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七上第1课第3课时《歌唱祖国》课件+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七上第1课第3课时《歌唱祖国》课件+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5.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09-01 10:51:3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音版音乐七年级上册第3节《歌唱祖国》教学设计

时:1课时

类:设计·应用
教学策略/教学思路:歌唱祖国,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旨,但音乐课必须以音乐沁人心脾,聆听、再聆听,歌唱、再歌唱,在音乐中受到感染,将热爱祖国之情通过音乐融人血脉之中,深切地去体会“美好的音乐运动直接渗透到-
-切心灵”(黑格尔)的道理。本课欣赏的几首歌曲都是名家名作,乐曲风格、演唱形式均有明显差异,然而主题却是-致的歌唱祖国。
教材分析:本节课学习的歌曲都是以歌唱祖国、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旨。这三首歌曲都是名家名作,乐曲风格、演唱形式均有明显差异,但主题却是一致的——歌唱祖国
。《多情的土地》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施光南先生的作品。该作品通过对故乡的土地描写,深刻地表现了对故乡眷恋和热爱之情,歌中挚爱的情意带有深沉的历史责任感,使人联想到美丽的故乡土地和曾经走过的道路。《爱我中华》是90年代初乔羽和徐沛东为在广西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开幕式大型文艺表演而创作的主题曲。歌曲为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节奏明快、旋律清新流畅;第二段具有强烈的号召性和使命感,情绪激昂,充满活力,表现了中华儿女爱中华的深厚感情。
《走向复兴》本歌曲两段体结构,4/4拍,进行曲速度,演唱时声音整齐,铿锵有力,曲调激昂向上,歌词振奋人心,整首歌曲洋溢着爱国热情和革命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精神,传递了中华民族渴求民族复兴、期盼国家富强的强烈愿望,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奋进的坚强决心。
学情分析:对于七年级的中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初步掌握了音乐的基础知识,但他们把握音乐的情绪和表现音乐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和提高,所以要用合理的方式和方法来引导学生不仅能够准确把握音乐作品的基本要素包括音准、节奏,还有欣赏音乐的能力和对音乐作品情感理解的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体验感悟法。
教学用具:课件、录音机
学生用具:课本
课题
《歌唱祖国》
第3课时
学科
音乐
年级
七年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准确地对基本拍子进行指挥。了解歌词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能够对欣赏的歌曲进行分析,有感情的哼唱歌曲并能够配合指挥手势进行演唱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聆听、体验、等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作品中来。加深对歌曲情感的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多情的土地》、《爱我中华》、《走向复兴》,培养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感受体验、理解深厚、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重点
聆听《多情的土地》、《爱我中华》、《走向复兴》、《彩色的中国》结合音乐作品,初步掌握节拍、节奏、节奏型等音乐知识,结合练习二拍、三拍、四拍的指挥,感受、体验节拍特点。
难点
能够在欣赏音乐作品的基础上,感受体验、理解其深厚的、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演唱形式的图片
看图猜演唱形式
复习巩固演唱形式相关知识。
讲授新课
欣赏《多情的土地》
教师播放歌曲《多情的土地》演唱视频。歌曲达了作者对祖国无比眷恋的感情。作品介绍:《多情的土地》是一首男中音独唱歌曲,作品通过对故乡的土地描写,深刻地表现了对故乡眷恋和热爱之情。复听歌曲:教师播放歌曲演唱音频。歌曲的演唱形式:独唱歌曲的速度:慢速歌曲的节拍:2/4拍歌曲的情绪:深情地作者介绍:施光南(
