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顺义区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市顺义区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6-04 15:20: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8-2019高二生物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2019.7.4(考试时间)
一、单项选择题
1、微生物及动植物细胞培养养需配制培养基以下与培养基配制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微生物及动植物细胞境养均需使用固体培养基
B.配制固体培养基需先加热溶化然后再灭菌
C.各种培养中含有的化学成分均十分明确
D.
称量试剂的过程必须在超净工作台上完成
2、我国许多人都喜欢吃泡菜,下图是泡菜在腌制过程中,亚纳酸盐含量随着时间变化的情况下。依据已有知识和图中信息分析,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泡菜制作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乳酸菌
B.泡菜制作过程中需要水封创造无氧环境
C.腌制3天以后的泡菜用于食材更健康
D.亚硝酸盐含量增加与减少均是细菌代谢的结果
3、有关臭豆腐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起作用的主要微生物属于原核生物
B.制作过程中加盐腌制的目的只是抑制杂菌污染
C.豆腐中的蛋白质等大分子被分解成了小分子物质
D.制作过程中加酒可促进厌氧微生物增殖
4、全班同学使用相同菌液,涂布到同批制作的以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固体培养基上,培养相同时间后对菌落进行计数。大部分平板上菌落数目在180~220之间,有一个平板长出16个菌落,有2个平板分别长出301和556个菌落,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出现16个菌落的原因可能是涂布器温度过高
B.出现301个菌落的原因可能是涂布时菌落连在一起
C.出现556个菌落的原因可能取样时菌液未摇匀且取了上层清液
D.上述3个平板中尿素的含量与其他平板相比有差异较大
5、下列关于于是显色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基中加入酚红,尿素分解菌的菌落周围会出现红色指示圈
B.培养基中加人刚果红,纤维素分解菌的菌落周围会出现红色指示圈
C.使用重铬酸钾检测葡萄糖中的酒精,溶液的颜色先变灰绿在变黄
D.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测定时,玫瑰红色越浅,亚硝酸盐含量越高
6、为研究基因的功能,科研人员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拟南芥突变体,部分过程如下图
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使用的工具酶有DNA连接酶和限制酶
B.
获得突变型拟南芥胚状体的筛选过程不能用氨苄青霉素
C.
获得突变型拟南芥胚状体的原理是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
D.
获得突变型拟南芥胚状体需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7、在基因工程中,不能体现生物统一性的是
A.用不同种类的限制酶切割DNA可获得相同黏性末端
B.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结构基础是运载体和目的基因都是双链DNA
C.基因能在异体细胞中表达的基础是各种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D.人的胰岛素能在细菌内合成的结构基础是细菌也有核糖体
8、
从自然界的生物体内分离到的天然酶,在工业生产环境中催化效率往往较低。科研人员通过下图所示的流程改造天然酶,提高其催化效率。
对改造过程的分析不含理的是
A.原始的受体菌中存在天然酶基因
B.①过程导致天然酶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
C进行②过程首先需用Ca2+处理受体菌
D酶催化效率提高的原因是酶结构的改变
9、下列关于动植物细胞融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都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B.都可用聚乙二醇诱导融合
C.都需要无菌操作
D.都需要使用胰蛋白酶
10、下列关于DNA粗提与鉴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DNA的鉴定需要沸水浴
B.提取DNA时不能用猪血代替鸡血
C.DNA的鉴定既可用二苯胺,也可用甲基绿
D.利用DNA和其他物质在相同溶液中溶解度不同提取DNA
11、添加了动物血清的培养基能提高动物细胞培养的成功率,主要原因是动物血清中含有
A抗体
B.无机盐
C.胰蛋白酶
D.特殊小分子有机物
12、下图是体外诱导胚胎干细胞的分化过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上述过程伴随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B.此技术可用于治疗胰岛B细胞坏死引起的糖尿病
C.胚胎干细胞表现全能性比桑椹胚细胞容易
D.c过程需要向培养液中添加化合物诱导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13、SRY基因是牛等哺乳动物Y染色体上决定性别的基因,下图表示培育雄性高品质肉牛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促进良种母牛超数排卵需使用雌激素
B.选择不含SRY基因的早期胚胎继续培养
C.培育出的高品质肉牛与代孕母牛的遗传物质相同
D.早期胚胎可先进行胚胎分割再植人代孕母牛体内
14、下列工程建设中与生物多样性原理无关的是
A.辽宁西部种植的大片樟树林出现松毛虫肆虐
B.北京山区封山育林导致动物多样性增加
C.阿拉善百万亩梭梭人造林的建设增加了当地物种丰富度
D.我国西北地区人工种植的杨树因降雨量低出现各种形态
15、北京郊区窦店村农业生产模式如下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现了废弃物资源化
B.人在其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C.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
D.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二、非选择题(共70分)
1.、在制作柠檬果腊饮品过程中,研究人员对发酵流程及条件进行优化,工艺流程如下图。
(1)
为提高果汁的出汁率和澄清度,在步骤②中应使用
处理原料。
(2)
⑤中主要微生物是醋酸杆菌,与它相比,④中微生物的最主要结构特点是
,其同化作用类型是

