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追寻守恒量—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同步练习(学生版 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7.1 追寻守恒量—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同步练习(学生版 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6-03 17:59:11

文档简介

第一节
追寻守恒量-能量
【基础题】
1.骑自行车上坡前往往要用力蹬几下,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增大车的惯性
B.
减小车的惯性
C.
减小车的动能
D.
增大车的动能
2.如果我们把相互作用的物体凭借其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势能;把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那么,伽利略的斜面实验可以给我们一个启示.关于这个启示说法正确的是(  )
①小球在向下倾斜的斜面A上运动时,小球离地面的高度减小,速度增大,小球的速度是由高度转变而来的 ②小球在向上倾斜的斜面B上运动时,小球离地面的高度增加,速度减小,小球的高度是由速度转变而来的 ③小球在斜面A上运动时,小球离地面的高度减小,速度增大,小球的动能是由势能转化而来的 ④小球在斜面B上运动时,小球离地面的高度增加,速度减小,小球的势能是由动能转化而来的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3.在射箭比赛中,如图所示,运动员右手向后拉弓弦的过程中,她对弓弦的做功情况是(  )
A.
一直做正功
B.
一直做负功
C.
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D.
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4.如图,拖着旧橡胶轮胎跑是身体耐力训练的一种有效方法.如果受训者拖着轮胎在水平直道上跑了100
m,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摩擦力对轮胎做了负功
B.
重力对轮胎做了正功
C.
拉力对轮胎不做功
D.
支持力对轮胎做了正功
5.如图所示,光滑的斜劈放在水平面上,斜面上用固定的竖直板挡住一个光滑小球,当整个装置沿水平面以速度v水平向右匀速运动时,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球的重力做负功
B.
斜面对球的弹力做正功
C.
挡板对球的弹力做正功
D.
以上三种说法都正确
6.关于平衡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对平衡力所做功的代数和不一定为零
B.
一对平衡力中,其中一个力做正功,另一个力一定做负功
C.
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一定为零
D.
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一定为正
7.下列关于静摩擦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静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且做负功
B.
静摩擦力的方向不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而做正功
C.
静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垂直而不做功
D.
静止物体所受静摩擦力一定为零而不做功
8.如图所示圆锥摆,当摆球m在某一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摆球的重力不做功,绳的拉力做功
B.
摆球的重力做功,绳的拉力不做功
C.
摆球的重力和绳的拉力都不做功
D.
摆球的重力和绳的拉力都做功
9.如图所示,在没有空气阻力和摩擦力时(实际很小),从斜面A上由静止释放小球,会发现无论θ角怎样变化,小球最后总能达______________的位置,在物理学中,把这一事实说成是有某个量是守恒的,并且把这个量叫________.
10.唐朝诗人杜甫的诗作《登高》中有这样两句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落木萧萧下”的过程是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而“滚滚来”的长江水蕴含丰富的________能.
11.1.如图1所示,射箭运动员正在参加射箭比赛。结合图分析射箭过程中能量是怎样转化的。
图1
2.如图2所示,在游乐场里,“过山车”运动是一种非常有趣的刺激性游戏活动。结合图分析“过山车”运动过程中的能量是怎样转化的。
图2
【巩固题】
12.如图所示,在皮带传送装置中,皮带把物体P匀速传送至高处,在此过程中,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
摩擦力对物体做正功
B.
支持力对物体做正功
C.
重力对物体做正功
D.
合外力对物体做正功
13.关于两个物体间的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做功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作用力做功,反作用力一定做功
B.
作用力做正功,反作用力一定做负功
C.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能都做负功
D.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的功一定大小相等
14.(多选)一物体在两个力F1、F2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了一段位移,做功分别为W1=6
J、W2=-6
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两个力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F1是动力,F2是阻力
C.
这两个力做的总功为0
D.F1比F2做的功多
15.(多选)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能量的概念是牛顿最早提出来的
B.
能量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并可以相互转化,但总量不变
C.
伽利略的斜面理想实验体现出能量是守恒的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16.(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滑块放在光滑斜面上,斜面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不计,当滑块从斜面顶端滑到斜面底端的过程中(  )
A.
重力对滑块做功
B.
滑块受到斜面的支持力与斜面垂直,所以支持力对滑块不做功
C.
斜面对滑块的支持力对滑块做负功
D.
滑块对斜面的压力对斜面做正功
【提升题】
17.(多选)如图所示,长为L的轻杆A一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B,另一端固定在水平转轴O上.轻杆A绕转轴O在竖直平面内匀速转动,角速度为ω.在轻杆A与水平方向夹角α从0°增加到90°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球B受到轻杆A作用力的方向一定沿着轻杆A
B.
