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招语文复习考前考点模拟导航练
字词(解析版)
1.音汉互写
jū
躬
②风靡
③面面相qù
④人声dǐng
沸
2.古人造字,源起象形,依样画葫,栩栩如生。请将下列古体字的序号对应填入简体字的括号中。
①②③④
A.茧()
B.鸟()
C.乳()
D.水()
3.将下面的句子工整、规范、美观地抄写在田字格中。
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
4.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我想起红布似的高梁,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
(______________)
(2)它们从来没有停息,它们的热血一直在流,在热情的默锲里它们彼此呼唤着,终有一天它们要汇合在一起。(______________)
(3)夜夜我听见马蹄奔弛的声音,草原的儿子在黎明的天边呼唤。(______________)
5.给下列句中划线字注音。
痴( )想 喧腾( )
迸( )溅 伫( )立
6.有一些字稍不注意就会写错,下面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殉职
荫蔽
斑斓
大相径庭
B.妥帖
羸弱
蒙昧
诚惶诚恐
C.狼藉
狡辩
盘桓
不修边幅
D.遁词
笼统
端祥
嘎然而止
7.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嗥鸣(háo)
涎水(yán)
迭起(dié)
妇孺皆知
(rǔ)
B.凹凼(dàng)
深邃(suì)
徘徊(huái)
烟雾缭绕(rào)
C.校注(xiào)
憎恶(zèng)
门框(kuàng)
鲜为人知(xiǎn)
D.彷徨(páng)
花圃(pǔ)
惩罚(chěng)
深恶痛绝(wù)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记者会上,环保部副部长黄润秋表示,中国大气污染治理仍然任重道远,不能有半点松懈。
B.如果蔡英文当局对台湾“永久中立”议题发起所谓“公投”,两岸关系势必会剑拔弩张,一发不可收拾。
C.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后,滑雪更成为热门运动健身项目,每逢周末,国内各大滑雪场都是人流滔滔不绝。
D.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于4月8日至11日,在闻名遐迩的海南省琼海市万泉河入海口的博鳌镇举行,习近平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9.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流连忘返
屈径通幽
花团锦簇
恍然大悟
B.瘦骨嶙峋
蛛丝马迹
随声附合
苦心孤诣
C.小心翼翼
疲倦不堪
各得其所
嫦娥奔月
D.一丝不苟
得意忘形
引人瑕思
水波粼粼
10.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出色地塑造了汉末刘备、关羽、张飞等人的英雄事迹。解说:这句话没有语病。
B.变得漂亮
拮据的生活
行为不正
张开两脚
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类型各不相同。
C.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解说:这个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D.小明虽然活泼好动,但是也热爱学习。
解说:此复句的关联词语使用恰当。
1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项是(
)
A.雾霭(?i)
蛮横(hèng)
寒噤(jìn)
辗转反侧(zh?n)
B.皑皑(ái)
沙砾(lì)
羁绊(jī)
挑拨离间(jiān)
C.蠕动(rú)
蜿蜒(wān)
穹顶(qióng)纷至沓来(tā)
D.敦实(dūn)
翌日(lì)
虔诚(qián)
接踵而至(zh?ng)
1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羁绊(bàn)
连翘(qiáo)
褶皱(zhě)
风雪载途(zài)
B.追溯(sù)
狩猎(shòu)
龟裂(jūn)
装模作样(mú)
C.缄默(jiān)
簌簌(sù)
骨骼(gé)
戛然而止(jiá)
D.衡量(liàng)
刨刮(bào)
掸去(dǎn)
大彻大悟(chè)
1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缀学
诚皇诚恐
由衷
B.娴熟
惮精竭虑
深恶痛疾
C.抑扬顿挫
摧枯拉朽
教诲
D.桅竿
禁锢
油光可见
14.将句中画线的俗语(熟语)换为成语,改换得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学习决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必须持之以恒.(换为“一曝十寒”)
B.同志之间应该互相关心,以诚相待.如果只想坑害别人,必然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换为“咎由自取”)
C.老师多次教育他,而他总把话当作耳边风.(换为“不问不闻”)
D.即使明天退伍,我们也要站好最后一班岗,不能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换为“得过且过”)
1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面对美方咄咄逼人的态度和侵权行为,中国政府不得不作出必要反制。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在语文学习上,要循序渐进,不能浅尝辄止。
D.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我们要准确把握国际形势,未雨绸缪,妥善应对。
16.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联盟(méng)
血清(xuè)
巨额(é)
B.遗嘱(shǔ)
渗透(shèn)
挪威(nuó)
C.颁发(fēn)
即日(jí)
首届(jiè)
D.仲栽(cái)
拔款(bō)
利息(xī)
17.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陶后鲜有闻(xiǎn)
惟吾德馨(xīn)
溯流逆上矣(sù)
B.愿为市鞍马(wèi)
赏赐百千强(qiáng)
可爱者甚蕃(fān)
C.可汗大点兵(hán)
啮沙为坎穴(niè)
僧募金重修(mù)
D.湮于沙上(yān)
康肃忿然曰(fèn)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xiè)
18.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词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
A.娉婷(pīn)
妖娆(ráo)
摇曳(yì)
自惭形秽(huì)
