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统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年春统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6-03 19:40: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年春统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
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力求匀称、美观。(3分)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二、选择下列带点的字正确读音,在后面打“√”。(3分)
遗憾(hàn
ɡàn)
碍事(āi
ài

羡慕(xiàn
xàn)
破碎(suì
shuì)
浪花(nànɡ
lànɡ
)
飞溅(jiàn
jàn)
三、看拼音,写词语。(10分)
linɡ
diǎn
línɡ
qiǎn


xiānɡ
chánɡ






tánɡ

pái
ɡǔ
xínɡ
zhuànɡ
四、选择题。(10分)
1.下列词语的意思与词语不对应的一项是(
)。
A.因为但愿未实现而不愉快。(失落)
B.感到出乎意料,难以了解。(奇异)
C.钓鱼用的鱼食。(鱼饵)
D.繁琐难办的事。(难事)
2.
下列近义词不相对应的一项是(
)。
A.
露天——户外
绷紧——拉紧
B.
奇异——稀奇
熟悉——了解
C.
担忧——担心
失望——失落
D.
奇异——奇怪
希望——远望
3.“要是从桥上把辫子垂下去,就能钓到鱼呢。挂上一点儿鱼饵,河里的鱼,不管什么样的,都能钓上来。还有呢……”句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
A.
表示引文的省略。.
B.
表示列举的省略。
C.
表示话还没有说完。
D.
表示重复词语。
4.
《尾巴它有一只猫》关于猫尾巴说法错误的一项(
)。
A.
一条喜欢反向思维的猫尾巴。
B.
一条自负的猫尾巴。
C.
一条狂妄的猫尾巴。
D.
一条有趣的猫尾巴。
5.
下列对《我变成了一棵树》文中语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我真希望变成一棵树,这样就没人在你玩的时候叫你吃饭了。”这句话是说英英想变成一棵树,完全是因为不想在玩儿的时候有人叫她吃饭。
B.“我变成了一棵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的树: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菱形……”
C.“风一吹,它们就在枝头跳起了舞。”句中“它们”指的是各种鸟。鸟在枝头跳起了舞,这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反映了英英丰富的想象力

D.“傍晚的时候,妈妈背着一个大包过来了,我的心嗵嗵地跳着,震得树上的鸟窝都一动一动的,发出丁零丁零的声音。”句中“一动一动”、
“发出丁零丁零的声音”都是英英的心理描写。
五、填空题。(28分)
1.照样子,写词语。(6分)
(1)例:暄腾腾(ABB
式词语)


.
(2)例:丁零丁零(描写声音的“ABAB”式的四字词语)


.
2.填上合适的词语。(6分)
(
?)的芽儿
(?
?)的花儿
(?
)的豆角
(?
?)的丝瓜
(?
)的青蛙
(?
?)的伞
3.
按要求写句子。(6分)
(1)我有点儿高兴,又有些失望。(用带点的词语仿写句子)
.
(2)我要为玩水的鸟当船篙,为过河的蚂蚁当木筏。(用带点的词语仿写句子)
.
(3)这次活动全班同学大部分都参加了。(修改病句)
.
4.按课文内容填空。(7分)
(1)《我变成了一棵树》这篇课文通过叙述“我”变成一棵树的感觉,告诉人们世界上最了解孩子的人,“
”。在母亲眼里,每一个孩子都是

(2)《一支铅笔的梦想》中铅笔有五个梦想:


.