1940年8月22日——1990年5月2日),男,汉族,被称为“时代歌手”,音乐家。歌曲分析:教师播放歌曲,指导学生分析歌曲的结构:前奏+A+B+尾声乐理知识:教师讲解歌曲中出现的音乐记号三连音:即是三等分1拍,三个音唱两个音的长度上波音:行进方式是从主音符行进到主音符的上方音,再回到主音符。前倚音:记在主要音左上方的小音符叫前倚音。7、朗诵歌词:教师出示歌词,让学生跟着音乐唱前两句,然后带着感情朗诵歌词。
学生欣赏并回答:你能听出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吗?学生看屏幕上的介绍,了解歌曲的地位和内涵。学生再次聆听,并思考:歌曲的演唱形式?歌曲的速度?慢歌曲的节拍?歌曲的情绪?学生看屏幕上的文字,把作者介绍给同学。学生带着任务再次聆听学生听教师讲解三连音、上波音和倚音在歌曲中的表现手法。了解这些音乐记号在歌曲中发挥的作用,知道它们的用法。7、学生熟悉歌词,了解歌词的深刻寓意。
初步了解歌曲,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印象。进一步了解歌曲。体会歌曲的要素,为更好的理解歌曲内涵打基础。积累音乐家相关知识。歌曲的段落很清晰,学生容易听辨段落。学生做到初步了解就可以,达到认识这些音乐记号,知道它们的名字和用法即可。7、培养学生的朗诵能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讲授新课
欣赏《爱我中华》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56个民族的图片。歌曲欣赏:教师播放宋祖英演唱的《爱我中华》视频。歌曲给人带来欢快、慷慨激昂、喜庆和热情活泼的感受。歌曲表达了人们热爱祖国,团结一心的思想感情。作品介绍:
《爱我中华》是一首优秀的创作歌曲,是90年代初乔羽和徐沛东为在广西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开幕式,大型文艺表演而创作的主题曲。复听歌曲:教师播放歌曲的音频歌曲的演唱形式:领唱、合唱歌曲的速度:稍快情绪:自豪地歌曲曲是四拍子;强弱规律是强、弱、次强、弱。作者介绍:词作者:乔羽,山东济宁人。2010年4月9日,担任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名誉院长。曲作者:徐沛东,著名词曲作者,是大陆流行音乐界最具
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作品分析:教师播放歌曲音频并和学生一起唱歌曲歌曲是两段体:第一乐段:曲调活泼
节奏跳跃
表现出一种载歌载悦之情
第二乐段:情绪激昂
充满活力
表现出中华儿女的深厚情感。
你能说出几个兄弟民族的名称?学生欣赏并思考
:歌曲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找学生看着屏幕上的文字,把歌曲介绍给同学。学生再次聆听并思考:歌曲的演唱形式?歌曲的速度、情绪?歌曲曲是几拍子的歌曲?强弱规律?学生看屏幕上的介绍,认识词曲作者,并了解他们的代表作。6、学生跟着音频唱一唱歌曲同时思考
:歌曲分为几个乐段?
考查学生对少数民族给学生一个全面的感受。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地位和深刻的内涵。再次聆听,掌握歌曲的要素。积累音乐家相关知识。6、培养学生分析作品的能力。
讲授新课
欣赏《走向复兴》
歌曲导入:《走向复兴》这首歌是建国六十周年国庆大阅兵的献礼歌曲,作为压轴节目在天安门广场由千人合唱团演唱,气势宏伟,鼓舞人心。歌曲欣赏:教师播放歌曲视频歌曲将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决心,以及作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表现的淋漓尽致。复听歌曲:教师播放歌曲音频歌曲的演唱形式:合唱歌曲的拍号:4/4
拍速度:中速稍快
情绪:
自豪地作品分析:作品的结构为单二部曲式(A+B)。旋律大气宏伟,节奏铿锵有力,进行曲风格的曲调,配以混声合唱、男、女声合唱的
演唱形式,将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决心,表现得淋漓尽致。我是小小思考家:这三首歌曲的主题都抒发了歌唱祖国的感情。
学生观看图片,说一说建国六十年是哪一年?并且通过图片和老师介绍感受大阅兵的宏大场面。学生欣赏视频并回答: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再次欣赏歌曲并回答:歌曲的演唱形式?
歌曲的拍号?
歌曲的速度、情绪?学生认真听教师介绍,同时说一说自己对歌曲的理解。5、
请同学说说《多情的土地》、《爱我中华》、《走向复兴》这三首歌曲的主题抒发什么样的感情?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引入课题。初步对歌曲有个印象,知道歌曲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再次欣赏加深印象,并且了解歌曲的要素。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的能力。5、揭示本课的主题。
