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动物的主要类群(第4课时)
教学目标
1.阐明鸟类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2.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3.举例说明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辩证地认识哺乳动物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阐明鸟类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2.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1.阐明鸟类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2.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本节内容,收集有关动物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冠鹤、苍鹰、灰喜鹊、金雕、游隼、鹦鹉、蜂鸟、朱鹮的图片示。
冠鹤、苍鹰、灰喜鹊、金雕、游隼、鹦鹉……这些鸟中,有些能在南、北半球之间迁飞往返,有些竟能飞越珠穆朗玛峰!它们为什么具有这么强的飞行能力呢?
也许你会回答:因为鸟有翅膀。那么,人在双臂上缚上人工翅膀,为什么还是不能像鸟一样飞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鸟的相关知识,看看它为什么能够在空中飞行。
二、讲授新课
(四)鸟类
【教师】说到鸟,你一定不陌生吧!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里游的,在很多地方都能见到鸟的踪迹。鸟的种类很多,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数量仅次于鱼的一个类群。
请学生列举日常观察到的或自己熟悉的鸟类。
【学生】说出多种鸟的名称,并作简要介绍。
【教师】鸟的外形有什么特征呢?
【学生】阅读教材,根据日常所见,回答。
【教师】总结:鸟类身体被有羽毛、前肢变为翼,适应飞行生活。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9页小资料内容,认识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鸟适应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教师】小结:鸟的身体具有一系列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鸟的身体一般呈流线型,在飞行中可以减少空气的阻力;鸟的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是鸟的飞行器官;鸟的骨骼内充满空气,既坚固,又轻便,有利于飞翔;鸟的消化能力强,呼吸效率高,可以满足飞行对能量和氧气的大量消耗。鸟类的这一系列特征使其成为能飞行的动物。或观看视频。师生共同总结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建议播放视频:【教学实验】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教师】鸟与人类生活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阅读教材,结合日常生活回答。
【教师】小结:人们饲养的家禽都是由鸟类驯化而成的,禽肉和蛋是人类的重要食品,信鸽可以传递书信,鸟粪还是优质的肥料,美丽的鸟羽和悦耳的鸣叫使人类的生活环境更加绚丽多彩。很多鸟类以鼠类和昆虫为食,是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正因为鸟类是动物中对人类益处极大而害处极小的类群,“爱鸟”和“观鸟”在一些国家早已成为一种时尚。
【学生】课外参加爱鸟周活动。
(五)哺乳动物
【教师】展示斑马、大熊猫、东北虎、金丝猴、鲸、白鳍豚、蝙蝠、袋鼠等哺乳动物图片。这些都是哺乳动物。它们形态各异,生活环境差别很大,为什么都属于哺乳动物呢?什么样的动物是哺乳动物?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哺乳动物。
【学生】观察图片,初步认识哺乳动物。
【教师】想一想你知道哪些哺乳动物?它们有什么特征?
