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人的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
2.概述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概述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
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对对第二性征的发育和维持具有重要作用。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准备“男性、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视频。
学生:课前预习,了解人体生殖系统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结合七年级学生的好奇心的特点,提出“我们对自己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都很好奇,在我们的幼儿时期,大家都问过妈妈这样一个问题‘我是从哪里来的?’”。
【学生】七嘴八舌地说:“我是妈妈从垃圾箱里捡来的”“我是路边拾到的”“我是妈妈充电话费得来的”“我是妈妈打游戏机赢来的”……
【教师】课件展示孙悟空的图片和文字“我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教师】有同学的妈妈告诉你“是妈妈生出来的吗?”
(有不少学生会回答:有。)
【教师】我们很高兴,这些学生的爸爸妈妈没有回避被传统观念认为是羞于启齿、觉得很神秘的“关于人的生殖”问题。我们是爸爸、妈妈爱的结晶,爸爸妈妈的结合,才有了我们新的生命的诞生。一个新的生命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将用两节课的时间,学习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受精作用、胚胎发育等内容,探索一个新生命诞生的过程。本节课重点是学习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内容。
二、讲授新课
(一)识人的生殖细胞
阅读教材,认识人的生殖细胞的形态特征和大小,描述精子和卵子的形态特征和大小。了解产生生殖细胞的器官,引出下一个环节学习的主要内容: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提出回答:
1.精子是由什么器官产生的?精子的形态是什么样的?精子的大小?
2.卵细胞是由什么器官产生的?卵子的形态是什么样的?卵子的大小呢?
板书:
产生器官
形态特征
大小:
精子
睾丸
蝌蚪状(有尾)
0.06
mm
人的生殖细胞
卵子
卵巢
球形
0.2
mm
教师追问:“睾丸和卵巢属于人体哪个系统呢?”
学生回答:根据预习和已知知识回答——人的生殖系统。
教师归纳:人类新个体的产生要经历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通过胚胎发育形成新个体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靠生殖系统(reproductive)完成的。引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二)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男性的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观察男性生殖系统纵剖面示意图,同时课件展示男性生殖系统正面示意图,同座位同学对照教材示意图,相互说出男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和精子排出的路线。
(2)描述男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组成结构
功能
睾丸(2个)
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主要器官)
附睾(2个)
睾丸的后面与输精管相连,暂时储存精子
阴囊
包裹睾丸和附睾,具有保护作用
输精管(2条)
输送精子
前列腺
分泌粘液与精子混合形成精液
阴茎
将精子送入女性的生殖器官——阴道中
尿道
在阴茎内,具有排精和排尿的双重功能
(建议使用资源:【知识解析】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描述雄性激素的作用
雄性激素是由睾丸分泌的,具有刺激男性性征器官发育和维持男性第二性征的作用。
解释:第二性征是指与生殖系统无直接关系,而可以用来分辨男女性别的特征。
男性第二性征的表现有:喉结、胡须生长、声音变粗等。
举例:过去宫廷里割去睾丸的太监,表现为不长胡须,声音女性化,这是失去分泌雄性激素的睾丸所带来的症状,说明雄性激素具有维持男性第二性征的作用。
释疑:什么是遗精?
精液积累到一定的量,就会自动排出体外,这就是遗精。遗精是一种生理现象,应注意清洁卫生,穿宽松干净的内裤,每天用温水清洗私处,早睡早起,保持良好的心态。
(4)说出精子排出的路线
睾丸→附睾→输精管→前列腺→阴茎→尿道→体外
2.女性的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观察女性生殖系统纵剖面示意图,同时课件展示女性生殖系统正面示意图,同座位同学对照教材示意图,相互说出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卵子排出的路线。
(2)描述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组成结构
功能
卵巢(2个)
产生卵子,分泌雌性激素(主要器官)
输卵管(2条)
输送卵子,在此卵子与精子相遇并结合
子宫
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
阴道
精子进入的通道,胎儿娩出的通道,经血
流出的通道。
(3)描述雌性激素的作用
