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一) 北京版教案+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数学下册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一) 北京版教案+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6-02 16:37:02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一)
一年级
数学
学具准备:小棒、小方块、计数器。
快乐的课外生活
男生
女生
24人
13人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男生
女生
24人
13人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问题2
问题3
问题1
男生和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
男生和女生相差多少人?
男生
女生
24人
13人
一共有多少人?
活动要求:
用你喜欢的方式摆一摆、算一算。
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3
7


2
4

1
3
24
+13

37(人)

中休
息:
手指

练一练:用竖式计算
练一练:用竖式计算
?
练一练:用竖式计算
?
练一练:用竖式计算






练一练:用竖式计算
练一练:用竖式计算
练一练:用竖式计算
练习
练习
练习
练习
练习
实践活动:
说一说,你是如何计算21+13的?
和家人分享今天的学习收获。
男生
女生
24人
13人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问题2
问题3
问题1
男生和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
男生和女生相差多少人?
?

见第四单元第1课时: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一)
年级:一年级
教材版本:北京版
一、教学背景简述
本节课的重点是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多种直观表征,并将竖式计算与口算比较,从而发现其实多种方法的算理相同,即:计数单位数量的相加。学生在进行本课学习之前,已经学习过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用口算解决问题,这意味着学生已经积累了探究算理的经验,而“计数单位”作为核心概念,已经不陌生了。而本节课,通过迁移前期的学习经验,学生将会在两位数和两位数相加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相同计数单位数量相加”。
具体来说,本课首先通过“快乐的课外生活”情境图,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剥离问题类型中体会加法的意义。然后,学生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自然产生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的需求。在探索中,学生将经历从实物、直观模型、符号表征(半抽象模型)上升到口算和笔算等抽象表达的过程。最重要的是,在逐步抽象的过程中,沟通实物模型与口算、竖式计算之间的联系,揭示共性的过程就是学生理解“相同计数单位数量相加”的过程。这将为后面学生进一步探索两位数加两位的计算(进位)提供研究经验和算理基础。
二、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理解运算的道理。(重点)
3.认识竖式,学会用竖式进行加法运算。(难点)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在上课前,请同学们准备好纸笔、尺子等文具。还会用到这些学具:小棒、小方块、计数器,请同学们做好准备。
(二)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理
1.情景引入
快乐的课外生活真丰富啊!看看画画的同学中男生有24人,女生有13人。你能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男生
女生
24人
13人
2.男生和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1)模型操作,明确算理
将题目完整地读一读:男生有24人,女生有13人,一共有多少人?完整读过后,要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想法呢?
列出算式24+13,如何计算出结果呢?
活动要求:
1.用你喜欢的方式摆一摆、算一算。
2.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学生1:在数线上画一画。24先加10,得到34,再一个一个地加了3个一,得到37。
师:24+10是我们学过的两位数加整十数,得到34。再将34+3,是两位数和一位数相加,最后结果就是37了。能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
学生2:用小方块来摆一摆。一条小方块表示一个十,先摆出2条和4个小方块,表示男生有24人。再摆出1条和3个小方块,表示女生有13人。把一条一条的小方块合起来,有3条就是3个十,一个一个的小方块合起来,有7个一。
24+13等于37,一共有37人。
师:他注意到将成条的小方块放在一起,一个一个的小方块放在一起,就能清楚看到2个十和1个十相加,4个一和3个一相加。
学生3:用计数器帮助计算,计数器的十位上有2颗珠子表示2个十,个位上有4颗珠子表示4个一,合起来就表示男生的人数是24人。还要加上女生的人数13人,在十位上添1颗珠子,个位上添3颗珠子。2个十加1个十是3个十,4个一加3个一是7个一,合起来是37,一共有37人。
师: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就能更清楚地看到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的过程了!
学生4:将24分成2个十和4个一,13分成1个十和3个一。将整十数相加:20+10=30,4+3=7,30+7,结果也是37人。
师:用这种方法,更清楚地记录下2个十和1个十相加,4个一和3个一相加。
学生5:想到把这几个数“竖”着写。先写出男生的人数24人,在下面写出女生人数13人。再“竖着”相加,4个一加3个一等于7个一,2个十加1个十等于3个十。很快就能知道结果是37了。
(2)对比不同方法,点明算理
师:这种方法和刚才同学们的方法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学生1:发现这种方法和摆小方块的方法一样,竖着写的2、1、3就像把2条和1条的小方块合在一起得到3条小方块,4、3、7那一列不就是4个小方块和3个小方块合在一起,得到7个小方块吗?
学生2:无论是先看4个一加3个一等于7个一,还是2个十加1个十等于3个十,结果都是37。这几种方法都是把几个十合在一起,几个一合在一起。
(3)书写加法竖式,巩固算理
其实这种方法叫做竖式,是在数学学习中第一次出现的新朋友。也许有同学们在生活中已经见过、用过竖式了。经过这几位小伙伴的讨论,你有哪些新的发现呢?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动笔,一边写一边再来认识一下这个本领强大的新朋友吧!
就像拨计数器那样。在书写时,我们在心里确定出个位、十位,先拨出2个十,4个一。就先写出24,2和4保持一些距离,能清楚地表示2个十和4个一。加13,两个加数写成上下两行,个位上4和3对齐,十位上2和1也要对齐。加号写在13的左边,用尺子画一条直直的线托住上面的加数和加号。现在开始计算吧,4加3等于7表示7个一,2加1等于3表示3个十,结果是37。不要忘记将结果填在横式上。看来要写好竖式还真是不简单呢!
(三)巩固练习
1.用竖式计算
43+26
4+42
54+23
2.解决问题
(四)课后实践作业
说一说,你是如何计算21+13的?和家人分享今天的学习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