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8张PPT)
第一单元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
第1课时
超强钢
四氟乙烯
(ETFE)
神八神九壮丽升空与天宫一号完美的对接
活动天地
你能将下列材料按一定的分类方式分成两类吗?
①木材
②塑料
③棉花
④玻璃
⑤石料
⑥不锈钢
活动天地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教室中的各种物品,说一说哪些是来自自然界中本来就有的物质,哪些是来自用化学方法人工制造的物质?用人造材料制成的物品还是来自于自然界的天然材料的物品占比例大?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共同走进
化学的殿堂!
一、化学改变了世界
光导纤维
芯片
煤炭和石油的用途…
1.每一次时代变革,化学都是当之无愧的“主角”
2.依靠化学,人类才能更好地解决能源危机
3.依靠化学,人类才能架设起从贫穷走向繁荣,从蒙昧走向文明,从地球走向太空的桥梁。
化学改变了世界
二、神奇的化学变化
你能将下列变化过程按一定的分类方式分成两类吗?
①木材制成课桌
②木炭燃烧
③榨取葡萄汁
④葡萄酿成酒
⑤铁块制成铁锅
⑥铁矿石炼成铁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交流共享
分辨下列各组变化中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1)铁钉生锈和受热熔化
(2)咬碎食物和消化食物
(3)火柴折断和点燃
(4)蔗糖溶在水里和加热变黑变苦
你能举出生活中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吗?
我国历史悠久,化学工艺也辉煌,下列过程涉及了化学变化的是
1、制造青铜器
2、造纸
3、制造火药
4、烧制瓷器
5、活字印刷
6、指南针指南
1.某衣服标签上标明“面料成分:67%棉,33%涤纶”说明该衣服的面料
A.全由天然材料制成
B.全由人造材料制成
C.由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制成
D.无法判断
2.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物理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
B.纺纱织布
C.烧制瓷器
D.冶炼生铁
3.下列对化学变化基本特征认识正确的是(
)
A.有能量变化
B.物质的颜色和状态发生改变
C.有其他物质生成
D.发光放热
4.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
)
A.钢铁生锈
灯泡发光
B.煤气爆炸
煤燃烧
C.酒精挥发
食物腐败
D.蜡烛融化
水变成冰
5.下列古代文明或工艺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甲骨上刻文字
B.指南针指引航海
C.泥土烧制陶瓷
D.石块修筑长城
1.某衣服标签上标明“面料成分:67%棉,33%涤纶”说明该衣服的面料C
A.全由天然材料制成
B.全由人造材料制成
C.由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制成
D.无法判断
2.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物理变化的是(
B
)
A.粮食酿酒
B.纺纱织布
C.烧制瓷器
D.冶炼生铁
3.下列对化学变化基本特征认识正确的是(
C
)
A.有能量变化
B.物质的颜色和状态发生改变
C.有其他物质生成
D.发光放热
4.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A
)
A.钢铁生锈
灯泡发光
B.煤气爆炸
煤燃烧
C.酒精挥发
食物腐败
D.蜡烛融化
水变成冰
5.下列古代文明或工艺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C
)
A.甲骨上刻文字
B.指南针指引航海
C.泥土烧制陶瓷
D.石块修筑长城
活动天地
观察各种变化的现象
实验1、点燃镁条,观察现象…
银白色的镁条剧烈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燃烧的上方有浓烈的白烟,并有大量的热量放出…
温馨提示:
注意观察反应前、反应进行中和反应后的颜色、状态、气味等变化
镁带在空气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①镁带消失了,
②看到耀眼的白光,
③放出大量的热,
④有白色粉末状固体生成。
实验2、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
现象:
无色溶液变成红色
实验3、锌粒加入盐酸中
现象:
产生大量气泡…
实验4、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现象:
产生蓝色沉淀…
通过上述实验我知道了…
化学变化过程中通常伴随着
、
、
、
、
等现象
发光
放热
颜色变化
生成气体
生成沉淀
凡是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的最根本依据是
。
是否生成新物质!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是否生成新物质。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还会伴随着能量变化。这种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能、光能和电能的释放或吸收。
分辨下列变化,哪些属于化学变化?
(1)矿石粉碎(2)木炭燃烧
(3)铁丝生锈(4)汽油挥发
(5)剩饭变馊(6)湿衣服晾干
(7)蜡烛燃烧(8)水变为水蒸气
(9)火药爆炸(10)钢铁熔化
(11)灯泡通电发光发热(12)滴水成冰
课堂练习
分辨下列变化,哪些属于化学变化?
(1)矿石粉碎(2)木炭燃烧
(3)铁丝生锈(4)汽油挥发
(5)剩饭变馊(6)湿衣服晾干
(7)蜡烛燃烧(8)水变为水蒸气
(9)火药爆炸(10)钢铁熔化
(11)灯泡通电发光发热(12)滴水成冰
课堂练习
化学变化:
2、3、5、7、9
(找对1个得2分,5个的即
可得10分,)
第一单元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
第2课时
雪花
水银
冰糖
铝
硫酸铜晶体
钻石
绚丽多姿的物质
感知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和同学交流你的想法
学习活动一:
闻到水果的香甜味
闻到到花香味
闻到香醇的酒味
这说明有一些看不到的粒子挥发到空气中进入到了人们的鼻孔。
人类经过长期的探索研究,认识到世界万物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的。
一滴水约含有1021个水分子,如果能有一种仪器能把水分子放大到一定程度,你会看到如图所示的结构。
学习活动二:认识水的构成奥秘
【归纳总结】
1.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2.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3.
每个水分子都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的
4.
水分子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按一定的角度形成特定的空间结构
学习活动三:认识氢气的构成奥秘
学习活动四:认识氧气的构成奥秘
【归纳总结】
1.氢气、氧气是由氢分子、氧分子构成的。
2.氢分子是由氢原子构成的;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
3.
每个氢分子和氧分子都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的。
学习活动五:认识硅原子、铁原子和一氧化碳分子
用扫描仪显微镜才能观察到这三幅图画,这说明什么事实?
1、写出下列粒子的化学符号:
1、写出下列粒子的化学符号:
H
O
水分子
1个氧原子
2个氢原子
氧分子
氢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