雌性激素是由卵巢分泌的,具有刺激女性性征器官发育和维持女性第二性征的作用。
解释:女性第二性征的表现有:乳房增大、声音变细、月经、性周期等。
释疑:
月经的形成:
卵巢分泌雌性激素,促进子宫内膜增厚、充血,在月经来潮前的第14天,卵巢开始排卵,并分泌大量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在这两种激素的共同作用下,子宫内膜继续增厚,并变得松散,为受精卵着床和发育准备条件。如卵细胞未受精,两种激素量急剧下降,子宫内膜剥离出血而发生月经。
每个月子宫内膜都在雌性激素的作用下,重复上述这种变化。所以,月经每月一次,是女性特殊的生理现象。女同学要注意。
月经期卫生:月经期间,身体的抵抗力较弱,容易感染病菌。
注意事项:
①注意饮食营养,吃容易消化和营养丰富的食物;注意休息,要有充足的睡眠,不做剧烈的运动。
②注意清洁卫生,每天清洗外阴部,洗澡用淋浴;注意保暖,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品和冷饮。
③保持心情舒畅。
(3)初潮:女性第一次月经来潮叫做月经初潮,简称“初潮”。初潮一般在13~15岁左右,体壮营养良好者可早至11~12岁,体弱营养不良者可迟至17~18岁。初潮的迟早也与遗传有关。
4.说出卵子排出的路线:卵巢→输卵管
三、课堂小结
教师与学生一起小结本节知识,学生边讲教师边板书,或通过课件展示。
4
/
5第一节
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描述受精过程。
2.描述胚胎在母体内的发育过程。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受精作用。
【教学难点】
胎儿的发育和分娩。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准备“受精过程”和“胎儿发育和分娩”的视频。
学生:复习巩固第1课时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人的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的形态特征,请一位同学说一说。
【学生】回答。
【教师】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人的生殖细胞是由人的生殖系统产生的,请同学分别说一说“男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学生】回答。
二、讲授新课
(三)受精——生命最初的艰难跋涉
1.受精作用:(请同学阅读教材,说出受精作用的定义,了解受精的部位在哪里。)
(1)定义: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2)受精位置:一般在输卵管的上端受精形成受精卵。
(此处,课件动画演示:受精卵的形成,可以观察到受精的位置,帮助学生纠正
“精子与卵子是在子宫内相遇并结合”
的错误认识。)
2.受精过程
(1)观看视频《受精卵的形成》之前,课件出示思考题:
①
精子在什么地方与卵子结合?
②
描述受精过程是怎样的?
③
看完后,请同学回答问题,并描述受精过程。
【学生】描述:女性每个月只有一个卵细胞成熟排出,但卵细胞不能移动,只能靠输卵管壁的蠕动移动。数以亿计的精子进入阴道后,要冲破重重障碍,只有少数强壮的精子能游到输卵管的上端,其中,只有一个精子与卵子相遇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开始分裂,并在输卵管壁的蠕动作用下,缓慢地移到子宫内着床,继续发育成胎儿。
(四)胚胎发育
1.观看视频:【生物世界】人的胚胎发育,通过观看胎儿发育的全过程,让同学初步了解胎儿发育的过程,感受一个新生命的诞生是如此神奇,生命如此伟大。
2.胚胎发育的几个典型时期
(观看教材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四个时期的典型图片,课件同时展示,简单描述这四个胚胎发育的特征)
(1)第八周末:胚胎发育成胎儿(初具人形,头部明显,有四肢,但前肢较短小)。
(2)第十二周(三个月):头颅增大,躯干和四肢明显,能辨别胎儿性别。
(3)第二十一周(五个月多):毛发形成,脸部特征明显。
(4)八个月末:胚胎发育基本完成。
3.胎儿如何获取营养物质,排出废物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四个时期的图片,还能发现什么呢?)
(1)胎盘:(在第一张和第二张图片中,胎儿包裹在一个透明的囊状物中,其上方有一团毛茸茸的东西)胎盘与母体相连,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吸取氧气和养料,排出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
(2)脐带:在图中可以看到胎盘与胎儿之间有一条带子,这就是脐带。脐带好比一条通道,将胎盘从母体获取的氧气和养料输送给胎儿,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代谢产物又通过脐带送回胎盘,经母体排出。
4.体验表演:母亲十月(280天)怀胎,随着胎儿的生长,母亲的身体越来越笨重,行走不便,为帮助学生理解母亲含辛茹苦孕育新的生命,请同学扮演母亲怀孕时期的各种状态:将重达6~7斤的书包用长布条捆绑在几名志愿表演者的腹部,试着走一走,弯腰捡起地面上的物品等;表演结束后,说一说自己的感觉。
(五)分娩
1.分娩:阅读教材,了解什么是分娩?
(1)定义:胎儿通过母体的阴道产出的过程称为分娩。
(2)婴儿:胎儿出生后称为婴儿。
2.分娩过程
请同学观看视频:【知识解析】分娩过程,让同学们了解胎儿从母体阴道产出的过程,感受母亲在生产过程中的疼痛及危险,感受一个新生命的诞生是如此不易,感受母亲的伟大。
3.写下观看感受
4.理性升华
以一首“生命——美丽之花”的诗句结束本节课学习。
生命是爱的结晶:
母爱似水,是我们生命的源泉,
父爱如山,是我们成长的基石,
感谢父母,给予我们生命,
感激父母,哺育我们健康成长!
三、课堂小结
教师与学生一起小结本节知识,学生边讲教师边板书,或通过课件展示。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