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流行性感冒传播的途径是:
(
)
A.水传播
B.饮食传播
C.空气传播
D.接触传播
2.下列各种疾病中,不是传染病的是(
)
A.流行性乙脑
B.蛔虫病
C.肺结核
D.近视眼
3.下列关于传染病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
B.传染病具有的特点是传染性、流动性、可控性
C.注意饮食卫生,加强水源和粪便的管理等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D.减少或防止易感者与传染源的接触机会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4.如图是关于人体免疫的图解,请仔细观察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是黏膜,黏膜上的纤毛能清扫病菌
B.乙是杀菌物质,能破坏病菌的细胞壁
C.甲是保护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D.乙是保护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5.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病原体是指(
)
A.已经患病的人和动物
B.能够引起疾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
C.垃圾、污水等
D.能够传播疾病的苍蝇、蚊子和老鼠等
6.护士在给患了感冒的小朋友注射药水的时候,用酒精棉球擦拭将扎针处的皮肤,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减轻注射时的疼痛
B.使药水顺利进入体内
C.杀灭皮肤上的细菌或真菌
D.使药水尽快被身体吸收
7.艾滋病是由HIV引起的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HIV既是病原体又是传染源
B.与艾滋病患者共同进餐易被
感染
C.目前可以通过计划免疫预防感染艾滋病
D.HIV主要侵犯免疫系统而使患者免疫功能下降
8.下列各项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白细胞吞噬痢疾杆菌
B.吞噬细胞清除死亡的白细胞
C.皮肤能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
D.被狗咬后注射狂犬疫苗
9.下列环境中,传染病传染和流行机会多、危险性最大的是
( )
A.病原体繁殖的季节里
B.昆虫滋生的场所
C.人口高度密集的地区
D.暂时缺乏药物的地区
10.受伤的哺乳动物经常用舌头舔伤口,对伤口的愈合有一定的作用,这是因为唾液()
A.含抗生素,有杀菌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B.含唾液淀粉酶,有消化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C.含溶菌酶,能杀灭某种细菌,属于特异性免疫
D.含溶菌酶,有杀菌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11.人患急性炎症时,人体的白细胞数目会增多。这种现象从免疫的角度分析
,属于
A.特异性免疫
B.非特异性免疫
C.计划免疫
D.和免疫无关
12.如图为人体某种免疫反应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的病毒是抗原
B.抗体的本质是蛋白质
C.该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13.下列关于抗原和抗体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抗原就是指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
B.抗体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
C.抗原与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D.接种的疫苗相当于抗原
14.血吸虫病传播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含有虫卵的粪便入水,二是有钉螺存在,三是
A.血吸虫病人存在
B.与患有血吸虫病的家畜接触
C.与血吸虫病人接触
D.人、畜接触疫水
15.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都是人生来就有的免疫类型
B.抗体是淋巴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才产生的
C.人体血液中的白细胞能消灭侵入人体中的病菌,这种免疫是后天形成的
D.泪液中有一种物质叫溶菌酶,能清除眼中的病菌,这种免疫叫特异性免疫
16.在禽流感流行期间,很多人不再购买鸡、鸭吃,这种措施属于
A.消灭病原体
B.控制传染源
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人群
17.禽流感是主要发生在鸡、鸭、鹅、鸽等禽类,引起从呼吸系统异常到严重的全身败血症等多种症状。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禽流感病毒是该病的传染源
B.可以将禽流感病毒接种到培养基上培养
C.该病毒的生活方式是腐生
D.禽流感不光在动物之间传播,还能在动物和人之间传播
18.墨西哥、美国、日本等国家在本世纪初曾经暴发了甲型H1N1流感疫情,研究表明,该病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侵入人体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以称为抗原
B.将患者进行医学隔离治疗,这一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
C.接触公共物品后及时洗手,这一行为只能预防消化道传染病,而对预防流感这类呼吸道传染病是无效的
D.甲型H1N1流感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和免疫性等特点
19.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中成药物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疟疾患者是传染源
B.飞沫和食物是传播途径
C.疟疾的传播途径是吸血的节肢动物
D.疟原虫是病原体
20.研究者发现小型猪的器官可用来替代人体器官进行移植,但小型猪器官表面的某些物质可引起免疫排斥。引起免疫排斥的物质属于(
)
A.抗原
B.抗体
C.病原体
D.传染源
21.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又称A型流感病毒,是最易发生变异的,可以导致世
