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9.3.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9.3.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6-03 17:10: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能解决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问题。
3、能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1、给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在实际生活中有趣的例子,让学生对一元一次不等式
组产生兴趣。
2、给出问题,让学生自己组小组讨论,经过讨论和分析等手段,使学生会列不
等式组和解教案中的问题。
3、给出一道题的正确写法和错误写法,使学生加深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印象。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1、通过小组的观察、讨论、总结发言,使学生体验学习生活中的数学的乐趣。
2、通过比较分析练习,增强学生对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兴趣。
3、通过学生间的互动,增强学生交流的能力,在交流中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有
更深刻的认识,使之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不等式组的解,及其步骤。
教学难点:数轴表示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直尺,六根木棍。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导入情景导入
展示课件:复习一元一次不等式板书在黑板上:
同学们,大家抬头看老师手上的东西。老师现在有两根木条,一根十厘米,一根三厘米,另外还有四根,一根14厘米,一根9厘米,一根8厘米的还有一根6厘米。谁能上来试试哪一个能跟老师原来的这两根拼成三角形?那同学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同学们我们看看是不是我们把老师一开始的两根木棍的长度加起来,是不是等于13呀~我们那根14cm的木条,因为大于了13,所以不可以,而老师原来那两根木条相减是不是等于7,而我们的6cm的木条因为小于了7,所以不可以啊?那这样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三角形边的一个范围呢?如果我们现在设三角形的一个边为x那这个x要小于哪两个边的和呀?那要大于什么呢?那哪个同学能帮我把这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列出来??太厉害了,你看我们XX同学写的真棒。那我们这个X是不是既要满足10+3又要满足10-3呢?(老师把两个方程用大括号连接)这样的方程啊~我们就叫他一元一次不等式
组板书: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给出练习题1、
2、3、
4、大家把书翻到137页(播放PPT,给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我们同学真厉害,现在已经知道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了吧?你看我们这个方程组的解一个X<13
一个X>7那我们现在有没有个方法能把他更清晰的表示出来呢?这个时候,就要用到我们的老朋友,数轴了。(播放PPT)同学们,我们之前学过,数轴,现在我们就要来应用他了。我们叫一个同学上黑板来好不好,老师说一步,你做一步。首先,我们找到数轴上的两个解,找出来了吗?那我们看看那个大于小于符号,如果有等号,我们就把那个点化成实心圆,如果没有等号,就化成空心圆。很好。然后呢,我们找到这个。继续引导学生在数轴上画出范围。给出练习题,引导同学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
2、3、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巩固提高1、不等式组的整数解的个数是(
)A.1
B.2
C.3
D.42.解不等式组,并在数轴上表示其解集(1)
(2)(3)
(4)
思考题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是,那么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是,那么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进行总结,布置作业
写出答案并发言学生踊跃上台。发现9cm和8里面的可以以外其他的都不可以。同学们讨论同学们拿出纸笔计算同学回答,边要小于13,大于6才可以同学齐答10+3同学齐答10-3同学举手学生积极计算,并报出答案学生积极举手,选一名同学上黑板做练习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深对数轴的印象学生拿出纸笔计算
温故知新,让同学们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回顾之前学过的东西让学生动手,使学生对这一课更有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引起同学们的思考给个大概的概念给同学,方便一会下定义同学积极参与进教学过程。鼓励同学,使之更有信心对今天要学习的新内容计算加深了学生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和记忆。学生加入课堂学习会使得课堂更加轻松活跃加深学生的印象通过课堂小练加深学生对数轴的概念,以及数轴的表示方法
小结
通过幻灯片和教科书,给出例子,同学们靠自己解决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认识和解一
元一次不等式组2、我们通过三角形的三条边的规律,知道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
布置作业
P141
习题9.3
1
2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