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三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必修三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共1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6-05 08:45: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一、人民教育的奠基
提出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1.拉开序幕
2.制定方针
(1)接管旧教育,创建人民教育事业
(2)教育向工农敞开大门
——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1949年)
3、倡导并实施“两种教育制度”
(1)全日制学校教育制度
(2)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
全国第二、三、四、五次人口普查的文盲人数
北京大学红卫兵在批斗北大校长陆平等反动学术权威
二、动乱中的教育
1、原因:
A.文革开始后,师生卷入“扫四旧”活动;
“文革”冲击
——混乱
2、表现
B.停课闹“革命”,各地大中小学一度停课;
C.1966年,高考制度被废除;
D.高校招生制度改革;
3、影响
文革使中国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破坏,
各行各业人才缺乏,
整个民族素质大大下降,
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了
1977年8月4日,在人民大会堂,邓小平亲自主持召开了有33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科学家、教授以及科学和教育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
三、教育的复兴
第四条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
第五条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
????
第六条学校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可以用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
????
第七条义务教育可以分为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在普及初等教育的基础上普及初级中等教育。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的学制,由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中国高等教育近几年的发展
在1998年到2003年的五年中,中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激增。大学本科及专科在校生人数由341万增长为1100余万,在校研究生及在职攻读硕士、博士人数增至80万,其中研究生人数增长了约45万。?高等教育资源扩大,校均规模增加。2004年全国共有普通、成人高等学校2236所,其中普通高校1731所,比上年增加179所。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684所,高职(专科)院校1047所。
安徽省金寨希望小学
广西百色市平果县希望小学
青海边远牧区学校开展远程教育
西藏日喀则地区中学新教学楼
1、重归正轨:邓小平
肯定、整顿、恢复、组织、倡导
2、蓬勃发展:
科教兴国;
“三个面向”
⑴指导方针
⑵具体措施
加快教育改革
三、教育的复兴
推动高等教育持续发展,“211工程”
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希望工程
加大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力度
1966年
1976年
1949年
趋势
年份
奠基
挫折
蓬勃发展
课堂小结
试述教育、科技、经济之间的关系
活动探究:
美国依据1948—1984年经济实际增长数据,将传统的经济增长公式调整为:经济增长(100%)=34%(劳动增长+资本增长)+66%(科技和教育)。
日本1952—1961年的经济增长模式为:经济增长(100%)=33.4%(劳动增长+资本增长)+66.6%(科学技术)。
 
目前,发达国家技术和知识的增加占生产率增长总要素的60%-80%,我国占30%左右。
—《知识经济条件下经济增长的创新策略》
我们国家,国力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如果现在不向全党提出这样的任务,就会误大事,就要负历史责任。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邓小平