对于“台独”分子分裂祖国的行径,我们应该持何态度?
宝岛台湾
  台湾问题是中国最大的国殇(shāng) ,浅浅的海峡是中国人民最深的乡愁!
   ——温家宝
①强烈遣责台湾当局不断出现的“台独倾向” 及以美国为首的霸权主义国家对中国内政的干涉,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
②中国政府一直主张以和平解决为主,但也决不放弃以武力解决收复台湾的手段。
③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我们一定能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台湾一定能回到祖国的怀抱。
……
清代疆域
 清圣祖康熙
爱新觉罗·玄烨
1654.5.4~1722.12.20
沙俄
三、雅克萨之战
中俄两国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和外兴
安岭往东至海为界。外兴安岭以北,格尔必
齐河、额尔古纳河以西属俄国;外兴安岭以
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东属中国。
7.上述材料出自什么条约 这个条约的签订有何意义
《尼布楚条约》
意义:《尼布楚条约》是划定中俄边界的第一个条约,从法律上明确了中俄东段边界,维护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同时也维护了东北边境比较长期的安宁与和平。
1 6 8 9 年
8.与岳飞、文天祥相比,戚继光、郑成功的主要不同点在什么地方?
民族英雄——是指一个国家在抗击外来侵略,维护人民利益及民族尊严,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的斗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
戚继光抗倭
郑成功
收复台湾
雅克萨之战
(康熙帝)
1.戚继光抗倭的原因
2.戚继光组建“戚家军”
3.台州大捷
4.戚继光福建、广东灭倭
5.戚继光抗倭取得胜利的意义
1.17世纪20年代,荷兰殖民者霸占台湾
2.郑成功收复台湾
3.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意义
1.雅克萨之战的背景
2.雅克萨之战
3.中俄《尼布楚条约》
课堂小结
明清时期
三.轻松过关
1.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应是( )
①雅克萨之战 ②戚继光抗倭 ③郑成功收复台湾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②①③
2.中国历史上“倭患”严重的时期是 ( )
A.元末明初 B.明朝前期 C.明朝中期 D.明朝后期
3.戚家军抗倭取得九战九捷是在 ( )
A.浙江台州 B.山东登州 C.福建福州 D.广东广州
4.最早对我国进行侵略并强占我国领土的国家是 ( )
A.荷兰 B.日本 C.俄国 D.英国
5.中俄《尼布楚条约》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 )
A.中俄两国停战问题 B.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
C.中俄两国西段边界问题 D.中俄两国北段边界问题
6.明清时期出现的两位民族英雄是 ( )
A.岳飞、文天祥 B.戚继光、郑成功
C.戚继光、郑和 D.岳飞、戚继光
7.下图人物(图一)在中国历史上的主要贡献是 ( )
图一(郑成功) 图二(神威无敌大将军炮)
A.抗击倭寇 B.七下西洋 C.收复台湾 D.抗击沙俄
8.上图所示的武器(图二)是在哪次战役中大显神威的? ( )
A.台州之战 B.郾城大战 C.收复台湾 D.雅克萨之战
B
C
A
B
C
B
B
D
戚继光、郑成功等与周杰伦等相比,你更崇拜谁?为什么?
谢谢合作!再见
戚家军抗倭形势图
配合当地明军剿灭倭寇
1561年台州之战九战九捷,基本扫除浙江沿海的倭寇.
