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1、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
2、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是(
)。
3、鉴别氢气和氧气,最简单化学方法是(
)
4、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这是水的(
)性质,水电解能生成氢气和氧气这是水的(
)性质。电解水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保持不变的粒子是(
),新生产的粒子是(
),该实验证明在化学反应中(
)可分,(
)不可分。
1、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水分子)。
2、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是(
)。
3、鉴别氢气和氧气,最简单化学方法是(
用燃着的木条
)
4、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这是水的(
物理)性质,水电解能生成氢气和氧气这是水的(化学)性质。电解水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水分子
),保持不变的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新生产的粒子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该实验证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
原子)不可分。
1.墙内开花墙外香是由于(分子的不断运动)
2.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3.量取7ml液体,需要的一种合适的玻璃仪器是(10ml量筒)。
4.过滤中,要用到的三种玻璃仪器是(烧杯)、(玻璃棒)、(漏斗)。
5.某同学放在右盘上称量食盐,用了10g砝码和0.5g游码,则食盐的质量为(9.5g)
6.化合反应的特点是(多变一),举一例(
)
1.墙内开花墙外香是由于(
)
2.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
)200ml,说明(
)
3.量取7ml液体,需要的一种合适的玻璃仪器是(
)。
4.过滤中,要用到的三种玻璃仪器是(
)、(
)、(
)。
5.某同学放在右盘上称量食盐,用了10g砝码和0.5g游码,则食盐的质量为(
)
6.化合反应的特点是(
),举一例(
)
1.墙内开花墙外香是由于(分子的不断运动)
2.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3.量取7ml液体,需要的一种合适的玻璃仪器是(10ml量筒)。
4.过滤中,要用到的三种玻璃仪器是(烧杯)、(玻璃棒)、(漏斗)。
5.某同学放在右盘上称量食盐,用了10g砝码和0.5g游码,则食盐的质量为(9.5g)
6.化合反应的特点是(多变一),举一例(
)
1、用量筒量取液体,俯视时读数
,仰视读数
。
2、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水在仪器内壁既不
水滴,也不
流下。
3、
?
水的电解
氢气燃烧
实验现象
?
?
文字表达式
?
?
反应类型
?
?
1、用量筒量取液体,俯视时读数
,仰视读数
。
2、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水在仪器内壁既不
水滴,也不
流下。
3、
成股流下
聚成水滴
大于实际值
小于实际值
看我“72变”
1、该过程体现了水由___态到___态再到___态的变化,该变化属于____变化(物理/化学)
3、能够表示这个过程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属于基本反应的____反应
2、能够表示这个过程的文字表达式
,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反应
固
液
气
物理
三态变化
氢气+氧气
水
点燃
化合
化学变化
(水的合成)
水
氢气+氧气
通电
分解
水的分解
东平县实验中学
问题驱动课堂
课题名称:探秘水世界
复习课
学习目标
1.认识分子的基本特征,解释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
2.通过对水的分解和水的合成过程的微观分析,初步认识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实质。
3.通过净化天然水的活动,了解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东平县实验中学
问题驱动课堂
4
5
一、水分子的运动
1.水的三态变化:水分子的运动导致了水的_________。水分子获得能量,运动_____,分子间的间隔________,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失去能量时,运动________,分子间的间隔_______,水由气态又变回液态。
水的三态变化只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的变化,水分子的数目和大小____________。
三态变化
加快
增大
减慢
变小
水分子之间的间隔
排列方式
不会发生变化
东平县实验中学
问题驱动课堂
2.
分子
1.分子是________的一种基本粒子,如____
____
____等是由分子构成
分子的特征
(1)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
(4)_________
(5)____________
构成物质
氢气
氧气
水
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相互之间有间隔
存在着相互作用
自身有能量
总在不断地运动
东平县实验中学
问题驱动课堂
考点解读
1.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闻酒知香”体现了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分子之间有间隙
D.分子可以再分
2.
