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内容更设计思路和前两章第一节一样,本节是西北地区的概述,主要讲述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以及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第一个标题“草原和荒漠”从西北地区的景观入手,介绍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最突出“干旱”。第二个标题为“牧区和灌溉农业区”,主要介绍在干旱的自然环境下,西北地区农业生产所具有的突出特色——牧业和灌溉农业比较发达。
二、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对中国的地理要素(疆域、行政区域、民族、地形、气候、河流、资源、城市、交通等)有了一番了解,是在学习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这两节分区地理后,对我国区域地理的进一步的研究学习。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地理区域整体性和区域之间差异性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掌握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的能力,并使学生进一步学会分析和认识一个地区区域特征的方法,提高学生归纳总结地理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设计思路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我的设计思路是:第一步学生认真阅读课本,充分熟悉课本内容;第二步学生将课本上的文字和图片相结合,再次填写,强化记忆功能;第三步学生再次完善导学案上的内容,改正错字和不准确的地理学用语;第四步通过合作探究和展示提升检查学生课上对知识的检验情况;最后一步让学生对本节学习内容进行应用练习。
四、教学方法、理念
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本着“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的思想,我采用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利用课本及图片资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去主动合作探求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主动探究式教学理念。
五、教学重点难点
(1)能够说出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解释西北地区干旱的形成原因及自然景观的变化规律。
(2)能够说出西北地区在干旱气候的影响下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的特色。
六、教学流程;
编制人____
审稿
日期
编号
学科
地理
主抓领导
教师寄语:【一切科学的发现源于我们不懈的探索!】
课题
西北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
总课时
1
本节课时
1
课型
新授课
模块引领
学习目标
知
识
目
标(1)了解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和地形特征(2)理解西北地区自然景观的递变规律,并初步探讨其成因(3)理解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能力目标通过学生读图、用图使学生学会分析和认识一个地区的区域特征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归纳总结地理知识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干旱”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和价值观。
学习过程
【教材研习·循序渐进·目标达成】
自主研习14分钟
自主研习14分钟
自主研习14分钟
要求:
静
安静、肃静、内心平静
专
专注、专心、不走神儿
思
思考、思索、拓宽思维
主
自觉、主动、克服依赖
西北地区给人留下的印象,既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的辽阔草原,也有“大漠孤烟直”的雄浑大漠。一队地理小达人要进行一次西北地区的探秘之旅,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帮助他们初步的做一些准备工作。一、图说西北温故知新:看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
1.a
b
c
d
2.界线1与
重合,确定的主导因素是:
界线2与
重合,确定的主导因素是
界线3与
重合确定的主导因素:
学法指导:研读教材P72页—P74页的图片和文字,完成下列问题:初识西北:
1.位置:位于A__________以西,长城B________C______阿尔金山以北。地形:以高原和_____为主。东部主要
是c
,西部有
其中a
.b
D.
________山,E
同学们我们来查一下小达人们到西北地区可能会去考察那些省呢?他们在西北地区看到的外国人中旅途最近的可能是哪些国家的公民呢?(邻国)疑问:通过上面的预习,西北地区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呢?二、位置决定?5.西北地区的气候是什么?该地的气候特征又是什么呢?思考:你知道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西北地区河流以
为主,有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还有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
。气候塑造景观
亲爱的同学们:地理小达人们到了西北地区会看什么景观呢?它们是怎么分布的呢?你能解释它的原因吗?学法指导:研读教材P74-
P77页的图片和文字,完成下列问题:四、温饱大事——农业之畜牧业1.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2.小达人到了西北地区后他们会看到哪两大牧区?这两个牧区草场有什么特点呢?你能解释他们的成因吗?牧区特点原因3.在西北地区能看到什么优良的畜种呢?都是在哪看到的?地区畜种五、温饱大事——农业之种植业
1.发展种植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2.西北地区种植业的分布特点?特色种植业分布特点原因
3.
在西北地区,小达人们会吃到哪些当地生长的瓜果呢?这些瓜果文明国内外的原因你知道吗?六、西北人智慧的结晶——坎儿井1.坎儿井的开凿利用了当地的那些条件?
2.为什么要要修建暗渠而不是修建较容易的明渠?总结:西北地区的气候影响到了西北地区的哪些方面?(建议: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整理)【目标达成】(90%以上学生能通过自研理解本课时的内容)
合作交流4分钟
对子互学:1.对子之间互相检查自研结果,导学案的自研笔记及教材标注情况。2.解决自学中标注的疑难问题,仍有疑问,留待群学继续讨论。小组活动:组长组织完善各成员总结的知识点。【目标达成】(95%以上同学疑难得到解决;尽量所有同学分到任务,并做好准备)
展示提升10分钟
【背展】我是西北通,知识最精通!要求:小组成员任选其中一知识点用自己的语言结合图进行精准描述建议:①可以小组展示
②可以明星展示【目标达成】(85%以上同学能够顺利展示,更深一步理解所学知识)
教师重点讲解5分钟
1.西北地区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2.你知道西北地区的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3.地理小达人们到了西北地区会看什么景观呢?它们是怎么分布的呢?
你能解释它的原因吗?【目标达成】(使学生彻底理解了干旱的自然特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达标检测4分钟
1.西北地区突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产生这一特征的原因按因果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
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碍
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④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A
④
B
④
C
④
D
④2.有塞外江南之称的是(
)
A.河套平原
B.阴山
C.大兴安岭
D.呼伦贝尔大草原3.
西北地区物产“一黑一白”中“一白”是指(
)
A
小麦
B
哈密瓜
C
甜菜
D
长绒棉4.坎儿井是新疆古老的地下水输水方式之一,那么坎儿井的主要水源主要来自(
)
A.河流水
B.海洋水
C.冰雪融水
D.大气降水5.以下所述属于西北地区位置或范围的是(
)
A
秦岭-淮河以北
B
昆仑山以南
C大兴安岭以西
D横断山脉以东6.吐鲁番和哈密地区的瓜果特别甜的原因是(
)
A.大陆性气候,温差大,光照强烈
B.地下水含糖分多
C.土壤中含糖分多
D.温差小,利于糖分的积累7、诗歌《敕勒歌》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是以下哪个地形区的景色(??
?)
A.东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华北平原8.
我国西北干旱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
)
A
草地
B
林地
C
旱地
D
水田9.读西北地区略图,回答问题(l)图中①是__________(山脉),大致是我国__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2)图中②是__________(山脉),是我国地势第______级和第__________级阶梯的分界线。(3)图中从A—B--C,降水量逐渐
_________,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4)西北地区农业以__________业为主.本区生态环境脆弱,过
度放牧等人类不合理活动,容易导致的环境问题_____________。【目标达成】(独立完成,对子互判,纠错解释
)
感悟反思1分钟
同学们,本节课即将结束,你在本节课中一定有些收获和感悟吧!快来和大家分享吧!我的收获:(以思维导图形式呈现)我的反思与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