【学生】列举常见的哺乳动物,尝试描述它们的特征。
【教师】哺乳动物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学生】根据对哺乳动物图片的观察,回答。
【教师】小结:除了鲸、白鳍豚等少数种类的体毛退化以外,哺乳动物的体表都被毛。体毛有很好的保温作用。与鸟一样,哺乳动物可以维持恒定的体温,是恒温动物。
【教师】展示小猫、小狗哺育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哺乳动物的生殖哺育方式。
【学生】通过观察,知道哺乳动物是通过胎生、哺乳的方式繁殖、养育后代的。
【教师】小结:哺乳动物的生殖方式与其他动物不同: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的胚胎在雌性体内发育,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发育到一定阶段后从母体中产出,这种生殖方式叫作胎生。雌性用自己的乳汁哺育后代,使后代在优越的营养条件下成长。
【教师】为什么胎生、哺乳提高了哺乳动物后代的成活率?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小结:胎生的方式,为发育的胚胎提供了营养、保护以及稳定发育的条件,减少了外界环境对胚胎发育的不利影响;哺乳使得后代在优越的营养条件下迅速地生长和发育,同时哺乳动物的雌兽能够较好地保护幼仔,因而哺乳动物后代的成活率较高,但与此同时,哺乳动物产仔的数量也显著减少。
【教师】讲述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极其密切。人类饲养的各种家畜是人类肉用、役用的主要对象,鹿茸、麝香等是优质的药材。各种野生哺乳动物是生物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经济生活有重要作用。
【学生】听讲,认同哺乳动物与人类紧密关系。
【教师】哺乳动物同时也受到人类活动的巨大影响。一方面,人类对野生动物的过度捕杀及对其栖息地的破坏,使多种野生动物濒临灭绝;另一方面,人类活动导致生态失衡,使鼠类等有害动物大量增加,对森林、草原、农业造成极大的破坏,也影响了野生哺乳动物的生存。
【学生】听讲,认识到保护地球上的自然环境、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面临的紧迫问题。
课堂反馈
1.鸟类呼吸时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C
)
A.气管
B.气囊
C.肺
D.肺和气囊
2.哺乳动物后代的成活率大大提高,主要与下列哪项特征有关(
B
)
A.体温恒定?? B.胎生哺乳? ?C.分布广泛?? D.牙齿有分化
3.下列与鲸鱼属于同一类动物的是(
C
)
A.海马
B.鲍鱼
C.大熊猫
D.鳄鱼
4.哺乳动物是动物界中最高等的动物,这类动物特有的生殖发育方式是(
B
)
A.卵生,体外发育
B.胎生、哺乳
C.体外受精
D.出芽生殖
四、课堂小结
【教师】和学生一起小结本节的知识,学生边讲教师边板书,或通过课件展示。第4节
动物的主要类群(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2.概述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3.概述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4.举例说明脊椎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形成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本节内容,收集有关动物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指导学生说出前面学过的六种动物类群的名称和主要特征
【学生】回忆所学,回答。
【教师】小结:
动物类群
主要特征
代表动物
腔肠动物
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水螅、水母、珊瑚虫、海葵等
扁形动物
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涡虫、血吸虫、绦虫等
线形动物
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蛔虫、蛲虫、钩虫、丝虫等
环节动物
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蚯蚓、沙蚕、水蛭等
软体动物
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蜗牛、河蚌、扇贝、乌贼等
节肢动物
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蝗虫、蜈蚣、蜘蛛、蜻蜓等
【教师】这六类动物有什么共同特征?
【学生】它们的体内都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教师】展示图片:鱼的骨骼,讲述:如图所示的是鱼的骨骼,它的脊柱和组成脊柱的一节节的脊椎骨。
通过前面的学习,你已经认识了很多种动物,它们的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统称为无脊椎动物。后面将要讨论的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和哺乳动物,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身体内都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统称为脊椎动物。
现存的动物已知的有150多万种,其中无脊椎动物约占95%,脊椎动物约占5%。今天,我们首先来学习脊椎动物中的鱼类。
二、讲授新课
(一)鱼类
【教师】请学生列举自己知道的鱼的名称并尝试说出鱼的生活环境、特点和习性。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回答。
【教师】课件展示各种鱼的图片。提问:鱼的外形和运动有什么特点?