界范围内的流感大流行。在甲型流感病毒中HA和NA的抗原性会发生变化,这是区分病毒毒株亚型的依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HXNX。以下关于流感病毒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B.流感病毒的感染过程没有非特异性免疫参与
C.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因为病毒有变异
D.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来看,隔离感染者属于控制传染源
22.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下列属于其传播途径的有:
①血液传播②与病人握手③性传播④与病人共同进餐⑤母婴传播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①④⑤
23.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疫苗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B.免疫具有防御、清除和监视的功能
C.非特异性免疫可以针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
D.免疫对人体是有益的,人体的免疫能力越强越好
24.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全国各地出现了大量的流浪犬。流浪犬为了保护自己往往会攻击人类,这为狂犬病的预防带来隐患。解决流浪犬问题,刻不容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从传染病角度来看,狂犬病病毒属于病原体
B.狂犬病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
C.从免疫角度看,人注射的狂犬病疫苗属于抗体
D.将患有狂犬病的狗杀死、深埋,这属于控制传染源
25.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饮食和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
B.艾滋病毒侵入人体后主要破坏了人体的免疫系统
C.艾滋病发病后的症状有持续发热,呼吸困难,体重下降等
D.艾滋病人可进行献血等公益活动
二、连线题
26.将下列相应的内容配对起来:
a.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A.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b.
皮肤和黏膜
B.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c.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C.保卫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27.埃博拉病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传染病。
埃博拉病毒主要存在于病人的体液、血液中,因此对病人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各种穿刺针、插管等,均应彻底消毒,最可靠的是使用高压蒸气消毒。请将下列传染病传播的三个基本环节对号入座。
①——(_______)
②——(_______)
③——(_______)
三、综合题
28.随着学校、幼儿园陆续开学,孩子们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大大增加,一些肠道疾病也乘虚而入3月1日,南昌市疾控中心发布三月健康提醒:除重点关注H7N9流感外,市民还需关注季节性流感、手足口病等疾病目前我国处于H7N9疫情高发季节,应尽量避免接触活禽,更不要接触病死禽,保持室内通风,饮食要有规律,宜清淡,做菜做饭时,一定要做到生熟分开,禽肉、禽蛋应充分洗净煮熟2014年2月7日,上海一研究所对H7N9禽流感疫苗已初步完成研发阶段,但完成临床试验至少需要6年时间
(1)引起H7N9流感的病原体与别的生物最大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
(2)在预防措施中,将死禽掩埋属于预防措施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
(3)H7N9禽流感疫苗在免疫学上属于_______(填抗原或抗体)
(4)身体健康是健康的一部分,健康的概念应该还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
29.人体有三道防线:第一道是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第二道是白细胞的_____作用、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这两道防线是人体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防御作用,属于_________免疫。第三道防线是人体与外来侵害物接触之后才获得的免疫特性,只能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属于_____________免疫。____________免疫不能遗传,有的可获得持久免疫(知人类对天花的免疫力),有的不能(如人类对流感病毒的一免疫力)。
30.春夏季节,小玲患上了甲型H1N1流感,小芳患上肺结核,H1N1型流感的传播主要是以感染者的咳嗽和喷嚏为媒质,甲型H1N1流感是由某种流感病毒引起的,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小芳由于及时治疗,治疗后康复出院.
(1)引起这两种疾病的病原体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________.
(2)针对病情,医生采取了①~⑤项措施控制来预防传染病.其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__.(用号码表示)
①给家人和同学接种疫苗
②对病人隔离治疗
③对小玲和小芳家中住所及用具进行消毒
④对病人做到早发现早报告
⑤让老师和同学去探视
(3)给家人和同学接种疫苗后,能刺激产生______,这种免疫功能属于________免疫.
(4)从材料可知,甲型H1N1流感是属于________传染病.(填传染病类型)
参考答案
1.D
2.D
3.B
4.B
5.B
6.C
7.D
8.D
9.C
10.D
11.B
12.C
13.A
14.D
15.B
16.C
17.D
18.C
19.B
20.A
21.B
22.B
23.D
24.C
25.D
26.
27.C
A
B
28.没有细胞结构控制传染源抗原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
29.
吞噬
非特异性
特异性
特异性
30.甲型H1N1流感病毒无细胞结构,结核杆菌有细胞结构
②④
抗体
特异性(或后天性)
呼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