(3)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发酵能力受PH影响较大.④中酒精浓度过低或过高会干扰⑤中
醋酸菌的生长和代谢(酒精度以不超过10%
-
11%
为宜)。科研人员研究了pH对酒精发酵过程中糖度和酒精度的影响,具体步骤如下
: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柠檬汁,添加适量④中菌种,在不同的pH条件下于29。C进行发酵,每隔24h测定相关指标,结果如下图。
结合上述资料及实验结果分析可知,该生产流程中pH为
时是柠檬汁酒精发酵的最适条件,理由是
(4)⑤中的酷酸杆菌直接利用葡萄糖的能力弱,氧化酒精的能力强,在pH为4左右时活
性最大。请写出柠檬果醋饮品制作时产生醋酸的全部生理过程(用文字和“
”表示)
2、黄曲霉是一种通过孢子繁殖的腐生真菌,能产生天然致癌物——黄曲霉素BL(AFB1),AFB1是一种只含有C、H、O的有机物。科研人员通过研究推测,黄海海域沉积物中存在能够抑制黄曲霉生长繁殖、并能利用降解黄曲霉素的海洋放线菌。
(1)请设计实验筛选出能利用降解AFB1的海洋放线菌,(用文字和“
”表示主要过程)
(2)在对(1)中得到的放线菌进行抑菌活性测定
①配制真菌培养基并灭菌,待其温度降至50℃
-55℃时加入黄曲霉孢子悬液混匀,然后倒平板,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

在①获得的平板中放置直径为8mm的
牛津杯(无底,见上图),将(1)中得到的多株放线菌单独扩大培养后的菌液,分别加入到牛津杯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并测量
可判断抑菌效果,原理是

(3)读出(2)中4
株抑菌效果较好的菌株分别扩大培养,制备同浓度菌液通过酶联免疫法检测其对AFBI的降解情况,准确筛选出能高效降解AFBI的菌株。操作流程如下图甲、原理如下图乙。
①在酶联免疫操作中,实验组的“加样液”过程如下:将
分别加入到上述4株同浓度等量的菌液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
,再将其加在膜上。
②依据实验原理分析,通过观察
_可以判断上述4株菌株对
AFBI的降解能力,原因是

3、绒毛皂荚药用价值极高,因其荚果成熟后难以开裂且种皮结构特殊,自然状态下发芽率极低,目前世界上仅我国幸存两株,因此,科研人员通过研究适宜的繁殖方法提高种群数量。
(1)研究者进行了大量实验,尝试通过种子,嫁接,扦插等传统的技术进行繁殖,出苗率,成活率均不足10%,效果很不理想,后来尝试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繁殖,该技术的理论基础是

(2)研究者,对绒毛皂荚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时,发现木质化的外植体容易发生褐化后死亡,成功诱导率奇低,于是选择种子作为外植体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绒毛皂荚种子用70%酒精处理30秒、0.1%升汞处理30分钟进行
,再用
多次冲洗,获得无菌种子。
②取无菌种子,用针制等方法处理其
后,于室温条件下培养,促其发芽。
③待无菌苗长至5-7cm,取无菌苗胚轴切成lcm左右小段.将其分别接种在不同的培养基中培养.观察记录愈伤组织的形成及芽的分化情况,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结果如下表。
组别
激素及浓度(mg.L-1)
愈伤组织诱导率平均值(%)
芽的分化率(%)
6--BA
KT
IAA
1
1.0
0.2
0.1
66.7
0
2
1.0
0.4
0.2
93.8
0
3
1.0
0.6
0.3
90.0
0
4
2.0
0.2
0.3
95.0
30.7
5
2.0
0.4
0.1
85.0
43.9
6
2.0
0.6
0.2
77.3
56.2
7
3.0
0.2
0.2
85.7
56.9
8
3.0
0.4
0.3
90.5
77.9
9
3.0
0.6
0.1
95.5
66.3
此实验的目的是