【学生】结合已有知识和经验,回答。
【教师】建议播放视频:【教学实验】观察鲫鱼。师生一起归纳鱼的形态结构特点。
【学生】观看视频。与老师一起归纳鱼的形态结构特点:鱼终生生活在水中,体表覆盖黏滑的鳞片,身体一般为流线型,用鳍游泳,用鳃呼吸。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出鱼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学生】结合已有知识和经验,回答。
【教师】总结。
【教师】展示主要淡水鱼的混合养殖图片,介绍淡水养鱼。
【学生】听讲。
(二)两栖动物
【教师】引入:鱼类是生活在水中的生物,现在要介绍一种幼体在水中生活,而成体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的脊椎动物——两栖动物。
【教师】课件展示两栖动物图片,引导学生描述两栖动物的体态和结构特征。
【学生】观察图片,尝试描述两栖动物的体态、结构特征。
【教师】以牛蛙为例,介绍两栖动物的特征(建议播放视频:【教学实验】观察牛蛙)
【学生】观看视频,找出两栖动物的特征。
【教师】小结:两栖动物的少数种类终生在水中生活,如大鲵、蝾螈等。绝大多数种类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则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皮肤有辅助呼吸的作用。
【教师】两栖动物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阅读教材,结合日常生活,回答。
【教师】小结:两栖动物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绝大多数蛙类、蟾蜍类是农业害虫的天
敌,人工养殖的牛蛙可供食用;许多两栖动物是多种药物的来源,如蛤士蟆油和蟾酥。
(三)爬行动物
【教师】播放视频:【生物世界】束带蛇。进入对爬行动物的学习。
【学生】观看视频。
【教师】课件展示现代爬行动物的图片,总结爬行动物的特点:所有爬行动物的体表都覆盖有鳞片,有利于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
【学生】听讲,认识爬行动物的特点。
【教师】爬行动物是怎样进行生殖的呢?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
【教师】评价、总结:爬行动物都是体内受精,受精卵有卵壳保护,卵内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供受精卵发育时利用。
【教师】讲述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爬行动物为人类提供了皮革制品及多种名贵药材,更为重要的是很多爬行动物是一些有害动物的天敌,如蛇类以鼠为食,蜥蜴类以大量有害昆虫为食。
【学生】听讲,了解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师】介绍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爬行动物——扬子鳄: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爬行动物,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历史上在长江下游广为分布,到20世纪70年代锐减至200条左右,处于濒危状态。1986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了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定期对野生资源进行
普查并开展对扬子鳄的研究,依法保护扬子鳄。1988年人工繁殖、饲养的第一代扬子鳄开始产卵,并人工繁育出第二代扬子鳄,实现了扬子鳄的生殖循环。目前对扬子鳄的研究也扩展到生态、生殖、生化、疾病、胚胎和遗传等领域。
【学生】听讲,了解扬子鳄。
课堂反馈
1.同学们都见过,鱼在水中活动时,鳃盖不停的张开和关闭,这是鱼在(
C
)
A.吃食物
B.散热
C.呼吸
D.喝水
2.有一动物体表覆盖有鳞片,受精卵有卵壳保护。据此可初步判断它属于(
B
)
A.鱼类
B.爬行类
C.两栖类
D.哺乳类
3.下列属于鱼类的是(
D
)
A.娃娃鱼
B.鲍鱼
C.鳄鱼
D.草鱼
四、课堂小结
【教师】和学生一起小结本节的知识,学生边讲教师边板书,或通过课件展示。第4节
动物的主要类群(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虫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的常见种类和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
2.认识这些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3.通过对不同类群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的学习,进一步强化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虫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的常见种类和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
【教学难点】
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虫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的常见种类和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本节内容,收集有关动物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动物世界相关视频,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进入情境。(建议播放视频:【生物世界】丰富多彩的动物世界)
【学生】观看视频,感受动物世界的丰富多彩,生机勃勃。
二、讲授新课
【教师】提问:自然界中的动物形形色色,多种多样,形态千差万别,目前已知的大约有多少种?你知道种类最多的是什么动物吗?体型最大的是什么动物?体型最小的是什么动物?最高等的又是什么动物呢?
【学生】阅读教材45-47页内容,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尝试回答。
【教师】这些动物分布广泛,在海洋、陆地、空中都有其分布。它们是生物圈中的大家族,与人类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为了便于识别、研究、利用和保护它们,也要将它们像植物一样进行分类。那么怎样对不同的动物进行分类呢?
