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八年级语文(下)第三、四单元检测题(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年春八年级语文(下)第三、四单元检测题(二)(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6-05 08:49: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年春八年级语文(下)第三、四单元检测题(二)










说明:全卷满分120分,答卷时间为120分钟。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崭新(zhǎn)
推祟
强词夺理(qiáng)
不修边幅
B、俨然(yǎn)
箬篷
豁然开朗(huò)
挑拨离间
C、瞭望(liào)
湎怀
暴风骤雨(zòu)
悄怆幽邃
D、抉择(júe)
狡辨
不知所措(chuò)
招摇撞骗
2.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作为一个时代青年,路见不平应挺身而出,岂能袖手旁观。
B.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
C.他俩都是独立的人,干什么事儿也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很是相辅相成。
D.在互联网上,“网红”是一个鱼龙混杂的群体,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待。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净化网络语言,这无论是一种语言交流,还是对名族文化传承的尊重。
B.
习近平强调,保持定力,增强信心,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是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关键。
C.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D.
我们由衷地发自内心地感谢老师们多年来的默默付出。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同样,不问政治而死读书本的人,那是无用的书呆子,决不是真正有学问的学者。
②不读书而空谈政治的人.只是空头的政治家,决不是真正的政治家。
③完全不懂政治的学者,无论如何他的学问是不完全的。
④片面地只强调读书,而不关心政治;或者片面地强调政治,而不努力读书,都是极端错误的。
⑤真正的政治家没有不努力读书的,完全不读书的政治家是不可思议的;
⑥真正有学问的学者,决不能不关心政治。
⑦就这一点来说,所谓“事事关心”,实际上也包含着一切知识都要努力学习的意思。
A.④②⑤①⑥③⑦
B.②⑤①⑥③⑦④
C.④②⑤⑦①⑥③
D.②⑤①⑥③④⑦
5.下列句子变换后意思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2分)
A.原句:旅鼠是一种啮齿类动物,主要以草根、草茎和苔藓之类的植物为食,这些植物遍布北极草原。
改句:旅鼠是一种以草根、草茎和苔藓等遍布北极草原的植物为食的啮齿类动物。
B.原句:妈妈对我说::“你快去我办公室桌上拿一本书。”
改句:妈妈对我说,要我快去她办公室桌上拿一本书。
C.原句:新一代歌手,都比三五十年前的歌手更加活泼和热情。
改句:新一代歌手,无不比三五十年前的歌手更加活泼和热情。
D.原句: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改句:传统教育的目的不是寻求新知识,就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6-7题。(4分)
白鹿洞①二首(其一)
唐代
王贞白②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注:①白鹿洞:在今江西省境内庐山五老峰南麓的后屏山之南。这里青山环抱,碧树成荫,十分幽静。名为“白鹿洞”,实际并不是洞,而是山谷间的一个坪地。②王贞白:唐朝广丰人。
6.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首句叙事,“读书不觉已春深”,言自己专心读书,不知不觉中春天又快过完了.
B.次句写诗人的感悟。“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阴,指极短的时间,这里以金子喻光阴,时间宝贵,应珍惜.
C.三句叙事补叙自己发觉“春深”,是因为“道人来引笑”。“道人”走在路上的人。“引笑”指逗笑,开玩笑。
D.“周情孔思”,当指古代读书人所读的儒家典籍。。
7.下列对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可以看出,诗人读书入神,每天都过得紧张而充实,全然忘记了时间。春天快过完了
B.次句由第一句叙事自然引发出来的感悟,也是诗人给后人留下的不朽格言,千百年来一直勉励人们、
C.三、四句叙事道人到来之时,诗人正在深入钻研周公孔子的精义、教导。
D.
道人来“引笑”的字里行间,表现诗人也慵懒散漫的生活一面。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短文,完成第8-11题。(12分)
刘恕①,字道原,筠州②人。恕为学,自历数、地里、官职、族姓至前代公府案牍③,皆取以审证。求书不远数百里,身就之读且抄,殆忘寝食。偕司马光游万安山④,道旁有碑,读之,乃五代列将,人所不知名者,恕能言其行事始终,归验旧史,信然。宋次道知亳州⑤,家多书,恕枉道借览。次道日具馔⑥为主人礼,恕曰:“此非吾所为来也,殊废⑦吾事。”悉去之。独闭阁,昼夜口诵手抄,留旬日,尽其书而去。家素贫,无以给旨甘⑧,一毫不妄取于人。自洛南归,时方冬,无寒具。司马光遗以衣袜及故茵褥⑨,辞不获,强受而别,行及颍⑩,悉封还之。
(节选自《宋史·刘恕传》)
【注释】①刘恕(1032~1078):《资治通鉴》副主编之一。②筠州:今江西省高安市。③历数:历史典故。地里:地理。族姓:家族名姓。公府案牍:公案文书。④万安山:又名玉泉山或大石山,在洛阳南侧,与中岳嵩山遥遥相对,沟壑深险,巍峨壮观。⑤宋次道知毫州:宋次道担任毫州知州。⑥馔(zhuàn):饮食,吃喝。⑦殊废:不要打扰。⑧无以给旨甘:没有办法自己供应的。⑨故茵辱:旧褥子。⑩颖:颖州,即今安徽阜阳市。
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求书/不远数百里
B.恕/能言其行事始终
C.此非吾/所为来也
D.尽其书/而去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
(1)具(