下列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氨水挥发-分子不断运动
B.将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体积变小-分子体积变小
C.18g水中大约有6.02×1023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很小
D.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间有
间隔
B
B
东平县实验中学
问题驱动课堂
二、水分子的变化
1、水的分解:
使用
电源
实验现象:正、负两极的玻璃管内都有_____
产生,同时液面下降,最终正、负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气体检验:正极气体能使___________
,
证明是
___
气。
负极气体:能
_____,产生
火焰,证明是___气。
直流
气泡
水
氢气+氧气
通电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氧
燃烧
淡蓝色
氢
东平县实验中学
问题驱动课堂
水分子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成______和_____,每两个______结合形成一个______子,每两个_____
结合形成一个___子。由此可以得出: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____
。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
,_____重新组合形成
的过程。
实验结论:水是由
和_____
组成。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________
原子,原子_________。
氢原子
氧原子
氢原子
氢分
氧原子
氧分
再分
原子
氢元素
氧元素
可以分成
不能再分
2、电解水的微观解释
原子
新分子
_____是化学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原子
东平县实验中学
问题驱动课堂
3、水的合成——氢气的燃烧
现象: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产生_____
的火焰,烧杯壁上有____
生成,手感觉烧杯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
◆点燃不纯的氢气时可能
_______,
点引燃氢气前要_______________.
淡蓝色
水雾
发烫
氢气+氧气
水
点燃
发生爆炸
验纯
东平县实验中学
问题驱动课堂
4、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
宏
观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微
观
由一种分子(原子)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分子(原子)的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分子(原子)
生成一种分子(原子)的反应
特
征
一变多
多变一
东平县实验中学
问题驱动课堂
3.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考点解读
A.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若a试管收集到的气体为5mL,则b试管气体为10mL
C.b试管内得到的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
D.实验证明水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
D
4.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A.水分子
B.氧原子
C.氢原子
D.氢原子和氧原子
A
东平县实验中学
问题驱动课堂
三、自然界的水
1.水的天然循环: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自身的_______
。通过这一过程,既实现了水的____________,又完成了水资源的__________。
2.天然水的人工净化
常用净化水的方法:
、
、
、
、
。是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上述工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有
。
天然循环
自身净化
重新分配
沉淀
过滤
吸附
蒸馏
消毒
消毒杀菌
东平县实验中学
问题驱动课堂
2.在净化水的方法中,能使硬水软化的是什么?
1.净化水的程度最高的一种方法是什么?
交流·研讨
净化方法
除去杂质的种类
辅助药品
沉降
过滤
吸附
颗粒较大、难溶性杂质
明矾
颗粒较小、难溶性杂质
活性炭
有颜色和异味的杂质
可溶性杂质
蒸馏
生活中硬水软化的常用方法是什么?
煮沸
蒸馏
东平县实验中学
问题驱动课堂
一贴__________________
二低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三靠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
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处
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烧杯紧靠玻璃棒
我知道
东平县实验中学
问题驱动课堂
1.滤液浑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混合物分离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滤纸破损
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仪器不干净
过滤
吸附
蒸发
结晶
蒸馏
3.根据水中溶有
的多少,把水分为硬水和软水。生活中可以用加入
的方法来区分硬水和软水。转化方法:
钙、镁矿物质
肥皂水
加热煮沸、蒸馏等
东平县实验中学
问题驱动课堂
考点解读
5.2011年3月10日云南盈江县发生5.8级地震,震后当地生态环境和生活条件受到极大的破坏,水源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灾区饮用水安全备受关注.
(1)向水样中加入明矾,经溶解、静置、_____(填操作名称),除去不溶性杂质,然后加入活性炭,利用其_____性除去异味,再杀菌消毒,得到生活用水,该变化为
.(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欲判断得到的生活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加入_____进行检验,生活中常通过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在上述的过程中,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过滤
吸附
化学变化
肥皂水
煮沸
杀菌消毒
东平县实验中学
问题驱动课堂
四、运用微粒观解释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
混合物
宏观
微观
由一种
构成
由两种或两种以
上
构成
分子
分子
由一种物质组成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
东平县实验中学
问题驱动课堂
6、选出纯净物(
),混合物(
)
单质(
)
,化合物(
).
A
D
C
B
A
C
B
D
考点解读
A
C
东平县实验中学
问题驱动课堂
五、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概念
性质内容
描述
本质区别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味道、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等
可燃性、助燃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等
一般有“能…、可…、会…、易…、极易…等”描述
是否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来
东平县实验中学
问题驱动课堂
7.关于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镁在空气中能燃烧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酒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燃烧
D.蔗糖是一种白色固体
考点解读
D
东平县实验中学
问题驱动课堂
谈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请你来整理自己的知识框架
东平县实验中学
问题驱动课堂
课下任务
课本47-48页单元练习
东平县实验中学
问题驱动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