小球B受到的合力的方向一定沿着轻杆A
C.
小球B受到轻杆A的作用力逐渐减小
D.
小球B受到轻杆A的作用力对小球做正功
18.(多选)如图甲所示,两物体A、B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对A施加一水平力F,F-t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两物体在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且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  )
A.
第1
s末两物体的速度最大
B.
第2
s内,拉力F对物体A做正功
C.
第2
s末,两物体开始反向运动
D.
物体A对物体B的摩擦力方向始终与力F的方向相同
19.(多选)如图所示,B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向左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A,B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力,则对力做功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都克服摩擦力做功
B.AB间弹力对A,B都不做功
C.
摩擦力对B做负功,对A不做功
D.AB间弹力对A不做功,对B做正功
20.(多选)如图所示,斜面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虚线以上部分斜面光滑,虚线以下部分斜面粗糙.质量分别为m1、m2(m2>m1)的两物体之间用细线连接,开始时m1处在斜面顶端并被束缚住.当由静止释放m1后,两物体开始沿斜面下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2到达斜面底端前两物体一定不能相遇
B.m2到达斜面底端前两物体有可能相遇
C.
在虚线上方运动时细线对两物体均不做功
D.
在虚线上方运动时细线对m1做正功,对m2做负功
21.(多选)如图所示表示撑杆跳高运动的几个阶段:助跑、撑杆起跳、越横杆、落地(未画出).在这几个阶段中有关能量转化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助跑阶段,身体中的化学能转化为人和杆的动能
B.
起跳时,人的动能和化学能转化为人和杆的势能
C.
越过横杆后,人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
落地后,人的能量消失了第一节
追寻守恒量-能量
【基础题】
1.骑自行车上坡前往往要用力蹬几下,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增大车的惯性
B.
减小车的惯性
C.
减小车的动能
D.
增大车的动能
【答案】D
【解析】骑自行车上坡前用力蹬几下,这样就是对自行车多做点功以增加自行车的动能,使自行车可以到达坡的顶端,所以D正确.
2.如果我们把相互作用的物体凭借其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势能;把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那么,伽利略的斜面实验可以给我们一个启示.关于这个启示说法正确的是(  )
①小球在向下倾斜的斜面A上运动时,小球离地面的高度减小,速度增大,小球的速度是由高度转变而来的 ②小球在向上倾斜的斜面B上运动时,小球离地面的高度增加,速度减小,小球的高度是由速度转变而来的 ③小球在斜面A上运动时,小球离地面的高度减小,速度增大,小球的动能是由势能转化而来的 ④小球在斜面B上运动时,小球离地面的高度增加,速度减小,小球的势能是由动能转化而来的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小球的能量在动能与势能之间转化,而不是速度与高度之间转化.
3.在射箭比赛中,如图所示,运动员右手向后拉弓弦的过程中,她对弓弦的做功情况是(  )
A.
一直做正功
B.
一直做负功
C.
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D.
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答案】A
【解析】在运动员向后拉弓弦的过程,人对弓弦的作用力和其运动位移方向相同,故人一直做正功.
4.如图,拖着旧橡胶轮胎跑是身体耐力训练的一种有效方法.如果受训者拖着轮胎在水平直道上跑了100
m,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摩擦力对轮胎做了负功
B.
重力对轮胎做了正功
C.
拉力对轮胎不做功
D.
支持力对轮胎做了正功
【答案】A
【解析】摩擦力方向与轮胎位移方向相反,摩擦力做负功,A项正确;重力和支持力的方向与轮胎位移方向垂直,不做功,B,D项错误;拉力方向与轮胎位移方向成锐角,做正功,C错误.
5.如图所示,光滑的斜劈放在水平面上,斜面上用固定的竖直板挡住一个光滑小球,当整个装置沿水平面以速度v水平向右匀速运动时,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球的重力做负功
B.
斜面对球的弹力做正功
C.
挡板对球的弹力做正功
D.
以上三种说法都正确
【答案】C
【解析】重力速度的夹角θ=90°,所以它不做功.挡板对球的弹力与速度的夹角θ=0°,所以做正功;而斜面对球的弹力与速度的夹角θ>90°,所以做负功.
6.关于平衡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对平衡力所做功的代数和不一定为零
B.
一对平衡力中,其中一个力做正功,另一个力一定做负功
C.
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一定为零
D.
