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4.《石壕吏》课件(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4.《石壕吏》课件(4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6-04 14:25:43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41张PPT)
石壕吏(1)
初二年级
语文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诗圣”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和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歌真实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过程,被称为“诗史”。杜甫现存1400多首诗歌,著有《杜工部集》。
杜甫简介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为平定安史之乱,唐军围攻叛军所占领的邺郡,胜利在望。次年春天,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全线崩溃,退守河阳。为了挽救危局,唐军便在洛阳至潼关一带,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此时从洛阳回华州,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亲眼目睹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沉重灾难,于是写下了著名的组诗“三吏”“三别”。
“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诗歌的创作背景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háo)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yú)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yè)城戍(shù)。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yù)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yè)。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思考
1.这首诗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能否用诗中的一句话来概括?
2.从老妇的“致词”和“致词”前的表现中,你看到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3.故事的结局如何?你是从哪些语句中读出来的?
1.这首诗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能否用诗中的一句话来概括?
第一段交代了故事的起因、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第二段写差役“怒呼”和老妇“苦啼”的对比,引出老妇的“致词”;
第三段老妇的“致词”是诗歌的主体部分;
第四段是故事的尾声,暗示老妇已经被差役抓走。
叙事诗
概括全诗: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石壕村,
投宿
暗示了当时兵荒马乱、鸡犬不宁的社会环境。
有吏夜
捉人。
指征兵
表现了征兵的残酷和差役捉人的暴力、狠毒。
老翁逾

走,老妇出门看。
越过

诗歌开篇的四句话,不仅交代了“有吏夜捉人”这一事件,还反映了战乱给普通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为下文老妇的诉苦做了铺垫。
2.从老妇的“致词”和“致词”前的表现中,你看到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多么
一“呼”一“啼”,一“怒”一“苦”,横暴的官吏和悲苦的老妇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这反映了横暴的官吏肆意欺压百姓的社会现实。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防守
捎信回来
家破人亡之苦
穷困潦倒之苦
老妇
被迫服役之苦
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
最近
诗人通过老妇的“致词”生动地表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穷苦的百姓在战争的铁蹄下过着朝不保夕、水深火热的生活,他们经历着家破人亡,生离死别,还要随时提防被抓去当兵役,人命在乱世中如同草芥。
3.故事的结局如何?你是从哪些语句中读出来的?
夜久语声绝,如闻

天明登前途,
与老翁别。
暗示老妇已经被差役捉走。


幽咽
小声或无声之哭
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
不仅是老翁和儿媳妇担心老妇生死未卜的默默哭泣,也是他们对这残忍世道的无声控诉。
“泣”的人是经历了这一切而又无能为力的杜甫,也是所有饱受战争之苦的黎民百姓。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新安吏》)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垂老别》)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hāo
lí)。
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无家别》)
生离死别图
惨烈战争图
家园荒芜图
杜甫将自己惨痛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
如实地反映在诗中,
用一双洞察一切的眼睛注视着这片多灾多难的土地,
用一支能够刺破一切黑暗的巨笔描摹着世间万象,
用一颗悲天悯人的心灵关怀着最底层的民众。
杜甫是我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是永远的诗圣!
诗歌的情感与主旨
这首诗通过叙述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了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压迫,反映了安史之乱所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石壕吏(2)
初二年级
语文
思考
1.诗歌的题目是“石壕吏”,却处处写老妇,这是什么手法?有什么妙处?
2.在诗歌中,诗人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的?
3.诗人为什么对悍吏捉人一事保持沉默?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诗人复杂的情感态度。
1.诗歌的题目是“石壕吏”,却处处写老妇,这是什么手法?有什么妙处?
老妇和差役的对话
差役:
老妇:
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快交出来!
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老妇和差役的对话
差役:
老妇:
难道你家里再没有别人了?快交出来!
室中更无人。
惟有乳下孙。
你竟敢撒谎!不是有个孩子哭吗?
差役:
老妇:
差役:
老妇:
既然孙子还在吃奶,那家里一定还有其他人!
有孙母未去,
出入无完裙。
老妇和差役的对话
差役:
老妇:
那我们也要带走一个人,你看着办吧!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诗人明写老妇而暗写差役,诗中虽然没有直接叙述差役讲的话,但是诗人用暗示的手法,将差役的狰狞面目隐藏在老妇的回话中。
1.叙事简洁精炼,“其事何长,其言何简”。
2.突出诗歌的主题,表达诗人的情感。
好处:
2.在诗歌中,诗人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的?
诗人把议论和抒情寓于叙事之中,将自己的思想情感融化在客观的事实中,融化在具体的形象里。诗人尽量让事实说话,让事实本身去感染读者,唤起读者的爱憎之情。
旁观者
在看似“客观”的叙述中流露出自己的情感和态度
3.诗人为什么对悍吏捉人一事保持沉默?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诗人复杂的情感态度。
诗人既希望早日平定叛乱,取得战争的胜利,又谴责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沉重灾难;既同情百姓的遭遇,又希望百姓能够参加战争,共赴国难。
诗人矛盾的心理
“两汉时期文人有良心而没有文学,魏晋六朝时期则有文学而没有良心,盛唐时期则文学与良心二者兼备,杜甫便是代表,他的伟大也在这里。”
——闻一多
良心
“兼济天下”的理想
“仁爱”的思想主张
爱祖国
爱人民
忧国忧民
《新安吏》
杜甫在新安的路上所见的军队抓丁和骨肉分离的场面。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líng
pīng,孤单)。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征兵惨象
《新安吏》
杜甫在新安的路上所见的军队抓丁和骨肉分离的场面。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
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仆射(pú
yè,指郭子仪)如父兄。”
诗人劝慰
《潼关吏》
潼关的士兵们在辛苦地修关筑城,防止敌人的进攻。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长安)。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防守森严
“三吏”的异同
在内容和情感上:
《石壕吏》
《新安吏》
征兵场景
复杂矛盾的情感
《潼关吏》
士兵修关筑城
对前线战事的忧虑
在表现手法上:
《石壕吏》
旁观者视角
寓情感于叙事
《新安吏》
《潼关吏》
作为参与者
直接抒情
《新婚别》
新婚不久的女子送自己的丈夫上前线的情景。
不舍、忧虑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鼓励、劝慰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与君永相望
《垂老别》
一个老翁暮年从军与妻子惜别的悲戚场景。
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
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
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
夫妻惜别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留恋不想离去)!
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垂老别》
一个老翁暮年从军与妻子惜别的悲戚场景。
昂扬振奋
《无家别》
一个战败后无家可归,又重新被征役的士兵。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
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
家园萧条荒凉
《无家别》
一个战败后无家可归,又重新被征役的士兵。
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
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
心理活动
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指劳动人民)。
悲愤控诉
“三吏”“三别”象征着杜甫的诗歌创作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即由盛唐时期的理想主义情绪过渡到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杜甫对社会现实的关注源自他那一以贯之、永不熄灭的政治热情。忧国忧民的积极精神成为他诗歌创作永恒的源泉。
闻一多先生曾评价杜甫是
“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大诗人,
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