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 第二课时 人教版 教案+课件(共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 第二课时 人教版 教案+课件(共3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6-04 21:24:35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解决问题
第二课时
三年级
数学
学校购买一批消毒液
6
阅读与理解
5
6
学校购买一批消毒液
5
4
6
学校购买一批消毒液
(1)上面一层有多少箱?
(2)前面一层有多少箱?
(3)右面一层有多少箱?
(4)一共购买多少箱?
6
5
4
学校购买一批消毒液
学校一共购买多少箱消毒液?
6
5
4
分析与解答
6
5
4
学校一共购买多少箱消毒液?
6
5
4
学校一共购买多少箱消毒液?
学校一共购买多少箱消毒液?
学校一共购买多少箱消毒液?
6
5
4
学校一共购买多少箱消毒液?
学校一共购买多少箱消毒液?
这三种方法有什么不同之处?
回顾与反思
学校一共购买多少箱消毒液?
这三种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
男孩已经游了多少米?
游泳池长25米,男孩已经游了3个来回。
男孩已经游了多少米?
3个“来”
3个“回”
阅读与理解
分析与解答
游泳池长25米,男孩游了3个来回。男孩已经
游了多少米?
游泳池长25米,男孩游了3个来回。男孩已经
游了多少米?
游泳池长25米,男孩游了3个来回。男孩已经
游了多少米?
游泳池长25米,男孩游了3个来回。男孩已经
游了多少米?
25米
3个“来”多少米?
游泳池长25米,男孩游了3个来回。男孩已经
游了多少米?
游泳池长25米,男孩游了3个来回。男孩已经
游了多少米?
共几个泳池长度?
每个来回?米
3个“来”共?米
共游了?个泳池长度
这三种方法有什么不同之处?
这三种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
男孩已经游了多少米?
一个没有拧紧的水龙头,每分钟浪费30克水。照这样
计算,3个这样的水龙头每小时浪费多少克水?
1小时﹦60分钟
阅读与理解
一个没有拧紧的水龙头,每分钟浪费30克水。照这样
计算,3个这样的水龙头每小时浪费多少克水?
1小时﹦60分钟
阅读与理解
一个没有拧紧的水龙头,每分钟浪费30克水。照这样
计算,3个这样的水龙头每小时浪费多少克水?
1小时﹦60分钟
分析与解答
一个没有拧紧的水龙头,每分钟浪费30克水。照这样
计算,3个这样的水龙头每小时浪费多少克水?
3个水龙头每分钟浪费?克
一个没有拧紧的水龙头,每分钟浪费30克水。照这样
计算,3个这样的水龙头每小时浪费多少克水?
每分钟浪费30克
每小时60分钟
每个水龙头每小时浪费?克
3个水龙头
3个水龙头每小时浪费?克
一个没有拧紧的水龙头,每分钟浪费30克水。照这样
计算,3个这样的水龙头每小时浪费多少克水?
3个水龙头每分钟
浪费?克
每个水龙头每小时
浪费?克
回顾与反思
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之处?
3个水龙头每小时浪费多少克水?
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
三年级收集旧电池,一组共收集20节旧电池,
二组收集数量是一组的2倍,三组收集数量是
二组的3倍,三组收集多少节旧电池?
阅读与理解
三年级收集旧电池,一组共收集20节旧电池,
二组收集数量是一组的2倍,三组收集数量是
二组的3倍,三组收集多少节旧电池?
三年级收集旧电池,一组共收集20节旧电池,
二组收集数量是一组的2倍,三组收集数量是
二组的3倍,三组收集多少节旧电池?
一组
二组
三组
三年级收集旧电池,一组共收集20节旧电池,
二组收集数量是一组的2倍,三组收集数量是
二组的3倍,三组收集多少节旧电池?
一组
二组
三组
阅读题目,提取信息。
画图可以帮助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思考。
回顾与反思
课后作业:数学教材54页
4.一共有多少瓶矿泉水?
