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2.太空一日 课件(共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2.太空一日 课件(共4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6-03 21:27: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太空一日
七年级
语文
学习目标
1.运用浏览的方法快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握本文结构特点。
2.品味文章语言,感受字里行间蕴涵的情感。
3.体会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及为事业奉献牺牲的精神。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次发射任务吗?
一、导入
杨利伟(1965—),中国载人飞船工程首飞航天员。他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2003年11月7日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航天英雄”荣誉称号,并颁发“航天功勋”奖章。
(一)作者简介
二、学习过程
(二)背景链接
2003年10月15日9时,“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把我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飞船绕地球14圈后,于10月16日6时25分安全返回地面。这次成功的发射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为进一步的空间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课文节选自杨利伟撰写的个人传记《天地九重》。
(三)读准字音,积累词语。
弧(hú)
炽(chì)热
轮廓(kuò)
俯瞰(kàn)
模(mó)拟
遨(áo)游
严谨(jǐn)
稠(chóu)密
烧灼(zhuó)
千钧(jūn)重负
惊心动魄(pò)
词语积累:
无虞:不用忧虑。虞,忧虑。
俯瞰:俯视。
屏息凝神:暂时抑止呼吸,聚集精神,形容高度集中注意力。
耐人寻味:意味深长,值得人仔细体会琢磨。
惊心动魄: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四)浏览文章,整体感知
1.借助小标题,梳理航天员飞行历程。
(1)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升空阶段
(2)我看到了什么——所见
(3)神秘的敲击声——所闻
(4)归途如此惊心动魄—返回阶段
飞行阶段
事情发展顺序
2.全文按什么顺序展开叙述?
3.在同学们眼中,这是怎样的一日?请用文中一个词来概括。
意外
4.太空一日,充满紧张和意外,请大家抓住“意外”这个关键词,浏览文本,填写下表。
阶段
意外情况
心理活动或举动
升空阶段
飞行阶段
返回阶段

从2003年10月15日9时,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经过21小时的太空飞行,绕地球14圈后,于10月16日6时25分安全返回地面。
杨利伟在文中说“对航天员最基本的要求是严谨”。试着在文中找一些例子,体会航天员严谨、科学的态度。
飞行阶段
没看到长城作者却整整写了三段,这是为什么呢?
作者通过观察,认为在太空看不到长城;不仅自己观察,还叮嘱后来上太空的航天员仔细观察,并询问国际上的很多航天员是否看到单体建筑物。一个问题反复求证,绝不轻易下结论,可见航天员对待问题的严谨。
对太空中敲击声的确认也非常严谨,试听一年多,总觉得不像,所以就一直未签字确认。此外作者在叙述中,对时间、数据等都表述得详细、准确,也反映了航天员严谨、科学的态度。
练笔活动:请写几句话对杨利伟进行评价。
注意以下两点要求:
①概括性强,简洁凝练。
②能够表现出人物的精神品质。
示例:
1.您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象征着中国成功走向太空。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作为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您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铭记。
2.您训练中的坚忍执着,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是几代中国航天人的精神。这精神开启了中国人的太空时代,还将成就我们民族更多更美好的梦想。
(五)静心细读,思考品析
1.请给文中小标题加上标点,并说说你的想法。
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静心细读,思考品析
从杨利伟对自己在起飞阶段的痛苦描述来看,似乎可以是“!”。可是在行文叙述中,作者却很克制,“极点”和“真的”两个词语都蕴含着强烈的情感,但作者还是用了“。”从中可以感受到航天员的严谨以及亲历惊险时的冷静、镇定。
静心细读,思考品析
1.“在痛苦的极点,就在刚才短短一刹那,我真的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2.“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
3.“‘神舟五号’报告,整流罩打开正常!”
这两句话中的感叹号怎样理解?
静心细读,思考品析
第二句指挥大厅的人为杨利伟“眨眼”这一细节而激动欢呼,是因为心系英雄生命安全。
第三句感叹号使用可见首航第一关顺利完成的欣喜和自豪。
我看到了什么?
静心细读,思考品析
“在太空中,我可以准确判断地球上各大洲和各个国家的方位。”
“飞经亚洲,特别是经过中国上空时,我就会仔细分辨大概到哪个省,正从哪个地区上空飞过。”
上面两句话中黄颜色的词语能否调换一下位置?
静心细读,思考品析
“各大洲和各个国家的方位”应该是可以“准确判断”,因为他们的范围比较大,而且文中说到飞船有实时标示,有图可依,一目了然。中国的哪个省哪个地区,范围较小,飞船飞行速度快,一掠而过,因而需要“仔细分辨”。而且,这个“仔细”似乎让人看到航天员在用目光温柔地抚摸祖国的大地,有一种对祖国的挚爱之情。
神秘的敲击声······
静心细读,思考品析
听到了原因不明的敲击声,杨利伟做了什么呢?请同学们在文中勾画出来,并读一读。
静心细读,思考品析
“回到地面后,人们对这个神秘的声音做过许多猜测。
技术人员想弄清它到底来自哪里,就用各种办法模拟它,
拿着录音让我一次又一次地听,我却总是觉得不像。对航天
员最基本的要求是严谨,不是当时的声音,我就不能签字,
所以就让我反复听,断断续续听了一年多。但是直到现在也
没有确认,那个神秘的声音也没有在我耳边准确地再现过。”
坚定的态度
严谨的作风

38
自然段
同学们结合文章举例说说关联词语的使用有什么特点?
1.如果不消除这种倒悬的错觉,就会觉得自己一直在倒着飞,很难受,严重时还可能诱发空间运动病,影响任务完成。
如果……就……还
……
假设的意思,再进一层
2.“神州六号”和“神州七号”升空后,航天员都产生过这种错觉,但他们已有心理准备,因为我跟他们仔细说过。
但……因为……
转折的意思,再加上因果
3.既不是外面传进来的声音,也不是飞船里面的声音,仿佛谁在外面敲飞船的船体。
既不是……也不是……
并列的意思,排除再排除
归途如此惊心动魄!
静心细读,思考品析
关注本小节中几个感叹句,细细品读,体会感叹号里面蕴涵的不同情感:
1.外面高温,不怕!有碎片划过,不怕!过载,也能承受!
(绝境之中,自我鼓劲)
2.这么大一个舷窗坏了,那还得了!
(千钧一发,紧张又带点调侃)
3.哦,可能没什么大问题!
(危险暂时解除,自我安慰)
4.他们找到飞船了,外面来人了!
(平安回到地球、回到祖国,喜不自禁。悬在心上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了)
三、课堂小结:
太空一日
意外
严谨、坚韧、冷静、无畏精神、拼搏勇气
四、课后作业:
1.利用媒体工具搜索并整理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历程,同学间进行展示交流。
2.面对航天英雄杨利伟你会向他询问些什么呢?请以一名记者的身份向杨利伟提出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