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 邓稼先 课件(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 邓稼先 课件(共3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6-03 21:17: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邓稼先
七年级
语文
一、导入
君视名利如粪土,许身国威壮山河。
哀君早辞世,功勋泽人间。
——张爱萍
邓稼先(1924—1986),安徽怀宁人,核物理学家、核武器科学和技术专家。中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中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追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从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到爆炸第一颗氢弹,中国只用了2年多的时间,其速度之快令世界瞩目。
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
1945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
背景知识
邓稼先
作者:杨振宁
一、阅读课文,理清思路,提高筛选信息、概括信息的
能力。
二、学习精读的方法,把握关键语句或段落,揣摩品析其含义
和表达效果。
三、理解邓稼先的成就和襟怀,感受他的崇高品格。
学习目标
筹(chóu
)划??
仰慕(mù)??
???
彷(pánɡ)徨(huánɡ)?
邓稼(jià)先
宰(zǎi)割??
??
元勋(xūn)??
??
??
孕(yùn)育
选聘(pìn)
????无垠(yín)
????殷红(yān)
鞠躬尽瘁(cuì)?
妇孺(rú)皆知??
可歌可泣(qì)?
????
至死不懈(xiè)
鲜(xiǎn)为人知?
(一)积累词语
可歌可泣:?值得人们歌颂赞美,使人感动得流泪。形容事迹的英勇悲壮,感
人极深。
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当之无愧:完全当得起,没有可惭愧的地方。
锋芒毕露:锐气和才华全显露了出来。多指人好表现自己。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指为人民事业兢兢业业,不辞辛苦,尽全力奋斗,
贡献自己的一切力量,到死为止。
理解词义
(二)概括内容,理清结构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结合六个小标题,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在一百多年来中国历史乃至世界背景中推出邓稼先。
第二部分:简单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
第三部分:在同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对比中来写邓稼先。
第四部分:作者得知中国的原子弹是自力更生研制出来的,他为中华民族而自豪,
为朋友邓稼先而骄傲。
第五部分:高度赞扬了邓稼先超凡的创造才能,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坚定、执着、
献身的精神。
第六部分:以朋友般的深情评价邓稼先,总结全文。
这六个部分有何内在的联系呢?
一、历史背景,推出稼先——
二、两弹元勋,当之无愧——
三、巅峰对比,凸显稼先——
四、实事求是,民族骄傲——
五、身先士卒,不怕牺牲——
六、忠诚纯正,无怨无悔——
理清结构
一、历史背景,推出稼先——“小引”
二、两弹元勋,当之无愧——简单介绍
三、巅峰对比,凸显稼先——补充、延伸、扩展
四、实事求是,民族骄傲——扩展
五、身先士卒,不怕牺牲——具体化
六、忠诚纯正,无怨无悔——总结
理清结构
(三)筛选信息,评价人物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画出文中突显邓稼先品格的句子。
一、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
他是当之无愧的。
三、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五、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六、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
大家一定找到了这些句子:
(四)选读课文,分析写法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三部分,完成表格。
奥本海默
邓稼先
国籍
功劳
性格
奥本海默
邓稼先
国籍
功劳
性格
美国
中国
各是本国的功臣
(原子弹设计领导人)
锋芒毕露
最不要引人注目,忠厚平实,
真诚坦白,从不骄人,
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
为什么将奥本海默与邓稼先进行对比?
奥本海默
人物对比的作用
作者把奥本海默与邓稼先进行对比,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精神品质,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五)精读品评,领悟崇高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第五部分。精读《吊古战场文》,并分析其作用。
学法指导:精读,把握关键语句或段落,字斟句酌,揣摩品味其含义和表达的妙处。
浩浩乎!平沙无垠,敻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
吊古战场文
引用《吊古战场文》的作用
表现自然环境的恶劣,说明邓稼先工作条件的艰苦,同时把读者引入中国历史的深处,增加了文章的厚重感。
五四时代的一首歌
中国男儿
中国男儿
要将只手撑天空
长江大河
亚洲之东
峨峨昆仑
古今多少奇丈夫
碎首黄尘
燕然勒功
至今热血犹殷红
引用五四时代一首歌的作用
说明邓稼先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国男儿,赞扬了他为祖国而献身
的崇高精神品质。
反馈形式:1.深情朗读文中赞美邓稼先的句段。
2.提炼词语评价邓稼先。
3.写对联。
4.拟颁奖词。
(六)反馈评价
上联:两弹蘑菇云升腾举国欢庆
下联:稼先核武器成功世界瞩目
横批:两弹元勋
上联:呕心沥血造两弹
下联:鞠躬尽瘁报国家
横批:国之栋梁
颁奖词
戈壁滩风沙呼啸,你置生死于度外;文革斗争复杂,你平实无私创造奇迹;美国谣言见诸报端,你澄清谣言自强不息。你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两弹元勋,邓稼先,你当之无愧!
课后作业
与同学合作,搜集并整理我国“两弹一星”科学家的资料,
选择其中一位,讲一讲他的故事,拍成小视频,向全班同学介绍。
华罗庚
中国现代数学之父
钱学森
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
钱三强
“两弹一星”元勋
童第周
中国克隆之父
结束语
这些在中国历史上始终闪烁着光芒的名字,还有许许多多民族脊梁式的人物,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撑起祖国母亲的一方天空。让我们一起追随这样的“明星”。宣扬他们的丰功伟绩,让他们家喻户晓,成为我们人生的启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