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7《近似数》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7《近似数》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6-03 22:12: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万以内数的认识《近似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课本第91页例10及做一做、练习十八第4、5、6、7、11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准确数与近似数的区别,理解近似数的含义,学会正确辨别准确数与近似数,并能够选用恰当的近似数。
2、经历独立猜测、交流等活动,体验近似数的特点并逐渐掌握一定的猜测方法,具备一定的数感和估计能力。
3、体会到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近似数的含义。
难点:
合理地取近似数。
教学准备:
糖果、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出示糖果,让学生说一说有多少块,在本上写出来。
(2)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几个合适的数字。引导学生说出怎样得到这个数的,(估的)这个数准确吗?(不准确)怎样可以得到准确的数字。(一个一个数或一十一十数)
(3)课前老师已经数过糖(223块)223在数学上叫准确数(板书准确数
223)提问:谁刚刚写的与这个数字接近呢?举手。(点个赞)。引出今天将要学习与准确数相对应的近似数。
二.探究新知
1、组织理解近似数的含义。
(1)编个故事,出示例10的主题图。
指出小明有个疑惑:参加全运会的到底是9985人,还是将近10000人呢?这两种说法有什么不同?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帮助小明解惑。
预设小组汇报结果:
A、认为9985是准确数,将近10000人是说参加全运会的人数和9985人差不多。
B、也认为参加全运会的人有9985人,将近10000人大概就是9985人的意思。
(2)在数轴上把这两个数表示出来,看看它们的位置
9985接近10000,我们就说10000是9985的近似数。
师小结:9985就是“准确数”,而10000这个和9985差不多的数就叫做“近似数”。(边说边板书)
(3)提问:你认为哪个数好记呢?
引导学生明白近似数更容易记,因为它正好是整万数。
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说出223块糖的近似数(大约200块)
(4)比较刚才两组数据的区别,让学生归纳出近似数的含义。
   A、223和大约200
  B、9985和将近10000
课件出示近似数的含义:接近“准确数”的整万、整千、整百、整十数及几千几百、几百几十数。
2、小试牛刀,巩固新知。进一步总结出近似数的特点
近似数的特点:
(1)接近准确数。
(2)可以是整万、整千、整百、整十的
数,也可以是几千几百、几百几十的数。
(3)近似数更容易记住。
(4)近似数前面用大约、达、将近、大致、差不多等词语描述。
(设计意图:
通过区别准确数和近似数,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近似数的含义,第(3)和第(4)提示准确数也可以是整百数。
重在审题,理解题目。2897一不留神就会弄错近似数。)
(设计意图:
育英小学1506人,近似数不是整千数而是几千几百数。
一个数的近似数并不是唯一的,教师要给予肯定,根据要求来取合理的近似数。)
(设计意图:难度增加,考查近似数与准确数的相互转化,加深理解近似数的含义。)
(设计意图:用生活中的近似数,体会近似数的价值,从而在生活中恰当选用近似数。了解电视机随时代进步不断更新换代,从而增进爱国情怀。)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孩子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那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梳理)
五、板书设计
准确数
近似数
223
200
9985
10000
近似数的特点:近、整、易记住。
教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具体的情景让学生理解近似数的含义,体会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
通过独立猜测、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一定猜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能力。
在课堂实践后,觉得有两个地方有待改进:
一是用糖果导课部分,应该设计为:让学生充分、大胆地猜。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提示“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面板书,最后出示准确的数据。通过数字对比,初步感受近似数的含义。这样比较好一些。
二是
上过之后,发现学生对遇到具体情况有时候不知所措,有些学生将近似数喜欢精确到十位,有的精确到百位,这部分题目有时候学生把握不好分寸。课下还得多练习让学生学会应对不同的题目。我在琢磨怎样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高效地应对不同的题目,不用在课后来完成呢?希望能够得到一些建议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