福建
广东
尼布楚
《尼布楚条约》
1 6 8 9 年
第一次1685年
第二次1686年
三、雅克萨反击战形势图
 康熙
1654~1722
谈一谈;雅克萨之战的经过
清代疆域
日本
荷兰
俄沙
郑成功收复台湾
戚继光
抗倭
雅克萨反击战
1.学了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康熙帝武力驱逐沙俄侵略者 的故事,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什么精神
①英勇抗击侵略者 。
②热爱祖国,捍卫祖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 。
……历 史 导 学 案
课题 第12课 明清时期的反侵略斗争 课型 新授  编写 彭丹 
审核 教师   班级   学生  
学习目标 1.记住戚继光抗倭战役的地点。2.记住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时间。3.记住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的名称和签订时间。4.了解中俄《尼布楚条约》的内容及意义。5.理解戚继光抗倭的背景和取得抗倭斗争胜利的原因以及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意义。6.通过学习戚继光、郑成功抗击外来侵略的史实,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学习他们不畏强暴的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上的中日关系;认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学习重点 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
学习难点 抗倭斗争胜利的原因。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意义。
I、预习案:
一.温故知新:
(一)中国与日本关系:
1.公元57年,汉光武赠“汉委奴国王金印”给日本, 这一枚金印作为中日两国最早交往的证明,成了日本国宝。
2.隋唐时期,中日两国交往频繁。为密切两国关系,学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日本官方十多次派遣唐使节到唐朝访问。为中日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的人有空海,阿倍仲麻吕,鉴真等。
(二)中国与台湾关系:
3.三国时期,230年(黄龙二年),吴国皇帝孙权命卫温、诸葛直率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州(台湾),此后台湾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同大陆的联系逐渐密切,开始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4.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作为管琉球(今台湾)和澎湖列岛的专门机构。
二、教材助读
(一)戚继光抗倭
1.元末明初,日本的 、 勾结不法商人,结成武装集团,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走私、劫掠。人们称这些人为“ ”。
2.明朝中期,基本平息东南沿海倭患的民族英雄是 ,他组建的抗倭军队被称为“ ”。
3.戚继光先后在 、 、 等省抗击倭寇,其中取得九战九捷战绩的地方是在 。
(二)郑成功收复台湾
4.17世纪20年代, 殖民者霸占了我国的宝岛台湾。 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三)雅克萨之战
5.17世纪中期,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他们以 、 为据点,建立城堡,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6. 帝在位时,1685年、1686年两次派兵围攻 ,打败俄军。
7.两次雅克萨之战后,为解决中俄两国边界问题, 年,中俄双方代表通过平等谈判,签订了 。从法律上肯定了 和 (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大片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三、释疑解难
(一)本课主要内容是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出兵雅克萨,沉重地打击了侵略者,捍卫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中,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是重点。
(二)“抓住关键,把握要点”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环节。本课内容较多,资料详实,叙述生动,学习中可从下列几个重大事件抓住关键,把握要点:
(1)1561年 台州大捷 戚继光率领戚家军九战九捷,扫除浙江沿海倭寇。
(2)1662年 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3)1685年、1686年康熙帝两次出兵雅克萨击败沙俄侵略军。
(4)1689年 中俄签订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划定中俄东段边界。
(三)结合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史实,感悟戚继光、郑成功的爱国主义精神。
戚继光抗倭,肃清了侵扰我国东南沿海多年的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打败了侵占我国台湾38年的荷兰殖民者,使台湾重新回到这祖国的怀抱。捍卫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二人都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四.预习自测:
1.下列人员,属于倭寇的有 ( )
①中国商人 ②日本武士 ③日本不法商人 ④日本海盗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
2.戚继光先后在下列哪些地区抗倭 ( )
①江苏 ②浙江 ③福建 ④广东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④
3.17世纪20~60年代,侵占我国台湾的国家是 ( )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荷兰 D.沙俄
4.对联“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歌颂的是 ( )
A.戚继光 B.郑成功 C.郑和 D.施琅
5.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回到祖国怀抱是在 ( )
A.1561年 B.1661年 C.1662年 D.1683年
6.17世纪中期,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以哪两地为据点 ( )
①台湾 ②新疆 ③尼布楚 ④雅克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命令清军进行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的皇帝是 ( )
A.顺治帝 B.康熙帝 C.乾隆帝 D.雍正帝
8.2004年l0月,胡锦涛主席和普京总统共同宣布:中俄边界走向已全部确定。双方表示:两国间43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从此将成为两国人民和平、友好、合作、发展的纽带。历史上中俄双方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 ( )
A.《南京条约》 B.《尼布楚条约》
C.《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D.《中俄北京条约》
五.我的疑问:
II.探究案
质疑解惑,合作探究
一:戚继光抗倭
1.戚继光为什么要抗击倭冦?
2.戚继光抗倭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
3.阅读下述材料,结合当今国际局势,
你认为我们应当怎样发展中日关系?
二.郑成功收复台湾
4. “复先基”的过程是怎样 为什么郑成功说收复台湾是收回了祖先的基业
5.郑成功收复台湾有何重大意义
6.(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由于台湾当局不断出现的 “台独”倾向及以美国为首的霸权主义国家对中国内政的干涉,台湾问题至今尚未解决 。)
*对于 “台独”分子分裂祖国的行径 我们应该持何态度
三:雅克萨之战
7.上述材料出自什么条约 这个条约的签订有何意义
8.与岳飞、文天祥相比,戚继光、郑成功的主要不同点在什么地方?
