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一颗小桃树》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8*《一颗小桃树》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6-04 14:59: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8课《一颗小桃树》同步练习题
一、单选题
1.选出下列句中加下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
?
A.?卿(qīn)今当涂掌事?????????????????????????????????????????????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xié)!
C.?即更(gèng)刮目相待。???????????????????????????????????????D.?肃遂(suì)拜蒙母。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漫步
??笼罩?
?大庭广众????????????????????????????????????????B.?闲暇
??瞬息
??天崖海角
C.?狂斓
??竹篾
??千钧重负????????????????????????????????????????D.?深宵?
?烦燥
??语无伦次
3.下列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他对人十分亲切、和蔼,可真称得上是一个虚怀若谷的人。
B.?我听得出他的言外之意

他是抱怨我没有事先通知他。
C.?他做事非常认真,总是精益求精。
D.?为了搞科研,他废寝忘食、夜以继日。
4.下面各项中,划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谷文昌带领当地干部群众,将不毛之地变成郁郁葱葱的生态旅游海岛。
B.?我们应该对“欠薪”问题来个刨根问底

找出真正的症结,并对症施治。
C.?在“红五月”读书活动期间,语文老师就如何“读好书”的话题说长道短

让我们受益匪浅。
D.?在“中国诗词大会”赛场,选手们自信满满,对答如流

精彩的表现折服了观众。
5.下列句子中比喻不当的一项是(???