组培养基培养的效果最佳。
(3)请将教材中学过的植物组织培养的知识和本文中的新知识进行比较,完成下表。
诱导愈伤组织和牙的形成是否需要更换培养基
诱导出所需培养结果的关键
教材知识
文本知识
请简述用(2)的方法繁殖绒毛皂荚的优势与不足
4、细胞程序性凋亡蛋白配体(PD—L1)在某些肿瘤细胞表面异常高表达,通过与T,细胞表面的细胞程序性凋亡蛋白PD—T相互作用,导致免疫系统监控和清除功能受抑制,从而使肿瘤细胞发生免疫逃逸.
(1)科研人员研究PD—L1对T细胞凋亡的影响进行了系列实验结果如右图。
①实验组的处理是将T细胞与
混合置于
(填相应装置)中培养。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
计算T细胞凋亡率
②实验结果表明
(2)
下面图甲示制备PD-L1单克降抗体的流程,图乙示细胞内DNA合成的两条途径。
①图甲所示流程中需要使用
诱导细胞融合。
②大多数细胞都可通过图乙所示的D、S两种途径合成DNA,骨髓瘤细胞由于缺乏相
关酶不能通过S途径合成DNA。研究发现化合物氨基蝶呤可阻断细胞中的D途径。在图甲的“一筛过程中,配制培养基时除需要添加必需的营养物质外,还需要添加
,使杂交瘤细胞通过
_
途径合成DNA。
③图甲的“二筛”过程是将杂交瘤细胞多倍稀释,接种在多孔培养板上,使每孔细胞不超过一个,对其进行克隆化培养,利用
原理,最终筛选出能产生PD
-
LI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3)PD
-
LI抗体药物是当前肿瘤免疫疗法中最受瞩目的抗体靶向药物,对经典霍奇金淋
巴瘤(CHL)有很好的疗效。请依据所学生物学知识,分析使用PD
-
L1抗体药物进行治疗,最终恢复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监控、清除功能的机理
5、随我国,禽畜业大力发展,禽畜废水污染日益严重,目前废水处理的多项技术均有其明显的优缺点,科研人员探讨组合装置对禽畜废水各个指标的去除效果。组合装置有配水箱,蠕动泵,布水管,蚯蚓生态滤池和人工湿地构成,如下图所示
(1)蚯蚓生态滤池利用植物、蚯蚓、土壤微生物等对废水污染物进行分解、吸收和沉淀。其中蚯蚓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其主要作用是
(2)为获得蚯蚓生态滤池和人工湿地的最佳组合,研究小组设置了不同蚯蚓密度和不同
人工湿地基质组合,在相同条件下研究其对禽畜废水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见下表。
不同处理条件
去除率(%)
COD
TP
TN
NH+4-N
蚯蚓密度(g.L-1)
2.48
32.5
73.47
11.94
75.56
4.97
46.03
79.97
7.53
79.48
7.45
56.86
95.20
1.37
97.2
底层基质
青沙
52.27
87.43
9.67
94.83
活性炭
56.98
75.03
61.9
78.62
注:COD为化学需氧量(有机物含氧量高,化学需氧量高)TP为总磷量TN为总氮量NH+4-N为NH+4态的N
①实验结果表明,随蚯蚓密度增加,蚯蚓生态滤池对
的去除效果显著提高。②蚯蚓生态滤池中存在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硝化细菌(自养需氧型)可将NH+4-N转化成NO-3-N或N0-2-N.反硝化细菌(异养厌氧型)可将NO-3-N和N0-2-N.还原成N2,据此解释蚯蚓生态滤池对TN去除率与蚯蚓密度成反比的原因
③分析表中数据,应选择蚯蚓密度为
的蚯蚓生态滤池和以
为底层基质的人工湿地组合,理由是
(3)为进一步提高上述组合装置对禽备废水的去除效果,从生物学的角度还可以在哪些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6.拟南芥是科学研究的模式生物,科研人员研究E基因和F基因对拟南芥主根生长的影响。
(1)科学家构建拟南芥的基因文库可用

(2)利用T-DNA转化拟南芥,然后通过PCR筛选E基因突变隐性纯合子(甲),原理及如图1。
(完整的T-DNA过大,不能被完全扩增)
据图分析,为筛选出隐性纯合突变体植株,在PCR时应准备的引物组合是

