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1.伟大的悲剧 课件(共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1.伟大的悲剧 课件(共4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6-03 21:34: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伟大的悲剧
七年级
语文
学习目标:
1.浏览课文,概括内容要点,理清故事情节。
2.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伟大的悲剧”的含义。
3.理解课文所表现的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以及人类探求未知的科学精神。
有人说:
天上最难的事,是太空旅行;
地上最难的事,是叩访南极。
一、导入
你了解南极吗?
这些冰缝深达千米,深不见底。
你知道这座科学实验站的名字吗?它是为了纪念谁而命名的?
它是阿蒙森·斯科特站
(一)作者简介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他的主要成就体现在传记文学和小说方面。作品有《三位大师》等。
二、学习过程
拽(zhuài)
堡垒(lěi)
辜(gū)负
凛冽(lǐn
liè)
毋宁(wú
nìng)吞噬(shì)羸(léi)弱
告罄(qìng)
厄(è)运
姗姗(shān)来迟
忧心忡忡(chōng)
海市蜃(shèn)楼
毛骨悚(sǒng)然
怏怏(yàng)不乐
(二)读准字音,积累词语
理解并掌握下列词语的意思:
1.毛骨悚然:形容十分恐惧。悚然,恐惧的样子。
2.怏怏不乐: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
3.忧心忡忡: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
浏览阅读法指导:
1.原则上每分钟不少于400字。
2.浏览之后要知道主要人物、事件经过及结果。
3.可一边浏览一边把关键性的词语进行勾画,还可以抓住每一部分小标题进行有效整合,加强对文本把握。
1.浏览课文,填写下面表格。
(三)依据时空顺序,梳理文章脉络。
时间
地点
人物及事件
1912.1.16
白色雪原
1912.1.18
南极点
1912.2.17
埃文斯死
1912.3.2
1912.3.21
无法离开帐篷
1912.3.29
帐篷里
1912.10.29
1912.11.12
1.梳理时空顺序填写表格
时间
地点
人物及事件
1912.1.16
白色雪原
斯科特等人发现自己晚到一个月
1912.1.18
南极点
斯科特等人到达极点,伤心并要做证
1912.2.17
屠宰场地
埃文斯死去
1912.3.2
贮藏点
四人感到可怕的绝望
1912.3.21
帐篷里
无法离开帐篷
1912.3.29
帐篷里
等待死神来临并写书信
1912.10.29
基地
探险队出发寻找英雄遗体
1912.11.12
帐篷
发现尸体并垒了石墓
南极点1912年1月18日
1912年1月16日
屠宰场地2月17日
贮藏点3月2日
3月29日
离下一个贮藏点还有20公里3月21日
贮藏点
2.以时间、空间为线安排写作顺序,我们能读出什么?
(四)勾画描摹相应人、事、物特征的词语,感受画面,梳理文章内容。
1.描摹南极“风雪”
2.描摹南极“冰原”
3.描摹“探险人”
4.其他
1.描摹南极的“风雪”:凛冽、吞噬、阴森森、呼啸。
2.描摹南极的“冰原”:荒无人迹、无垠、毛骨悚然、单调、茫茫无际、白雪皑皑。
描摹相应人、事、物特征的词语
3.描摹“探险人”:焦急、坚持不懈、癫狂、风餐露宿、夺眶、精疲力竭、怏怏不乐、忧心忡忡、小心翼翼、精打细算、疲备不堪、、羸弱、蹒跚。
4.描摹其他的事物:耀武扬威、猎猎作响、冷酷无情、履行、姗姗来迟。
选择恰当的词语以填空的形式完成对斯科特等人南极之行情况的概述:
英国海军上校斯科特一行五人走了许多天,他们怀着(
)的心情盼望早一点儿到达南极点。这一天终于到来了,然而遗憾的是挪威的国旗已经(
)地插在了那里。他们那兴奋而近于(
)的情绪一下子跌落下来,泪水(
),几个月(
),艰辛跋涉成为徒劳。
面对阿蒙森留下的请求转交给挪威国王的信,斯科特尽管感到(
),但还是承担下来。他们(
)地向大本营折返。回程更为可怕,他们必须(
)地沿着原来足迹行走,否则会错过补给贮藏点。长时间不得休整,身体十分(
)。在(
