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6-04 22:07: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读写5个生字,正确认读“追根求源、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打破沙锅问到底”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了解三个故事在写法上的相同点。
3、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学习用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学习作者运用三个典型事例证明中心论点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板书课题
板书: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强调“诞”的写法。(左中右结构,第六笔是竖折。)
(二)快速默读课文,找出与课文意思相近的句子
⑴出示第一组句子,我们先来看看这段话:如果发现真理的过程分别用词语来概括,可以用哪几个词?
交流,引导学生用四字词语概括整理发现过程。
板书:发现问题

不断发问

不断解疑

?找到真理
⑵这段话中,哪个句子写的比较有意思、有特色?
“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师:“?”“!”各是指什么?
预设:“?”发现问题,不断追问;“!”通过探索,解决了疑问,发现了真理。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表述,令人印象深刻。
师:那么这里的“?”、“!”分别是题目中的什么呢?
就是题目中的“问号”,“!”就是题目中的“真理”板书:?
?!
(三)
深入品读,学习表达方法
1、结合自主学习单,谁来给大家说说这篇文章给我们介绍了哪些事例?
预设:1、第一件写谢皮罗教授发现洗澡水的漩涡的旋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有关。2、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偶尔发现紫罗兰溅到盐酸会变红,最后发明了石蕊试纸。3、奥地利的一位医生从儿子睡觉时眼珠会转动这一现象中发现了眼珠转动和做梦的关系。
2、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学习三件事例
(一)出示:默读这三件事例,思考这三段话在内容上、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在文中画一画,做一做批注。
(二)很多同学都在课文中做了批注,发现了这段话中的相同点,咱们来交流一下。
2——3生交流后,引导出:
1.预设:生1:都是从平常的小事中发现问题,不断进行追问。(怎样进行追问的?)
(1)出示:
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这是为什么呢??
那么,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这对化学研究有什么样的意义?
眼珠转动会不会与做梦有关呢?会有什么关系呢??
(2)这一连串的追问,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语——追根求源,用文中的一个歇后语
——打破砂锅问到底。(追本溯源
?刨根问底)
(3)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理解再来读出心中的疑问。
?这就是科学家的精神,继续交流,还有哪些相同点?(哪些句子都在写他们进行反复的实验和研究)
?2.预设:
生2:进行反复试验和研究。
(1)出示:
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
这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波义耳进行了许多实验。
?
?
?
?
?
他百思不得其解,他以儿子、妻子、邻居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
(2)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三句话。
(3)读完这三句话,你会想到哪些词语?(坚持不懈
?锲而不舍)老师这也积累了一些赞美科学精神的四字词语,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好吗?
(4)这更是科学精神,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发出内心的赞美!
3.当我把这两段话放在一起,对比着看看,想说什么?
小结:正是因为他们能从这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并不断地追根求源,反复验证,才发现了真理。证明了自己的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4.同学们很快就找到了这么多相同的地方,接下来咱们试着给每段话划分层次,看看还有什么新的发现。(生默读,划分层次)
(1)在篇幅上,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1.你很会读书,而且善于发现,概括的也很清楚:
?2.指课题,对问号、真理、发现过程,作者在布局某篇上,有什么发现?)
(2)为什么把“问号、真理”写具体,“发现过程”写简略?(重点说明“真理”和“问号”之间的关系,选取这些事例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3)如果要证明“功夫不负有心人”,你认为哪部分要写具体?为什么?(过程写具体,可以看出下的功夫深,体现出坚持不懈的精神)
?即使是同样的事例要证明不同的观点,所侧重的角度就不一样。
(四)读写结合,练习运用
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比如“功夫不负有心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