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人教版必修2遗传与进化
第七章
第一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贝格尔”号
远去了“贝格尔”的帆影,
无涯是进化论的航程。
拨开那亿万年的迷雾,
寻觅着生命史的真容!
第一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思考:
在进化论提出之前,人们认为地球上万千种类的生物是如何形成的?
神创论
和物种不变论
一、拉马克学说
拉马克认为生物进化原因:
一是“用进废退”;
二是“获得性遗传”
拉马克1744
—
1829
食蚁兽
食蚁兽的舌头之所以细长,是由于长期舔食蚂蚁的结果。
鼹鼠
鼹鼠长期生活在地下,眼睛就萎缩、退化。
一、拉马克学说
拉马克认为生物进化原因:
一是“用进废退”;
二是“获得性遗传”
由环境引起或
“用进废退”而获得的变异性状是可以遗传的
拉马克学说的积极意义:
否定神创论,开辟了进化论的先河,使人们开始认识物种是可变的,可由低等到高等不断进化。
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1、强调环境的变化导致生物向着某一方向改变,甚至说“进化是按照生物的意愿进行”
2、“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观点缺少科学证据.
拉马克学说不足
:
如果未引起遗传物质的改变,是不会遗传给后代的
构建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
事实1:生物都有过度繁殖的倾向
鱼群
鳕鱼的年产卵量是500万粒
过度繁殖
一只青蛙产卵4000-5000粒
若全部后代都能成活下来,会怎样呢?
过度繁殖
如果鳕鱼所产的卵全部能孵化成大鱼,那么不出6年,整个大西洋就会被鳕鱼塞满,只要很短时间就会超出环境的承受能力!
构建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
事实1:生物都有过度繁殖的倾向
事实3:物种内的个体数能保持稳定
事实2:资源是有限的
推论1:个体间存在着存在生存斗争
种间竞争
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
生物大量死亡,少量存活。
?生存斗争产生的结果
遗传变异:
构建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
事实1:生物都有过度繁殖的倾向
事实3:物种内的个体数能保持稳定
事实2:资源是有限的
推论1:个体间存在着存在生存斗争
事实4:个体间普遍存在差异(变异)
事实5:许多变异是可以遗传的
推论2:具有利变异的个体,生存并留下后代的机会多
(适者生存)
推论3:多次选择,微小有利变异被逐代积累,不断进化出适应环境的新类型
保护色
讨论:
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能否解释这些适应性的形成?
思考:
1.达尔文的进化论与神创论的主要冲突是什么?
对人们正确认识人类在自然界的地位有什么启示?
2.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之后,为什么遭到许多人的攻击、谩骂和讥讽?
自然选择学说的贡献:
1、合理解释了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的原因,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2、揭示了所有生物都具有共同的祖先,对人类正确认识生物界具有重要意义。
自然选择学说是否完美无缺?
思考:
材料一:
1984年在我国云南澄江发现了闻名于世的澄江动物化石群。显示了在寒武纪里爆发了大量的新物种。
自然选择学说的局限性
①强调渐变,不能很好地解释物种大爆发等现象
②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
③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个体水平。
性状水平
深入
基因(分子)水平
以生物个体为单位
以种群为基本单位
形成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基础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三、达尔文以后进化理论的“进化”
第一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神创论
↓
拉马克学说
↓
自然选择学说
↓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
遗传变异
适者生存
{
在远离大陆的印度洋南部的克格伦岛,岛上经常刮大风。
达尔文发现这里的昆虫有两种类型:一类是翅非常发达,一类是无翅或翅小不能飞翔,并指出上述现象与岛上经常刮海风有关。请试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观点来回答以下问题:
1.这些昆虫与海风是什么关系?
2.这里刮的海风对岛上昆虫的翅起了什么作用?
3.通过这种现象说明变异是定向的还是不定向的?
1.这些昆虫与海风的关系是生存斗争。
2.这里刮的海风对岛上昆虫的翅起了选择作用。
3.变异是不定向的。
四、反馈练习
1.一只雌蛙能产卵4000~5000个,卵受精后只有5%~10%
能发育为成体。达尔文对这一事实的解释是(
)
A.过度繁殖
B.生存斗争
C.遗传和变异
D.自然选择
2.达尔文进化学说的中心内容是(
)
A.适者生存
B.过度繁殖
C.生存斗争
D.自然选择
3.生物进化的内因是(
)
A.过度繁殖
B.生存斗争
C.遗传和变异
D.适者生存
4.最先提出生物进化学说的科学家是(
)
A.达尔文
B.孟德尔
C.拉马克
D.摩尔根
B
D
C
C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