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后评价 12.1杠杆 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后评价 12.1杠杆 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6-04 15:20: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1杠杆
1.如图,用橇棒撬起石块并保持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动力对橇棒的转动效果小于阻力对橇棒的转动效果
B.手在A点竖直向下施力时,撬棒是个省力杠杆
C.手在A点向不同方向施力时,力的大小都相等
D.手分别在A、B两点沿竖直向下方向施力时,在B点比在A点费力
2.以下可以测量重力的工具是(  )
A.天平
B.杆秤
C.电子秤
D.测力计
3.如图所示的均匀木条AOB,AO=OB,在O点系一绳并挂起,先使AO保持水平,然后放手,则在刚放手的瞬间,木条将会
A.A端向上运动
B.A端向下运动
C.保持平衡不动
D.不能确定
4.如图所示,杠杆保持静止,O为支点,请画出动力F1的力臂l1和阻力F2的示意图。
5.是一种常见的晾衣夹,使用时O点为支点,A点为动力作用点,F2为弹性钢圈对夹子的阻力,请在图中F2的力臂l2以及作用在A点的最小动力F1。
6.如图所示,请画出拉力F的力臂l。
7.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中点悬挂重为60N的物体,在A端施加一竖直向上的力F,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力F的大小是_____,保持F的方向不变,将杠杆从A位置匀速提升到B位置的过程中,力F将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8.“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是唐代著名诗人柳宗元的诗句。你一定钓过鱼或看见别人钓鱼吧,你认为钓鱼竿是_____杠杆,这种杠杆的优点是_____。
9.如图所示,重为24N的物体甲通过竖直细绳挂在轻质杠杆的A端,杠杆的B端悬挂一个重为3N的托盘,已知AB
=
4AO,则在托盘中添加_____kg的物体时恰好能使物体甲被细绳拉离地面。(g
=
10N/kg)
10.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的作用是:调节杠杆在_____位置平衡。
(2)如图甲所示的杠杆已处于平衡状态,若左端所挂重物的重力是1N,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2N。如果要便于测量力臂,那么弹簧测力计应沿_____方向拉着杠杆。
(3)如乙图所示,在杠杆左端某一固定位置挂一个重力G=10N的物体,在杠杆右端不同位置处施加不同的竖直向下的力F,保证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多次测量的F、L数据,画出如图丙所示图线,由图丙可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F与L成_____比,结合杠杆平衡条件,可求出重力G的力臂是_____cm。
11.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图甲中,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侧调节.
(2)图乙中,杠杆恰好处于水平平衡状态,若在A处下方再挂一个钩码,则B处所挂钩码须向右移动_____格,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
(3)杠杆处于图甲所示位置时,小李同学就在杠杆上挂钩码进行实验,小明认为这样操作会对实验产生以下影响:
①杠杆自身重力可能会对实验产生影响
②可能不便于测量力臂或出现力臂测量错误
③无法得出杠杆平衡条件
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12.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器材有:带刻度的杠杆和弹簧夹、支架、钩码和_____。
(2)开始实验前,此杠杆在图所示位置,则它_____(选填“处于”或“不处于”)平衡状态。
(3)在实验中,挂上钩码后,发现杠杆又出现倾斜,则应_____。
(4)某同学在实验中根据图进行实验,作了数据记录后,却得出了F1l1>F2l2的结论。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并就此提出改进建议_____。
13.小华同学通过实验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所用实验器材有_________、细线(弹簧夹)、________、钩码和铁架台。小华同学发现杠杆的右端翘起,如图所示,杠杆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处于平衡状态。杠杆两端的螺母作用是:________,此实验杠杆需在_______位置平衡,其目的是为了便于_________。
14.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前,杠杆在图(a)所示位置静止,杠杆处于_____(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此时应先向_____调节左侧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若不计杠杆质量和摩擦且杠杆刻度均匀,每个钩码均重1N,如图(b)所示,在点挂2个钩码时,为了使杠杆恢复平衡,可以在点作用方向为_____的拉力或者在点挂_____个钩码。
15.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小明发现杠杆右端低左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调节。小明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主要目的是_____。
(2)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时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N(每个钩码重0.5N),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其原因是_____。
(3)某同学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的数据为F1=6N、l1=20cm、F2=4N和l2=30cm。该同学根据这些数据能否得出探究结论?_____。理由是:_____。
答案
1.如图,用橇棒撬起石块并保持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动力对橇棒的转动效果小于阻力对橇棒的转动效果
B.手在A点竖直向下施力时,撬棒是个省力杠杆
C.手在A点向不同方向施力时,力的大小都相等
D.手分别在A、B两点沿竖直向下方向施力时,在B点比在A点费力
【答案】B
2.以下可以测量重力的工具是(  )
A.天平
B.杆秤
C.电子秤
D.测力计
【答案】D
3.如图所示的均匀木条AOB,AO=OB,在O点系一绳并挂起,先使AO保持水平,然后放手,则在刚放手的瞬间,木条将会
A.A端向上运动
B.A端向下运动
C.保持平衡不动
D.不能确定
【答案】B
4.如图所示,杠杆保持静止,O为支点,请画出动力F1的力臂l1和阻力F2的示意图。
【答案】
5.是一种常见的晾衣夹,使用时O点为支点,A点为动力作用点,F2为弹性钢圈对夹子的阻力,请在图中F2的力臂l2以及作用在A点的最小动力F1。
【答案】
6.如图所示,请画出拉力F的力臂l。
【答案】
7.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中点悬挂重为60N的物体,在A端施加一竖直向上的力F,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力F的大小是_____,保持F的方向不变,将杠杆从A位置匀速提升到B位置的过程中,力F将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30N
不变
8.“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是唐代著名诗人柳宗元的诗句。你一定钓过鱼或看见别人钓鱼吧,你认为钓鱼竿是_____杠杆,这种杠杆的优点是_____。
【答案】费力
省距离
9.如图所示,重为24N的物体甲通过竖直细绳挂在轻质杠杆的A端,杠杆的B端悬挂一个重为3N的托盘,已知AB
=
4AO,则在托盘中添加_____kg的物体时恰好能使物体甲被细绳拉离地面。(g
=
10N/kg)
【答案】0.5
10.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的作用是:调节杠杆在_____位置平衡。
(2)如图甲所示的杠杆已处于平衡状态,若左端所挂重物的重力是1N,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2N。如果要便于测量力臂,那么弹簧测力计应沿_____方向拉着杠杆。
(3)如乙图所示,在杠杆左端某一固定位置挂一个重力G=10N的物体,在杠杆右端不同位置处施加不同的竖直向下的力F,保证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多次测量的F、L数据,画出如图丙所示图线,由图丙可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F与L成_____比,结合杠杆平衡条件,可求出重力G的力臂是_____cm。
【答案】水平
大于
竖直