5.让我们也发挥想象,写一写小真的长头发还能做哪些有趣的事吧。(3分)
.
.
六、阅读理解。(21分)
(一)课内阅读。(8分)
傍晚的时候,妈妈背着一个大包过来了,我的心嗵嗵地跳着,震得树上的鸟窝都一动一动的,发出丁零丁零的声音。
□你好□
妈妈向我点一点头□请问我可以住在那个三角形的鸟窝里吗□
她不知道我变成了树!我有点儿高兴,又有些失望。一些树枝轻轻地垂下,妈妈顺着这些树枝爬了上来,坐在那个三角形的鸟窝里。
1.
给文中□加上标点符号。(2分)
2.画线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嗵嗵”与“丁零丁零”是
词,写出了“我”
的心情。(3分)
3.为什么“我”会有点“高兴”,有些“失望”?(3分)
.
.
(二)课外阅读。(13分)
蚂蚁的救助
夏日的一个午后,我给阳台上的几盆花木浇水。在浇石榴时,发现有几只黄蚂蚁浮在水面上挣扎着。我知道,蚂蚁(
)不会游泳,(
)它们是生命力极强的小生灵。我没有对它们实施救援,(
)花盆中的水很快就会渗下去,蚂蚁们就可以着陆了。
不一会儿,水没有了。几只蚂蚁在湿漉漉的泥土上又恢复了正常活动,但有两只不幸的黄蚂蚁被湿泥埋住了半截身子,正努力挣扎着向外爬,可又爬不出来。我想,我应该救助一下这两个落难者了。我必须找一样细小的工具,不然,用手指或稍微粗点儿的小棍儿,都有可能将救助变成杀生。
但是,当我从室内取了一枚大头针走出来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两只被埋的蚂蚁同时被另外两只同伴救助着——那两只来救助的黄蚂蚁正在用力向外拉它们的同伴。我放弃了与这两只黄蚂蚁争功的机会,静静地观察着这个令人感动的故事。
一只蚂蚁先被同伴救了出来。另一只在同伴的奋力救助下,也从泥土中挣出了身子。它们小心翼翼地向四周试探了一番,便迅速逃离了。奇怪的是,有一只黄蚂蚁却没有离开,而是在救助现场继续衔咬泥土,似乎下面还埋着什么东西。我想看个究竟,就没有打扰它。不久,我看到有一对小小的触角晃动着露了出来,原来下面还有一个落难的同伴。这次我必须要帮助它们了,因为这场“水灾”是我造成的,我在这些小生灵面前是负有责任的,甚至可以说是罪过。我极其小心地用针尖挑开泥土,使这只小蚂蚁露了出来。黄蚂蚁看到同伴后,立即上前去亲吻触抚,并试图将它衔走。这时,被救助的蚂蚁已经恢复过来,与黄蚂蚁互相用触角碰了一下,便一起离开了。
我不是昆虫学家,不知道蚂蚁的救助行为是一种偶然还是出自本能。但我觉得在这一点上,它们确实表现出了一种我们人类所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
1.
给下列句子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2分)
(1)
蚂蚁(
)不会游泳,(
)它们是生命力极强的小生灵。
(2)
我没有对它们实施救援,(
)花盆中的水很快就会渗下去,蚂蚁们就可以着陆了。
2.这篇文章是按
的顺序来写的,先写事情的
,再写事情的

,最后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
.
。(5分)
3.“我不是昆虫学家,不知道蚂蚁的救助行为是一种偶然还是出自本能。但我觉得在这一点上,它们确实表现出了一种我们人类所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句中“它们”指的是
。这种“道德品质”是一种
的品质。(2分)
4.“我极其小心地用针尖挑开泥土,使这只小蚂蚁露了出来。黄蚂蚁看到同伴后,立即上前去亲吻触抚,并试图将它衔走。这时,被救助的蚂蚁已经恢复过来,与黄蚂蚁互相用触角碰了一下,便一起离开了。”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作者对这只被埋的小蚂蚁
,小蚂蚁对它的同伴
。(2分)
5.把下列句子换个说法。(2分)
一只蚂蚁被另一只蚂蚁救走了。
.
七、习作展示。(25分)
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个想象故事。要大胆想象,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想象世界。要求想象神奇合理,语句通顺,叙述有条有理。
(1)会说话的土豆
(2)一本有魔法的书
(3)躲在草丛里的星星
【参考答案】
2020年春统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
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力求匀称、美观。(3分)
略。
二、选择下列带点的字正确读音,在后面打“√”。(3分)
遗憾(hàn√
ɡàn)
碍事(āi
ài√)
羡慕(xiàn√
xàn)
破碎(suì√shuì)
浪花(nànɡ
lànɡ√)
飞溅(jiàn√
jàn)
三、看拼音,写词语。(10分)
linɡ
diǎn
línɡ
qiǎn


