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课题学习
从数据谈节水
一、课题内容:
“从数据谈节水”选自七年级数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中下册册第十章第三节课题学习。
二、教学分析:
1、本节“课题学习”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活动性.活动的主题是与生态环境有关的节水问题,也是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活动中,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统计的知识和方法进行统计调查活动,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使得学生从材料中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从而获得运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这个课题学习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要求学生阅读背景材料回答问题,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体会如何从统计资料中挖掘信息.这一部分内容的第3问,引入了趋势图的内容,即用一条直线刻画数据的变化趋势,并要求学生根据趋势图作预测,以及通过查阅资料来评价趋势图刻画变化趋势的效果.第二部分要求学生运用已学的统计调查知识,完成一个以“家庭人均月生活用水量”为题的统计调查活动,并结合第一部分的内容撰写一份报告.鼓励学生使用计算机作统计图或进行统计分析,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样将有利于理解统计思想.意在强化学生的爱水、节水意识。
2、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主题是爱护水资源,主要介绍了水的分布及其与工农业生产的关系、水资源的保护三方面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本节主题是学生从小耳熟能详的,但是为什么要爱护水资源、从哪些方面来爱护水资源对我们的生活又有什么改善却是他们知识的空白点。在素材的选择上有意识的挑选学生未知的或知之甚少的材料,这些材料新颖、典型,富有吸引力。在表现方法上,采用对比教学、运用多媒体来呈现,充分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唤醒学生主人翁的意识。学生“自我”摆进来,给心灵以触动,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生学到快乐,同时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地球上水的存在和水在自然界的分布情况,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情况
(2)使学生根据查阅资料和从事统计调查活动所得的结果来谈论有关的节水问题,就是用数据说话。
(3).使学生经历课题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在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中用数据说话的认识;
(4)让学生在小组中感受合作学习的重要。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水资源的了解,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2)初步懂得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而形成节约用水、保护环境
的良好品德。
四、设计思路: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水的分布及其与工农业生产的关系、水资源的匮乏三方面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本节内容对学生学习知识没有困难,但应该认识到本节内容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和进行德育教育的好教材,应充分发挥本节内容的作用,使学生从能力上、思想品质上有所提高。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从数据谈节水是活动重点。
2.教学难点:在解决问题中学生用数据说话的能力培养。
【课前准备】PPT课件、学案
(教学设计一)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激趣诱思】教师播放一些关于“水是生命之源”“水被污染严重”“浪费水”“干旱缺水”现象的图片.
问题1
回答问题.
(1)看了这些图片,你有哪些感受?
(2)你了解世界及我国有关水资源的现状吗?
师生活动:学生发言,谈谈淡水资源缺乏给生活带来的不便.最后教师总结,引出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观看图片,然后发言谈水资源缺乏给生活带来的不变,最后教师延伸和总结,让学生认识到水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师生活动:
教师展示PPT二,通过图片展示和背景资料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利用情况,然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展示。
(资料)地球上的水包括大气水、地表水和地下水三大类.地表水可分为海洋水和陆地水.陆地水又可分为冰川、河流、湖泊等.地球上水的总体积是14.2亿.其中海洋水约占96.53%以上,淡水约占2.53%.而在淡水中,大部分在两极的冰川、冰盖和以地下水的形式存在,其中冰川、冰盖占77.2%,地下水占22.4%,而人类可以利用的水还不到1%.
问题2
请给短文配上合适的统计图表,直观地表示地球上水资源和淡水资源的分布情况.
(1)短文中表示地球上水资源和淡水资源的分布情况的数据是什么?
(2)你能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直观地描述地球上水资源和淡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吗?
学生绘制图表:
师生活动:学生根据数据绘制相关图表,然后教师在黑板上(或用多媒体画图工具)演示画图,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地球上淡水所占比例已经非常少,只占全球水资源的2.53%,在淡水中能供人类使用的淡水只有0.4%,也就是说人类能够使用的淡水资源只占地球水资源的0.01%,保护水资源已经迫在眉睫.