课后作业:数学教材56页
11.一个人平均每个月产生32千克垃圾,小明家
有3口人,一年(12个月)产生多少垃圾?第四单元第8课时:解决问题第二课时
年级:
三年级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背景简述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借助直观图体会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进一步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量关系,掌握了一定的解决问题方法,具有一定的解决问题经验的基础上安排的。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解决两步乘法问题的方法,能够通过画图等方法展现解决问题思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理解比较抽象的方法和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有一定的难度。
根据学生的经验和学习困难,形成本节课的教学策略:
1.唤醒原有方法。学生根据上节课的经验,能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借助“画图”“写小标题”等方法展现解决问题思路,从而唤醒学生原有认知。
2.丰富解题方法。结合具体生活情境,借助直观图理解较为抽象的解题方法,丰富解决问题策略,积累活动经验。通过对比、观察、思考等活动,发现不同方法之间的联系,不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活用解题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灵活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目标
1.经历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能正确分析数量关系,巩固解决问题的方法。(重点)
2.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进一步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难点)
3.在体验、探索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活动一:下图中一共有多少箱消毒液?
1.阅读与理解。
(1)请你仔细观察,看看能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每排摆了6箱消毒液,一共摆了5排,共有这样的4层。)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最上面一层有多少箱消毒液?最前面一层有多少箱消毒液?最右面一层有多少箱消毒液?学校一共购买多少箱消毒液?)
2.分析与解答。
(1)根据“每排摆了6箱,摆了5排”这两个有关联的条件,先求出最上面一层有多少箱,也就是求5个6是多少?列式是6×5=30(箱),再根据“每层有30箱,有这样的4层”这两个有关联的条件求出一共有多少箱?也就是求4个30是多少?列式是30×4=120(箱)。如果列综合算式是6×5×4。
根据每排摆了6箱,有这样的4层,先求出最前面一层有多少箱,列式是6×4=24(箱),再根据前面一层有24箱,一共有这样的5排,求出一共有多少箱?列式是24×5=120(箱)。
根据“一共摆了5排,有这样的4层”这两个条件先求出最右面一层有多少箱,列式是5×4=20(箱),再根据“最右面一层有20箱,一共有这样的6排”这两个条件求出一共有多少箱?列式是20×6=120(箱)。
3.回顾与反思。
(1)请你仔细观察这3种方法,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每种方法先求出的问题不一样。6×5是先求出最上面一层有多少箱?6×4是先求出最前面一层有多少箱?5×4是先求出最右面一层有多少箱消毒液?然后再根据先求出的问题和题目中另一个条件求出一共有多少箱?)
(2)三种方法之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3种方法求的都是学校一共购买多少箱消毒液,计算结果都是一样,而且都是运用乘法解决了问题。)
活动二:数学教材54页第5题
1.阅读与理解。
仔细观察这张图,看看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和问题?
2.分析与解答。
(1)根据泳池长25米和1个来回这2个条件,先求出每个来回游了多少米?用25×2=50(米),再根据1个来回50米和3个来回这两个条件,求出3个来回共游了多少米?用50×3=150(米)。
(2)在这个游泳池中,游泳池的长为25米,男孩一共游了3个来回。通过这个图能看出男孩从泳池的这边游到那边是一个“来”,他一共游了3个“来”,也就是3个25米,用25×3=75(米)。因为3个“回”长度和3个“来”一样,所以再用75×2=150(米),就是3个来回一共游了多少米。
(3)男孩一共游了3个“来回”,每个来回包含1来1回,即2个泳池的长度,所以3个来回一共包含几个泳池的长度?用2×3=6。而游泳池的长度是25米,所以男孩已经游了多少米就是求6个25是多少,用25×6=150(米)。
3.回顾与反思。
仔细观察,这3种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活动三:一个没有拧紧的水龙头在滴水的情况下,每分钟要白白浪费30克水。照这样计算,3个这样的水龙头每小时要浪费多少克水?
1.阅读与理解。
仔细读题,题目中的数学信息和问题各是什么?
2.分析与解答。
(1)
(2)
3.回顾与反思。
观察这道题的两种解决方法有什么相同同和不同之处?
活动四:希望小学三年级组织收集废旧电池活动,第一小组共收集20节旧电池,第二小组收集的电池数量是第一小组的2倍,第三小组收集废电池是第二小组的3倍,第三小组共收集多少节废旧电池?
1.阅读与理解。
认真读题,看看这道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各是什么?
2.分析与解答。
(1)
(2)
水资源和环境问题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希望同学们能从节约每一滴水做起,自觉进行垃圾分类,为保护环境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活动五:回顾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四、课后布置
1.一共有多少瓶矿泉水?
2.一个人平均每个月产生32千克垃圾,小明家有3口人,一年(12个月)产生多少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