xiānɡ
chánɡ


零点
灵巧
扑克
香肠
密布




tánɡ

pái
ɡǔ
xínɡ
zhuànɡ
继续
秘密
糖醋
排骨
形状
?
四、选择题。(10分)
1.下列词语的意思与词语不对应的一项是(D)。
A.因为但愿未实现而不愉快。(失落)
B.感到出乎意料,难以了解。(奇异)
C.钓鱼用的鱼食。(鱼饵)
D.繁琐难办的事。(难事)
2.
下列近义词不相对应的一项是(
D
)。
A.
露天——户外
绷紧——拉紧
B.
奇异——稀奇
熟悉——了解
C.
担忧——担心
失望——失落
D.
奇异——奇怪
希望——远望
3.“要是从桥上把辫子垂下去,就能钓到鱼呢。挂上一点儿鱼饵,河里的鱼,不管什么样的,都能钓上来。还有呢……”句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B
)。
E.
表示引文的省略。.
F.
表示列举的省略。
G.
表示话还没有说完。
H.
表示重复词语。
4.
《尾巴它有一只猫》关于猫尾巴说法错误的一项(
C
)。
A.
一条喜欢反向思维的猫尾巴。
B.
一条自负的猫尾巴。
C.
一条狂妄的猫尾巴。
D.
一条有趣的猫尾巴。
5.
下列对《我变成了一棵树》文中语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C
)。
A.“我真希望变成一棵树,这样就没人在你玩的时候叫你吃饭了。”这句话是说英英想变成一棵树,完全是因为不想在玩儿的时候有人叫她吃饭。
B.“我变成了一棵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的树: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菱形……”
C.“风一吹,它们就在枝头跳起了舞。”句中“它们”指的是各种鸟。鸟在枝头跳起了舞,这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反映了英英丰富的想象力