(2)遗(

(3)悉(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求书不远数百里,身就之读且抄,殆忘寝食。
(2)此非吾所为来也,殊废吾事。
结合短文内容,说说刘恕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三)古诗文积累。(8分)
12.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每空一分)
(1)
,并怡然自乐。
(2)

,不复出焉,

(3)
,蒙络摇缀,

(4)
,君子好逑。
(5)
,天涯若比邻。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3-16题。(16分)

(1)跑步回来,拐上楼梯,便看到自家阳台亮着灯,小小的白炽灯泡散发出橘黄色的光芒。我心头一暖,这是先生特意为我留的灯。其实楼道有感应灯,脚步一靠近,便会亮堂起来。但只要先生在家,遥遥地便有一盏灯,无声地等候我的归来。我感动于先生细微的举动。
?
?
(2)很小的时候,乡村还没通电,写作业用的是煤油灯。煤油灯豆大的灯火闪闪烁烁,眼睛要凑得很近,方能看清书上的字。我们姊妹几个,在小小的四方桌旁围灯而坐,头碰着头,读书、写功课。一会灯火兀自微弱下来,母亲便起身把灯芯修剪修剪,灯火复又明亮起来。摇曳的煤油灯火,把黑暗驱赶到了背后。
??
(3)
后来,山村用上了电,电灯比煤油灯亮多了,灯线一拉,泻下一屋子的光,不像煤油灯,放置在灶台上,母亲炒菜是清楚了,饭桌这却影影绰绰,不小心错把辣椒当豆角,一口咬下去,辣得人嘘呼直咧嘴。但是,电灯费电,电比煤油贵。为了省电,我家一直长长的厅屋,点的是一只15瓦的灯泡,灯泡吊得高高的,在电灯下写作业,却没有煤油灯来得清晰。
??
(4)
暮色降临,屋里暗沉沉的,母亲说,还看得见,晚些再点灯。那时姐姐们逐渐离家,父母被穷苦压得笑容难觅,灰暗和冷寂在四周重叠、没有边际。高中住校,周末回家写作业稍晚些,父亲便在外间催促——还不睡觉,不要电费的?!突起且生硬的催促声会让我内心惊颤,那时我想,以后有了自己的家,我一定要点上很多很多的灯,让房子成为光华璀璨的殿堂。
(5)成家后,童年的烙印处处可循,我节水省电,人不在就把灯拉灭。先生的家也穷但很阔气,他们家热水充足,食物丰富,楼上楼下灯火通明,我眷恋于这样的居家场景。在他的影响下,我开始处处留灯,客厅,卫生间,卧室,没睡下前,很少被掐灭。我喜欢有光,喜欢明亮温暖,我的孩子要在光明与温暖中稳稳地长大。
???
(6)
眨眼女儿上初中了,她放学晚,到家都要六点半之后,那时街边的路灯早已一盏盏点亮。我在厨房里忙活,厨房的窗对着外面,站在窗口可看到女儿回家的路。外面的雨,有了隐隐的秋意。我边准备晚饭,边不住地张望,晚归的孩子让母亲的心牵挂不安。
???
(7)一个个菜摆上了餐桌,晚餐总是丰盛些。时针指向六点四十五,孩子早早去校,已经在外呆足整整十二个钟头,是家里最辛苦的人儿!雨渐渐密了起来,路灯越发迷离。路上的行人一个个匆匆而过。终于,对面走来个穿着校服的熟悉身影——她撑着伞,身子前倾,脚步疲惫,沉重的书包使得她的背微微驼着。瞬间,我想流泪。她抬头,定是看到了灯光,看到了张望的母亲,她笑了,朝我扬扬手,小跑了起来……我想去迎接她,拥抱她,替她撑起风中的伞,帮她卸下重重的书包……
(8)但我什么也没做,什么也不能做。母亲不能替代孩子,她只能做一盏灯,伫立,凝望,照亮孩子前行和回家的路。
13.文章以“灯”为标题,有何妙处?(3分)
14.请概括文章中前面六个自然段的内容。(6分)
15.品味句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分)
终于,对面走来个穿着校服的熟悉身影——她撑着伞,身子前倾,脚步疲惫,沉重的书包使得她的背微微驼着。
16.结合文章的内容,谈谈你对文章第(8)的理解。(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7-20题。(14分)
破译植物的语言