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一定为正
【答案】B
【解析】由平衡力特征: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等大反向,故对物体的合力为零,故做功之和为零,故A错误;平衡力做功之和为零,故一定一个做正功一个做负功,故B正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特征是:等大反向,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可以都做正功,也可能都做负功,故C错误;由C的分析知D错误.
7.下列关于静摩擦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静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且做负功
B.
静摩擦力的方向不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而做正功
C.
静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垂直而不做功
D.
静止物体所受静摩擦力一定为零而不做功
【答案】C
8.如图所示圆锥摆,当摆球m在某一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摆球的重力不做功,绳的拉力做功
B.
摆球的重力做功,绳的拉力不做功
C.
摆球的重力和绳的拉力都不做功
D.
摆球的重力和绳的拉力都做功
【答案】C
9.如图所示,在没有空气阻力和摩擦力时(实际很小),从斜面A上由静止释放小球,会发现无论θ角怎样变化,小球最后总能达______________的位置,在物理学中,把这一事实说成是有某个量是守恒的,并且把这个量叫________.
【答案】斜面B上距斜面底端竖直高度为h 能量
【解析】通过“小球从斜面A滚上斜面B”的多次重复性实验,看到了“小球都到达斜面B上距斜面底端竖直高度为h的同一点”的现象,分析这个现象得出“有一个量是守恒的”这一结论,从而确定这个守恒量的名字叫能量.
10.唐朝诗人杜甫的诗作《登高》中有这样两句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落木萧萧下”的过程是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而“滚滚来”的长江水蕴含丰富的________能.
【答案】势


【解析】落木萧萧是指木下落过程,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滚滚来的长江水具有很大的动能.
11.1.如图1所示,射箭运动员正在参加射箭比赛。结合图分析射箭过程中能量是怎样转化的。
图1
2.如图2所示,在游乐场里,“过山车”运动是一种非常有趣的刺激性游戏活动。结合图分析“过山车”运动过程中的能量是怎样转化的。
图2
【答案】1.在射箭过程中,运动员将弓拉开的过程,是把人体的生物质能(化学能)转化为弓的弹性势能;而箭在射出的过程中,又将弓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箭的动能。
2.“过山车”从高处滑向低处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过山车”从低处向高处运动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巩固题】
12.如图所示,在皮带传送装置中,皮带把物体P匀速传送至高处,在此过程中,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
摩擦力对物体做正功
B.
支持力对物体做正功
C.
重力对物体做正功
D.
合外力对物体做正功
【答案】A
【解析】摩擦力方向平行皮带向上,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故摩擦力做正功,A对;支持力始终垂直速度方向,不做功,B错;重力对物体做负功,C错;合外力为零,不做功,D错.
13.关于两个物体间的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做功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作用力做功,反作用力一定做功
B.
作用力做正功,反作用力一定做负功
C.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能都做负功
D.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的功一定大小相等
【答案】C
【解析】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一定相等,但它们的做功情况却不一定相同.因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一定相同.作用力做正功,反作用力可能做负功;作用力不做功,反作用力可能做正功、负功或不做功.例如:①如图甲,B向左运动时,A对B的摩擦力做负功,而B对A的摩擦力不做功,所以A,B,D均错;②如图乙,分别用力F1和F2作用在A,B两物体上,结果A相对B发生滑动,此过程中,A,B间的一对滑动摩擦力均做负功,所以C对.
14.(多选)一物体在两个力F1、F2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了一段位移,做功分别为W1=6
J、W2=-6
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两个力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F1是动力,F2是阻力
C.
这两个力做的总功为0
D.F1比F2做的功多
【答案】BC
【解析】由力F1、F2做功的正负可以确定力F1、F2与位移的夹角分别为小于90°、大于90°,但这两个力不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A错;F1做正功一定是动力,F2做负功一定是阻力,但正、负不表示功的大小,B对,D错;两个力的总功等于这两个力所做功的代数和,C对.
15.(多选)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能量的概念是牛顿最早提出来的
B.
能量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并可以相互转化,但总量不变
C.
伽利略的斜面理想实验体现出能量是守恒的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答案】BC
【解析】能量的概念是焦耳最早提出的,A错误.
16.(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滑块放在光滑斜面上,斜面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不计,当滑块从斜面顶端滑到斜面底端的过程中(  )
A.
重力对滑块做功
B.
滑块受到斜面的支持力与斜面垂直,所以支持力对滑块不做功
C.
斜面对滑块的支持力对滑块做负功
D.
滑块对斜面的压力对斜面做正功
【答案】ACD
【解析】当滑块从顶端滑至底端时,由于接触面光滑,斜面将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如图所示.