【学生】聆听教师讲述,产生疑问。
【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教材第46页“活动”中不同动物的图片,思考哪些动物比较熟悉,并说出它们的主要特征。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
【教师】哪些动物是你比较陌生的?它们又有什么特点?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
【教师】设问:(1)能否根据生活环境的不同合理地将这些动物进行分类?(2)能否根据生活方式的不同合理地将这些动物进行分类?
【学生】小组讨论,根据不同的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
【教师】请将小组确定的分类依据和结果填写在教材第47页表格中。
【学生】小组讨论,填写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各小组的分类依据和结果。
【学生】小组代表交流分享分类依据和结果。
【教师】总结、评价。
【教师】讲述:以上我们对动物已经进行了分类,那么生物学家是怎样对动物进行分类的呢?他们的分类依据是什么?同学们请摸一下你们的背后中央有一根什么?
【学生】摸一下后背的脊柱,回答。
【教师】地球上的生物可以根据有无脊椎骨分为哪两大类?
【学生】回答: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教师】提问: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分别包括哪些类群?
【学生】回答:无脊椎动物又分为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虫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等类群;脊椎动物又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等。
【教师】请仔细观察教材第61页的“生物进化系统树”,你能从该图中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看图,分析、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地球上的动物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种类少到种类多的漫长的进化过程。
(一)腔肠动物
【教师】播放视频:【生物世界】发光的水母,提问:水母属于哪一类动物?
【学生】观看视频,回答:腔肠动物。
【教师】腔肠动物有哪些主要的特征呢?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
【教师】小结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身体由两层细胞及其围成的消化腔组成,身体只有一个开口(有口无肛门)。
【教师】指导学生使用交互动画:【知识探究】认识水螅的结构。
【学生】使用交互动物,以水螅为例进一步认识腔肠动物的结构特征。
【教师】腔肠动物与人类生活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
【教师】小结腔肠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腔肠动物对海底鱼类等海洋生物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建议播放视频:【生物世界】海葵为小丑鱼提供庇护所)
2.腔肠动物中,海蜇经加工后可以食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物质,堆积构成了珊瑚礁,如澳大利亚的大堡礁。我国的南海诸岛,有许多是珊瑚礁形成的。珊瑚礁不仅可以形成岛屿、加固海岸,还为海底的鱼类等海洋生物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场所和庇护地。然而,由于过度采挖、环境污染以及全球变暖等原因,珊瑚礁破坏严重,珊瑚虫大量死亡,导致许多海洋生物失去了庇护所。让我们爱护这美丽的珊瑚礁吧!
(二)扁形动物
【教师】动物界还有一类动物也具有和腔肠动物相似的一个特征:有口无肛门。这类动物就是扁形动物,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扁形动物。
播放视频:【生物世界】涡虫,讲述:在清澈溪流中的石块下面,有时会发现一类身体背腹扁平、形状像柳叶的动物,它们的体长为1~1.5厘米,背面呈褐色,三角形的前端背面有两个可以感光的黑色眼点。它们就是涡虫,属于扁形动物。
【学生】观看视频,以涡虫为例,认识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师】小结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教师】你还知道哪些扁形动物?