①不要以为植物会“说话”是一个古怪可笑的问题。法国物理学家施特斯海默说:“20年前也没有人相信鲸鱼会唱歌。而现在鲸鱼的歌唱已经被破译。”目前,也有一些科学家在从事破译植物语言的研究,德国德勒斯顿的生物物理学家赫伯特·魏泽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②为了探索植物语言是否真实存在,科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后来他们发现:当植物的叶子被昆虫咀嚼时,植物身上所发生的反应与动物抑制疼痛和创伤的神经激素的反应几乎一样。在虫咬叶子时,叶子便释放出一种激素,类似于动物受到伤害时释放的啡呔。在动物身上,这些激素帮助把一种叫做花生四烯酸的化学物质转化为前列腺素。而在植物组织里,这种激素有助于亚麻酸(相当于动物身上花生四烯酸的物质)转化为茉莉酮酸,这是一种性质和前列腺素相近的化学物质。它们对待伤痛的化学反应如此相似。在植物组织表面喷洒阿司匹林或布洛芬后,就会像在动物身上喷洒此类物质一样,都能消除伤痛反应。对此,纽约州立大学植物生理学家伊恩·鲍德温说:“这就是植物喊‘哎吆’的方式。”
③植物能与邻居联络的现象屡见不鲜。在茂密的大森林里,某些植物突然感到虫咬刺痛,它会马上招呼旁边的伙伴,提防虫子。许多植物在受到伤害时,会释放出一种挥发性的茉莉酮酸,这是一种“体味”信号。甚至在附近的植物被虫咬之前,这种信号就开始启动附近植物的防御系统了。
④槐树会产生有毒的苦味物质。一旦槐树的树叶被羚羊或长颈鹿吃掉,这时,不仅仅被吃掉的槐树的树叶会产生这种物质,周围所有的槐树像是接到预报似的也都争先恐后的释放出毒素。
⑤破译植物的语言是一项开拓性工作,因此引起了不少科学家的浓厚兴趣。经过多年的研究后,他们对于植物的语言已经有了多种解释。魏泽教授认为,树木是通过声音来互相沟通和了解的。但由于这种声音频率很高,人耳往往听不到。据他讲,迄今他已零碎破译了一些树木的语言。
⑥而波恩大学的科学家弗兰克·朱利曼则不仅证实了植物语言的存在,而且还研制出了能够探听植物语言的激光驱动麦克风。当植物的叶子或根茎被切开时,植物就会发出痛苦的声音信号:在整个切面释放出气体乙烯。弗兰克·朱利曼一直在用钟形玻璃容器收集这种气体。用这种气体的分子轰击标准激光束,会产生振动,形成麦克风能够探听到的声波。朱利曼说:“植物受到的压力越大,麦克风收到的声音信号就越强。”
⑦还有科学家认为,植物是通过一种能量进行交流的。这种能量是微弱的光,它可以被测量出来,人们甚至可以通过“剩余能量放大器”使这种光转变成可以看得见的光。不管是通过高频声音还是通过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家们最终一定会破译植物的语言之谜。正如施特恩海默说的那样:“我们将在不久的将来使树木的联络声音变得容易听起来。”
⑧毫无疑问,破译植物的语言,不仅对于植物生理生态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而且在实践生产中也将具有诱人的应用前景。科研人员相信,破译植物的语言必将对农业生产产生重要作用。例如运用波恩大学的研究成果,给农民配备合适的窃听装置,农民就能区分健康与疾病的蔬菜或其他农作物。同时,通过探测植物的声音可以形成预警机制,随时探查植物病虫害的情况。另外,了解水果和蔬菜的语言还有助于它们的储藏和运输。声学研究证据表明,苹果释放出的乙烯气体比其他植物高,能够引起周围植物枯萎。因此,科学家敦促果农要单独存放苹果。
⑨科学家们预言,植物语言的破译,对于植物病虫害的抑制,作物生长发育最适环境
调控,农业耕作的安排,乃至植物各种药用成分的分离提取等都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17.根据文章内容填空。(4分)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1分)
(2)在虫咬叶子时,叶子便释放出一种激素,这就是植物
方式。许多植物在受到伤害时,会释放出一种挥发性的茉莉酮酸,这是一种
信号。还有科学家认为,植物是通过一种能量进行交流的。这种能量是微弱的光,它可以被测量出来,人们甚至可以通过
使这种光转变成可以看得见的光。(3分)
18.本文第④段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请分析其作用。(3分)
19.从⑧、⑨两段中我们获取到什么具体明确的信息?(3分)
