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唐诗三首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课件 (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4 唐诗三首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课件 (共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6-05 16:03:48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25张PPT)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0
学习目标
1.结合注释初步了解诗歌,感受诗中所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的情怀。(重点)
2.朗诵本诗,体会本诗的句式、用韵等方面的特点。
3.品味诗中的精彩描写(环境描写、人物描写),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1
杜甫(712-770),字子美。
尝自称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
诗人,被誉为“诗圣”。有《杜工部集》,
与李白并称“李杜”,又因有别于杜牧,亦称“老杜”。
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之时,其诗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其风格沉郁顿挫。
作者介绍
2
“安史之乱”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759年,杜甫一家辗转流落到四川成都,靠朋友的资助在浣花溪畔盖了一所茅屋,暂时有了安身之处,但生活依旧是清苦的。
不料到了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诗写的是自己的数间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
背景介绍
3
题目解说
“茅屋”,指杜甫在成都近郊的草堂。
“......为......所......”是一种被动句式。
题目的意思是:茅屋被秋风吹破。
题目表明了诗人叙述的主要事件。
这首诗的体裁是古体诗。
4














广

见此屋
长林梢
三重茅
沉塘坳

háo
juàn
cháng


chóng
qīn
ào
zhuǎn
shà
qǐng
xiàn
sāng
字词积累
5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整体感知
6
疏通文意
八月的深秋狂风怒号,卷走我屋上多层茅草。茅草飞过江洒落在江边,飞得高的挂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转到池塘水中。
南村一群顽童欺负我年老无力,竟然狠心这样当面做抢掠的事。公然抱着茅草跑入竹林去,(我)喊得唇焦口干但也喝止不住,回家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黑云墨色一般,秋季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被子(已用)多年,冰冷如铁板,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破了。床头因屋漏雨没有干的地方,雨点就像下垂的麻线一样密集,没有停歇。自从经历战乱以来,很少睡好觉,又湿又冷的长夜如何挨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宽敞的大屋千万间,来庇护天下贫寒的士人,让他们都能露出笑脸!在风雨中不动安稳如大山。唉!什么时候我的眼前才能耸现这么多的房屋,(到那时,)即使只有我的屋子破漏而我受冻而死也心甘!
7
1.诗歌为我们呈现了几幅画面?给每幅画面拟一个小标题。
2.画面里描写秋风、茅屋以及“我”的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并用一个含“痛”的词组表达“我”的情感。
细节探究
8
秋风破屋

群童抱茅—
破屋漏雨—
愿得广厦
画面
9
2、画面里描写秋风、茅屋以及“我”的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并用一个含“痛”的词组表达“我”的情感。
痛惜——痛心——痛苦
——痛忧
情感升华,由记叙一家之苦到抒忧国忧民之情
10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度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怒号”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更加生动形象的说明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
诗歌赏析
“飞”“洒”“挂罥”“飘转”“沉”这些动词,形象地写出了风吹茅草的情状,也表现出诗人焦灼、苦痛、无可奈何的心情。可见当时诗人的处境之艰难、窘迫。
11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①“群童”为何抱茅?
答:“群童”本身也是穷孩子,用茅草盖屋或回家当柴烧。当然也不排除调皮成分,但是也有更深层原因—譬如社会现实。与其说杜甫是生孩子们的气,倒不如说是生社会现实的气,动荡不安的社会给人民带来贫困、灾难。
12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②“归来倚杖自叹息”中作者叹息什么?
答:这里的“叹息”有三层含义:一叹老天无情毁屋;二叹群童“趁风打劫”,不明诗人痛苦;三叹黎民生活困苦(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13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环境描写。这两句不仅描绘了阴郁凄凉的环境,也烘托出诗人暗淡悲
惨的心境。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屋漏偏逢连夜雨,写出了诗人生活之窘困。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用“何由”两个字作诘问式的慨叹,表达
了诗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
14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抒情。诗人抛开自己的寒冷悲秋,为解除天下“寒士”的痛苦而呼号,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等痛苦的生活体验中迸发出的激情和希望。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表现了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的理想,这是一种饱尝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这是全诗的主旨句。
15
推己及人
忧国忧民
语言鲜明,用词生动、准确。
如开头五句,句句押韵,“号”“茅”“郊”“梢”“坳”五个开口呼的韵脚似乎能让读者听到阵阵风声。“卷”“飞”“挂罥”“飘转”“沉”,一个接一个的动词不仅描写出茅草被狂风卷起时的状态,而且紧紧地牵动着诗人的视线,拨动着诗人的心弦。
写作特色
16
茅屋为秋
风所破歌
叙事
写实
板书设计
抒发
情怀
秋风破屋,卷走茅草
群童抱茅,诗人叹息
屋漏床湿,彻夜难眠
推己及人,忧国忧民
博大胸怀,崇高理想
饱尝民生疾苦
体察人间冷暖
17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茅屋被秋风吹破的过程,表达了自己生活的不幸,并推己及人地想到了饱经战乱、至今仍流离失所的士人,写出了诗人饱尝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崇高的理想。
主旨归纳
18
诗为事作,屋凭人传。如今成都杜甫草堂依在,而现在草堂的浣花溪畔,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诗人追求的“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已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今天变成现实,如果诗人在天有灵,他定会感到欣慰。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这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党和国家卓越领导人朱德参观杜甫草堂的题词。我们但愿杜甫草堂长留人世,杜甫诗篇光芒千秋永照

拓展延伸
19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社会病态,振笔疾呼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百姓疾苦,震撼人心
郭沫若题成都杜甫草堂诗史堂联
20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
①高者挂罥长林梢
罥:
长:
②忍能对面为盗贼
忍:
能:
③俄顷风定云墨色
俄顷:
④秋天漠漠向昏黑
向:
⑤何时眼前突兀现此无
突兀:
随堂练习
挂结

狠心
如此、这样
一会儿
接近
高耸的样子
21
2、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俄顷/风定/云墨色
B
下者/飘/转沉塘坳
C
八月/秋高/风怒号
D
风雨不动/安如山
随堂练习
B
22
3、诗中表现群童顽皮的句子是(
)。
4、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烘托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的句子是(
)。
5、表现作者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以及忧国忧民情怀的
句子是(

随堂练习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3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归来倚杖自叹息”中的“倚杖”与“为盗贼”相照应,诗人叹息的内容是:自己的苦、周围人的苦、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B.“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一语双关,一是表现盼雨停、盼天亮的迫切心情;二是表现断望战乱频繁,残破不堪的国家能尽快从深重的灾难中解脱出来。
C.第一段表现了诗人对茅屋为秋风所破的无东和伤感的感情。
D.诗人推己及人,宁可“吾庐独破”,而使“天下寒士俱欢颜”,这表现了诗人同情人民疾苦的深厚感情,寄托了企盼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
随堂练习
A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