)的冰原上,他们(
)地走着。
最后,终因风雪阻遏,被(
)的狂风(
),牺牲在归途之中,演绎了一场人类探险史上伟大的悲剧。
斯科特一行五人走了许多天,他们怀着(焦急)的心情盼望早一点儿到达南极点。这一天终于到来了,然而遗憾的是挪威的国旗已经(耀武扬威)地插在了那里。他们那兴奋而近于(癫狂)的情绪一下子跌落下来,泪水(夺眶而出),几个月(风餐宿露),艰辛跋涉成为徒劳。面对阿蒙森留下的请求转交给挪威国王的信,斯科特尽管感到(冷酷无情),但还是承担下来。
他们(怏怏不乐)地向大本营折返。回程更为可怕,他们必须(小心翼翼)地沿着原来足迹行走,否则会错过补给贮藏点。长时间不得休整,身体十分(羸弱)。在(茫茫无际)的冰原上,他们(蹒跚)地走着。
最后,终因风雪阻遏,被(凛冽?)的狂风(吞噬),牺牲在归途之中,演绎了一场人类探险史上伟大的悲剧。
(五)体会“伟大的悲剧”的含义
悲剧
伟大
伟大的悲剧
请大家根据自己的理解谈一谈:“悲”在何处?“伟大”又指什么?
细读文本,体味语言
悲剧一:
梦想破灭——失败之悲
悲剧二:
冷酷的职责——做证之悲
悲剧三:
探险英雄牺牲——死亡之悲
细读文本,体味语言
伟大指什么?
细读文本,体味语言
1.威尔逊博士的岩石样品
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博士,在离死神只有寸步之遥
的时候,仍坚持科学观察,并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
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每一公斤都是负担,威尔逊博士的
科学精神和英雄气概不能不令人敬佩。
细读文本,体味语言
2.奥茨的死亡
原文:奥茨突然站起身来,对朋友说:“我要到外边去走走,可能要多待一些时候。”其余的人不禁战栗起来。谁都知道,在这种天气下到外面去走一圈意味着什么。但是谁也不敢说一句阻拦他的话,也没有一个人敢伸出手去向他握别。他们大家只是怀着敬畏的心情感觉到:劳伦斯·奥茨——这个英国皇家禁卫军的骑兵上尉正像一个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
3.从“我的妻子”到“我的遗孀”
最后一篇日记是他用已经冻伤的手指哆哆嗦嗦写下的愿望:“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画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
令人悲痛且敬仰的是,这些探险者竟然是那样理智地面对自己的死亡,从“我的妻子”到“我的遗孀”的改写,虽然是一个简单动作,时间不过就是一瞬,然而这是阴阳两隔心理上的划界。“妻子”马上变成“遗孀”,“笔从僵硬的手指中滑下来”,这是最后的遗言。这里面的情感是复杂的——愧疚、无奈、爱怜,百感交集。
4.“不可战胜的厄运”终于毁了他们。但在这悲剧之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坚韧、顽强、热爱生命、珍重爱情。这是悲剧中的伟大!
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们表现出怎样的优秀品质?
诚信
坚毅、执着
集体主义精神
无私的爱
(七)聚焦作者,理解心灵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并没有为成功者阿蒙森作传,却为失败者斯科特写下了激动人心的篇章,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可以从文章最后两句话找到答案:“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茨威格关注的不是事业成功与否,而是历史事件背后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按照这个价值标准,茨威格当然认为给斯科特作传会更有意义,会给更多人以长久的思考。
三、课堂小结
伟大的悲剧
诚信
坚毅执着
集体主义
无私的爱
失败之悲
做证之悲
死亡之悲
四、课后作业
1.请同学们写一段小场景文字,包含“凛冽、荒无人迹、忧心忡忡、姗姗来迟”这几个词。
2.探险是一项极富挑战性的事业,既是对自然界的挑战,更是对自身的挑战。你们还知道有哪些探险的英雄故事吗?搜集整理一下,在班级学习园地中进行展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