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二人教版物理复课大检测(二)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2020学年高二人教版物理复课大检测(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6-03 12:09: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高二人教版物理复课大检测(二)
1.一条形磁铁静止在斜面上,固定在磁铁中心竖直上方的水平导线(磁场在导线处的方向水平向右)中通有垂直纸面向里的恒定电流,如图所示。若将磁铁的N极位置与S极位置对调后,仍放在斜面上原来的位置,则磁铁对斜面的压力F和摩擦力f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A.F增、f减小
B.
F减小、f增大
C.F与f都增大
D.
F与f都减小
2.如图所示,正方形线圈匝数为n、边长为L,两磁极
N、S间的磁场可视为竖直方向的匀强磁场,区域外的磁场忽略不计,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于线圈平面竖直向下,大小为B。某时刻线圈中电流从a流向b,大小为I,线圈水平向右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线圈右边始终在磁场
内,左边始终在磁场外,前、后两边在磁场内的长度始终相等,则线圈所受安培力的功率为(
)
A.
B.
C.
D.
3.下列有关“温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反映了每个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
B.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C.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
D.温度升高时物体的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将增大
4.设时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则在一个分子从远处以某一动能向另一个分子靠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时,分子力做正功,动能不断增大
B.时,动能最大
C.时,分子力做负功,动能减小
D.以上均不对
5.如图所示,用活塞把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汽缸中,用水平外力F作用于活塞杆,使活寒缓慢向右移动,由状态①变化到状态②,如果环境保持恒温,分别用表示该理想气体的压强、体积、温度。气体从状态①变化到状态②,此过程可用下图中哪几个图象表示(

A.
B.
C.
D.
6.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过如图所示的一系列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b过程中,气体体积增大,压强减小
B.b→c过程中,气体压强不变,体积增大
C.c→a过程中,气体压强增大,体积变小
D.c→a过程中,气体内能增大,体积不变
7.关于封闭在容器内的气体的压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气体的压强是因为容器内的气体具有重力而产生的
B.气体的压强是因为气体分子频繁碰撞容器壁而产生的
C.同种气体在分子平均速率相同的条件下,分子越密集则气体压强越大
D.在单位体积分子数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的气体不可能具有相等的压强
8.如图是某种晶体的熔化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ab段是吸热过程,cd段是放热过程
B.ab、bc、cd三段都是吸热过程
C.ab段物质处于固态,bc和cd两段处于液态
D.bc段是晶体熔化过程
9.质量为3kg的物体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从某一时刻开始,在4s内物体所受的水平冲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在4s内物体的位移(??
)
A.0??????????B.1m?????????C.2m?????????D.6m
10.应用物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或是解释一些小游戏中的物理原理,可以使物理学习更加有趣和深入。甲、乙两同学做了如下的一个小游戏,如图所示,用一象棋子压着一纸条,放在水平桌面上接近边缘处。第一次甲同学慢拉纸条将纸条抽出,棋子掉落在地上的P点。第二次将棋子、纸条放回原来的位置,乙同学快拉纸条将纸条抽出,棋子掉落在地上的N点。两次现象相比(??
)
A.第二次棋子的惯性更大
B.第二次棋子受到纸带的摩擦力更小
C.第二次棋子受到纸带的冲量更小
D.第二次棋子离开桌面时的动量更大
11.如图所示,小车的上面固定一个光滑弯曲管道,整个小车(含管道)的质量为2m,原来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今有一个可以看作质点的小球,质量为m,半径略小于管道半径,以水平速度v从左端滑上小车,小球恰好能到达管道的最高点,然后从管道左端滑离小车,关于这个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球滑离小车时,小车回到原来位置
B.小球滑离小车时相对小车的速度大小为v
C.车上管道中心线最高点距小车上表面的竖直高度为v2/3g
D.小球在滑上小车到管道最高点的过程中,小车的动量变化大小是mv/2
12.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电效应现象,用光子能量为2.5
eV的光照射到光电管上时,电流表G的示数不为0,移动变阻器的触点c,当电压表的示数大于或等于0.7
V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则(?
?)
A.光电管阴极的逸出功为1.8
eV
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2.5
eV
C.开关S断开后,电流表G读数不为零
D.开关S断开后,改用光子能量为1.5
eV的光照射,电流表G也有示数,但示数较小
13.实验表明:光子与速度不太大的电子碰撞发生散射时,光的波长会变长或者不变,
这种现象叫康普顿散射.该过程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如果电子具有足够大的初速度,以至于在散射过程中有能量从电子转移到光子,则该散射被称为逆康普顿散射,这一现象已被实验证实。关于上述逆康普顿散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过程不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B.该过程不遵循动量守恒定律
C.散射光中存在波长变长的成分
D.散射光中存在频率变大的成分
14.已知铯137发生衰变的方程是,其半衰期约为30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式中的来自于铯的核外电子
B.经过60年后,受铯137污染的土壤仍含铯
C.降低温度可以有效地减缓铯137的衰变速度
D.铯137发生衰变时的质量亏损等于粒子的质量
15.用中子()轰击铝27(),产生钠24()和X;钠24具有放射性,它衰变后变成镁24()和Y。则X和Y分别是(??
