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常见的量 课型:复习课
集体备课 个性备课
【教学内容】 :人教课标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总复习p87-p88的内容和相关习题【教学目标】:1、在经历自主梳理常用计量单位的过程中,进一步弄清各种量的计量单位及进率,明确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构建系统的知识网络,提高自主复习的能力。2、在生活化的复习应用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3、通过选择一些典型的复习题材,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领略数学的独特魅力。【教学重、难点】进一步明确常用的计量单位及进率。进一步建立计量单位的正确表象。【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导入复习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篇由“小马虎”王明同学写的数学日记。请看大屏幕。(请一名同学读日记) 今天是2009年2月29日。早晨6:30我被急促的闹钟铃声惊醒,便从长20厘米宽12厘米的床上爬起来,马上穿衣、洗脸、刷牙,不知不觉中已经过了20小时。想起不能迟到,我赶紧端起一杯300L的牛奶一饮而尽,又吃了一个200千克的面包。然后就背起了2000千克重的书包,走了300千米的路程,来到了56平方分米的教室,开始了20小时早读,上午上了三节课,体育课上老师带来了一只200千克重的足球,我一脚踢出了10厘米,踢得真过瘾!师:你们笑什么?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我们学习数学就应该细心、认真、一丝不苟。其实在我们日常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经常要接触到各种量,并且进行各种量的计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复习小学里面学习的一些常见的量。(板书课题:常见的量)师:那请同学们找找这则日记中有哪些常见的量呢?(时间、长度、质量、体积)(设计意图:通过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出课题,为学生指明思考和复习的方向。 )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师:大家说了那么多的计量单位,如果我们把这些计量单位全搁在一块,想一想会有什么感觉?那我们该怎么办呢?(分类、有序、系统地进行整理)师:对了,如果我们把这些计量单位分类,并有序地进行整理,使它们系统化,那就便于我们记忆和运用了。你们预习的时候是不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了整理呢?现在请你拿出预习时做的整理图,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互相补充、完善。(一)小组合作(学生自主讨论、复习)(1)你整理了什么单位,是计量什么用的?(2)常用单位有哪些?进率各是多少?(3)特别要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地方?(设计意图:让学生整理“常见的量”的知识,培养了学生主动梳理旧知的良好复习习惯。同时,在课堂上引入小组合作再次整理相关知识,能更好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的进行资源共享,加强自我反思。) (二)汇报交流。各小组派代表上台充当小老师,讲解计量单位的进率和意义。并适当板书,老师作点拨处理,强调各单位间的进率和意义,并鼓励学生对发言同学提出建议或者意见。(每个小组汇报一种量) 1、长度。 (1)什么是长度?长度:两点之间的距离。 (2)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用字母如何表示?(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3)1厘米有多长?1分米有多长?1米呢?(用手比划比划) (4)它们之间的进率是什么?(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2、面积。(1)什么是面积?面积:物体表面(图形)的大小。(2)我们学过哪些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毫米)(3)我们的教室面积大约是多少?用什么单位最合适?(4)它们之间的进率。(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3、体积、容积。 (1)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容积:容器所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2)体积计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3)1立方厘米有多大?1立方分米有多大?1立方米呢?(4)进率。(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升=1000毫升 1升=1立方分米 1立方厘米=1毫升) 4、质量。(1)常见单位:克(g) 千克(kg) 吨(t) (2)进率: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3)估一估。老师的体重大约是多少? 5、时间单位。 (1)常见单位:世纪、年、月、日、时、分、秒。(2)进率:1世纪=100年 1年=12个月 1年=365天(闰年366天) 有31日的月份是:1,3,5,7,8,10,12。有30天的月份是:4,6,9,11。 平年的二月有28日。闰年的二月有29日。怎样判断某一年是闰年还是平年?(年份能被4整除的是闰年,不能被4整除的是平年,整百数年份能被400整除的才是闰年,如1900年虽能被4整除,但不是闰年。)教师补充:季度、旬、星期。每月分三旬:上旬(1至10日);中旬(11至20日);下旬(21日至月底)。(设计意图:在自我探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合作、交流,小组合作学习扩大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变单纯的师生交流为师生、生生间多项的交流互动,有效地促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师:下面就让我们进入数学小考场,解决与生活有联系的问题吧,数学小考场的口号是:联系实际,活学活用,人人动脑,敢想敢做1.实际生活和计算中,有时需要把同一种量的不同计量单位进行改写。同学们还记得怎样改写吗? 4650m =( )km 52公顷=( )平方米 3立方米=(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0.3时=( )分 9元4角=( )元 2.4时=( )时()分 6.3kg =( )g 2050m =( )km( )m ( )平方米=750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设计意图:通过比赛的形式让学生找出改写的小技巧,不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上海到南京相距300千米,这辆火车平均每小时大约行多少千米? 始发站 开车时间 终点站 到达时刻 上海 22∶00 南京 第二天0∶30 3.一列 470米 长的火车,用1分20秒通过 1030米 长的大桥,又以同样的速度用40秒通过一隧道,隧道长几千米? 5.1=100 1=10 1=1000这样写对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体验这些量的实际意义,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四、自主检测,评价完善1.完成试题课件出示测试题目(课本练习题)2.再现课前引入日记。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订正。数学周记也像王明一样写一段话,其中可以含有一些计量单位。板书设计: 常见的量 长度: 面积: 体积、容积: 质量: 时间单位: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