B.惊骇(hài)
箴言(zhēn)
遁词(dùn)
孜孜不倦(zī)
C.阴晦(huì)
恣睢(suī)
拮据(jù)
前仆后继(fū)
D.宽宥(yǒu)
濡养(rú)
栈桥(jiàn)
走投无路(tóu)
19.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迸溅(bènɡ)
纤腰(xiān)
磕绊(bàn)
炽热(chì)
B.哽咽(yè)
殷红(yīn)
擂鼓(léi)
猝然(chù)
C.隽永(juàn)
应和(hè)
诘责(jí)
按捺不住(nà)
D.篡改(cuàn)
模样(mó)
粗犷(kuǎnɡ)
锲而不舍(qì)
20.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二日。在班会活动中,爱好书法的同学们给大家讲解了苏轼的书法《黄州寒食诗帖》,这幅作品书写的是苏轼在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对这幅作品清高宗曾评价曰:东坡书,豪宕秀逸。下面对这幅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作者把情感流露作为重点,追求书法线条随心情而变化发展。
B.“年年欲惜春”中,作者将叠字“年”简省为一个点,这种写法体现了苏轼平素的婉约风格。
C.这幅字帖字形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有轻有重,有宽有窄,参差错落,变化万千。
D.此帖字迹饱满,一腔惆怅,溢于字里行间,如“破”字,映衬出苏轼当时的艰难境遇。
参考答案
1.鞠
mǐ
觑
鼎
【解析】试题分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形声字重点记忆“统读字”,形似字注意字形的细微差别。字形题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2.③①④②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通过浅近古体字的辨识,重点考查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对汉语言文字的民族情感。本题要注意“象形”的特点来判断汉字。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3.能工整美观的书写即可。
【解析】汉字的书写是语文学习最基本的能力之一,但现在的许多中小学生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连笔画的先后顺序都没掌握。笔划要清楚,要写成方块字,不要潦草,偏旁部首比例要合适。注意字在田字格的位置,结构要匀称,字迹要工整。注意“藏”“墨”笔画较多,注意书写的美观。
4.(1)梁—粱
(2)锲—契
(3)弛—驰
【解析】
(1)“高粱”是一种粮食作物,“粱”应该是米字旁;
(2)“默契”指双方的意思没有明白说出而彼此有一致的了解,“契”的意思是“投合”,正确的字形是“契”。
(3)“奔驰”意思是车马等快速地跑,“驰”的意思是马字旁。
5.chī
téngbèng
zhù
【解析】
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对于字音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如“痴想”,指呆呆地想;幻想。“痴”读“chī”,注意据义定音。
6.D
【解析】
D.
端祥——端详,嘎然而止——戛然而止。故选D。
7.B
【解析】
A.
涎水(xián)妇孺皆知
(rú)。C.
校注(jiào)憎恶(
zēng)。D.惩罚(chéng)。
8.C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A任重道远:意思是负担沉重,路途遥远。后用以比喻担负的责任重大。使用正确。B剑拔弩张:比喻形势紧张或声势逼人。使用正确。C滔滔不绝:比喻像流水一样连续不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适用对象错误。D闻名遐迩:形容名声很大,主要指远近闻名。使用正确。据此,答案为C。
9.C
【解析】
A.曲径通幽。B.随声附和。C.正确。D.引人遐思。
10.B
【解析】
A.“塑造了汉末刘备、关羽、张飞等人的英雄事迹”搭配不当,将“事迹”改为“形象”;
C.当数词连用表示估计时,中间不用顿号,所以将“十一、二岁”中间的顿号删去;
D.“虽然……但是”表转折关系,“活泼好动”和“热爱学习”不能构成转折关系;
故选B。
11.A
【解析】
B.挑拨离间jiān—jiàn;
C.纷至沓来tā—tà;
D.翌日lì—yì。
故选A。
12.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D.衡量(liáng)。
13.C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A项“缀学”写作“辍学”,“诚皇诚恐”写作“诚惶诚恐”;B项“惮精竭虑”写作“殚精竭虑”;D项“桅竿”写作“桅杆”,“油光可见”写作“油光可鉴”。
14.C
【解析】
可以借助字典词典或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了解成语的意思和俗语是否相近,然后结合句义进行解答。
15.B
【解析】
“随声附和”意思是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也多用于下级对上级的恐惧而形成的一种不好的行为。是贬义词。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故B错误。
16.A
【解析】
试题分析:B改为:遗嘱(zhǔ)。C改为:颁发(bān)。D改为:拨款。
17.B
【解析】
B.
愿为市鞍马(wéi)、可爱者甚蕃(fán)。故选B。
18.B
【解析】
A项,“娉”读“pīng”;“曳”读“yè”;
C项,“据”读“jū”;“仆”读“pū”;D项,“宥”读“yòu”;“栈”读“zhàn”。故选B。
19.A
【解析】
B.殷(yīn)—(yān),猝(chù)—(cù)。
C.诘(jí)—(jié)。
D.模(mó)—(mú),犷(kuǎnɡ)—(guǎng),锲(qì)—(qiè)。
故选A。
20.B
【解析】
C.“婉约风格”有误。《黄州寒食诗帖》一书25行,共129字,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苏东坡的书法平实、朴素,外形左低右高、较为整齐,却有一股汪洋浩大的气息,独成一体,神龙变化不可测。苏轼的这部诗帖在布局和章法方面,行距宽、字距紧,但整体又看起来让人舒服。一行一行读下去时,我们就能通过作者的字体布局进行简单分析。比如,通篇书写的节奏由慢到快,在开头部分还能压抑住内心的情感波动,字的大小保持得比较均匀,但当想起悲伤的事,便肆意挥洒,当时悲壮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年年欲惜春”中,第一个“年”由长笔画线条组成,延展了纵向空间,第二个简省为一个点,互相的位置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使整部作品的节奏感加强,恰到好处。体现了苏轼豪放、旷达的风格。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