5
11.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图甲中,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侧调节.
(2)图乙中,杠杆恰好处于水平平衡状态,若在A处下方再挂一个钩码,则B处所挂钩码须向右移动_____格,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
(3)杠杆处于图甲所示位置时,小李同学就在杠杆上挂钩码进行实验,小明认为这样操作会对实验产生以下影响:
①杠杆自身重力可能会对实验产生影响
②可能不便于测量力臂或出现力臂测量错误
③无法得出杠杆平衡条件
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答案】右
1
A
12.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器材有:带刻度的杠杆和弹簧夹、支架、钩码和_____。
(2)开始实验前,此杠杆在图所示位置,则它_____(选填“处于”或“不处于”)平衡状态。
(3)在实验中,挂上钩码后,发现杠杆又出现倾斜,则应_____。
(4)某同学在实验中根据图进行实验,作了数据记录后,却得出了F1l1>F2l2的结论。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并就此提出改进建议_____。
【答案】弹簧测力计
处于
通过加减钩码或调节钩码的位置来使其平衡
F2的力臂不是OA而小于OA
弹簧测力计应竖直拉动杠杆,使其水平平衡
13.小华同学通过实验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所用实验器材有_________、细线(弹簧夹)、________、钩码和铁架台。小华同学发现杠杆的右端翘起,如图所示,杠杆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处于平衡状态。杠杆两端的螺母作用是:________,此实验杠杆需在_______位置平衡,其目的是为了便于_________。
【答案】带刻度的均匀杠杆
弹簧测力计

调节杠杆平衡
水平
测量力臂
14.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前,杠杆在图(a)所示位置静止,杠杆处于_____(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此时应先向_____调节左侧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若不计杠杆质量和摩擦且杠杆刻度均匀,每个钩码均重1N,如图(b)所示,在点挂2个钩码时,为了使杠杆恢复平衡,可以在点作用方向为_____的拉力或者在点挂_____个钩码。
【答案】平衡

竖直向上
4
15.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小明发现杠杆右端低左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调节。小明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主要目的是_____。
(2)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时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N(每个钩码重0.5N),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其原因是_____。
(3)某同学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的数据为F1=6N、l1=20cm、F2=4N和l2=30cm。该同学根据这些数据能否得出探究结论?_____。理由是:_____。
【答案】左
便于读出力臂
3
变大
弹簧测力计对应力臂变小
不能
实验次数太少,具有偶然性,片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