【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扁形动物。
【教师】展示图片: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猪带绦虫。讲述:扁形动物中像涡虫这样自由生活的种类很少,大多数扁形动物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如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这些寄生虫的消化器官很简单,有的甚至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靠获取寄主体内的养料生活,而它们的生殖器官却特别发达。
【教师】猪带绦虫和血吸虫如何使人感染?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
【教师】讲解:猪带绦虫的卵随着食物进入猪体内,发育成的幼虫(囊尾蚴)如黄豆大小,潜伏在肌肉组织中,这样的猪肉俗称“米猪肉”或“豆猪肉”。人取食未煮熟的米猪肉,囊尾蚴便进入人体,吸收人体的营养,危害人体的健康,最终发育为成虫。成虫身体扁平分节,长达2~4m,头部有吸盘和小钩,附着在肠黏膜上吸收营养。成虫能产生大量的受精卵,随人粪便排出。
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流行的血吸虫病是由日本血吸虫感染引起的,人若是进入含有钉螺的水域,很可能被感染。
【学生】听讲,认识到日常饮食卫生的重要性。
(三)线虫动物
【教师】展示图片:人蛔虫。讲述:蛔虫病指的是蛔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疾病。蛔虫属于线虫动物。下面我们以蛔虫为例来认识线虫动物:蛔虫身体细长,呈圆柱形;雌虫较大,尾端尖直;雄虫较小,尾部向腹面卷曲。
【学生】观察图片,听讲,了解蛔虫的主要特征。
【教师】展示其他线虫动物,指导学生归纳线虫动物的主要特征。
【学生】观察图片,归纳线虫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师】小结线虫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教师】线虫动物与人类生活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
【教师】寄生性的线虫动物,可以寄生在人体、动物和植物的各种器官内,危害较大。例如,蛔虫、蛲虫是人体较常见的肠道寄生线虫,易使人患蛔虫病、蛲虫病等肠道传染病,直接危害人体健康,且感染率较高,尤其是儿童。(建议播放视频:【知识解析】蛔虫
肠道夺食,或使用知识卡片:【生物世界】蛔虫病及预防)
(四)软体动物
【教师】软体动物,因身体柔软而得名。目前已命名的软体动物有10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观察下面几种软体动物,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展示图片:河蚌、扇贝、文蛤、牡蛎)。
【学生】观察图片,说出软体动物的特点。
【教师】小结:软体动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形态差异较大,这类动物的身体柔软,分
为头、足、内脏团3部分,体外有外套膜,常常包有贝壳。
【教师】软体动物与人类生活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阅读教材,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回答。
【教师】小结软体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食用:软体动物中有很多成为人工养殖的对象。中国是水产养殖大国,水产养殖总量名列世界第一,其中贝类产量也位居世界首位。牡蛎、扇贝、鲍等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且脂肪含量低。
2.药用:鲍的壳(石决明)、乌贼的壳(海螵蛸)、珍珠粉可入药。
3.装饰:螺壳和珍珠是很好的装饰品。河蚌的外套膜受到沙粒等异物的刺激时,会分泌大量的珍珠质把异物层层包裹起来,最后形成了珍珠。珍珠与贝壳内表面的成分相同,主要成分为碳酸钙。
4.危害:有些软体动物也对人类有一定危害。例如,钉螺、沼螺是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寄主,与血吸虫病的传播有关。蚌、淡水螺等可作家禽和家畜的饲料。此外,船蛆等破坏海港建筑,蛞蝓、玉螺等分别危害农作物和贝类养殖。
(五)环节动物
【教师】播放视频:【生物世界】蚯蚓。讲述:蚯蚓属于环节动物,你还知道哪些环节动物?它们有什么特征呢?
【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环节动物的名称,并归纳它们的主要特征。
【教师】小结:在海水中生活的沙蚕、在淡水中生活的蚂蟥,都是环节动物。环节动物的身体呈蠕虫状,细长而柔软,分成许多体节,大多为蠕动爬行。
【教师】介绍环节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作为食饵:沙蚕是鱼、虾、蟹的食饵。
2.医学药物:蛭的唾液中有防止血液凝固的物质——蛭素,在医学上可以利用提取到的蛭素,生产抗血栓药物。
3.疏松土壤,改善土质
(建议播放视频:生物世界】观察蚯蚓在腐殖质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课堂反馈
1.根据动物体内有无_________,可以把动物分为两类:一类是无脊椎动物,另一类是_________动物。
答案:脊椎骨
脊椎
2.下列哪类动物的特征是: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B )
A.腔肠动物
B.扁形动物
C.线形动物
D.环节动物
3.下列几种动物中,哪一种不属于线形动物(
D
)
A.蛲虫
B.蛔虫
C.钩虫
D.血吸虫
4.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B