D.“傍晚的时候,妈妈背着一个大包过来了,我的心嗵嗵地跳着,震得树上的鸟窝都一动一动的,发出丁零丁零的声音。”句中“一动一动”、
“发出丁零丁零的声音”都是英英的心理描写。
五、填空题。(28分)
1.照样子,写词语。(6分)
(1)例:暄腾腾(ABB
式词语)
咕噜噜
、香喷喷
、红通通
(2)例:丁零丁零(描写声音的“ABAB”式的四字词语)
哗啦哗啦
、滴答滴答
、咕咚咕咚
2.填上合适的词语。(6分)
(
嫩嫩?)的芽儿
(?漂亮
?)的花儿
(?长长)的豆角
(?嫩嫩
?)的丝瓜
(?可爱)的青蛙
(?阴凉
?)的伞
3.
按要求写句子。(6分)
(1)我有点儿高兴,又有些失望。(用带点的词语仿写句子)
星期天,我有点想去外婆家,又有点不想去外婆家。
(2)我要为玩水的鸟当船篙,为过河的蚂蚁当木筏。(用带点的词语仿写句子)
奶奶每天为我做饭,为我洗衣服,十分辛苦。
(3)这次活动全班同学大部分都参加了。(修改病句)
这次活动全班同学都参加了
4.按课文内容填空。(7分)
(1)《我变成了一棵树》这篇课文通过叙述“我”变成一棵树的感觉,告诉人们世界上最了解孩子的人,“到底还是妈妈”。在母亲眼里,每一个孩子都是不会被错认的天使。
(2)《一支铅笔的梦想》中铅笔有五个梦想:溜出教室,跳进荷塘,躲到菜园,来到小溪边,跑到运动场上。
5.让我们也发挥想象,写一写小真的长头发还能做哪些有趣的事吧。(3分)
去野外郊游的时候,小真的长头发就更有用了,累了,可以把长头发绑在两棵树上,躺在上面就像在吊床上一样舒服。遇见小河,可以把头发甩过去,铺成小桥,同学们就可以从桥上走过去了。
六、阅读理解。(21分)
(一)课内阅读。(8分)
傍晚的时候,妈妈背着一个大包过来了,我的心嗵嗵地跳着,震得树上的鸟窝都一动一动的,发出丁零丁零的声音。
□你好□
妈妈向我点一点头□请问我可以住在那个三角形的鸟窝里吗□
她不知道我变成了树!我有点儿高兴,又有些失望。一些树枝轻轻地垂下,妈妈顺着这些树枝爬了上来,坐在那个三角形的鸟窝里。
2.
给文中□加上标点符号。(2分)
“!”,“?”
2.画线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夸张
,“嗵嗵”与“丁零丁零”是拟声词,写出了“我”激动的心情。(3分)
3.为什么“我”会有点“高兴”,有些“失望”?(3分)
“高兴”是因为“我”变成了一棵树,居然妈妈都没有认出来,说明“我”魔法很高,“我”很得意。“失望”是因为那么爱“我”的妈妈连自己的孩子都认不出,“我”有些难过,这时“我”的心情由全部的兴奋变成了一半高兴,一半失望。
(二)课外阅读。(13分)
蚂蚁的救助
夏日的一个午后,我给阳台上的几盆花木浇水。在浇石榴时,发现有几只黄蚂蚁浮在水面上挣扎着。我知道,蚂蚁(
)不会游泳,(
)它们是生命力极强的小生灵。我没有对它们实施救援,(
)花盆中的水很快就会渗下去,蚂蚁们就可以着陆了。
不一会儿,水没有了。几只蚂蚁在湿漉漉的泥土上又恢复了正常活动,但有两只不幸的黄蚂蚁被湿泥埋住了半截身子,正努力挣扎着向外爬,可又爬不出来。我想,我应该救助一下这两个落难者了。我必须找一样细小的工具,不然,用手指或稍微粗点儿的小棍儿,都有可能将救助变成杀生。
但是,当我从室内取了一枚大头针走出来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两只被埋的蚂蚁同时被另外两只同伴救助着——那两只来救助的黄蚂蚁正在用力向外拉它们的同伴。我放弃了与这两只黄蚂蚁争功的机会,静静地观察着这个令人感动的故事。
一只蚂蚁先被同伴救了出来。另一只在同伴的奋力救助下,也从泥土中挣出了身子。它们小心翼翼地向四周试探了一番,便迅速逃离了。奇怪的是,有一只黄蚂蚁却没有离开,而是在救助现场继续衔咬泥土,似乎下面还埋着什么东西。我想看个究竟,就没有打扰它。不久,我看到有一对小小的触角晃动着露了出来,原来下面还有一个落难的同伴。这次我必须要帮助它们了,因为这场“水灾”是我造成的,我在这些小生灵面前是负有责任的,甚至可以说是罪过。我极其小心地用针尖挑开泥土,使这只小蚂蚁露了出来。黄蚂蚁看到同伴后,立即上前去亲吻触抚,并试图将它衔走。这时,被救助的蚂蚁已经恢复过来,与黄蚂蚁互相用触角碰了一下,便一起离开了。
我不是昆虫学家,不知道蚂蚁的救助行为是一种偶然还是出自本能。但我觉得在这一点上,它们确实表现出了一种我们人类所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
1.给下列句子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2分)
(3)
蚂蚁(虽然)不会游泳,(但是)它们是生命力极强的小生灵。
(4)
我没有对它们实施救援,(因为)花盆中的水很快就会渗下去,蚂蚁们就可以着陆了。
2.这篇文章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先写事情的起因,再写事情的经过和结果,最后点明了文章的主题——蚂蚁的救助行为表现出了一种我们人类所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5分)
3.“我不是昆虫学家,不知道蚂蚁的救助行为是一种偶然还是出自本能。但我觉得在这一点上,它们确实表现出了一种我们人类所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句中“它们”指的是蚂蚁。这种“道德品质”是一种互相救助的品质。(2分)
4.“我极其小心地用针尖挑开泥土,使这只小蚂蚁露了出来。黄蚂蚁看到同伴后,立即上前去亲吻触抚,并试图将它衔走。这时,被救助的蚂蚁已经恢复过来,与黄蚂蚁互相用触角碰了一下,便一起离开了。”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作者对这只被埋的小蚂蚁小心翼翼的救助,小蚂蚁对它的同伴不离不弃。(2分)
5.把下列句子换个说法。(2分)
一只蚂蚁被另一只蚂蚁救走了。
另一只蚂蚁把一只蚂蚁救走了。
七、习作展示。(25分)
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