设计意图:学生在相关问题和数据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描述数据,提高选择和筛选的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形象的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全球的水资源情况,点明本次课题学习的重点内容。)
展示教材中阅读材料第二部分:
我国年水资源总量约为2.75×亿m3,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水量仅为2
400
m3左右,只相当于世界人均的,居世界第110位,中国已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
2008年,全国农业用水量为3
664亿m3,占全国总用水量的62%,但在灌溉农田时,有60%左右的水消耗于蒸发渗透;全国工业用水量为1
401亿m3,而水的重复利用率仅为50%左右.全国生活用水量逐年上升,农业用水量由1979年的4
195亿立方米到1990年的4
634亿立方米,发展到2000年的5
147亿立方米;工业用水量由1979年的523亿立方米到1990年的702亿立方米上升到2000年的944亿立方米.
用水效率很低,灌溉农田时60%的水消耗于蒸发渗透.工业重复用水率仅为50%.
资料:全国不同年份主要城市生活用水情况
(
单位:万吨)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354979
427054
547196
583242
617174
1670673
1757157
1810355
1896255
1944235
问题3:我国农业和工业耗水量情况怎样
问题4:我国不同年份城市生活用水的变化趋势怎样?什么统计图能很好的描述数据的变化趋势??
问题5:
根据国外的经验,一个国家的用水量超过其水资源总量的20%,就有可能发生“水危机”.依据这个标准,2008年我国是否属于可能发生“水危机”的行列?
师生活动:学生思考,依据自己搜集的资料整理。
参考答案:中国年水资源总量约为2.75×亿m3,2008年,全国农业用水量为3
664亿m3,全国工业用水量为1
401亿m3,全国生活用水量为729亿m3.
农业用水统计图
工业用水统计图
结论:我国工、农业用水呈逐年上升趋势,
结论:我国主要城市生活用水以每年5~8亿立方米速度增加.
怎么计算2008年全国用水量是否超过其水资源的总量的20%?
参考答案:
3
664+1
401+729=5
794(亿m3),
,21.07%>20%.
所以,2008年我国属于可能发生“水危机”的行列.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根据数据,选择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问题6
由表“2000~2008年全国用水量”可知,全国生活用水量逐年上升.若在平面直角坐标中描出表中各对值所对应的点,其中横坐标表示年份,纵坐标表示年用水量,可以发现这些散点近似落在某条直线上.
(1)如果用靠近尽可能多散点的直线来表示用水量的这种发展趋势,你能试着在上图中作出这条直线吗?
(2)根据所作直线,估计2009年和2010年的全国生活用水量,并和自己查阅的这两年实际用水量进行比较.你的估计准确吗?为什么?
师生活动:
(1)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直线表示这种趋势,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画出合适的直线、如何制定“合适直线”的标准.依据“靠近尽可能多的散点”画出直线.
(2)根据所画直线观察,2009年是750亿m3,2010年是770亿m3,但这只是根据直线的一个估计值.
结合同学们课前查阅的资料“2009年和2010年中国水资源公报,我国2009年生活用水量是748.2亿m3,2010年是765.8亿m3.”预测比较符合实际情况.可见,这里用直线刻画并预测用水量增长趋势的方法比较有效.
设计意图:要求学生根据趋势图作预测,以及通过查阅资料来评价趋势图刻画变化趋势的效果,感受数据蕴含的信息.
【分组学习,合作探究】
活动一:设计一则节水广告
活动二: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节水的好办法?
【师生共进,
课堂小结
】
课题学习的主要收获是什么?
结论:会用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描述数据,会用数据分析问题。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课堂小结,归纳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思想和方法。)
教学反思:
学生借助丰富的活动,引导学生经历查阅资料,获得更多关于水资源储量、分布和利用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挖掘数据后面的信息,使学生得到更多的结论,感受课题学习与生活的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