)
A.身体内无脊柱
B.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
C.身体柔软,外被壳
D.整个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
四、课堂小结
【教师】和学生一起小结本节的知识,学生边讲教师边板书,或通过课件展示。第4节
动物的主要类群(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概述节肢动物、棘皮动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2.强化生物进化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节肢动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
节肢动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本节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一类动物是动物界中最大的类群,目前已命名的种类有120万种以上,占所有已知动物种数的80%以上。它们分布最为广泛,在海洋、淡水、陆地、土壤、空中以及动植物体内,都有它们的踪迹,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也无处不在,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是哪一类群呢?(节肢动物)
它们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名字呢?今天我们就来观察一些它们中的代表动物,来进一步了解它们。
二、讲授新课
(六)节肢动物
【教师】展示常见节肢动物的图片,讲述:树枝上的鸣蝉,草丛里的蟋蟀,花丛中的蝴蝶,房檐下的蜘蛛,石块下的蜈蚣,以及虾、蟹、蚊、蝇等,都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
【学生】观察图片,初步了解节肢动物的主要类群。
【教师】节肢动物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
【教师】绝大多数节肢动物陆栖,全身被有坚韧的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大量蒸发。身体分节;多数体节有分节的附肢,运动灵活;有发达的脑、灵敏的感觉器官和独特的呼吸器官,从而完全适应陆上生活。(建议播放视频:【教学实验】观察节肢动物)
【教师】昆虫是唯一能飞行的节肢动物类群,昆虫有哪些形态结构特征呢?指导学生进行活动:观察昆虫标本。
1.观察不同的昆虫标本,认识昆虫的身体组成;
2.观察昆虫的足,画出不同形态的足;
3.对比昆虫不同形态的足,找出它们在形态和结构上的异同点。
【学生】观察昆虫标本。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标本后,完成讨论内容:
1.昆虫的身体组成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昆虫不同形态的足在结构组成上的共同点是什么?
3.昆虫不同形态的足与各自的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完成讨论内容。
【教师】小结:
1.昆虫的身体一般分为头、胸、腹3部分,胸部有3对足,多有2对翅。有些昆虫仅有1对翅,如蚊、蝇等;有些昆虫没有翅,如跳蚤。
2.为了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昆虫的足有以下类型:步行足、跳跃足、游泳足、捕捉足、开掘足、携粉足等。(建议使用知识卡片:【生物世界】昆虫的足)
【教师】播放视频:【教学实验】昆虫的主要特征。
【学生】观看视频,掌握昆虫的主要特征。
【教师】指导学生使用交互动画:【知识探究】昆虫的特征。
【学生】使用交互动画,能够区别节肢动物中哪些是昆虫哪些不是昆虫。
【教师】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阅读教材,结合日常生活,回答。
【教师】小结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建议使用知识卡片:【生物世界】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或播放视频:【生物世界】节肢动物教会了我们什么)
(七)棘皮动物
【教师】介绍棘皮动物:棘皮动物全部生活在海水中,是海洋生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见的种类有海星、海胆、海参等(展示棘皮动物图片)。
【学生】观察图片,认识棘皮动物。
【教师】棘皮动物与人类生活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阅读教材,结合日常生活,回答。
【教师】小结棘皮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海星喜食牡蛎等贝类,危害贝类养殖。
海胆喜食海藻,危害藻类养殖。海参有40多种可供食用或入药,有很高的人工养殖价值。
课堂反馈
1.下列动物中,都属于节肢动物的是(
C
)
A.羊、牛
B.青蛙、金龟子
C.螃蟹、苍蝇
D.田螺、水蛭
2.下列动物中,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的是(
D
)
A.涡虫
B.蚯蚓
C.蜥蜴
D.苍蝇
3.下列关于节肢动物与人类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果蝇——经典的实验材料
B.虾、蟹——提供动物蛋白
C.昆虫——传播疾病,都是害虫
D.蝎、蜈蚣——可以入药,治疗疾病
四、课堂小结
【教师】和学生一起小结本节的知识,学生边讲教师边板书,或通过课件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