三、轻松过关
1.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应是 ( )
①雅克萨之战 ②戚继光抗倭 ③郑成功收复台湾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②①③
2.中国历史上“倭患”严重的时期是 ( )
A.元末明初 B.明朝前期 C.明朝中期 D.明朝后期
3.戚家军抗倭取得九战九捷是在 ( )
A.浙江台州 B.山东登州 C.福建福州 D.广东广州
4.最早对我国进行侵略并强占我国领土的国家是 ( )
A.荷兰 B.日本 C.俄国 D.英国
5.中俄《尼布楚条约》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 )
A.中俄两国停战问题 B.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
C.中俄两国西段边界问题 D.中俄两国北段边界问题
6.明清时期出现的两位民族英雄是 ( )
A.岳飞、文天祥 B.戚继光、郑成功
C.戚继光、郑和 D.岳飞、戚继光
7.下图人物(图一)在中国历史上的主要贡献是 ( )

图一 图二
A.抗击倭寇 B.七下西洋 C.收复台湾 D.抗击沙俄
8.上图所示的武器(图二)是在哪次战役中大显神威的? ( )
A.台州之战 B.郾城大战 C.收复台湾 D.雅克萨之战
*我心中的偶像:
戚继光、郑成功等与周杰伦等相比,你更崇拜谁?为什么?
请你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惑的问题写下来,等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
中国赴日救援队驰援8天7夜
解析指导:
材料一:近来,中日关系问题再度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日本修改历史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非法占据我国钓鱼岛等问题挑起人们的敏感神经。千百万中国人民对日方行为感到极大愤慨,出现了抵制日货、抗议游行等活动。
材料二:日本救援队是汶川大地震(2008年5月)后第一支抵达中国灾区的外国专业救援队,日本政府捐了5亿3000万日元,相当3000多万人民币……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地区宫城县北部发生里氏9.0级特大地震,中国赴日救援队驰援8天7夜。……中石油给日本捐款3000万,次日又向日本无偿提供3万吨汽油,总价已经接近2个亿!……
*A.以史为鉴,面向未来。B.和则双利,斗则两伤。C.加强交流,共同发展。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日本右翼势力与普通民众区别开来。E.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综合国力。
“开辟荆榛(Zhen)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郑成功
中俄两国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往东至海为界。外兴安岭以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西属俄国;外兴安岭以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东属中国。第12课 明清时期的反侵略斗争 说课稿
说课地点:李家河中学 说课时间:2011年4月( )日
说课老师:彭丹 指导老师:吴玉兰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是历史组选手彭丹。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明清时期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
一、说教材
(一)、本节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选自川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八学习主题第3课,本课是初中学生第一次接触有关外来侵略的历史,是中国明清时期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封建统治而西方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对比。学习本课有助于对学生我国历史由盛向衰的一个认识,也为近代史上中国遭受西方凌辱埋下伏笔。所以本节起着典型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导学目标 & 重难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记住戚继光抗倭战役的地点。2.记住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时间。3.记住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的名称和签订时间。4.了解中俄《尼布楚条约》的内容及意义。5.理解戚继光抗倭的背景和取得抗倭斗争胜利的原因以及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意义。为学生进一步理解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奠定基础。二.能力与方法1.通过课前完成预习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质疑探究,通过与同学和老师讨论交流完成探究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积极合作、深入探究、自我总结。2.通过讲述郑成功“复先基”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概述能力。3.通过对“《尼布楚条约》中俄边界示意图”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戚继光、郑成功抗击外来侵略的史实,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学习他们不畏强暴的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上的中日关系;认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教学方法 讲授法 直观教学法(投影片、插图、录像) 启发谈话法 讨论法 比较法