拓展延伸
教师出示本单元欣赏和学唱的五首歌曲的名称,让学生填表格。感受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的强弱规律。3、填表格:教师出示表格,指导学生填表格。
学生回顾本单元内容,并写出歌曲的演唱形式。学生到电子白板前点按动画中的“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来感受强弱规律。分三个组,每组选择一个拍子进行讨论并填表格,指挥图示需要示范。
1、对本课歌曲的回顾,对演唱形式知识的巩固。2、激发学生兴趣,巩固节拍节奏相关知识。3、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复习。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欣赏了《多情的土地》、《爱我中华》、《走向复兴》认识并分辨了常见的独唱、齐唱、合唱等演唱形式,结合音乐作品,初步掌握节拍、节奏、节奏型等音乐知识,并在欣赏音乐作品的基础上,感受、体验、理解其深厚的、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说出自己对歌曲的体会。
对本课学习内容进行总结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1张PPT)
歌唱祖国
人音版
七年级上
新知导入
看图猜演唱形式
独唱
齐唱
领唱、合唱
合唱
本课任务:
欣赏歌曲《多情的土地》、《爱我中华》、《走向复兴》,分辨三首歌曲的演唱形式。
新知讲解
你能听出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吗?
歌曲达了作者对祖国无比眷恋的感情。
歌曲欣赏
多情的土地
《多情的土地》是一首男中音独唱歌曲,作品通过对故乡的土地描写,深刻地表现了对故乡眷恋和热爱之情。歌中挚爱的情意带有深沉的历史责任感,使人联想到美丽的故乡土地和曾经走过的道路。这首歌曲是作曲家施光南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写的一首优秀艺术性抒情歌曲。
新知讲解
作品介绍
多情的土地
续1:啊,我拥抱村口的百岁洋槐,仿佛拥抱妈妈的身躯。
续2:啊,我捧起黝黑的家乡泥土,仿佛捧起理想和希冀。
尾声:我深深地爱着你,这片多情的土地,多情的土地,土地,土地!
歌曲的演唱形式?
独唱
歌曲的速度?
慢速
歌曲的节拍?
2/4拍
歌曲的情绪?
深情地
新知讲解
施光南(
1940年8月22日——1990年5月2日),男,汉族,被称为“时代歌手”,音乐家。主要作品有:
《祝酒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立功喜报寄回家》等,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施光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获评“谱写改革开放赞歌的音乐家”。
作者介绍
施光南
续1:啊,我拥抱村口的百岁洋槐,仿佛拥抱妈妈的身躯。
续2:啊,我捧起黝黑的家乡泥土,仿佛捧起理想和希冀。
尾声:我深深地爱着你,这片多情的土地,多情的土地,土地,土地!
新知讲解
前奏+A+B+尾声
歌曲结构
A
B
三连音:即是三等分1拍,三个音唱两个音的长度,这是一种典型的节奏变化,乐曲进行时,突然的三连音将给人节奏“错位”不稳定的感觉。乐谱表示为连音线中间有个“3”的标记。
新知讲解
乐理知识
装饰音
上波音:行进方式是从主音符行进到主音符的上方音,再回到主音符。
前倚音:记在主要音左上方的小音符叫前倚音。
新知讲解
乐理知识
我深深地爱着你,这片多情的土地,
我踏过的路径.上,阵阵花香鸟语;
我耕耘过的田野上,一层层金黄翠绿,
我怎能离开这河叉山脊,
这河叉山脊。
新知讲解
啊!
啊!我拥抱村口的百岁洋槐,仿佛拥抱妈妈的身躯。
我深深地爱着你,这片多情的土地,
我时时都吸吮着大地母亲的乳汁;
我天天都接受着你的疼爱情意,
我轻轻走过这山路小溪,
这山路小溪,
啊!啊!
我捧起黝黑的家乡泥土,仿佛捧起理想和希冀。
我深深地爱着你,这片多情的土地。
多情的土地,
土地,土地!
多情的土地
施光南
新知导入
你能说出几个兄弟民族的名称?
歌曲欣赏
歌曲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欢快
慷慨激昂
喜庆
热情活泼
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热爱祖国
团结一心
《爱我中华》是一首优秀的创作歌曲,是90年代初乔羽和徐沛东为在广西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开幕式,大型文艺表演而创作的主题曲。这首歌先后由韦唯和宋祖英演唱,传遍大江南北。朴实的语言,简洁的音调,深刻地反映出我国各民族的亲密团结和爱国爱家的深厚情感,成为一首歌颂民族团结、少数民族聚会的必唱曲目。
新知讲解
作品介绍
歌曲的演唱形式?
领唱、合唱
歌曲的速度、情绪怎样?
速度:稍快
情绪:自豪地
歌曲曲是几拍子的歌曲?强弱规律?
四拍子