)
A.α粒子和电子??????????????????????B.α粒子和正电子
C.电子和α粒子??????????????????????D.质子和正电子
16.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和气垫导轨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气垫导轨装置,如图甲所示,所用的气垫导轨装置由导轨、滑块、弹射架等组成。在空腔导轨的两个工作面上均匀分布着一定数量的小孔,向导轨空腔内不断通入压缩空气,空气会从小孔中喷出,使滑块稳定地漂浮在导轨上,这样就大大减小了因滑块和导轨之间的摩擦而引起的误差。
1.下面是实验的主要步骤:
①安装好气垫导轨,调节气垫导轨的调节旋钮,使导轨水平;
②向气垫导轨通入压缩空气;
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紧靠气垫导轨左端弹射架的外侧,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越过弹射架并固定在滑块1的左端,调节打点计时器的高度,直至滑块拖着纸带移动时,纸带始终在水平方向;
④滑块1挤压导轨左端弹射架上的橡皮绳;
⑤把滑块2放在气垫导轨的中间;⑥先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让滑块带动纸带一起运动;
⑦取下纸带,重复步骤④⑤⑥,选出较理想的纸带如图乙所示:
⑧测得滑块1(包括撞针)的质量为310g,滑块2(包括橡皮泥)的质量为205g;试完善实验步骤⑥的内容。
2.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计算可知,两滑块相互作用前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之和为__________kg·m/s;两滑块相互作用以后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之和为__________kg·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试说明2问中两结果不完全相等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17.质量为的小球竖直向下以的速度落至水平地面,再以的速度反向弹回,小球与地面的作用时间,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取).求
1.
小球与地面碰撞前后的动量变化?
2.
小球受到地面的平均作用力是多大?
18.2022年将在我国举办第二十四届冬奥会,跳台滑雪是其中最具观赏性的项目之一。某滑道示意图如下,长直助滑道AB与弯曲滑道BC平滑衔接,滑道BC高h=10
m,C是半径R=20
m圆弧的最低点,质量m=60
kg的运动员从A处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加速度a=4.5
m/s2,到达B点时速度vB=30
m/s。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
(1)求长直助滑道AB的长度L;
(2)求运动员在AB段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的I大小;
(3)若不计BC段的阻力,画出运动员经过C点时的受力图,并求其所受支持力FN的大小。
19.运动的原子核放出粒子后变成静止的原子核,已知、和粒子的质量分别是、和,真空中的光速为,粒子的速度远小于光速。求反应后与反应前的总动能之差以及粒子的动能。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答案:C
解析:在磁铁的N极位置与S极位置对调前,根据左手定则安培力方向竖直向下,由特第三定律知,导线对磁铁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设导线对磁铁的作用力大小为,斜面的倾角为α,磁铁的重力为G,对磁铁进行受力分析,斜面对磁铁的支持力,摩擦力,在磁铁的N极位置与S极位置对调后,同理可知,斜面对磁铁的支持力,摩擦力,可见,N、,都增大,由牛顿第三定律知,F与f都增大,选项ABD错误,C正确。
2、答案及解析:答案:D
解析:线圈前、后两边在磁场内的长度始终相等,所受安培力的合力为零,则线圈所受的安培力即为线圈右边所受的安培力.由安培力公式得,由左手定则知方向水平向右,则线圈所受安培力的功率为,只有选项D正确。
3、答案及解析:答案:B
解析: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它反映的是统计规律,无法确定单个分子内能如何变化,故A、D错误,B正确;物体的内能是由物质的量、温度和体积共同决定的,仅温度变化,无法确定物体内能的变化,反之同理,故C错误。
4、答案及解析: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查分子动能改变与分子力做功的特点。一个分子从远处向另一个分子靠近时,它们间的作用力先为引力后为斥力,故先做正功后做负功,那么分子动能先增大后减小,当时,动能最大。
5、答案及解析:答案:AD
解析:由题意知,由状态①到状态②过程中,温度不变,体积增大,根据可知压强将减小。对A图象进行分析,p—V图象是双曲线即等温线,且由①到②体积增大,压强减
小,故A正确;对B图象进行分析,p—V图象是直线,温度会发生变化,故B错误;对C图象进行分析,可知温度不变,体积却减小,故C错误;对D图象进行分析,可知温度不变,压强是减小的,故体积增大,D选项正确。
6、答案及解析:答案:AD