重力对滑块做正功,尽管斜面对滑块的支持力垂直于斜面,但滑块的位移方向与斜面不平行,即支持力FN与位移的夹角大于.所以斜面对滑块的支持力对滑块做负功,很容易分析,滑块对斜面的压力对斜面做正功.
【提升题】
17.(多选)如图所示,长为L的轻杆A一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B,另一端固定在水平转轴O上.轻杆A绕转轴O在竖直平面内匀速转动,角速度为ω.在轻杆A与水平方向夹角α从0°增加到90°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球B受到轻杆A作用力的方向一定沿着轻杆A
B.
小球B受到的合力的方向一定沿着轻杆A
C.
小球B受到轻杆A的作用力逐渐减小
D.
小球B受到轻杆A的作用力对小球做正功
【答案】BCD
【解析】由题意知,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因合外力提供向心力,故小球受合外力的方向沿杆指向O点,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受重力与杆的作用力,所以小球B受到轻杆A作用力的方向一定不沿着轻杆,所以A错误;B正确;
由于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故合外力的大小不变,又重力保持不变,如上图,在杆转动的过程中β角越来越小,所以杆对小球的作用力越来越小,所以C正确;合外力做功为零,重力做负功,故杆对小球做正功,所以D正确.
18.(多选)如图甲所示,两物体A、B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对A施加一水平力F,F-t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两物体在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且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  )
A.
第1
s末两物体的速度最大
B.
第2
s内,拉力F对物体A做正功
C.
第2
s末,两物体开始反向运动
D.
物体A对物体B的摩擦力方向始终与力F的方向相同
【答案】BD
【解析】对整体受力分析可知,水平方向只受拉力,故0~2
s整体做加速运动,2
s~4
s做减速运动,故2
s末速度最大,故A错误.对A受力分析,可知第2
s内拉力F与速度同向,故拉力对物体A做正功,故B正确.第2
s末速度最大,故C错误.对整体分析,整体的加速度与F的方向相同,B物体所受的合力为摩擦力,故摩擦力的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即与F的方向相同.故D正确.
19.(多选)如图所示,B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向左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A,B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力,则对力做功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都克服摩擦力做功
B.AB间弹力对A,B都不做功
C.
摩擦力对B做负功,对A不做功
D.AB间弹力对A不做功,对B做正功
【答案】BC
【解析】A,B间的相互作用力Ff1与Ff2、FAB与FBA如图所示,A没有发生位移,Ff2、FBA对A不做功,B发生了位移,Ff1做负功,FAB与位移成90°角,不做功,B,C对,A,D错.
20.(多选)如图所示,斜面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虚线以上部分斜面光滑,虚线以下部分斜面粗糙.质量分别为m1、m2(m2>m1)的两物体之间用细线连接,开始时m1处在斜面顶端并被束缚住.当由静止释放m1后,两物体开始沿斜面下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2到达斜面底端前两物体一定不能相遇
B.m2到达斜面底端前两物体有可能相遇
C.
在虚线上方运动时细线对两物体均不做功
D.
在虚线上方运动时细线对m1做正功,对m2做负功
【答案】BC
【解析】虚线以上部分斜面光滑,物体受到重力和支持力,把两个物体看成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gsinθ,两物体加速度相等,细线拉直,但没有力的作用,此过程中,细线对两物体均不做功,m2先到达虚线下方,此时两物体受到重力、支持力、滑动摩擦力作用,若滑动摩擦力大于重力沿斜面的分量,则m2做匀减速运动,此时m1仍做匀加速运动,所以细线处于松弛状态,m1运动到虚线位置时的速度比m2运动到虚线位置时的速度大,进入虚线下方做匀减速运动,相同时间内m1运动的位移比m1运动的位移大,所以m2到达斜面底端前两物体有可能相遇,故A、D错误,B、C正确.
21.(多选)如图所示表示撑杆跳高运动的几个阶段:助跑、撑杆起跳、越横杆、落地(未画出).在这几个阶段中有关能量转化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助跑阶段,身体中的化学能转化为人和杆的动能
B.
起跳时,人的动能和化学能转化为人和杆的势能
C.
越过横杆后,人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
落地后,人的能量消失了
【答案】ABC
【解析】运动员在助跑、撑杆起跳、越横杆、落地的几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分别为化学能转化为动能,化学能和动能转化为势能,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A,B,C正确.人落地后,人的重力势能会使地面发生形变及使温度升高而转化为内能,即人的能量并没有消失,故D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