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教学目标
1.概述生态因素的概念。
2.解释主要非生物因素(光照、温度、水分)对生物的作用和影响。
3.举例说明生物因素(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对生物的影响,说明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
4.通过对生态因素影响生物生存发展的事实的分析,锻炼对比、分析、综合和概括的思维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树立整体的、生态的生命科学观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2.生物彼此之间会相互影响。
【教学难点】
1.说出水、光、空气对生物的影响。
2.说明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本节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这体现了什么样的生物现象?
【学生】生物的生存离不开一定的环境。
(建议播放视频:【情境素材】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二、讲授新课
【教师】展示小麦及其周围环境的图片。提问:影响小麦正常生长的因素有哪些?
你能对这些因素进行分类吗?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介绍生态因素的概念及其分类。
【学生】听讲,了解影响生物生存和发展的生态因素。
【教师】检测学生对生态因素概念的掌握情况。
(一)没有水就没有生物
【教师】你能举例说明水对于生物有着怎样的作用吗?
【学生】回忆所学,回答。
【教师】水是细胞的组成成分,水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学生】总结出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教师】水是生命之源,水是不是越多越好?你能举出例子么?引导学生总结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会对生物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影响。
【学生】回忆所学,结合生活经验,回答。
【教师】展示图片,分析水分对植物形态的影响。
【学生】听讲。
【教师】总结说明水是决定陆生生物分布的重要生态因素。
(二)太阳光是生命的能量源泉
【教师】提问:(1)光合作用除了需要水作为原料外,还有其它必需条件吗?(2)光仅仅对于植物是必需的吗?
【学生】回忆所学,回答,总结得出太阳光是生命的能量源泉。
【教师】结合图片介绍光对植物分布、繁殖的影响。
【学生】聆听。
【教师】光对动物有影响吗?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结合图片,以蝴蝶在白天活动、蛾在夜间活动为例介绍光对动物的影响。
【学生】体会光对生物的重要性。
(三)温度限制着生物的分布
【教师】出示北方针叶树与热带雨林阔叶树的图片,提问:针叶树适合生活在北方,阔叶树适合生活在热带,是哪种生物因素起了主要作用?
【学生】观察图片,回答。
【教师】出示熊冬眠和蜗牛夏眠的图片。介绍温度对动物的影响。
【学生】听讲。
【教师】总结:温度和降水总量共同作用决定着生物群落在地球表面分布的总格局。
(四)生物彼此之间也会相互影响
【教师】生物不但要挑战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还要应付来自生物界的压力。引导学生回忆种内关系与种间关系。
【学生】回答。
【教师】课件展示蚂蚁取食和蜜蜂采蜜的图片,介绍种内互助。
【教师】同种生物个体之间是否会发生争斗现象?一般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会发生种内斗争?引导学生列举生物的种内斗争现象。
【学生】回答。
【教师】课件展示大象争夺配偶,鸟争夺食物的图片,介绍种内斗争。
【学生】聆听
【教师】不同种生物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7页,了解生物的种间关系,并尝试举例。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
【教师】课件展示生物种间关系的图片,介绍生物的种间关系。总结:生物间的关系也体现了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学生】讨论活动:我们人类应该如何对待环境?
课堂反馈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
D
)
A.光
B.水
C.湿度
D.温度
2.海南森林茂密,但沙特阿拉伯与海南同纬度的地区确是荒漠,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C
)
A.阳光
B.温度
C.水
D.土壤
3.周日张华一家到鼓浪屿游玩,发现海湾礁石区浅水处长着浒苔(绿苔),稍深处长着鹿角藻(褐藻),再深处长着石花菜(红藻),海洋生物分层生长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C
)
A.礁石
B.温度
C.阳光
D.盐度
4.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关系的是(
C
)
A.捕食
B.寄生
C.穴居
D.竞争
四、课堂小结
【教师】和学生一起小结本节的知识,学生边讲教师边板书,或通过课件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