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黄河颂
七年级
语文
请欣赏《黄河颂》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39年春,创作组诗《黄河大合唱》,经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谱曲后在全国各地广泛传唱,成为抗日歌曲的主旋律和时代的最强音。《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
【知识卡片】
气魄(
)
山巅(
)
澎湃(
)
狂澜(
)
浊流(
)
宛转(
)
劈成(
)
摇篮(
)
屏障(
)
一泻万丈(
)
哺育(
)
滋长(
)
diān
pénɡ
lán
zhuó
wǎn
pī
xiè
zī
zhànɡ
lán
pò
【朗读诗歌
感知黄河】
bǔ
读一读
第一节:朗诵词
点出主题
第二节:歌词
歌颂黄河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注意重音、语调、语速。
【朗读诗歌
感知黄河】
请同学们细读歌词部分,说说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
【细读诗歌
亲近黄河】
自然特点
地理优势
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
请同学们用做批注的方法,品味诗歌精妙的语言。
【涵咏品味
颂赞黄河】
做批注:
阅读时把自己的感悟、理解、评价或疑难问题,用简练的语言和相应的符号标注在文章的空白处。
请同学们用批注的方式,品味诗歌精妙的语言。
【涵咏品味
颂赞黄河】
温馨提示:
批注的对象可以是词、句,也可以是段、篇,可以从语言特点及表达效果、思想内容、层次结构、艺术手法等多个角度进行理解感受、鉴赏评价或质疑问难。
批注示例:
“望”引出对黄河形象的描写,有画面感。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部分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批注示例:
“啊!黄河!”反复出现,营造出一种回环往复的韵律美。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作者通过颂黄河抒发怎样的情感?
【探究背景
领悟黄河】
【探究背景
领悟黄河】
背景链接
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亲临险急流、怒涛漩涡、礁石瀑布,目睹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悠长高亢、深沉有力的船夫号子。次年1月抵达延安后,酝酿并写出了《黄河大合唱》组诗。此诗即为组诗八章中的第二篇。
【探究背景
领悟黄河】
诗人借歌颂黄河来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请以“啊!白衣天使!”为开头,为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的白衣战士写一首赞诗。
【妙笔生花
书写“黄河”】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温馨提示:可以参照以下诗句进行创作。
啊!白衣天使!
你是英勇无畏的花木兰!
身披防护服铠甲,
与死神对战;
纵前路漫漫魔疫深渊,
亦栉风沐雨逆行向前!
课外阅读《黄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黄河之水天上来》。
【作业】
此生无悔入华夏,来生愿在中华家。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