解析:图中给出的p—T图象,由图可以看出,a→b过程,温度不变,压强减小,由知,气体体积增大,故A正确。b→c过程,压强不变,温度减小,则体积减小,故B错误。c→a过程,图象为过原点的直线,气体在做等容变化,由于理想气体不考虑分子势能,内能由分子总动能决定,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故C错误,D正确。
7、答案及解析:答案:BC
解析:由气体压强的产生原因,可知选项A错误B正确;同种气体在分子平均速率相同的条件下,分子越密集则单位时间内对器壁的撞击次数越多,压强越大,选项C是正确的;在单位体积分子数相同的条件下,只要单位时间内对器壁的平均冲力相等,压强就相等,D错。
8、答案及解析:答案:BD
解析:这是晶体的熔化图象,图中所示三段过程中要一直吸收热量,故B项正确;ab,bc,cd三阶段中,ab段是固体,bc段是熔化过程,固、液共存,故C错,D正确。
9、答案及解析:答案:C
解析:根据I=Et可知,0~2
s
内内的位移,2~4s内做减速运动到速度为零,加速度大小等于0~2
s内的加速度,2~4
s内的位移也是1m,故在4
s内物体的位移为2
m;故选C。
10、答案及解析:答案:C
解析:惯性大小由质量决定,A错误;滑动摩擦力f=μmg,B错误;快拉与慢拉相比,快拉中滑动摩擦力对棋子的作用时间短,由动量定理I=ft=mv-0;知C正确,D错误。
11、答案及解析:答案:BC
解析:
小球恰好到达管道的最高点,说明在最高点时小球和轨道之间相对速度为0.则小球和小车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mv=(m+2m)v',v'=v/3.
,D错误,由功能关系知解得,C正确.小球滑离小车:
解得,小球相对小车的速度,B项正确,在整个过程中小车一直向右运动,A项错误.
12、答案及解析:答案:AC
解析:光电管内加的是反向电压,即遏止电压为0.7
V,通过克服电场力做功使光电子动能减为0,所以逸出功W0=E-Ek
=
2.5
eV-0.7eV
=
1.8
eV,
A正确;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0.7
eV,
B错误;开关S断开后,无反向电压,则有光电子到达阳极产生光电流,C正确;1.5
eV小于阴极的逸出功,不发生光电效应,无光电流产生,D错误。
13、答案及解析:答案:D
解析:光子获得能量,由E光=hv可知,散射光中存在频率变大成分,即存在波长变短的成分.该碰撞过程仍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
14、答案及解析:答案:B
解析:衰变放出的电子是原子核内中子转变为质子的过程放出的,A错误;改变温度不影响衰变速度,C错误;质量亏损等于反应前后的质量差,D错误。
15、答案及解析:答案:A
解析:核反应方程:
和,显然X是α粒子,Y是电子,A正确。
16、答案及解析:答案:1.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放开滑块1;
2.0.620;
0.618;
3.纸带与打点计时器的限位空有摩擦
解析:1.应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然后释放拖动纸带的滑块1。
2.放开滑块1后,滑块1做匀速运动,与滑块2发生碰撞后跟滑块2一起做匀速运动,由纸带上的数据可得:碰前滑块1的速度为v1=2.00m/s,动量为p1=m1v1=0.620kg·m/s,滑块2的动量为0,所以碰前的总动量为0.620kg·m/s,碰后滑块1、2速度相等,均为v2=1.20m/s,所以碰后总动量为(m1+m2)v2=0.618kg·m/s。
3.数据不完全相等是因为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限位孔之间存在摩擦力的作用
17、答案及解析:答案:1.
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碰撞地面前小球的动量
碰撞地面后小球的动量
小球与地面碰撞前后的动量变化,方向竖直向上.
2.
小球与地面碰撞,小球受到重力和地面对小球的作用力,
由动量定理
得小球受到地面的平均作用力是.
解析:
18、答案及解析:答案:(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有
(2)根据动量定理,有
(3)运动员经C点时的受力分析如答图
根据动能定理,运动员在BC段运动的过程中,有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析:(1)可解得:
(2)根据动量定理可知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动量的该变量所以?
(3)小球在最低点的受力如图所示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从B运动到C由动能定理可知:
解得N=3900N
点睛:本题考查了动能定理和圆周运动,会利用动能定理求解最低点的速度,并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最低点受到的支持力大小。
19、答案及解析:答案:反应后由于存在质量亏损,所以反应前后总动能之差等于质量亏损而释放出的能量,
故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可得①
反应过程中三个粒子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故有②
联立①②可得.
解析: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