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 从粒子到宇宙 测试卷 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 从粒子到宇宙 测试卷 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6-04 09:50:2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参考答案
1.
B
2.
D
3.
A
4.
C
5.
A
6.
C
7.
A
8.
C
9.
C
10.
D
11.
扩散
无规则运动
引力
12.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3.
电子
核式结构
夸克
14.
小于
不是
15.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汽化
16.
很小部分
绝大部分
17.

凸面
18.


19.
(1)分子间有引力
(2)空气
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20
.
(1)温度
剧烈
(2)分子间有引力
扩散
(3)小于
分子间有间隙

21.
(1)原子核
(2)B
(3)建立模型
(4)C
22.
(1)C
(2)不变
(3)恒星
(4)变大
(5)A
(6)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7世仁就育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测试卷
[测试范围:从粒子到宇宙
测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水凝固成冰后,水分子的热运动也就停止了
B.四月蔷薇香气扑鼻,这是扩散现象
C.松软多孔的海绵可以压缩是因为海绵分子之间有间隙
D.冬天用热水袋暖手,手含有的热量增加
2.某村附近有一味精厂,生产味精时,气味飘的很远,长此以往会对人的健康产生较大的影响。这里的“气味飘的很远”是因为(
)
A.气体分子之间间隙较大
B.气体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C.气体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D.气体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3.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的是(
)
A.饭香扑鼻
B.雪花飘飘
C.尘土飞扬
D.雾气腾腾
4.
研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图所示,人在打打喷嚏、咳嗽时会喷出大量的飞沫,飞沫一般是直径大于5微米的含水颗粒,它里面包裹分泌物或病原菌,飞沫可漂浮在空气中。因此,建议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并做好个人防护。关于飞沫及飞沫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沫传播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体积较大的飞沫才能在空气中漂浮
C.飞沫蒸发时要吸收热量
D.飞沫在空气中不受力的作用
5.依据卢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理论,在原子中绕核高速运转的是(
)
A.电子
B.中子
C.质子
D.核子
6.
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如图甲是两铅柱底面削平紧压在一起,下面吊一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
B.如图乙是电子显微镜下某种物质的微观结构
C.如图丙是四溢的花香引来了长喙天蛾
D.如图丁是火山爆发,漫天灰霾
7.
下列“宇宙层次结构”概念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8.在太阳系中,属于恒星的是(
)
A.月球
B.地球
C.太阳
D.彗星
9.“巴山雀舌”为绿茶精品之一,泡茶、喝茶中包含很多科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打开茶叶盒时茶香飘满屋,是因为茶叶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泡茶时,用开水浸泡是因为水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激烈,能快速泡出茶味
C.一段时间后部分茶叶沉下去,是由于茶叶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
D.透过圆柱形玻璃茶杯看到手指变粗,是由于装水的茶杯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10.以下关于物质微观世界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等构成的
B.物质内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C.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D.固体分子紧密排列,分子间没有间隙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
11.
夏日荷花盛开飘来阵阵花香,这是 
 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 
 ;清晨荷叶上的两颗露珠接触后成为了更大的一颗水珠,表明分子之间存在 
 。
12.
严寒的冬天,潮湿的衣服放在室外也会慢慢变干。从分子动理论的角度看,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是:在任何温度下,分子都在 
 。
13.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比原子小得多的 
 ,从而揭示了原子是有结构的;1911年,物理学家卢瑟福建立了原子 
 模型;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提出了构成原子核的质子和中子都是由更小的微粒 
 构成。
14.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期间,医护人员必须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和佩戴口罩,科研工作者在负压实验室研究疫苗,负压实验室内的压强 
 室外的大气压,新型冠状病毒 
 分子(选填“是或不是”)。
15.为了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疫人员将消毒液喷洒在室外的楼道、走廊里,不一会儿室内也闻到了消毒水的气味,这种现象表明 
