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下生物 13.4当代主要疾病和预防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七下生物 13.4当代主要疾病和预防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6-05 07:02: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节
当代主要疾病和预防
?
教材分析:
这两节位于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中第13章《健康的生活》。免疫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生理功能,它有效地保证了人在许多病原体存在的自然环境中健康生活。学习免疫知识,对于增强自身抵抗力,预防疾病等具有重要意义。教材是在安排学生认识了健康及其条件及传染病的知识后学习免疫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关注当代主要疾病及预防,让学生珍爱生命和健康,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关爱他人的健康。
?
设计思路:
《人体免疫》一节内容涉及的概念多,名词多,又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教材的特点和认知规律,准备一些资料和动画帮助学生理解,上课时力求语言生动、风趣、活泼,尽量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先从感性的材料入手,然后再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
教学目标:
1、
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2、
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3、
关注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危害,养成健康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4、
结合学生打预防针的亲身经历,学生深刻认识到党和国家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为提高人口素质进行计划免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
教学重点:
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关注威胁人体健康的主要疾病,养成健康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
教学难点:
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间的关系,
免疫的含义,过敏反应的病因。
?
学情分析:
学生对免疫的知识虽然比较陌生,但是他们有打预防针、生病的生活经历,所以多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通过直观形象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加强感性认识,学生便于理解、掌握。
?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讨论、谈话相结合,辅以课件多媒体演示法
?
课时安排:1课时
?
教学准备:
教师:1制作PPT课件以辅助教学;
2收集现代医学领域与免疫、心血管疾病、癌症等有关的信息。
学生:1根据教师课前发的学案预习课文。(学案如下:)
a人体免疫分哪两类?二者有何区别?
b抗原、抗体分别指什么?
c免疫的功能?
d为什么接种疫苗能够预防传染病?何谓计划免疫?
e当代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有哪些?如何预防?
2准备自己预防接种证,了解自己接种过那些疫苗及作用;
3查阅资料,了解当代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及如何预防。
?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
课件出示两个问题(幻灯片第2页),提问学生。人为什么会生病?为什么绝大多数人又不易生病?这与人体的免疫有关,引入本节内容人体免疫。课件出示学习目标(幻灯片第3页)
回答问题学生观看了解
开门见山,引入新课,问题引发学生弄清楚人体如何免疫的好奇心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有的放矢
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1非特异性免疫2特异性免疫3免疫功能二、计划免疫三、当代主要疾病及预防
课件出示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时的学案(幻灯片第4页),学生讨论解决问题。让学生回答学案的第一个问题:人体免疫分哪两类?二者有何区别?出示资料分析(幻灯片5):科学家们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一种有毒的链球菌涂在健康人的手上,3分钟后检查,这种病菌有3000万个;经过60分钟后检查,只有170万个;120分钟后检查,就仅剩3000个了。为什么?通过动画
帮助学生理解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即便是人体有了屏障,还有病菌能进入人体,它们入侵之后会怎样呢?出示课件(幻灯片第6、7页)理解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和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引导学生思考,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和白细胞的吞噬作用是不是只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它是怎么获得的?引导学生讨论:没得过水痘的人接触水痘患者,可能会患水痘,而出过水痘的人为什么能够抵抗水痘病毒的侵袭呢?
抗原、抗体分别指什么?
出示课件(幻灯片8显示吞噬细胞、幻灯片9、10显示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
播放FLASH动画(幻灯片11),展示人体患病之后获得勉励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总结人体防御病原体侵入的几种方式,进行比较、讨论,由学生自己总结出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出示课件(幻灯片12)?
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范围对体外异物都反应对一种异物有反应特性非专一性专一性形成生来就有后天形成的作用弱强设疑: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理解了免疫能力使我们免受病原体的侵害,使我们受益,但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人们发现它对人体的影响是多方位的,还有哪些功能呢?课件出示免疫功能示意图(幻灯片13)引导讨论:1在为严重烧伤的病人植皮时,是应该用
病人自己健康的皮肤,还是用别人的健康皮肤?为什么?2生活中为什么有些人会发生过敏反应?3打预防针能有效的增强人体的免疫力,你曾经接种过哪些疫苗?教师让学生拿出自己的预防接种证,四人小组交流各自的计划免疫情况。出示幻灯片第15页。思考:预防接种为什么能预防疾病?
计划免疫的目的和意义?出示幻灯片第16页。讲解我国计划免疫工作情况,让学生感受党和政府对儿童、青少年的关心。许多传染病可以通过接种来预防,因此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显著下降,但是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癌症等病的发病率又上升为当代主要的疾病,例如今后20年全球癌症新患者将由目前每年1000万增加到5000万,因癌症死亡人数将由每年600万增至1000万。这是一组很沉重的数据。下面我们一起讨论这两个疾病的危害以及如何预防。出示幻灯片第17页,请学生讨论交流:1、心血管疾病常见的有哪些种类?2、心血管疾病常见的有哪些症状?3、心血管疾病是如何产生的,怎样预防?
4、癌症有哪些种类?5、癌症是如何产生的,怎样预防?
出示幻灯片第18、19、20页,和学生交流信息,以达成共识: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克服不良的行为方式,加强锻炼,健康地生活。
学生讨论学生回答学生观看课件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积极进行讨论、试着找到问题的答案。结合生活实例“发炎”进行问题讨论。
引导学生回顾循环系统中白细胞的功能,引出吞噬细胞的作用。学生观看课件,理解抗原抗体的关系和作用。分析比较归纳总结学生观看、理解学以致用,用刚获得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展示预防接种证,交流学生回答学生把预习课文和收集到的资料中获得的信息加以整理,归纳总结,回答问题学生观看
发挥学生主动性,自行解决疑难学生能轻松回答出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答不完全,教师在利用课件帮助同学理解小动画非常形象,既引起了同学的兴趣,又加深了记忆感资料辅助学生思考,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缩短了抽象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观看FLASH动画的同时积极思维,充分运用形象思维和发散思维对知识进行理解、整理。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在教学课程中进行探究,自主学习,从中找到答案。拓展知识联系实例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自然的过渡到计划免疫部分增加学生感恩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以及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学生通过师生提供的信息,拓展知识,认识到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的预防疾病
小结
出示幻灯片第21
页,让学生用谈收获的方式来总结本课学习内容: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
,我明白了

学生回顾所学内容
巩固今天学习的知识
?
板书设计:
?
教学反思:
本节的内容通过贴近生活的事例、丰富的动画、形象的比喻,深入浅出让学生感知了免疫的有关知识。这个内容不是教师直接表达的,而是提供丰富的资料,学生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当代疾病的预防也是以学生收集资料分析交流自主学习获取知识,较大的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感觉一课时的时间有点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