教学资源 教科书 导学案 多媒体课件
学习重点 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
学习难点 抗倭斗争胜利的原因。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及教、学设想:
本课内容目标对象是初一学生。由于特殊的年龄阶段,学生显著的心理特征表现为抽象思维较弱,对历史人物的认识呈现出单一和绝对的特点;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激发学生的目的出发,启发诱导学生思考、讨论,使学生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在历史学习中应提供主动建构的时间和空间,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根据这一理论在课堂上要提供平台给学生展示和讨论,力图在有限的时间内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圆满完成教学目标。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
导学案 (预习案 探究案 训练案)
在每一节课前,利用15分钟的时间,必须完成预习案,若还有余力,可进一步做一下探究案内容,以便在课堂上与同学老师交流探讨。
20%-自学能会 70%-合作学会 10%-老师教会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导入:
通过欣赏清末诗人丘逢甲的诗——《春愁》引入:
①听古诗朗诵《春愁》。
②介绍写诗背景: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清政府被迫与日本侵略者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割让给日本。次年,清末诗人丘逢甲写下了这首《春愁》,短短28个字,揭开的却是中国近代史上充斥着血与火,交织着屈辱和抗争的沉痛一页。那么台湾第一次从祖国分离是在何时?又是怎样回归的?当时侵略我国的还有哪些国家?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三单元第12课—明清时期的反侵略斗争
二、师生互动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检查预习情况 1.同学们,导学案中预习案的部分都做好了吗?下面由这一行的同学和大家交流一下答案(每个同学说一个小题)。2.对于易错题进行分析 1.某一行学生说预习案中的题目。2.归纳出易错题与同学老师交流 通过课前完成预习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学生,老师相互交流,掌握基础知识。为质疑探究打基础。
历史短片欣赏 下面请同学们欣赏历史短片“戚继光战倭寇” 1、学生观看影片,对戚继光抗倭的史实有个直观印象。 通过创设情境方式,再现历史画面,引起其好奇心,提高历史学习兴趣,为下一步的讨论打基础。
分组讨论探究案中的八个问题 看完历史小故事,我们一起来和本组同学交流探讨如下问题,比一比,看哪一小组回答得最精彩!(幻灯片展示问题) 1、学生分组讨论。 1.通过每组学生的相互交流,集思广益,培养团队精神。2分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使回答问题更加条理化,任务更易于在有限时间内完成。
1小组&2小组展示交流 同学们经过讨论,对这些问题一定都有了独到的见解,下面我们来和全班同学相互交流一下吧!*1.戚继光为什么要抗击倭寇
*2.戚继光抗倭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 根据同学们的讨论,老师归纳了部分意见,供同学们参考。 1.1小组代表发言。2.2小组代表或其它小组代表补充。3.师总结归纳。 充分发挥学生“互助、合作、探究”的精神,让学生换位思考,感悟历史人物;
3小组&4小组展示交流 *从东汉光武帝时,中日就已建交,隋唐时期,交往更加密切,当时为中日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的人有哪些?从明朝开始,中日之间不仅有和平交往,还有战争。3.结合当今国际局势,你认为应当怎样发展中日关系 *(课年展示荷兰、台湾地图及郑成功像)到了17世纪20年代的时候,另一个殖民强盗—荷兰,又侵犯我国东南海疆,强占了我国宝岛—台湾,郑成功决心从殖民者手中收回台湾。
4. “复先基”的过程是怎样 为什么郑成功说收复台湾是收回了祖先的基业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1.3小组代表发言。2.4小组代表或其它小组代表补充。3.师总结归纳。(引用胡锦涛的话)*学生讲述收复台湾的过程师多媒体展示路线图。活动:在攻打台湾城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精彩的故事?由请三位同学给我们再现一下当年的情景。 借鉴历史,联系生活。通过讲述郑成功“复先基”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概述能力。活动展示,再现历史,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兴趣。
5小组&6小组展示交流(提示台湾现状) 5.郑成功收复台湾有何重大意义 *可现在的台湾和大陆之间是什么关系呢?6.对于 “台独”分子分裂祖国的行径 我们应该持何态度 1.5小组代表发言。2.6小组代表或其它小组代表补充。3.师总结归纳 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7小组&8小组展示交流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其后代割据台湾,防碍了祖国的统一,但不久,也归顺了清朝,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也就在这时期,沙俄入侵我国东北黑龙江流域,康熙皇帝派兵经过两次雅克萨之战,打败沙俄。7.<<尼布楚条约>>的签定有何意义
8.与岳飞、文天祥相比,戚继光、郑成功的主
要不同点在什么地方 1.7小组代表发言。2.8小组代表或其它小组代表补充。3.师总结归纳 利用图表动画的效果,让学生能够直观形象地了解尼布楚条约规定的中俄分界线。通过对岳飞、文天祥与戚继光、郑成功的比较,使学生能正确理解什么才是民族英雄。