次强

新知讲解
词作者:乔羽,山东济宁人。2010年4月9日,担任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名誉院长。是中国音乐创作界不折不扣的词坛泰斗。著名歌曲歌词有《让我们荡起双桨》《难忘今宵》、《我的祖国》、《夕阳红》等。
新知讲解
作者介绍
曲作者:徐沛东,著名词曲作者,是大陆流行音乐界最具
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包括美声、民族、通俗歌曲及文艺晚会主题曲近千首出版了100多盘个
人作品专辑。包括《雍正王朝》主题曲《得民心者得天下》、《亚洲雄风》、《辣妹子》《爱我中华》等。
新知讲解
作者介绍
歌曲分为几个乐段?
新知讲解
第一乐段:曲调活泼
节奏跳跃
表现出一种载歌载悦之情
第二乐段:情绪激昂
充满活力
表现出中华儿女的深厚情感
作品分析
《走向复兴》这首歌是建国六十周年国庆大阅兵的献礼歌曲,作为压轴节目在天安门广场由千人合唱团演唱,气势宏伟,鼓舞人心。
新知导入
歌曲欣赏
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歌曲将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决心,以及作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表现的淋漓尽致。
歌曲的演唱形式?
合唱
歌曲的拍号?
4/4

歌曲的速度、情绪?
速度:中速稍快
情绪:
自豪地
新知讲解
作品的结构为单二部曲式(A+B)。旋律大气宏伟,节奏铿锵有力,进行曲风格的曲调,配以混声合唱、男、女声合唱的
演唱形式,将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决心,表现得淋漓尽致。
新知讲解
作品分析
新知讲解
我是小小思考家:
齐唱、合唱
齐唱
独唱
领唱、合唱
合唱
写出歌曲的演唱形式
拓展学习
歌曲名称
演唱形式
彩色的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多情的土地
爱我中华
走向复兴
感受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的强弱规律
拓展学习
每小节二拍
━━━━━━━━━━━━━
以四分音符为一拍




每小节三拍
━━━━━━━━━━━━━━
以四、(八)分
音符为一拍
每小节四拍
━━━━━━━━━━━━━━
以四分音符为一拍


次强

《国歌》
《多情的土地》
《彩色的中国》
《爱我中华》
《走向复兴》
你能填上这个表格吗?
拓展学习
节拍
拍号
含义
强弱规律
指挥图式
歌曲举例
二拍
2/4
三拍
3/4
3/8
四拍
4/4
课堂总结
谈一谈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吧!
今天我们欣赏了《多情的土地》、《爱我中华》、《走向复兴》认识并分辨了常见的独唱、齐唱、合唱等演唱形式,结合音乐作品,初步掌握节拍、节奏、节奏型等音乐知识,并在欣赏音乐作品的基础上,感受、体验、理解其深厚的、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在网络上搜索并聆听《多情的土地》、《爱我中华》、
《走向复兴》,同时在课本上标出歌曲的节拍重音及装饰音的名称。随音响边划拍边唱《多情的土地》以mq及《走向复兴》的开始部分。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