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物理沪科版
八年级上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听一
听,猜一猜
?
点击
一、声音的分类:(物理学定义)
乐音——
噪声——
是指有规律的、好听悦耳的声音.
是指无规律的、难听刺耳的声音.
乐音
噪声
优美动听令人愉快的声音
嘈杂刺耳、令人烦躁的声音
stop
思考:乐音和噪声有没有严格的界限?
定义:声音的强弱.
1.响度:
思考:有时我们听到的声音大,有时听到的声音小,那么声音的响度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二、乐音的特征
单位:分贝(dB).
实验探究: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
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思考:
1、距离声源近和远,听到的声音响度一样吗?举例说明
2、人朝远处喊话时,手为什么要做成喇叭状放在嘴边?
(1)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影响声音强弱的因素
物体振动的幅度简称:振幅
(2)与听者距声源的远近有关,距离越远响度越小.
(3)与分散程度有关,越集中响度越大.
听觉效果与声音的强弱
声音
声音的强弱/dB
听觉效果
树叶微动
10
极静
轻声交谈
20-30
安静
正常说话
40-50
正常
大声呼喊
70-80
较吵
汽车喇叭
90
很响
载重汽车
100-110
震耳
飞机发动机
120-130
疼痛难忍
声音的强弱常用分贝(dB)来表示.
定义:声音的高低.
思考:有时我们听到的声音“尖、细、脆”,音调较高;有时有的声音“沉、闷、粗”,音调较低。那么声音的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2.音调:
活动: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直尺,改变直尺伸出桌面的长短。要求:
动手做实验
1、观察尺子的振动情况。
2、注意听声音的区别。
结论:振幅相同时,发声体越短,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物体的振动快慢与物体的长短、粗细、松紧等有关
A
B
CA
分析:比较A与B,比较B与C,谁振动发生音调高?
比较A与C呢
影响声音音调的因素
音调高低与发声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频率:物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
单位:赫兹(赫)
符号:Hz.
例:物体每秒振动1次,则其振动频率为1Hz.每秒振动10次,则为10HZ.
定义: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3.音色(音品)
锣
提琴
钟
下面请同学们注意听,判断是什么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
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其音色是不同的,因此我们才能分辨不同的人的讲话,不同乐器的演奏等.
我们能够区分不同人,不同乐器的声音都是由于音色的不同.
音乐欣赏
声音的强弱(大小)
声音的高低
反映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1.响度:
2.音调:
3.音色(音品)
(与振幅有关)
(与振动快慢即频率有关)
(与物体、材料、结构有关)
响度、音调和音色是决定乐音(声音)特征的三个因素
1.工业噪声
2.交通噪声
3.生活噪声
如:电锯、电钻、鼓风机、机床等产生的声音
如:汽车、摩托车、轮船行使和鸣叫声,铁路机场附近火车、飞机的强大噪声
如:家用电器工作时的声音,人们交谈、呼叫、哭笑等
三、噪声的来源及控制
减小噪声的主要途径:
3.接收处——在人耳处减弱
戴护耳器、耳塞
1.产生处——控制噪声源
改变(消声器)、减少或停止声源振动(禁止鸣笛)
2.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传播
隔声(道路隔音板、关门窗)、吸声(植树种草)
一、声音的分类:乐音和噪声
二、乐音:是指悦耳动听、令人愉悦的声音.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律的
噪声:是指噪杂难听、令人厌烦的声音.噪声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
从环保角度看:一切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三、噪声的来源及控制:
噪声的危害:
噪声的控制:
减小噪声的主要途径:
在产生处减弱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在接收处减弱
2.钢琴和笛子不可能发出相同声音的(
)
A.频率
B.响度
C.音色
D.音调
1.“震耳欲聋”反映了声音的
很大;“声音刺耳”反映了声音的___很高;“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____判定的.
响度
音调
音色
C
3.在听熟人打电话时,从声音的特点,容易辩别对方是谁,其原因是(
)
A.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音调不同
B.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频率不同
C.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音品不同
D.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响度不同
C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