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第三章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课件(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第三章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课件(共3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6-03 08:27: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位于胸腔之内,人体中左右各有一个,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1.肺的位置及特点
讲授新课
外界空气

吸气
呼气
一分钟大约呼吸16次
呼吸过程的完成还与哪些结构是有关的呢?
讲授新课
还与胸廓和膈有关。
胸骨
肋间肌
肋骨
2.胸廓(kuo)
讲授新课
脊柱
胸廓
笼状支架
保护作用
体验:手按胸部两侧,然后分别完成
深吸气和深呼气,你各有怎样的感觉呢?
讲授新课
深深吸气
胸廓容积
扩大
深深呼气
肋骨向下
向内运动
胸廓容积
缩小
肋间肌收缩
肋间肌舒张
增大
收缩
外界→肺内
缩小
舒张
肺内→外界
呼吸过程中胸廓和膈肌的变化总结
笔记
向上向
外运动
向下向
内运动
状态
肋间肌
肋骨
膈肌
膈肌顶部
胸腔
容积
肺内
气压
气体
进出方向
吸气
呼气
讲授新课
3.膈肌的位置
膈位于胸腔的底部,
将胸腔和腹腔隔开,
是由肌肉构成的。可舒张和收缩。
隔顶部
讲授新课
3.膈肌的特点
膈肌收缩
隔顶部下降
胸廓的容积增大
吸气
呼气
膈肌舒张
隔顶部上升
胸廓的容积缩小
吸入气体
呼出气体
增大
收缩
外界→肺内
缩小
舒张
肺内→外界
呼吸过程中胸廓和膈肌的变化总结
笔记
向上向
外运动
向下向
内运动
舒张
上升
收缩
下降

状态
肋间肌
肋骨
膈肌
膈肌顶部
胸腔
容积
肺内
气压
气体
进出方向
吸气
呼气
小实验:注射器,先抽到最末端,左手堵住前端,右手往里推针筒,然后放手,结果?
1.气体存在压力.(气压)
2.一个容器中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气体的总量没有改变:
容积减少,气压增大,注射器内气体压出。
容积增大,气压减少,外界气体进入。
总结:一定量的气体,其压力和体积成反比例的关系。
气体体积变大的时候,压力反而下降。
增大
收缩
外界→肺内
缩小
舒张
肺内→外界
呼吸过程中胸廓和膈肌的变化总结
笔记
向上向
外运动
向下向
内运动
舒张
上升
收缩
下降

减小
增大
状态
肋间肌
肋骨
膈肌
膈肌顶部
胸腔
容积
肺内
气压
气体
进出方向
吸气
呼气
肋间肌收缩
胸廓前后径、左右径增大
膈肌收缩,
位置下降
胸廓上下径增大
胸廓扩大
肺扩张
肺内气压降低
吸气
一、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
1、吸气过程
肋间肌舒张
胸廓前后径、左右径缩小
膈肌舒张,
位置上升
胸廓上下径缩小
胸廓缩小
肺回缩
肺内气压增大
呼气
2、呼气过程
气管
支气管

胸廓
膈肌
演示实验:模拟膈肌的运动
向上推橡皮膜
玻璃罩内容积减小
气压增大
气球回缩
球内气压升高
球内气体排出
呼气
向下拉橡皮膜
玻璃罩内容积增大
气压减小
气球胀大
球内气压降低
外界气体吸入气球
吸气
你会做吗?根据右图(模拟膈肌的运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模型此时模拟的状态是
 
(吸气还是呼气)。
(2)图中A表示     ,图中B表示的是    ,图中C表示的是   。图中D表示的是     ,图中E表示的是     。
(3)用手下拉E,小气球     ,
表示     过程,说明   

(4)用手上推E,小气球     ,表示     。
(5)此模型不能演示胸廓的     径的变化,因此不能完全演示呼吸运动。
吸气
气管
支气管

胸廓
膈肌
变大
吸气
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
变小
呼气
前后、左右
1.如图是人体在平静状态下呼吸运动的部分示意图。有关图示运动状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膈肌呈舒张状态,膈顶部上升
B.肋骨间的肌肉呈收缩状态,肋骨下降
C.胸廓的容积缩小,肺也随着回缩
D.此时肺内的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B
2.下图是某同学做模拟实验,并绘制的肺内气压变化曲线图。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A.甲图中曲线的AB段与乙图都表示吸气状态
B.甲图中曲线的BC段与乙图都表示呼气状态
C.甲图中曲线的AB段与丙图都表示呼气状态
D.甲图中曲线的BC段与丙图都表示吸气状态
D
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这些变化是怎样发生的呢?
阅读下列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呼出的气体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
气体成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
在大气中的含量(%)
78
21
0.03
0.07
0.9
在呼出的气体中的含量(%)
78
16
4
1.1
0.9
肺的内部结构
表皮
细胞
毛细
血管
左、右支气管分别进入
左、右两肺,形成树枝状的分支
树枝状分支的末端形成许多肺泡
肺泡外面包绕着毛细血管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红细胞
支气管
肺泡
毛细血管壁细胞
讲授新课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组成。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吸气时,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肺泡、肺泡毛细血管处
(1)交换部位
(2)交换条件
—浓度差
肺泡O2浓度大于肺毛细血管内O2浓度。
肺泡CO2浓度小于肺毛细血管内CO2浓度。
气体扩散作用
一种气体总是从压力(或浓度)高的地方向压力(或浓度)低的地方扩散——气体的扩散作用。例如厨房里饭菜的香味会传到客厅甚至卧室里。
(1)交换过程
肺泡
血液
氧气
二氧化碳
(2)交换结果
静脉血
动脉血
动脉血——含氧丰富、
颜色鲜红的血液。
静脉血——含氧较少、
颜色暗红的血液。
氧气最终在细胞的什么部位被利用了?
组织细胞
组织毛细血管
组织液
循环系统
红细胞
支气管
肺泡
毛细血管壁细胞
O2
O2
O2
O2
O2
O2
O2
线粒体
讲授新课
红细胞
支气管
肺泡
毛细血管壁细胞
O2
O2
O2
O2
提示: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组成。
吸入肺的氧气穿过几层细胞进入血液?
两层细胞(四层细胞膜)
组织内的气体交换
组织细胞、
组织处毛细血管
(1)交换部位
(2)交换条件
—浓度差
体毛细血管O2浓度
>组织细胞内O2浓度
体毛细血管CO2浓度<组织细胞内CO2浓度
体毛细血管
二氧化碳
氧气
组织细胞
(4)交换结果
动脉血
静脉血
(3)交换过程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外界空气

肺部的毛细血管
血液
循环
组织的毛细血管
组织
细胞
O2
O2
CO2
呼吸道
CO2
总结:呼吸全过程
讲授新课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胸廓的组成和变化与呼吸的关系
气体交换的过程
肺泡的结构特点
气体交换的原理:气体扩散
气体交换的过程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