 ,不久后,喷洒过的潮湿地面会逐渐变干,这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16.1911年,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电子绕核高速运转。原子内部空间分布上,原子核占据了 
 (选填“绝大部分”或“很小部分”)空间;质量分布上,原子核占据了 
 (选填“绝大部分”或“很小部分”)质量。
17.
小皮在公园里散步,发现有一个小女孩正在玩吹泡泡,在阳光下泡泡呈现出七彩的颜色,走近泡泡还可以在它的表面看到自己身后缩小的景物。小皮想:圆圆的泡泡虽然是一层液体的薄膜,但是却不那么容易破裂,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 
 力;小明看到泡泡表面出现自己身后景物缩小的像,这时泡泡的表面相当于一个 
 镜。
18.如图所示,这是锂原子的结构示意图,锂原子核由质子和 
 子组成,锂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后带 
 电。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28分)
19.(1)如图1所示,图是一个铁丝圈,中间较松弛的系着一根棉线,图中是浸过肥皂水的铁丝网,图表示用手指轻碰一下棉线的左边,图表示棉线左边的肥皂膜破了,棉线弯向右边,这个实验说明了 
 。
(2)为了探究分子的某个特点,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装置,在瓶中装的是密度为无色的空气和密度为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
请写出上面的括号内瓶中应装的物质名称是 
 ;
(Ⅱ)若抽掉间隔的玻璃板,一段时间后两瓶气体颜色变得相同;
(Ⅲ)这个实验说明了气体分子 
 。
20.如图实验所示,根据相关知识解答问题:
(1)如图①所示,甲杯中盛有的冷水,乙杯中盛的是的热水,甲乙两杯水的质量相等。它们都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同时向两个水杯中滴入一滴红墨水,经过几分钟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由此可知, 
 越高,分子运动越 
 。
(2)如图②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干净后,紧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钩码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个实验主要说明 
 。把磨得很光滑的铅块和金块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彼此渗入约,这有表明固体也能发生  
现象。
(3)向图③玻璃管中先装入的水,再注入的酒精,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这个试验主要说明 
 。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应选用长度较 
 (选填“长”“短”)的玻璃管。
21.如图1所示,是粒子散射实验示意图。1909年,著名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发现,绝大多数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的粒子偏转超过,有的甚至几乎达到,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1)根据实验现象,卢瑟福提出,“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这个“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
(2)金箔包含了3000层金原子,绝大多数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下列有关该现象的解释中合理的是 
 ;
A.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
B.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3)卢瑟福根据实验现象,经过想象、类比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这种方法在物理学研究中叫 
 (选填“控制变量”或“建构模型”)法。
(4)根据以上的现象分析,以氢原子为例,正确的模型是图2中的 
 。
四、综合题(8分)
22.阅读分析题
黑洞与宇宙
由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科研人员组成,包括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在内的一些国内机构参与了此次国际合作,他们利用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射电望远镜,组成一台巨大的虚拟望远镜,其口径相当于地球直径,该望远镜“拍照”重点黑洞对象之一,就是位于银河系中心的“人马座”。北京时间2019年4月10日晚9时许,包括中国在内,全球多地天文学家同步公布了首张黑洞真容,如图所示。黑洞的产生过程类似于中子星的产生过程:某一个恒星在准备灭亡,核心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迅速地收缩,塌陷,发生强力爆炸,当核心中所有的物质都变成中子时收缩过程立即停止,被压缩成一个密实的星体,同时也压缩了内部的空间和时间。但在黑洞情况下,由于恒星核心的质量大到使收缩过程无休止地进行下去,连中子间的排斥力也无法阻挡。中子身在挤压引力自身的吸引下被碾为粉末,剩下来的是一个密度高到难以想象的物质,由于高质量而产生的引力,使得任何靠近它的物体都会被它吸进去。
黑洞是宇宙众多天体的一种“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是由一个致密炽热的点,于一次大爆炸后膨胀形成的。不同星体的远离速度和离我们的距离成正比,即“”,式中为一常数,称为哈勃常数(已由天文观察测定)。假设大爆炸后各星体以不同的速度向外匀速运动,并设想我们就位于其中心,则速度越大的星体现在离我们越远。
(1)在银河系中心的天体是 
 。
A.中子星
B.太阳
C.黑洞
D.恒星
(2)假设一艘宇宙飞船靠近黑洞,它的质量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从上述材料可知,黑洞是由 
 演化形成的。
(4)在黑洞的形成过程中,密度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5)关于宇宙的起源,下列说法中与大多数宇宙科学家的观点不一致的是  

A.谱线红移现象说明所有星系都在远离我们
B.大爆炸是整体的,涉及宇宙的全部物质及时间、空间
C.大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
D.宇宙温度下降至一定程度,逐步形成超星系团、星系团、星系及恒星、行星等
(6)由“”及我们所学的速度公式,假设某星体在宇宙大爆炸后远离我们的时间为其计算式为 
 (用“哈勃常数”表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