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14小题单选,每小题2分,共28分。
1.D
2.B
3.B
4.A
5.C
6.D
7.A
8.C
9.D
10.C
11.B
12.
B
13.C
14.A
二、选择题:15—20小题不定项选择,每小题3分,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共18分。
15.ABC
16.CD
17.C
18.ABD
19.BCD
20.ABC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除特殊说明以外,其余每空1分,共54分。
21.(10分)
(1)半保留复制
解旋酶
解旋、断裂氢键
DNA聚合酶
(2)细胞核、线粒体(2分)
有丝分裂间期
(3)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脱氧核糖和磷酸
氢键
22.(11分)
(1)DNA复制
受精作用
流动性
(2)次级精母
IJ
GH
(3)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D
(4)不同
GH段染色体数目为正常体细胞数目,OP段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的二倍(2分)
23.(10分)
(1)RNA聚合酶
核糖体
相同
从左到右
(2)碱基互补配对
A-U
(3)形成核酸杂交分子,调控基因的表达(2分)
(4)HRCR与miR﹣223碱基互补配对,清除miR﹣223,使ARC基因的表达增加,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2分)
24.(12分)
(1)3/16
紫眼基因
(2)0
1/2
(3)红眼灰体(2分)
红眼灰体:红眼黑檀体:白眼灰体:白眼黑檀体=9:3:3:1
(2分)
红眼/白眼(2分)
红眼雌蝇:红眼雄蝇:白眼雄蝇=2:1:1
(2分)
25.(11分)
(1)高圆、绿皮、齿纹(3分)
性状分离
(2)(F1中)控制瓜形的基因(A、a)与控制瓜上纹路的基因(D、d)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1分),且基因A与D位于一条染色体上(1分);控制瓜皮颜色的基因(B、b)位于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1分)
(3)实验思路:让F2中椭圆白皮网纹瓜与F1高圆绿皮齿纹瓜进行测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2分)
预期结果:子代中高圆绿皮齿纹瓜:高圆白皮齿纹瓜:椭圆绿皮网纹瓜:椭圆白皮网纹瓜=1:1:1:1(2分)2019-2020
5.纯种的甜玉米与纯种的非甜玉米实行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在甜玉米的果穗上
结有非甜玉米的种子,但在非甜玉米的果穗上找不到甜玉米的籽粒。下列与该现
高一生物
象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控制非甜玉米性状的是显性基因,控制甜玉米性状的是隐性基因
注意事项:
B.玉米间行种植,既可以接受本植株的花粉,也能接受其他植株的花粉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
C.在甜玉米的果穗上找不到甜玉米的籽粒
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本次考试不用条形码)
D.非甜玉米无论接受何种花粉时,后代均表现为显性性状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
6.如图为某植株自交产生后代过程示意图,下列对此过程及结果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
配子间
子代:N种基因型
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M种结
P种表现型
B
合方式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
(123:1)
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A.A、a与B、b的自由组合发生在①过程
1.下列关于生物性状的说法正确的是
B.②过程发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A.狗的长毛和卷毛是一对相对性状
C.M、N、P分别代表16、9、3
B性状分离是指杂种后代出现不同的遗传因子组成
D.该植株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为1:1:1:1
C.生物体不表现的性状叫做隐性性状
7.某观赏植物的白花对紫花为显性,花瓣一直为单瓣但经人工诱变后培育出一株
D.表现隐性性状的一定是纯合子
重瓣白花植株,研究发现重瓣对单瓣为显性,且含重瓣基因的花粉致死。以新培
2.对于孟德尔所做的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来说,不必具备的条件是
育出的重瓣白花植株做母本与单瓣紫花植株杂交,F:中出现1/重瓣臼花,1/2
A.选用的一对相对性状要有明显的差异
单瓣白花,让F1中的重瓣白花自交,所得F2中各表现型之间的比例为
B.要让显性亲本作父本,隐性亲本作母本
A.3:3:1:1
B.9:3:3:1
C.6:3:2:1
实验选用的两个亲本一定是纯种
8.下列有关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D.要让两个亲本之间进行有性杂交
A.格里菲斯的转化实验证实了加热后S型菌失去毒性的原因是DNA失活变性
3.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体内转化的实质是S型细菌的DNA可使小鼠死亡
A.“为什么F1只有显性性状、F2又出现隐性性状?”属于孟德尔提出的问题之
C.艾弗里实验根据“减法原理”控制自变量设置各实验组
B.“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属于假说内容
D.格里非斯实验遵循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艾弗里实验不遵循
C.“决定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属于假说内容
9.下列关于“探究DNA的复制过程”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D“测交实验”的目的在于对假说及演绎推理的结果进行验证
A.亲代大肠杆菌是以NH4Cl为唯一氮源培养液中培养若干代得到的
4.小麦的抗锈病对感锈病为显性。让杂合的抗锈病小麦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感锈
实验过程中采用了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
病类型,Fs播种后长出的抗锈病植株中纯合体占
C.实验中的第一代只出现一条居中的DNA条带的结果排除了全保留复制的假说
A.31/33
B.31/32
C.31/64
D.31/66
D.培养到第三代细胞,离心后才会出现两个条带
高一生物(等级)第1页(共8页)
高一生物(等级)第2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