A.?他提着两个包气喘吁吁地走着,像踩着棉花似的深一脚浅一脚。??????????B.?小战士斜挎着冲锋枪,在崎岖的小路上向前猛冲,脚步像踩在棉花上般的轻快。
C.?一群仙女像踩在棉花似的云朵上,随着隐隐的仙乐,冉冉地向远方飘去。??????????D.?她突然见路中央盘着一条大蛇,蛇头昂起,张着大口,她顿时感到两脚像踩在棉花上似的。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今天为什么没上场?是临场胆怯,是身体不舒服?
B.?鲁迅写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作为我们的座右铭。
C.?“大桥就要通车了,”他环视了一下会场说:“请大家咬紧牙关,作最后的冲刺。”
D.?原子弹由高浓度的裂变物质(主要是铀235或钚239)和复杂精密的引爆系统组成。
7.找出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天气慢慢炎热起来了,同学们切忌不要下河游泳。
B.?从学雷锋活动中,让我们更进一步理解了雷锋精神的实质。
C.?长沙市正在修建地铁,地铁开通之后,将给市民的出行带来极大的方便。
D.?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预测,到2020年中国废弃手机数量将比2007年增长大约七倍左右。
8.选择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
A.?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但为了准确形象地说明事物特征,说明文中也可以运用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
B.?《苏州园林》的作者叶圣陶,原名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编辑家。
C.?《苏州园林》一文是从园林的局部来介绍苏州园林的别具一格的,如对假山和池沼的介绍,对园林角落的介绍等,说明了苏州园林无论从哪个角度欣赏都具有图画美的特征的。
D.?《苏州园林》由总到分地说明了各具特色的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使浏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表现了对苏州园林的赞美和眷恋之情。
9.选出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①而且这种现象越来越低龄化。
②但是互联网时代,汉字却陷入有声无形的窘境。
③汉字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和智慧。
④专家学者认为:汉字对智力的开发有巨大作用;认识的汉字越多,联想就越丰富。
⑤其兼备象形和表意的特点,以及蕴含的思想和文化内涵是任何科技也无法模拟和取代的。
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
A.?③⑥①⑤④②??????????????????B.?③⑤④②⑥①??????????????????C.?⑥①②③④⑤??????????????????D.?⑥②①④③⑤
二、现代文阅读
10.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下列小题。
浅谈人工影响天气
??????
①人类是智慧的、大胆的,一直都想对这些自然现象做出一定的干预与控制。
??????
②人工影响天气,过去被称为人工控制天气,是指为避免或者减轻气象灾害,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在适当条件下通过科技手段对局部大气的物理、化学过程进行人工影响,实现增雨雪、防雹、消雨、消雾、防霜等目的的活动。
??????
③17世纪末,中国清代的《广阳杂记》就载有:“夏五、六月间,常有暴风起,黄云自山来,必有冰雹,土人见黄云起,则鸣金鼓,以枪炮向之施放,即散去。”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土炮防雹的生动描述。可以看到,我国劳动人民从很早以前就有了想人为干预天气使之有益于人类的想法和实践,但是由于当时科学技术的落后,这些实践以失败告终。
??????
④具有现代科学意义的人工影响天气真正诞生是在20世纪40年代。
??
?
?
⑤1946年,美国科学家I·朗缪尔等根据冰晶在降水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人工产生冰晶影响冷云降水的设想。他的助手V·J·谢弗和B·冯内古特,发现将干冰碎粒和碘化银烟粒引入充满过冷水滴的云室里,能够产生大量的冰晶。同年11月,谢弗进行了第一次对自然云层的人工催化试验,他用飞机将3磅干冰碎块投入云顶温度为-20℃的过冷层状云中,5分钟后,云下出现了降雪。此试验结果引起广泛的重视,推动了人工影响天气试验的迅速发展。
??
?
?
⑥人口影响天气的科技手段有很多,本文将重点介绍一下大家耳熟能详的两种,即人工增雨和人工防雹,这两种人工影响天气的科技手段主要是通过“影响云”。
??????
⑦影响云?没错!首先,我们来看看人工增雨。想象你的头顶有一朵云,这朵云正在下雨。我们用一个足够大的容器接住这些雨水,直到雨停。那么,思考一个问题:是不是容器中的这些雨水量就等于这朵云中所含水的总量呢?别急着回答。我先举一个例子,把一块干海绵浸入水中,拿出湿海绵,举到一定高度,用较小的力气挤压海绵,海绵中会有水滴落下。那么,试问,这些落下的水滴的总量是否就等于海绵中的含水量呢?显然不是!而我们头顶的那朵云就像是这块海绵,因此,上面所说的容器中的雨水量远远小于云中的含水量。这个时候,我们想让更多的水下来,对于海绵,我们只需挤压的力气更大一些;而对于那朵云,催化剂就可以大展身手了。我们用车载火箭弹或者飞机向云中发射或播撒催化剂,改变云中的化学反应,就像用更大的力气来挤压海绵一样,更多的雨水就会降落下来。这就是人工增雨,常用的催化剂是干冰和碘化银。
??????
⑧与人工增雨类似,人工防雹的一般方法也是利用催化剂影响冰雹生长条件,冰雹的生长就像滚雪球一样。滚雪球的过程是小雪球不断被雪粘附最终变成大雪球;冰雹生长的过程则是小冰粒不断被水粘附并冻结最终变成大冰雹。这些巨大的冰雹从云中掉落,到达地面,会破坏庄稼,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对农业、交通等的危害。充足的水分供应是灾害性大冰雹形成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人工防雹的着手点就是切断或减少冰雹生长过程中的水分供应,为了避免和减轻冰雹带来的灾害,气象工作者用火箭弹等气象仪器将催化剂打入云中,使云中水汽迅速变成冰晶,这样一来,云中冰雹的胚胎就没有足够的水分供应使它长大,因而就不会有灾害性冰雹降落,达到了人工防雹的目的。
??
?
?
⑨人工影响天气给人们的生活、社会的发展都带来了非常显著的好处。人类自古以来“呼风唤雨”的梦想已经不是天方夜谭。未来,气象部门会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人工影响天气技术,使之在保护农业生产、缓解水资源短缺、防灾减灾、保护生态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选自中国科普博览网,有删改。作者刘圣楠)
(1)结合全文回答,文中主要从哪些方面介绍了人工影响天气?
(2)第③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3)第⑤段中划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请结合内容分析其表达效果。
(4)作者在介绍大家熟知的两种人工影响天气活动时,采用了什么结构?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
11.阅读《爸爸的花儿落了》选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
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凭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
  进了家门来,静悄悄的,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他们在玩沙土,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个枝子,散散落落地很不像样,是因为爸爸今年没有收拾它们修剪、捆扎和施肥。
石榴树大盆底下也有几粒没有长成的小石榴,我很生气,问妹妹们:
 