小结本课 明清时期,日本、荷兰、沙俄等国侵略者先后入侵我国边疆。民族英雄戚继光、郑成功和清朝康熙帝等奋起反抗,沉重地打击侵略者,收复保卫了祖国神圣领土,向世人昭示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和斗争精神。
轻松过关—练习 下面我们来检验一下本节课学得如何?完成练习—“轻松过关”。 完成练习 检测对本课掌握情况,通过“我心中的偶像”一题,达到情感升华。第12课 明清时期的反侵略斗争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记住戚继光抗倭战役的地点。2.记住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时间。3.记住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的名称和签订时间。4.了解中俄《尼布楚条约》的内容及意义。5.理解戚继光抗倭的背景和取得抗倭斗争胜利的原因以及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意义。为学生进一步理解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奠定基础。二.能力与方法1.通过课前完成预习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质疑探究,通过与同学和老师讨论交流完成探究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积极合作、深入探究、自我总结。2.通过讲述郑成功“复先基”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概述能力。3.通过对“《尼布楚条约》中俄边界示意图”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戚继光、郑成功抗击外来侵略的史实,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学习他们不畏强暴的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上的中日关系;认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教学方法 讲授法 直观教学法(投影片、插图、录像) 启发谈话法 讨论法 比较法
教学资源 教科书 导学案 多媒体课件
学习重点 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
学习难点 抗倭斗争胜利的原因。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意义。
一、导入:
通过欣赏清末诗人丘逢甲的诗——《春愁》引入:
二、师生互动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检查预习情况 1.同学们,导学案中预习案的部分都做好了吗?下面由这一行的同学和大家交流一下答案(每个同学说一个小题)。2.对于易错题进行分析 1.某一行学生说预习案中的题目。2.归纳出易错题与同学老师交流 通过课前完成预习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学生,老师相互交流,掌握基础知识。为质疑探究打基础。
历史短片欣赏 下面请同学们欣赏历史短片“戚继光战倭寇” 1、学生观看影片,对戚继光抗倭的史实有个直观印象。 通过创设情境方式,再现历史画面,引起其好奇心,提高历史学习兴趣,为下一步的讨论打基础。
分组讨论探究案中的八个问题 看完历史小故事,我们一起来和本组同学交流探讨如下问题,比一比,看哪一小组回答得最精彩!(幻灯片展示问题) 1、学生分组讨论。 1.通过每组学生的相互交流,集思广益,培养团队精神。2分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使回答问题更加条理化,任务更易于在有限时间内完成。
1小组&2小组展示交流 *1.戚继光为什么要抗击倭寇
*2.戚继光抗倭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 1.1小组代表发言。2.2小组代表或其它小组代表补充。3.师总结归纳。 充分发挥学生“互助、合作、探究”的精神,让学生换位思考,感悟历史人物;
3小组&4小组展示交流教学过程(接上页) 3.结合当今国际局势,你认为应当怎样发展中日关系 (引用胡锦涛的话)教师引导4. “复先基”的过程是怎样 为什么郑成功说收复台湾是收回了祖先的基业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1.3小组代表发言。2.4小组代表或其它小组代表补充。3.师总结归纳。学生活动*学生讲述收复台湾的过程师多媒体展示路线图。活动:在攻打台湾城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精彩的故事?由请三位同学给我们再现一下当年的情景。 借鉴历史,联系生活。设计意图通过讲述郑成功“复先基”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概述能力。活动展示,再现历史,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兴趣。
5小组&6小组展示交流(提示台湾现状) 5.郑成功收复台湾有何重大意义 *可现在的台湾和大陆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分裂)6.对于 “台独”分子分裂祖国的行径 我们应该持何态度 1.5小组代表发言。2.6小组代表或其它小组代表补充。3.师总结归纳 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7小组&8小组展示交流 7.<<尼布楚条约>>的签定有何意义
8.与岳飞、文天祥相比,戚继光、郑成功的主
要不同点在什么地方 1.7小组代表发言。2.8小组代表或其它小组代表补充。3.师总结归纳 利用图表动画的效果,让学生能够直观形象地了解尼布楚条约规定的中俄分界线及相应地区。通过对岳飞、文天祥与戚继光、郑成功的比较,使学生能正确理解什么才是民族英雄。
小结本课 师总结归纳:明清时期……向世人昭示了……精神。 回顾本课内容 梳理本课,建构知识网络。
轻松过关—练习 下面我们来检验一下本节课学得如何?完成练习—“轻松过关”。 完成练习 检测对本课掌握情况,通过“我心中的偶像”一题,达到情感升华。
宣恩民族实验中学
彭 丹 20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