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四)北京版 教案+课件(36张 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数学下册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四)北京版 教案+课件(36张 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6-04 21:16:25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四)
二年级
数学
圆、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卡片各3张。
课前准备
算一算春雨小学一、二、三年级同学参与活动的总人数。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124
198
186
124+198+186=
算一算春雨小学一、二、三年级同学参与活动的总人数。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124
198
186
124+198+186=
这是三个数连加,需要两步
计算,而且加数都是三位数。
请你用竖式计算。
124+198+186=
写完竖式再看一看。
1
2
4
1
9
8
1
8
6
其实是一样的!

十个

十个

十个
一共有多少件?
285件
134件
96件
活动要求
列出算式,并竖式计算。
一共有多少件?
285件
134件
96件
活动要求
列出算式,
并竖式计算。
285+134+96=515(件)

十个
285+134+96=515(件)

十个
285+134+96=515(件)
图书类别
故事书
科技书
连环画
本数/本
786
388
193
丁丁学校二年级有三类图书,本数如下表。
三类图书一共多少本?
786+388+193=
786+388+193=
活动要求
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想一想计算中需要注意些什么?
786+388+193=
1367(本)
786+388+193=
1367(本)
我再来查一查!
786+388+193=
1367(本)
再算一遍,及时
检查就好了!
先估一估,可以
帮助我们来检查!
5
第一步:写卡片。
5
第二步:抽卡片组数。



1
2
6
3
9
8
5
7
4
398
126
574
596
324
178
374
528
196
第三步:计算3个数的和。
1098
124
396
578
猜对了,真神奇!
这是怎么回事?
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7
在这些卡片上任意写上1-9这九个数字。
如:
2
4
7
1
6
5
8
3
9
216
458
739
课后实践活动
重复抽取卡片,分别算出你每次组成的3个数的和。
三个数相加,满10向
前一位进1,满20要向
前一位进2。
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
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
几个百和几个百相加。
凑成整十计算
会比较简便。
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见第五单元第7课时: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四)
年级:二年级
教材版本:北京版
一、教学背景简述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万以内数的连加,重点是掌握万以内数连加的竖式计算方法,感受连加中凑成整十计算的简便,在体验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正确计算。
“万以内数的连加”是在一年级百以内数连加和本单元学过的万以内数加法的基础上编排的。本节课将百以内数连加运算扩展到万以内,数域增大了,计算的复杂性提高了,但其中的规则和道理是不变的。学生前期已经学习了连加的两种竖式书写的形式,本课出现的三个数直接摞起来用一个竖式来进行计算,是一种新的竖式书写形式。此外,这种方法会出现相加后满20要向前一位进2的情况,这对学生来说,也是首次出现。学生在本课学习中易出现的问题:一是计算中三个数连加思维过程较长,计算复杂了,学生易出现错误;二是计算内容比较单调乏味,学生易感到无趣,会逃避;三是学生在计算中缺乏观察与思考、估算与检验,良好的习惯还有待培养。
根据学生的经验和学习困难,形成本节课的教学策略:
1.在创设情境中,激疑诱趣:创设帮学校辅导员王老师算一算三个年级参加社团活动的人数、三个年级学生作品的总件数以及“卡牌游戏”等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主动发现提出问题,主动参与探究。
2.在问题解决中,促进建构:将实际问题与连加计算有机结合,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用连加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连加运算的意义。以“三个加数摞在一起,这么写可以吗?”、“两种写法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等问题为引领,借助在数位表上画点子,来探究新的竖式书写形式是否合理。促进学生自主发现运算中共通的规则和道理,体会变中的不变,体会怎样运算更合理、更简便,提高运用连加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能力。
3.在探究与反思中,培养习惯: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观察、比较、估计、验证、反思与调整,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二、教学目标
1.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体验算法多样化,掌握连加的竖式计算方法,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正确计算,发现运算中共通的道理。(重点)
2.经历用连加运算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质疑与探疑中,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求知识的欲望;在反思与调整中,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难点)
三、教学过程
激疑诱趣,提出问题
同学们,学校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春雨小学这学期也开展了一些实践小活动,学校辅导员王老师特别想了解一下一、二、三年级同学参与活动的情况,怎么办?
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在解题中尝试与体验
算一算春雨小学一、二、三年级同学参与活动的总人数。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人数
124
198
186
你知道了什么?
要求3个年级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怎么办?
列式:124+198+186
观察这个算式,跟我们以前学习过的加法有什么不一样?
自我挑战:用竖式计算124+198+186
2.在交流中比较与发现
(1)在观察比较中归类
找一找,你和谁写的一样,或者跟谁写得差不多?
你有什么发现吗?
(2)在比较纠错中学习
①第一类:
A.查找错因。
B.自我反思纠错:检查你有没有抄错数的现象,再想想怎么避免抄错数呢?
C.小结:养成良好的抄写习惯。
②第二类:
A.借助数位表理解连加竖式算理。
B.在纠错中解决“十位上的数相加满20,向前一位进2”。
C.在交流中发现“凑成整十计算起来比较简便”。
3.在回顾中归纳与反思
观察这两种方法,想一想这两种不同的写法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呢?
动态演示两种形式转化的过程,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
小结:其实不管写法上怎么变,我们在计算时,还是都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加起来,这一点是不变的,所以计算的结果相同。
迁移应用,巩固提高
刚才我们算出了春雨小学一、二、三年级参加活动的人数,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同学们完成的作品情况。
1.在应用中迁移与巩固
①解决实际问题1
活动要求:
1.请你根据题意列出算式。
2.用竖式计算出结果。
订正纠错:
②解决实际问题2(上节课存在问题盒子中待解决的问题)
丁丁学校二年级有三类图书,本数如下表:
图书类别
故事书
科技书
连环画
本数/本
786
388
193
三类图书一共多少本?
活动要求:
1.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2.想一想计算中需要注意些什么?
订正:
A.估算排除
B.验算检查
C.反思纠错
2.在游戏中巩固与提高
①第一步,写卡片。
拿出三种不同形状的卡片,每种3张,任意在9张卡片上写上1-9。
如:
②第二步,抽卡片组数。
把卡片反扣在桌上打乱顺序,抽出卡片照下面的样子组成3个三位数。
如:
③第三步,计算3个数连加的和。
猜一猜:你的计算结果是1098,我猜对了吗?
激疑诱趣:同学们组成的3个数不一样,连加算式也是不一样的,而计算结果却都是1098,这是怎么回事呢?
布置课后实践活动
①在9张卡片上任意写上1-9。
②抽取卡片组成3个三位数,使形状相同的卡片在同一数位上。
③计算出三个数的和。
回顾反思,畅谈收获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连加。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者体会?其实生活中有很多需要用连加来解决的问题,相信有了今天的经验,你一定能解决生活中更多的问题。
像这样重复抽取卡片,组成3个数并连加算出和,你能发现什么?
如果要使三个数的和是四位数或者是三位数,又该怎样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