“是谁把爸爸的石榴摘下来的?我要告诉爸爸去!”
  妹妹们惊奇地睁大了眼,她们摇摇头说:“是它们自己掉下来的。”
  我捡起小青石榴。缺了一根手指头的厨子老高从外面进来了,他说:
  “大小姐,别说什么告诉你爸爸了,你妈妈刚从医院来了电话,叫你赶快去,你爸爸已经……”他为什么不说下去了?我忽然觉得着急起来,大声喊着说:
“你说什么?老高。”
  “大小姐,到了医院,好好儿劝劝你妈,这里就数你大了!就数你大了!”
  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沙土灌进玻璃瓶里。是的,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我对老高说:
  “老高,我知道是什么事了,我就去医院。”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
  我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屉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雇好了到医院的车子。走过院子,看到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
  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句是
A.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本文选自她的小说《烛心》。
B.“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这是爸爸在鼓励女儿,时时盼望着孩子长大的肺腑之言。
C.本文写法上是随着主人公起伏的思潮而记叙下来的,所以采用了插叙手法。
D.文章以“爸爸的花儿落了”为题,一方面指夹竹桃的败落,一方面象征天性爱花的爸爸离开了人世,语义双关。
(2)毕业典礼后,“我”回到家时见到了怎样的情景?这情景预示着什么?
A.爸爸种的夹竹桃落了,未成熟的青石榴也有掉落,预示爸爸生命之树的凋谢。
B.进了家门来,静悄悄的,渲染了低沉压抑的气氛。
C.瘦难妹妹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预示弟妹年龄还小还不懂事。
D.爸爸种的夹竹桃落了,未成熟的青石榴也有掉落,预示着今年会有天灾人祸。
(3)文中两次写弟弟妹妹在院子里玩,用意是
A.写出了弟弟妹妹的天真可爱。
B.写出了弟弟妹妹的懂事,自己玩耍,不用父母操心。
C.写出了对弟弟妹妹懵懂无知的可气。
D.从侧面描写“我”长大了,懂事了。
(4)下列关于文章的理解,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写弟弟妹妹不懂事反衬“我”长大了,强调“我”肩上的担子沉重;用弟妹的安然无知反衬爸爸去世的沉重。
B.当“我”获悉爸爸去世的消息后,一下子感到人生责任落到自己肩上,危机使“我”顿时成长起来。
C.环境描写“静悄悄的”气氛,反衬家中潜伏的危机,写“夹竹桃”暗示爸爸生命垂危。
D.爸爸不在了,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校”,可见植物也有灵性,在哀悼它的主人。
(5)下列对本文插叙的运用分析错误的是
A.运用插叙可以把时间跨度大的内容浓缩于一天之内,使内容丰富、紧凑。
B.插叙的成功运用使爸爸的性格得到了充分体现,如爸爸对“我”的期望、鼓励、严格要求,对“我”的爱等等都是通过插叙的内容表现出来的。
C.插叙的内容占了文章的绝大部分篇幅,却过渡自然,衔接紧凑,结构严谨。
D.文章插叙了“我”在一年级因懒惰而上学迟到的事,是为了表现“我”没听爸爸的话惹爸爸生气后的自责和忏悔。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D
2.【答案】
A
3.【答案】
A
4.【答案】
C
5.【答案】
B
6.【答案】
D
7.【答案】
C
8.【答案】
C
9.【答案】
B
二、现代文阅读
10.【答案】
(1)人工影响天气的定义、发展过程、科技手段、未来影响。
(2)引用相关记载,介绍了人们早期进行人工影响天气尝试的情况,说明人工影响天气受科学技术的限制,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3)示例一:列数字?
列举准确地数据,具体地说明了对自然云层进行人工催化实验的过程和效果,说明了这次实验的重大意义。
示例二:举例子。列举谢弗对自然云进行人工催化试验,说明了对自然云层进行人工催化实验的过程和效果,增强了说服力。
(4)总分。第⑥段先总说人工增雨和人工防雹的科技手段主要是“影响云”,然后分别介绍二者的具体科技原理。
11.【答案】
(1)A
(2)A
(3)D
(4)D
(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