20.通读全文,你发现植物是怎样“说话”的?(4分)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
(一)综合性学习。(6分)
21.班上准备举行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演讲赛,请你写一段演讲词。(不少于
100字)
(二)写作(50分)
22.请以“陪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3)不少于600字。
100
200
300
500
2020年春八年级语文(下)第三、四单元检测题(二)参考答案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
1.B
2.C
“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辅助,互相促成,缺一不可。
3.B
A项关联词搭配不当,应将“无论”改为“不仅”。C项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的活动”。D项语义重复,“由衷”与“内心”语义重复。故答案应该选B
4.A
5.D
6、C
7、
D
8.
C
9.
具:准备
遗:赠送
悉:全、都
10.
(1)为了读书往往不惜走上几百里路,一拿到书又读又抄的,几乎忘了吃饭睡觉。
(2)这不是我来这里要做的,你不要打扰我读书。
11.勤奋好学,博学多才,清贫自守,清身自好。(未结合短文,酌情扣分)
12.略
三、现代文阅读(
30分)
13
、灯是指照明的灯(1分),文中又指人与人之间的关心和温暖(1分),也是本文的线索(1分)。(3分)
14、(1)先生细心地等待我下班归来。
(2)小时候母亲陪伴我做作业。
(3)后来家里用上了比煤油灯更亮的电灯但我并没觉得更清晰。
(4)父母总想节约,晚一点开灯。
(5)我和先生想给孩子更多的光明。
(6)母亲的心牵挂晚归的孩子。(6分,每段各1分)
15、动作和外貌描写,撑,倾,疲惫,微微驼着。写出了母亲无私无怨的为孩子做任何的付出,即使自己已经衰老和疲惫.(3分)
16、围绕“任何的母爱都无法代替孩子学会独立和成长”这个话题展开,言之有理及可。(4分)
(二)
17.(1)植物的语言(2)喊‘哎吆’、“体味”、“剩余能量放大器”(4分)
18.
举例子,更为具体地说明了植物能用特有的体味“语言”来联络同伴,以此启动附近植
物的防御系统,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3分,答对举例子得1分,作用2分)
19.
①破译植物的语言,不仅对于植物生理生态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②而且对于植物病
虫害的抑制,作物生长发育最适环境的调控,农业耕作的安排,③乃至植物各种药用成分
的分离提取等都有重要的实用价值。(3分
不仅,而且,乃至各一分

20.
①当植物的叶子被昆虫咀嚼时,植物身上所发生的抑制疼痛和创伤的神经激素的反应是
一种语言。
②许多植物在受到伤害时释放出一种挥发性的茉莉酮酸,这是一种“体味”语言。
③当植物的叶子或根茎被切开时,植物就会发出痛苦的声音信号:在整个切面释放出气
体乙烯。用这种气体的分子轰击标准激光束,会产生振动,形成麦克风能够探听到的声
波。
④植物还能以一种微弱的光为能量进行交流。(4分
一点一分)
四、综合性习与写作(56分)
21.示例:孝亲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孝亲敬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我做起。
我们生活中的点滴行动,都是我们形成良好传统和习惯的关键所在。同学们!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长河中一滴闪亮的珍珠;是中华传统美德大花园中一朵鲜艳的奇葩;是中华传统美德星空下的一颗耀眼的星星。让我们用自己的真心和善良来弘扬它。
22.写作(50分)。按省中考评分标准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