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测试与改进》教学设计+记录单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测试与改进》教学设计+记录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鄂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6-03 16:39: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9课《测试与改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
观察描述动力小车的动力特点。
  2.
测量动力小车的运动距离与时间。
  3.
根据小车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并加以改进。
  科学探究:
  1.
运用分析、比较等方法发现小车运动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2.
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及运用语言与他人交流和沟通能力。
  科学态度:
  能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尝试多种改进方法。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并意识到人类对于产品不断改进以适应自身需求。
  教学准备:橡筋动力小车,反冲力气球小车,计时器,软尺,实验手册。
  教师准备:橡筋动力小车,反冲力气球小车,计时器,软尺
  学生准备:实验手册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
教学活动(包括教师指导及预设学生生成)
设计意图(写明本环节要达成教学目标要点)
一、展示并测试小车
提问:我们的动力小车怎么样?能否顺利行驶?1.师:展示我们的动力小车,小组讨论小车的特点是什么,它们是怎么运动的。预设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小车的特点。2.师:讨论如何测量小车的行驶距离和时间?预设生:小组讨论并汇报。3.师:出示注意事项。预设生:测量并记录结果。4.师:在实验台上测试小车的运动距离和时间,并将结果填写在学习记录单上。预设生:汇报结果,将结果填写在班级记录表中。
了解小车构造及小车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汇报时以动力和作用为基础。培养学生参与设计实验的能力。通过测试让学生感觉到不同的小车动力不同。
二、改进动力小车
1.师:对我们制作的动力小车进行相互评议,说一-说它们的优点与不足。预设生:对比班级记录表中各组的测量结果,发现小车的优点与不足。2.师:针对动力小车的不足之处,我们如何进行改进?预设生:讨论改进方法并汇报。3.师:确定各组改进方法。预设生:领取材料并测试小车的运动距离和时间。4.师:总结改进方法与结果。预设生:汇报改进结果。
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并尝试多种改进方法。
第19课《测试与改进》记录单
1.动力小车测试表。
  2.把我们制作的动力小车的不足之处和改进方法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