。除此以外,pCR反应体系中还应加入
(3)若待测植株是隐性纯合突变体,则电泳后的DNA条带中,每个DNA分子的碱基对数应为
该隐性突变体的基因型可表示为
(4)同样用上述方法筛选出F基因突变隐性纯合子(乙)。将甲和乙杂交,F
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F
1自交,若F
2中野生型与突变型的比例约为
,说明E基因和F基因是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且在
过程中没有发生基因重组
(5)科研人员利用以下三种拟南芥研究F基因与主根生长的关系,结果如下图所示。实验结果说明F基因具有抑制主根生长作用,判断依据是
(6)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是判断目标蛋白在活细胞中的位置及相互作用的新技术。该技
术的原理是将个荧光蛋白基因分为两段,分别表示为YN和YC,该片段分别与两个目标蛋白基因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将两种表达载体同时导人受体细胞,若目标蛋白发生结合,可导致荧光蛋白活性恢复(如下图)。
研究者推测E蛋白和F蛋白在细胞内形成二聚体后才能发挥相应作用。为验证此推测设计的实验方案和顶期结果如下表。
组别
导入的表达载体
预期结果
对照组
YN
YC
无荧光
实验组
YN--E
YC--F
有荧光
请指出上述实验方案的不足并完善实验方案预期实验结果
顺义区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高二生物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C
C
A
A
B
A
A
D
C
D
C
D
D
C
二.非选择题
1.
(共8分)
(1)果胶酶(1分,多答纤维素酶不扣分)
(2)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1分)
异养型(1分)
(3)3.5(1分)
酵母菌对糖的利用速率相对较快,对应酒精含量的变化呈现相对缓和的状态,有利于后续醋酸发酵的进行(2分)
(4)葡萄糖乙醇(酒精)乙醛醋酸(乙酸)(2分)
2.
(共12分)
(1)取10g黄海海域沉积物溶于90mL无菌水
摇匀过滤取上清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到以AFB1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获得能利用降解黄曲霉毒素的海洋放线菌的单菌落(4分)
(2)②抑菌圈直径(1分)
若放线菌能分泌杀死黄曲霉菌的物质,抑菌圈的直径将大于牛津杯直径,且分泌的量越多或抑菌活性越强,抑菌圈直径越大。(2分)
(3)等量的AFB1(2分)
蓝色深浅(1分)
菌种降解AFB1的效果越好,发酵液中含有的AFB1越少,能够结合的酶标二抗越少,催化生成的蓝色产物越少,蓝色越浅(2分)
3.(12分)
(1)
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1分)
(2)
①消毒(1分)
无菌水(1分)
②种皮(1分)
③探究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不同浓度组合对绒毛皂荚种子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和芽的分化率的影响(2分);
8(1分)
(3)(3分)
教材知识

培养基中植物激素的种类和比例
本文知识

(4)优势:解决了绒毛皂荚培育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实现了快速繁殖(1分);
不足:该方法培育的绒毛皂荚变异性差、适应能力弱(1分)。
4.(共12分)
(1)①PD-L1
(1分)
CO2培养箱(1分)
T细胞的形态和数目(1分)
②PD-L1能促进T细胞的凋亡(2分)
(2)①聚乙二醇或灭活的病毒(1分)
②氨基蝶呤(1分)
S
(1分)
③抗原—抗体杂交(1分)
(3)PD-L1抗体药物与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特异性结合,阻断PD-L1与T细胞表面PD-1的结合,减缓T细胞凋亡,T细胞作用于癌细胞,使癌细胞裂解、凋亡,从而实现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监控和清除。(3分)
5.
(共12分)
(1)
分解者(1分)
分解有机物产生无机物,促进物质循环(1分)
(2)

COD、TP、NH4+-N
(2分)

蚯蚓密度增加,水中有机物含量降低,异养的反硝化细菌代谢受抑制,硝化与反硝化作用难以平衡,导致NO3--N、NO2—N积累,TN去除效果差(2分)

7.45
g?L-1
(1分)
活性炭(1分)
该密度的蚯蚓对COD、TP、NH4+-N去除效果显著,对TN去除效果不佳,而活性炭相比青沙对其他指标去除效果略差,但对TN去除效果显著(2分)
(3)在蚯蚓生态滤池中增加分解者的种类或或调整分解者比例(2分)
6.(共14分)
(1)获取目的基因(或进行基因测序)(1分)
(2)1、2(1分)
2、
3(1分)
待测植物的DNA,耐高温的DNA聚合酶,足量的四种脱氧核苷酸(2分)
(3)
410+N
(1分)
ee(1分)
(4)EeFf(1分)
1:1
(1分)
减数分裂(1分)
(5)2组的主根长于1组,3组主根短于1组(1分)
(6)(共3分)缺少对照
组别
导入的表达载体
预期结果
对照组2
YN-E
YC
无荧光
对照组3
YN
YC-F
无荧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